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吉台位于
诸城市市区北25公里
渠河与荆河汇流处,是汉平昌故城遗址。村东有一高台名为“斗鸡台”,相传
春秋时鲁大夫
季平子与后恶斗鸡于此,村名因台名谐音而得。都吉台
古遗址位于“斗鸡台”上,南北长103米,东西宽22米,总面积7416平方米。文化层厚8.5米,包含龙山文化、商周文化遗存、汉代遗物和唐宋遗存,内涵丰富。
都吉台古遗址在诸城市区北25公里渠河与荆河汇流处,有一名叫都吉台的村庄,村东有一高台,名曰“斗鸡台”,相传为春秋时鲁大夫季孙意如与后恶斗鸡之处,村名因台名谐音而得。都吉台古遗址就在“斗鸡台”上,南北长103米,东西宽22米,总面积7416平方米,文化层厚8.5米,下层为龙山文化,中层为商周文化遗存,上层有汉代遗物和唐宋遗存,内涵十分丰富。
此地曾多次发现
西周公国、
春秋、
战国及汉代墓葬,出土了
饕餮纹饰的铜尊、双耳铜、铜鬲、爵等器物,其造型厚重,纹饰古朴,具有商代特点,是
诸城市地区发现的最早的完整铜器。1982年,在遗址南部一春秋墓中,出土了一批铜器,内有一件刻有20多个铭文的大铜盘,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1983年,在遗址北部一处春秋墓中,出土了车马器、鼎、鬲、盘、壶及一套完整的
编钟,皆有极高的艺术成就和考古价值。最为令人惊异的是,在这些文物以及墓中棺上,均包裹着一层白色物,为植物做成,有粘性,质轻而薄,有专家疑为原始纸浆。如果这一猜测被证实,那么原始
造纸出现的年代将会大大推前。
都吉台村坐落在汉平昌故城遗址上,但这里出土了大量汉代以前乃至原始社会的文化遗存,说明早在5000多年前的龙山文化时期,这里就是
山东半岛地区人类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该遗址对研究龙山文化、
商周遗存及
春秋战国时期齐、鲁、莒等诸侯国的
势力范围、疆域、文化交流情况,对研究东夷文化及山东半岛地区与中原文化的交流等,都有着极为重要的科学价值。1979年,该遗址被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都吉台
石桥子镇都吉台村在
诸城市市区以北26公里处,北濒
渠河,荆河由南往北注入渠河,两河相汇,三面环水。全村近00户,2300多口人。村东南有斗鸡台,属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据明万历《诸城县志》记载:“斗鸡台在城阳城东北,高两丈,圆六百步,
春秋鲁昭公25年(公元前517年)季氏与氏斗鸡处。”当时的斗鸡多为赌博,各出赌注,以两鸡相斗结果决定输赢。《史记·鲁周公世家》载:鲁昭公二十五年(公元前517年),鲁大夫
季平子(即季平子)与鲁大夫后恶(即都昭伯)在此斗鸡,为了取胜,各自都耍了点儿鬼花招。季氏将
芥末面洒在鸡翅上,欲以辣坏郈氏鸡眼取胜;郈氏则在鸡爪上暗缚铜钩,欲以利爪斗赢。结果季氏鸡大败,季氏甚为恼火,侵入郈氏之宫地自缢。郈氏联合臧氏到
鲁昭公处告季氏,昭公讨伐季氏,季平子请囚请亡皆不许,季氏遂联合叔氏、孟氏三家共伐鲁昭公,鲁昭公败而失国出亡,后恶亦被孟氏所杀。关于斗鸡台,
郦道元的《
水经注》亦有记载:“水经
平昌县城北,城之东有台……名为斗鸡台。”台下有井,传说井内有龙出入,故又曰“龙台”,此井在
乾隆11年下大雨时塌,已是枯井。村人相传有人在早上曾发现台上有鸡相斗,说得有声有色,活灵活现。据出土的大量陶器、铜器证明,早在西周时,此地便有人烟,是我市最早的聚落遗址之一。此地汉代为平昌侯刘印封国,即平昌故城。
平昌故城几经兴衰,
清代,这里又形成村落,村名“斗鸡台”。清咸丰10年,土匪骚扰,民不聊生,当时斗鸡台已成为较大村庄,有民团又有圩墙,较为安全,因而不少外村人来此避难。民团首领是当时颇有名气的
进士,他组织民团等加固圩墙,增岗设哨,并宣布保护外来难民,在难民中如有作乱者,他有先斩后奏之权。由于措施得力,土匪未能骚扰该村,村庄安全,百姓无恙,盛传“都吉”、“都利”,有口皆碑。后来,人们便根据此义,把斗鸡台改称为“都吉台”。
一个古代的鼎,而市文物工作者在进行抢救性发掘时,又发现了两个
春秋时期的古墓。
笔者赶到古墓挖掘现场,通过都吉台村48岁的王德法了解到,3月11日上午,他帮着在自家地里伐
杨属的哥哥王德全用一辆
挖掘机挖地里存留的杨树根。大约11时许,驾驶员开着挖掘机挖到了地南头偏西的位置,一铲下去树坑里露出了一个像“锅”一样的物件,上面还有一层绿锈,该物件约80厘米宽,两边还竖着两个长长的“耳朵”。
下午,博物馆的专家们赶来后,初步认定这是一个
春秋时的鼎,具有很高的研究和文物价值。于是,决定在现场周围开展抢救性发掘。
笔者在现场看到,发掘人员正在这块约有一亩半的
洼地里挖出一条宽1米半长30多米的东西方向的探沟。在挖到约40厘米的位置时,陆续出土了一些兽骨及人骨、光滑的石块和碎
青铜。这些石块中间有孔,一头宽一头窄,一头长一头短,大小不一。据现场一位专家讲,此应为春秋时的
石磬,是中国古老的石制打击乐器,孔内穿绳悬挂于架下,击打传声,为“八音”中的“石”音。碎青铜则是鼎之类器物上的残片,鼎在发掘时已经被腐蚀而碎为数块。
另据笔者进一步了解获悉,今年60多岁的王德全已在这1亩半地上耕种了近20年,曾先后种过疏菜、花生、庄稼等农作物,九年前在地里种上了一片
杨属,今年才决定伐掉。这些年他也经常发现一些疑惑的事情,先是十几年前一夜过后自家地里莫名出现一个1.3米大小近两米深的井口。此后,他就经常在地里发现一些大大小小的孔洞,有好多是用60厘米长的钢打出来的,一直延伸到十几米远的地方。
对此,该市博物馆一位工作人员分析说,这些现象说明这一带历史上曾多次被盗墓贼探过并盗过墓,而且发掘现场的土地这些年因取土等多方原因变成一处低洼地,使这两处古代墓室接近了地表层,所以在挖树根时被发现并不奇怪。另一位专家认为,此处初步可以认定墓葬为
春秋时期,但具体的时间还需要随着挖掘情况进一步研究。
截止到目前现场已发现两处较小墓葬,两墓东西相距十几米,共发掘出了鼎一个,
石磬十几枚,陶片、兽骨、人骨若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