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获1998年甘肃省高等学校1996—1997年社科成果
二等奖,1999年甘肃教学成果奖(合作)。
张鸿勋教授在
天水师范学院任教期间长期主讲
中原地区古典文学课程,主要从事敦煌文学研究,并在该领域取得突出的成绩。先后出版有《敦煌讲唱文学作品选注》(获甘肃省高校1979—1989年度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二等奖,1988年度北方十三省区第二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图书奖)、《敦煌话本、词文、俗赋研究》(获甘肃省高校社会科学成果
一等奖[1994年])、《敦煌说唱文学概论》、《说唱艺术奇葩——敦煌变文选评》、《敦煌俗文学研究》等专著5部;发表论文数十篇,其中《谈敦煌本(启颜录)》获
甘肃省社会科学学会联合会1987年省社会科学科研成果
二等奖。参编《敦煌文学概论》、《
敦煌学大辞典》、
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中》等著作。
张鸿勋就读大学期间,即开始从事宋元话本与明代小说的资料搜集和研究,1958年曾于《文学遗产增刊》第六辑(
作家出版社出版)第一次发表其论文《试谈(金瓶梅)的作者、时代、取材》。
与此同时,他开始了
敦煌市说唱文学历史的研究。不幸这一研究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影响而被迫中断,直到粉碎“
四人帮”后的80年代,得以继续进行。从1980年在
甘肃省《社会科学》创刊号上发表《简论敦煌民间词文和故事赋》起,至今在有关专业刊物或论文集上相继发表敦煌文学研究的论文数十篇,在大陆和
台湾省出版专著5部,并先后获甘肃省社会科学优秀论文奖、甘肃省高校社会科学成果奖等多次。
张鸿勋的敦煌文学研究,主要集中在其中的通俗文学作品,他认为这部分作品是现存敦煌文学作品中最重要、最有价值的部分。对它们的探讨,无论是宏观研究还是具体作品分析,都应置于整体中国文学发展历史大背景下进行宏观观照,才能高屋建瓴地把握住它们的意义和价值。他的《敦煌俗赋(茶酒论)与“争奇型”小说》(刊《
敦煌研究》1989年第1期)、《敦煌唱本(百乌名)》的文化意蕴及其流变影响》(刊《敦煌研究》1992年第1期)、《(孔子项相问书)传承研究》(刊《
民间文学论坛》1986年第6期)等,就是把它们放到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历史中作纵横考察而有所发现之作,因而被同行学者评为“无疑扩大了敦煌文学的研究领域”(见《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研究通讯》1988年第2期[总第15期]:《1988年敦煌吐鲁番学术讨论会纪要》)。但是,敦煌文学生存的土壤是当时
西北边陲重镇敦煌,它的特殊地理位置与历史环境,以及受周边少数民族、外来佛教文化等等影响,遂形成了它与中原主流文学不同的一些独特个性,他的《敦煌话本《叶净能诗)考辨》(收入《
敦煌学论集》,甘肃人民出版社,1985年)、《敦煌话本(叶净能诗)再探》(收入《第二届国际
唐朝学术会议论文集》,台湾文津出版社,1993年)、《敦煌本(观者证验赋)与敦煌观音信仰》(收入《敦煌文献论集》,辽宁人民出版社,2001年)、《敦煌写本(下女夫词)新探》(收入《1983年全国敦煌学术讨论会文集·文史遗书编》下册,
甘肃人民出版社,1987年)等,就分别是从佛教、
道教及民俗的角度,研究它们的产生背景、成立年代、流传地域、民众信仰等之间的关系,由古及今,由近及远进行比较,以确定它们在宗教文学中的价值,及其在早期话本小说、唐赋、婚礼仪式等方面的地位,受到海外学者的重视。
张鸿勋的
敦煌市文学研究,勇于探索,敢于立论,尤其是以敦煌
说唱文学研究为主攻方向,多有建树。他的《敦煌讲唱文学作品选注》(甘肃人民出版社,1987年)虽在注释等方面存在某些不足,但却是国内外敦煌学界第一部这类作品的普及选注本,获
甘肃省高校1979一1989年度哲学、
社会科学成果
二等奖。为
台湾省“敦煌学导论丛刊”撰著的《敦煌话本、词文、俗赋导论》一书(
文津出版社,1993年),又是敦煌学界第一部较系统,较全面探讨这三种敦煌俗文学类型的专著,为前辈学者从未如此涉及过的一个领域,故有相当的开拓意义。获1994年甘肃省高校社会成果
一等奖。1982年在《
文学遗产》第2期上发表的《敦煌讲唱文学的体制及类型初探》,及收入台湾《敦煌丛刊》二集的《敦煌说唱文学概论》(文津出版社,1993年),将以往被笼统地称为“俗讲”、“变文”,重新分类,并简明扼要而又全方位地探讨了每一类型的体制特点、渊源流变、演出场所、演出艺人、演出底本、演唱声腔及演出仪式等,分析其中一些优秀之作,探讨它们的题材选择、故事结撰、思想倾向、人物形象、
语言艺术、对后世之影响等等,被同行专家评为“比较辩证、切实和稳妥”(见林家平等《中国敦煌学史》第634页。
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1992年)。
台湾省著名敦煌学家
郑阿财在其《二十世纪敦煌学的回顾与展望——中国大陆篇》中也说:“以敦煌变文的概念进行探索,产生重大影响的则推张鸿勋《敦煌讲唱文学的体制及类型初探》。(见《汉学研究通讯》第19卷第2期[总第74期],2000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