榆林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是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1998年,榆林被批准为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1998年7月,榆林能源化工基地获批为全国首个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2003年,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榆林要实现“三个转化”(煤向电力转化、煤电向载能工业品转化、煤气油盐向化工产品转化)的要求后,榆林市改原来大上项目为上大项目,一批煤电、能源化工重大项目落户榆林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榆林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能源工业规模越来越大,产值越来越高。
如今,经过近20年的发展,榆林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已基本建成,形成了以煤炭、石油、天然气开采为基础,以电力、化工为主导的产业体系;建成了神东、
陕北地区大型煤炭基地;榆林炼油厂原油加工能力达到1000万吨/年;西气东输、陕京线、榆济线等国家天然气主干线贯通送气;正在打造陕北神府、榆横大型煤电基地;开发了多条资源清洁高效转化路径,并建成了一批单体投资百亿元以上的重大转化项目。
能源基地
作为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截至目前(2008年),
榆林市能源化工基地“两区六园”(榆林、神府两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和榆神煤化工、榆横煤化工、府谷煤电载能、绥米佳盐化工、吴堡煤焦化、定靖油气化工六个工业集中区)格局基本形成,建成重点项目46个,累计投资1050亿元;在建项目50个,总投资1120亿元;前期项目40个,总投资2240亿元。在建和即将建设超百亿元投资项目15个,有望“十一五”末全部落地并形成一定产能。如今,榆林已建成超亿吨煤炭生产基地,
亚洲最大的天然气净化装置,国内最大的
甲醇生产基地,正在逐步形成国内最大的火电基地。一批甲醇、
烯烃、煤间接液化等世界煤化工顶尖技术项目落户
榆林市,国内外大企业集团纷至沓来。已有美国陶氏、英美安格鲁、荷兰壳牌、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石化等6家世界500强企业和14家国内上市公司以及几十家国内知名企业入驻榆林。2007年,全市原煤产量1.2亿吨、原油654万吨、
原盐33万吨、天然气80亿立方米、发电量167亿度、
精甲醇72万吨、聚氯乙烯20万吨、兰炭617万吨,折合油气当量,占全国一次能源的5%以上。「十一五」期间,榆林市委、市政府紧紧围绕建设西部经济强市、特色文化大市、绿色生态名市「三大目标」,大力发展能源、城市、生态、区域「四大经济」,全力打造「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以「中国
科威特」形象示人的
榆林市,以GDP年均增长18%、财政收入年均增长42.95%的速度创造了举世瞩目的「
陕北地区速度」。
矿产资源
榆林全市已发现8大类48种矿产,潜在价值超过46万亿元人民币,特别是煤、气、油、盐资源富集一地,组合配置好,国内外罕见,开发潜力巨大。煤炭预测储量2800亿吨,其中
神府煤田是世界七大煤田之一。天然气预测储量5万亿立方米,是迄今我国陆上探明最大整装气田的核心组成部分。
石盐预测储量6万亿吨,约占全国已探明总量的26%。石油预测储量6亿吨,是陕甘宁油气田的核心组成部分。
在已探明的8大类48种矿产中,煤、气、油、盐资源富集一地,组合配置好,国内外罕见。其中,煤炭预测储量2800亿吨,探明储量1460亿吨,属特低灰、特低硫、特低磷、中高发热量的优质动力煤、环保煤和化工煤。位于该市的
神府煤田是世界七大煤田之一,天然气预测储量5万亿立方米,探明储量1万亿立方米,是迄今为止我国陆上最大的整装气田;石油预测储量6亿吨,探明储量3.6亿吨,是陕甘宁油气田的核心组成部分;
石盐预测储量6万亿吨,探明储量8855亿吨,约占全国已探明总量的26%,盐层平均厚度达120米以上(可供全球食用20万年)。
据估算,
榆林市每平方公里的土地拥有10亿元的地下财富,矿产资源潜在价值超过40万亿元,约占全国的1/3,
陕西省的95%,每平方米地块平均蕴藏着6吨煤、140立方米天然气、140吨盐、115公斤油。此外,该市还有丰富的高岭土、
铝矾土、
碳酸钙、
石英砂等资源。
全市已发现8大类48种矿产资源,尤其是煤炭、石油、天然气、
石盐等能源矿产资源富集一地,分别占全省总量的86.2%、43.4%、99.9%和100%。平均每平方公里地下蕴藏着622万吨煤、1.4万吨石油、1亿立方米天然气、1.4亿吨岩盐。资源组合配置好,国内外罕见。
煤炭:预测2800亿吨,探明储量1500亿吨。全市有54%的地下含煤,约占全国储量的五分之一。
侏罗纪煤田是我市的主力煤田,探明储量1388亿吨,占全市已探明煤炭总量95.7%,埋藏浅,易开采,单层最大厚度12.5米,属特低灰(7-9%)、特低硫(小于1%)、特低磷(0.006-0.35%)、中高发热量(28.470-34.330mj/kg)的长烟煤、不粘煤和弱粘煤,是国内最优质环保动力煤和化工用煤。煤田主要分布在
榆阳区、
神木市、
府谷县、
靖边县、
定边县、
白于山六县区。石炭一二叠纪煤田是稀缺的焦煤和肥气煤,探明储量54.74亿吨,单层厚度15.47米,煤田主要分布在
吴堡县和府谷两县。
天然气:预测储量4.18万亿立方米,探明储量1.18万亿立方米,是迄今我国陆上探明的最大整装气田,气源中心主储区在我市靖边和横山两县。气田储量丰度0.66亿立方米/平方公里,属干气,
甲烷含量96%,
乙烷含量13%,
有机硫极微,在燃烧中不产生灰渣和地,含没面积2300平方公里。
石盐:预测储量6万亿吨,约占全国岩盐总量的26%,探明储量8854亿吨,主要分布在榆林、
米脂县、绥德、佳县、吴堡等地。
此外,还有丰富的高岭土、
铝矾土、
石灰岩、
石英砂等资源。
另,目前(2007年)在
榆林市发现的8大类40多种矿产资源,
横山区样样都有。境内煤炭、石油、天然气、岩盐、
高岭土等5种资源储量大,品位高,是我国"西气东输"、"西煤东运"、"西电东送"的重要组成部分。煤炭预测储量达500亿吨,已探明储量106亿吨;天然气预测远景储量达2.284万亿立方米,占榆林全市远景储量1/3;石油资源远期储量达2-3亿吨,现已探明
地质储量4500万吨;高岭土总储量达10亿立方米;
石盐系榆林特大盐矿主储区,预测储量达6万亿吨。
基地建设
因为矿产资源富集,
榆林市有着“中国的
科威特”之美誉。上世纪80年代榆林巨大的乌金财富被发掘后,从此能源化工资源成为榆林的“明珠”,开启日后的创富时代。为了更好地利用这些资源,1998年经原国家计委批准,榆林成为全国唯一的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一个基地,十年发展。在榆林能源化工基地建设的十多年间,几个重要的关键词(两区六园、三个转化、循环经济)成为榆林助推基地腾飞的主要思路。
两区六园
榆林资源丰富,且极易开采。上世纪90年代,一些
榆林市的“
地方部队”和“游击队”开始开煤矿、打油井,一时间出现“村村点火、处处冒烟”的局面,一大批“五小”企业兴起,造成煤炭、石油等资源的严重浪费。
在之后的十多年间,特别是批准榆林能源化工基地规划以来,榆林多次对“五小”企业实施关闭、整合,引导、鼓励企业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提高科技含量,一改原来的“大上项目”为“上大项目”,使一批煤电、石油化工等大项目落户榆林。
如何才能让榆林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能源化工基地?必须要将这些大企业向园区集中,重要工业向基地集中。从2003年开始,
榆林市大规模招商引资,引进先进的管理方式、服务理念,做到投资集中、专业集成、经营集约,吸引项目入驻园区,初步形成榆林经济开发区、
神府经济开发区,榆神煤化工业园区、榆横煤化工业园区、府谷煤电化工业园区、绥米佳盐化工业园区、靖边
煤油气综合利用产业园及吴堡煤焦化工业园区的“两区六园”格局。
两区崛起,六园争辉。数十亿元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油气盐煤、
风能、
太阳能等大项目竞相入园,如今的榆林地图逐渐变成一幅工业园区建设图。
三个转化
有人算过一笔账:若煤炭直接销售的增加值是1,那么发电后附加值为3,加工成载能工业品后效益可增加5至10倍,若转化为化工产品创造的附加值就是原煤的数十倍。
能源基地开发必须走深加工的路子。在能源化工基地建设中,
榆林市坚定不移地走“三个转化”之路,即将煤向电转化,煤电向载能工业品转化,
煤油气盐向化工产品转化。现在的榆林已初步形成原煤-发电、原煤-兰炭-
碳化钙或铁合金、原煤-兰炭-煤焦油-清洁燃料油、原煤-
甲醇低碳
烯烃、原煤-煤制油、原煤(天然气)-甲醇-醋酸或
二甲醚 等下游产品、
原盐氢氧化钠、聚氯乙烯等循环型能源化工产业体系,大大提升了资源的附加值。
“三个转化”已被榆林人民广泛接受,今天的榆林人不再以资源输出为尊,而是以资源就地转化利用为荣。
循环经济
没有废弃的垃圾,只有放弃的资源。
府谷县一循环经济企业,拥有年产30万吨金型焦及其配套发电、水泥、甲醇、焦油深加工产业链的循环经济项目,年处理44万吨废水可新增效益200多万元,废气多联供发电可节约8万吨原煤,废渣和回收的灰尘通过凝石水泥车间变成高质量的建材产品……经过一个完整循环,将上游的废气、废料作为下游的原料,每吨180元的原煤就可升值近7倍。
循环经济就是这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基本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主要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发展循环经济,为榆林能源化工基地建设中存在的产业结构单一、生产模式简单、缺乏规划无序开发、低水平重复建设、资源浪费、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找到突破口。
建设进展
榆林能源化工基地完成投资998亿
2008年11月14日
榆林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经过10年的建设和发展,一批重大项目纷纷落户该基地,“两区六园”格局基本形成。
据了解,在经历了十多年的开发准备阶段后,1998年国家计委批复
榆林市为国家级能源重化工基地。自“九五”以来,该基地共建成重点项目61个,累计完成投资998亿元。目前在建项目37个,总投资1033亿元;规划建设项目23个,总投资2314亿元,初步落实了10个超百亿元项目。
目前,基地内“两区六园”格局已基本形成。“两区”即榆林经济开发区和神府开发区。榆林经济开发区规划面积28.4平方公里,基础设施投入20多亿元,累计
引进项目171个,总投资规模165亿元。初步形成了能源转化、装备制造、电子电器、材料加工、现代物流、科技教育等特色化产业集群。神府开发区规划面积14平方公里,总投资规模216亿元,目前已累计完成投资170多亿元,拥有各类企业168家,形成了以化工、煤炭、建材、电力为主的产业发展格局。
“六园”即榆神煤化工园区、榆横煤化工园区、绥米佳盐化工园区、府谷煤电载能工业园区、定靖油气产能园区以及
吴堡县煤焦化园区。这些园区已经全部启动实施,一些重大项目的建设正在有条不紊地推进。
据悉,按照2003年省委省政府确定的“三个转化”的建设思路,榆林能源化工基地以煤、盐开发转化为主导,逐步形成“煤向电、煤电向载能工业品、
煤油气盐向化工产品转化”的经济格局。
目前,
榆林市市委、市政府以胡锦涛总书记考察榆林的指示精神,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全面推动全市科学发展的新跨越。到“十一五”末,榆林能源化工基地将建成年产1.5亿吨原煤、1000万吨原油、120亿立方米天然气、100万吨
原盐、100万吨煤制油、600万吨
甲醇、2000万吨兰炭、100万吨聚氯乙烯的能力,原煤就地转化率提高到40%以上,力争将其建成全国循环经济示范基地、国内最大的煤化工基地和2l世纪重要的能源接续地。
基地发展
一个基地,十年成就。经过十年的努力,榆林能源化工基地建设的成就有目共睹,带动了区域经济社会的跨越发展。
大型能源供应基地现雏形
经过十多年建设,全市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2010年预计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960亿元,是十年前的46.8倍。
十年来,累计建成各类重点项目70个,完成投资1260亿元,投资在100亿元以上的在建、前期大型产业项目达12个。榆林能源化工基地已成为国家“西煤东运”的源头、“西气东输”的腹地和“西电东送”的枢纽。建成全国第一个亿
吨级安全高效绿色煤炭基地——神东矿区,建成被誉为“世界第一矿”的
大柳塔镇煤矿和世界首个百人千万吨级煤矿的哈拉沟煤矿等数个具有国际先进水平、高产高效的千万吨级特大型煤矿,
榆林市成为继
鄂尔多斯市之后全国第二个煤炭产量过亿吨的地级市。引进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石化和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大型国有石油天然气开发企业,建成并开通“靖-西”“陕-京”“长-宁”“长-呼”和“西气东输”
五条天然气外输干线和市内支线,天然气90%以上外输。建成神木锦界4×60万千瓦、府谷庙沟门2×60万千瓦等大型“西电东送”项目。2009年油气当量和原煤产量在全国所占份额分别达到6.47%和7.06%,为保障国家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园区和项目建设快速推进
在初步构建起“两区六园”格局的基础上,又引进一大批重点项目和先进技术,能源化工产业发展园区化承载、集约化发展格局初步形成。先后建成
锦界镇4×60万千瓦、庙沟门2×60万千瓦、清水川2×30万千瓦3个大型煤电一体化项目,金泰氯碱10万吨聚氯乙烯、神木化学60万吨煤基
甲醇、煤化科技10万吨煤基甲醇、
兖矿能源60万吨煤基甲醇、锦界50万吨煤焦油轻质化、北元化工10万吨聚氯乙烯、榆林卓越能源化工15万吨醋酸等重大转化项目和兰炭、
碳化钙、煤焦油深加工等一大批煤化工项目。2010年计划完成投资342亿元,预计有11个能源化工项目建成投运,可新增煤炭产能750万吨、电力装机容量69.75万千瓦、醋酸产能20万吨、
氯酸钠产能5万吨、单晶硅产能1500吨。
初步形成深度转化产业链
榆林市初步形成循环型能源化工工业体系,正在探索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生态效益好、自然资源优势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2009年建成产能达到:煤基
甲醇130万吨、天然气制甲醇61万吨、聚氯乙烯20万吨、醋酸15万吨、兰炭2194万吨、
碳化钙200万吨、煤焦油深加工50万吨、电力装机630万千瓦。
基地核心竞争力大幅提升
成功研发
侏罗纪煤低温干馏技术并出口国外,兰炭产业占据国内主导地位。建成国内首个真正意义上的煤电一体化项目国华锦界电厂,建成国内已投产的最大煤制甲醇装置州煤业榆林60万吨甲醇项目,延长
靖边县煤油气综合利用项目被
联合国确定为“清洁煤技术示范推广项目”,世界最大的单体多联产煤化工项目
中国神华陶氏煤炭资源综合利用项目落地榆林,引进拥有国内首个自主知识产权的
兖矿能源100万吨煤间接液化示范项目,能源化工基地核心竞争力居于国内领先地位,资源开发正从煤、油、气、盐等初级原料输出向电力、化工产品、高附加值载能产品输出转变。
先后引进美国
陶氏化工、
液化空气集团、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石化等世界500强企业和鲁能、兖矿、
中国华能、大唐、
中盐等大型企业集团,神华、华电、
中煤能源等企业,确定了未来十年在榆发展思路、投资计划和重大项目布局,并启动了部分项目。大型企业集团的引领作用日益增强,能源化工产业“大区域布局、大项目策划、大集团引领、大集群推进、大生态建设”的发展格局基本形成。
榆林市也被批准为第二批国家
循环经济试点市、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
新能源产业发展高点起步
西京-榆林阳光能源项目成功生产出第一批单晶硅棒,鲁能靖边风力发电、
中国国电定边繁食沟风力发电项目将于年内建成,
中国华能靖边龙洲风力发电一期4.95万千瓦工程、华电5兆瓦金太阳示范工程和国电5兆瓦金太阳示范工程举行了开工仪式,大唐定边张家山风力发电项目一期4.95万千瓦工程获得核准,商洛
比亚迪榆阳区光伏电站一期5兆瓦项目列入国家金太阳示范工程。靖边
太阳能光伏产业示范园区规划获得批复,榆林新能源产业园区规划编制完成。
神木市、
靖边县、
定边县、
府谷县、
横山进入2009年中国新能源产业百强县。
区域经济的带动作用凸显
榆林市能源化工基地批准建设以来的十余年,是榆林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时期。初步预算,2010年全市生产总值预计将达1600亿元,是2000年105亿元的15.2倍;地方财政收入115亿元,是2000年的18.7倍,神木、府谷、靖边等县进入全国百强县。2009年,全市生产煤炭2.09亿吨,原油852万吨,天然气100.7亿立方米,
甲醇129.8万吨,发电量293.5亿度。完成能源化工产值1338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93%,实现增加值781亿元,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60%以上,对财政的贡献率达到70%以上。
基地动态
2022年9月消息,
国家能源集团榆林化工首次使用国产透明
成核剂成功生产出高熔指无规透明聚丙烯新牌号K4940,为
无规共聚聚丙烯透明成核剂国产化应用、新牌号研发及终端产品向差异化、高端化、品牌化高质量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
调研报告
为了加快能源化工基地建设,推进
榆林市跨越发展,贯彻落实第六次
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建设座谈会精神,根据陕西省委《关于开展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建设若干重大问题调研的通知》要求,按照市委、市政府安排,市发展政策调查研究领导小组办公室抽调市发改委、市政府调查研究室、市委党校、基地管委会有关人员,组成调研课题组,就加快榆林能源化工基地建设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现形成本报告。详情见词条:关于加快榆林能源化工基地建设的调研报告。
新闻报道
2009-10-07
新华网西安10月7日电:记者日前从
陕西省气象部门了解到,经过两年多的论证、评估,陕西省气象部门于近日完成了
榆林市国家能源化工基地的《风能、太阳能资源分析评估报告》,并提出了榆林市风能、
太阳能资源开发建议。目前榆林已拟将风能、太阳能开发纳入榆林国家能源化工基地建设范畴。
据了解,为全面、准确掌握榆林市风能、太阳能资源的储量和分布特点,为风能、太阳能资源开发利用奠定基础,陕西省气象部门从2007年起开展了风能、太阳能监测分析评估工作,完成了《榆林市风能、太阳能资源分析评估报告》。结论表明,地处陕西北部的榆林在
风能、太阳能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这里有效风出现时间多,长城沿线以北的年有效风小时数一般大于6000,有些时候甚至可以达到7500。这里风向稳定,风场质量高,破坏性风速出现几率小;土地面积广阔,地势平坦,交通方便,工程条件好;电网条件优越,有利于风电向外输送;地表多为
荒漠、草原或退化草场,风能开发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小。目前,榆林市年太阳辐射达5500—6000兆焦每平方米,年平均日照时数2620—2830小时,是全国太阳能资源的富集区之一,开发利用潜力巨大。
展翅高飞
“十二五”建成规模实力强大、核心技术领先、资源利用高效、生态环境优美的世界级能源化工基地
按照珍惜资源、深度转化的要求和“大集团引领、大项目支撑、集群化推进、园区化承载”的模式,“十二五”时期,榆林市将继续实施“三个转化”战略,全力推进一批重大项目,加快建设产业园区,进一步壮大煤炭、电力、油气、化工、载能五大产业,着力打造
煤油气盐化工产业链和煤电载能产业链,实现化工产业高端化、电源建设大型化、载能工业特色化,建成规模实力强大、核心技术领先、资源利用高效、生态环境优美的世界级能源化工基地。
能源化工产业首当其冲——加快建设陕北大型煤炭基地
“十二五”期间,我市将建成大保当、小纪汗、西湾、杭来湾等一批高产高效现代化矿井,加快建设陕北大型煤炭示范基地。并启动吴堡矿区、府谷庙哈孤矿区、榆神矿区三期、府谷古城矿区和榆横矿区南区二期建设。同时,我市将积极推进
煤炭资源整合,促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推动煤矿安全生产上水平。到2015年,全市煤矿企业数量控制在50家以内,煤炭产量达到4亿吨。
积极推广应用注水、注气等二次、三次采油新工艺和新技术,提高采收率,加大资源勘探力度,开拓新区块,稳定增加原油产量。实施
榆林市炼油厂扩能改造。加快
定边县、
子洲县、米脂气田开发,努力提高天然气产量;积极争取气源指标,加强天然气调峰能力建设,全面推进城市气化工程,推进天然气分布式能源试点,规划建设地下盐穴储气、
储油库。到2015年,石油、天然气产量分别达到1500万吨和200亿立方米。
煤化工将全力加快煤制
烯烃、煤液化产业化步伐,扎实推进神华陶氏榆林煤炭综合利用等一批重大转化项目和
煤油气盐综合利用项目;大力发展煤炭热解和煤焦油加氢,促进兰炭产业上规模、上水平;适度发展煤制天然气产业;构建煤炭热解、煤制烯烃、煤制
芳香烃、煤制醋酸、煤制油五大产业链,打造全国煤炭清洁高效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形成综合煤化工产能5000万吨,原煤就地转化率突破50%;盐化工将继续做大做强
氯碱化工,着力发展高附加值的精细化工产品,推动
原盐向纯碱、
氯化铵和聚氯乙烯及衍生物转化。形成综合盐化工产能400万吨。
“十二五”期间,我市还将进一步延伸产业链,完善产业配套体系,加快特色优势载能产业升级改造步伐,重点发展
碳化钙、铁合金、金属镁及下游产业,鼓励战略重组,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冶金集团,打造世界“绿色镁都”。到2015年,电石、铁合金、金属镁产能分别达到400万吨、130万吨、40万吨;依托大型煤炭基地,建设神府“西电东送”、
靖边县“陕电苏送”煤电基地,大力发展大型煤电一体化电厂,建成榆横电厂、府谷清水川二期等骨干电源工程。积极发展
神木市、榆林
热电联产项目,建设府谷清水川等一批
煤矸石资源综合利用电厂,“十二五”期间,全市电力装机容量将达到2300万千瓦。
新能源产业蓄势待发——建成国内知名的
太阳能光伏研发生产基地
“十二五”时期,我市将遵循“统一规划、分步实施、有序开发、风光互补”原则,重点开发
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启动核电前期工作。加快建设
榆阳区新能源产业园、靖边太阳能
光伏产业示范园、
定边县国家级
绿色能源示范县、定靖百万千瓦风电基地以及国家“金太阳”示范工程、大型并网光伏发电示范工程,新增
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30万千瓦,新增风电装机容量100万千瓦;继续推进单晶硅、多晶硅等光伏产能建设,形成单晶硅5800吨、多晶硅1.65万吨产能,统筹规划多晶硅材料、电池片组件、太阳能电站,引进全国一流的光伏产业集团,构建垂直一体化的光伏产业链,建成国内知名的
太阳能光伏研发生产基地。
预计到2015年,新能源产业风电装机100万千瓦,太阳能装机47万千瓦,实现产值52亿元,增加值29亿元;
生物技术等项目实现产值100亿元,增加值50亿元;新材料产业等实现增加值139亿元。
重大项目建设继续推进——累计投资9000亿元
“十二五”期间,我市将继续加快固定资产投资,特别是能源化工重大项目投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五年要完成9000亿元,能源化工项目初步计划实施116个项目,总投资10500亿元,预计完成投资4750亿元。
建设榆神矿区、榆横矿区、神府矿区、府谷矿区、吴堡矿区,新增产能1.3亿吨;通过
煤炭资源整合,全市地方煤矿新增产能5000万吨,五年累计新增产能1.8亿吨;重点建设锦界三期、府谷庙沟门二期、府谷段寨煤电一体化等电力外送项目,榆横电厂、清水川二期、店塔“
上大压小”等地方骨干电源项目,
神木市、榆林等
热电联产项目,陕煤清水川矸石电厂等综合利用电厂。新增煤电装机1500万千瓦;重点建设
长庆油田5000万吨油气当量勘探开发项目,建设榆林炼油厂油炼化一体化生产基地。新增石油产能600万吨、天然气90亿立方米;重点建设神华陶氏煤炭综合利用、中煤榆横煤制
烯烃、华电榆横煤制
芳香烃、兖矿榆横煤制油、大唐府谷MTP、延长西湾煤炭综合利用、延长
靖边县煤油气综合利用、榆神煤炭分质高效转化、榆横煤清洁高效综合利用、北元化工聚氯乙烯二期等重大项目。新增煤制
甲醇1000万吨、煤制烯烃300万吨、煤制芳烃100万吨、煤制油100万吨、兰炭1500万吨、冶金焦300万吨、聚氯乙烯70万吨、纯碱100万吨;重点实施神府载能产业升级改造工程。新增
碳化钙产能300万吨、铁合金120万吨、金属镁25万吨。
从五方面着手强力推进能源化工基地建设
“十二五”期间,
榆林市市将从五方面继续全力推进能化基地建设。
一是按计划推进续建项目,力争麻黄梁煤矿、郭家湾
煤矸石电厂、延长20万吨醋酸等9个项目年内建成投运,确保今年23个续建项目完成年度计划投资247亿元。实质性实施开工项目,今年11个新开工项目要全部实质性开工建设,完成年度计划投资95亿元。强力推动前期项目,今年35个重大前期项目要协助业主加快办理相关报批手续,力争年内有20个项目具备开工条件。
二是加快工业园区建设,鼓励榆横、榆神工业区辖区内自主创新改革,加快中煤集团、延长集团、神华陶氏等项目落地工作,加快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其它工业园区管理机构,加大
中国神华、大唐、华能、鲁能、陕投、延长、浙江光宇、华龙、首钢控股、陕西鑫博源公司等项目落地工作,加快园区道路、供水工程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加快
靖边县中小企业创业园、光伏产业示范园区建设。
三是积极转变发展方式,积极发展新能源产业,抓好
定边县、靖边风力发电和太阳能示范电站建设,探索建立新能源发展专项基金。加快发展物流业,推进神华大保当物流园区、绥德物流中心和榆林经济开发区能源化工物流园区建设。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步伐,坚决关停、整合、淘汰不符合产业政策的小火电机组、小水泥、小铁合金、小煤矿等,并制定实施方案。推进“两厂(场)”建设,加快推动工业园区污水和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
四是加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水源建设,加快
王圪堵水库建设,开工建设
府谷县岩溶水和漫滩水引水工程,加快大泉黄河调水工程各项前期工作,加快
定边县引黄二期工程建设进度。交通建设,继续推进绥德铁路枢纽以及园区
铁路专用线建设,加快推进神府、榆绥高速和
沿黄公路建设,开工建设榆佳高速,做好绥清高速前期工作,完成G210
榆林市城区过境公路建设路基桥涵工程。电源建设,750千伏榆横输变电工程土建施工,
靖边县、横山、大保当等5个330千伏输变电工程建成,吴堡、
大柳塔镇等4个110千伏送出工程建成,西红墩、陈家湾等5座110千伏变电站建成。同时,进一步加强地质勘探,开展部分井田和红墩界等区域煤炭资源合作勘查工作。
五是强化环境保障,加快资本市场建设。继续深化“五个一”工作机制,落实市县两级领导包抓项目和效能责任追究制度,完善目标任务考核制度。抓好项目调度工作,分阶段、分行业细化落实各项工作任务,按月、按季度集中协调调度,为每个项目建立动态档案,做好项目运行监测。加大人才引进培养力度,重点引进专业技术型及复合型人才,鼓励引进高层次专业技术及管理人才,多方创造条件吸引一批高素质专业人才,努力打造“人才高地”;研究制订金融产业发展规划,试行设立
金融业发展专项资金。依托榆林创业投资公司,聚合民间资本,推动创业投资基金和产业投资基金的设立,争取城投公司发行债券尽快获批,推进企业上市工作,促进资本市场发展。探索建立统筹省市资金的贷款贴息机制,着力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营造良好投资氛围,进一步简化办事手续,提高工作效率,协助业主完善相关手续,特别是在项目审批、规划选址、环境保护等方面加大协调服务力度,做好矛盾纠纷的协调处理,为项目建设创造条件。
建设座谈会
4月18日至19日,省长赵正永在
榆林市主持召开第十次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建设榆林座谈会,并出席了一批建设项目的开工仪式。他强调,要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加快
产业优化升级,推动基地建设再上新台阶。副省长李金柱、祝列克,
国家能源集团总经理张玉卓,市委书记胡志强,市长陆治原等分别出席座谈会和项目开工仪式。
在19日下午召开的能源化工基地建设榆林座谈会上,陆治原作了题为“优环境、推项目,捉转型、提产能,实现榆林能源化工基地发展新跨越”的汇报。省发改委、省国土资源厅、省环保厅、省水利厅负责人就支持我市加快能源化工基地建设发言,神华集团、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府谷煤化工集团和省镁业集团汇报了项目建设有关情况。省发改委、住建厅、国土资源厅、环保厅、水利厅等部门与我市签订了能源化工“十大园区”“十大工程”建设推进协议书。
会上,赵正永作了重要讲话。他说,陕北能化基地建设十年来,榆林的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走出了一条经济快速崛起之路、城乡协调发展之路、生态民生和谐之路,实现了由工业化水平很低的地区到全国现代能源化工基地的转变,由资源利用从无序开发比较严重到有序科学管理的转变,由区域经济发展从全省落后地区到第一增长方阵的转变,由民营经济从松散低水平运营到抱团瞄准高尖端发展的转变。他指出,十年发展中,有三条经验特别值得珍惜继续发扬,一是坚持“三个转化”是能化基地科学发展的坚实基础,二是坚持政府引导和市场配置资源相结合是能化基地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三是坚持生态优先和惠民富民的理念是能化基地更好发展的有力保障。
赵正永强调,要继续加大“三个转化”力度,加快基地
产业优化升级步伐。要以“央企进陕”为契机,不断扩大经济开放度。要谋划建设一批高端化、大型化、特色化项目,不断优化经济结构、提升产业水平。要围绕
中国神华陶氏等项目的落地,加快建设创新投资的高地。要大力发展非能源化工产业,着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要继续突出生态保护和建设,加快发展绿色能源产业。要以十大园区和十大工程建设为抓手,进一步提升园区承载能力和项目建设水平。
赵正永要求,要进一步形成发展共识,优化发展环境,为能化基地持续发展创造良好条件。要倍加珍惜并管理好和利用好我省宝贵的能源资源,促进资源永续利用和实现效益最大化。要坚持以优质服务为先导,规范政府行为,强化诚信教育,创新共同发展机制。要继续坚持政府引导和市场配置相结合,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提高产业准入门槛,加大资源勘探开发力度,科学规划配置资源,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利用率。要进一步加大水利、交通等配套工程和生态环境建设力度,为能化基地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