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振隆(1942年1月23日-2023年1月12日),男,河南洛阳人,中国著名国家一级导演,曾任河南影视制作集团一级导演、河南电影制片厂副厂长、
中国电影家协会理事、
河南省电影电视家协会副主席及顾问。他的作品多次获得国家级奖项,对河南戏曲电影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2023年1月12日,路振隆先生因病在郑州逝世,享年81岁。
人物经历
执着追求
路振隆于1942年出生于洛阳市,他中学时代就酷爱美术、
摄影,而且理工科好,他原想学建筑,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看到拍电影的现场,被深深地吸引住了。心中悄然萌发了当摄影师,导演拍电影的梦想。
1960年,路振隆从
洛阳市第一高级中学毕业,听说
北京电影学院招生,他匆匆借了5元钱2 斤粮票,心急火燎地赶到省会
郑州市。因为那天是星期天,机关不上班,路振隆就在火车站的地上铺了一张报纸睡了一夜。第二天,他高兴地拿着开来的介绍信先寄到
北京市,然后背着干粮只身一人来到北京参加入学考试。当时,报考北京电影学院的人很多,路振隆以他精湛的素描功底和对电影艺术独特的见解赢得了老师的好评,顺利通过了初试、复试等一道道关口,终于进入了他梦寐以求的我国电影艺术的最高学府——北京电影学院。
路振隆非常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他每天除了上课,就是一头钻进图书馆查阅各种专业书籍,看到精彩之处就摘录下来。因为经济上不宽裕,他还经常到东安市场旧书店买旧书看,孜孜不倦地吸取着艺术的营养。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四年的苦心求学,路振隆终于以优秀的毕业论文、答辩和毕业作品,完成了在
北京电影学院的学习生涯。
情归故里
1964年,路振隆被分配到
上海海燕电影制片厂从事
摄影工作。他凭着扎实的理论和实践,很快成为业务骨干。“文革”期间,故事片被迫停产,只能拍纪录片和新闻片,近十年的纪录片拍摄对他以后的创作积累了很多经验,打下了坚实的生活基础。
然而,路振隆的心灵深处一直埋藏着浓厚的乡土情结,他时刻牵挂着故乡
河南省的艺术事业。1974年,
河南电影制片厂正在筹建中,当时的厂领导对路振隆早有耳闻,热情地诚邀他回故乡发展,这一下子勾起了他心中的情结。当他去派出所迁户口时,户籍民警关切地说:“从没听说过,大城市
上海市的户口硬要往贫穷落后的河南迁的,你可要想好啊,千万不要一时冲动,迁出上海你就不可能再迁回去了呀!”民警的一番话并没有动摇路振隆的信念,他毅然决然地告别大上海,情归故里。
河南电影厂筹建的初期,厂址是麦地,路振隆并没有心灰意冷,仍然满怀热情地与同志们努力工作,勾画着电影厂的宏伟蓝图。在省委支持和全体人员的共同奋斗下电影厂初具规模,路振隆终于又有平台,施展他的摄影导演才华了。
辉煌成就
他一直非常喜欢
谢铁骊导演的《
早春二月》、谢添导的《
林家铺子》、
桑弧导演的《
祝福》和
崔嵬导演的《
红旗谱》。他期待自己也能拍摄和导演出那样富有乡土气息和浓厚民族情味的影片。他先后创造
河南省电影史几个“第一”:
1979年,他与康征合作,执导了河南第一部电视剧《约会》;
1980年,他与常耕民合作执导电视剧《唢呐情话》,并获得全国优秀电视剧首届
中国电视剧飞天奖二等奖,河南省首届文学艺术优秀成果奖;
1981年,拍摄河南第一部故事片《小城细雨》;
1981年,他成功拍摄了戏曲艺术片《
风雪配》。从此,他就与戏曲艺术结下了不解之缘。他先后拍摄导演了《
武当仙袍》、《
倒霉大叔的婚事》、《
我爱我爹》、《
我爱我孙》、《
村官李天成》、《
五世请缨》、《糊涂盆砸锅》、《陈家湾的新故事》等几十部戏曲电影和电视剧。
其中《倒霉大叔的婚事》获广电部1986-1987年优秀影片奖,
河南省文学艺术优秀成果奖,实现了河南省电影在中国电影“华表奖”零的突破。执导的戏曲故事片《我爱我爹》获1999年度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戏曲片奖,第八届全国“
五个一工程奖”,实现了河南省在全国“五个一工程奖”中电影类“零”的突破,获河南省第三届文学艺术优秀成果奖。
他导演的戏曲故事片《
村官李天成》荣获第十二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戏曲片奖,第十届全国“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河南省第四届文学艺术优秀成果奖。
他拍摄的戏曲电视剧也部部都获得了全国和省级的各种奖项。路振隆在几十年的影视生涯中,累累硕果是不胜枚举的。路振隆也因此在全国第十届戏曲电视剧评奖中荣获“最佳导演”称号、“中国百佳电视艺术工作者“称号、全省“十佳影视艺术家”“德艺双馨艺术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成功奥秘
怎样让戏曲舞台艺术与影视艺术完美结合,路振隆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他认为要把握的基本原则是:在尽可能保留舞台艺术精华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影视艺术的造型手段,而成为完美和谐统一的新的艺术形式——戏曲电影或戏曲电视剧。
首先是对剧本的改编,他概括为五字诀:留、删、改、避、代。留:留其形、留其韵;删:删除舞台上下场及纯属交待的场面,增加生活实感;改:改掉受舞台时空的局限,充分体现剧作的场景气氛;避:避开舞台演出与影视虚实难以克服的场景;代:充分发挥影视造型手段代替原有的舞台手段。
路振隆非常注重景的选择和加工,根据每台戏的剧作和表演的特点,在景的选择和处理上,采用不同的虚实结合,他主张“实”景要拍得“假”些,搭景要拍得“真”些,这里说的“假”一点,就是强调形式美,要区别于自然形态,这里说的“真”,就是强调空间气氛的具体性、逼真性。
他经常提醒演员在屏幕上的表演要贴近生活,避免外部动作的夸张,多着力于人物内心世界的刻画,又要防止完全按故事片和电视剧的表演倾向,以免失去
戏曲表演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他巧妙处理唱腔部分与背景环境的关系,对于剧中叙述性的唱腔,注意唱前营造好唱的氛围,真正做到让人物有感而唱,水到渠成,达到所谓“言不足则歌之”;对于人物自我抒发唱段,采取人物自己唱和伴唱、旁唱相结合的结构形式,使观众感到协调,容易接受,不论哪种唱段,一定要情重于腔,在音量控制和用嗓行腔方面都要根据规定情景或轻或重,或强或弱,或吟或诵,克服舞台上那种都用大音量的习惯唱法,处理好唱腔头尾与台词部分的连接,过渡自然。在音乐的配器上,拍实景或写实的戏,一般不用打击乐,发挥影视视听艺术手段。
在镜头的处理上,注重节奏和韵律,讲究画面构图的动与静以及前景的运用。
正是由于路振隆掌握着如此多的拍摄、执导戏曲影视的制胜法宝,才能使他游刃有余,如鱼得水,创造出非凡的成就。
影视之家
说起路振隆的家庭,可谓是“影视之家”。他的爱人卢荣华在电影厂做胶片洗印和分析化验工作。大女儿路雅莉做影视剪辑,二女儿
路红莉子承父业,做电视导演,一家人有共同爱好,共同语言、共同参与、聚在一起谈论最多的还是共同的心声——电影。有时,也会因有意见、观点分歧争论,这都是电影惹得“祸”。但一家人乐在其中,其乐融融。
路导一生中除了拍电影,似乎没有什么其他业余爱好,他仿佛就是为电影而生。闲暇时间,他最大的乐趣就是看电影。既看自己拍的电影,回顾当年,也看别人拍的电影,互相借鉴,时刻关注着电影事业的发展。
关注现状
谈起戏曲电影的现状与前景,路振隆满怀忧虑。近年来,由于各种文化娱乐形式的增多对电影形式严重的冲击,尤其是戏曲电影首当其冲,再加上拍摄资金的短缺,戏曲电影的前景不容乐观。面对如此严峻的现实,他曾发出痛心疾首,但他并不因此放弃,继续为戏曲电影的振旗鼓奔走呼号。
重铸辉煌
路振隆在
河南省影视界轰轰烈烈地奋斗了四十多年,可谓功成名就,但他从未停滞过前进的脚步。2002年他退休之后,电影厂舍不得他这块“无价之宝”,又返聘他继续做导演,至今又拍了五部电影、两部戏曲电视剧。最近,河南影视制作集团还为他成立了“路振隆影视艺术工作室”。2008年,他将与
苗文华等强强联合将桑派名剧《
桃花庵》搬上银屏,让更多的人感受河南戏曲桑派艺术的魅力。如今的路振隆又忙碌起来,相信他在不久的将来,写出戏曲影视新的一页,重铸戏曲影视的辉煌。
人物逝世
2023年1月12日,路振隆先生在郑州因病逝世,享年81岁。
人物评价
路振隆先生参与创办
河南电影制片厂,在创建河南电视剧、故事片生产和青年创作人员培养方面做出了开拓性努力,是河南影视事业的重要拓荒者和推动者。(
大象网 评)
获奖记录
人物作品
导演作品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