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斋夜话》,古代中国诗论著作。共十卷。北宋僧人惠洪(1071-1128)著。是书体例介于笔记与诗话之间,但以论诗为主。论诗多称引元佑诸人,以苏轼、黄庭坚为最。书中多通过引述诗句提出并阐述一些诗歌理论。
时代背景
政治背景
赵匡胤在
陈桥驿(在
开封市东北地区四十里)组织兵变,代周自立,建立了北宋王朝。北宋建国后将近二十年间,利用武力和外交的手段,吞并了南方的几个独立王国,和建都在太原的
北汉。但版图小于汉、唐,燕云十六州终未能收复,与边疆民族辽和
西夏政权冲突不断。
北宋初期为了防止中晚唐以来藩镇武力割据的政治局面重演,各种
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在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既得利益同时,也客观上使当时人民有比较安定的环境来从事农业、手工业的生产,从而促进社会经济的繁荣,并有利于宋代文学艺术的高度发展。北宋王朝在防范武人跋扈方面收到了成效,然而同时也大大削弱了军队的作战能力。加以北宋历朝皇帝对武将的猜忌,在边疆有事时每派宦者监军,多方牵制。对外战争的失利,这就使北宋比之我国历史上的其他统一王朝表现得特别软弱。为选拔官僚,
北宋还进一步发展了隋唐以来的科举制度。这就使中小地主阶级的士子,有更多的机会参加政权。它也使更多士子“一经皓首”,毕精神于无用之地。宋初科举承唐
五代十国余风,偏重诗赋,到
赵祯以后,就更重策论。文人执掌政权和当时科举制度密切相关。由于军队的缺乏作战能力和对外战争的接连失败,北宋王朝每年要向辽和
西夏交纳银绢,使国内人民主要是农民阶级,在徭役、赋税的沉重负担之下,还兼受辽、夏贵族的剥削。
在内忧外患之下,到宋仁宗即位以后,促使一部分正视现实的文人如
范仲淹、
欧阳修等,从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利益出发,提出了厚农桑、减徭役等改良政治的主张,企图以此缓和国内的阶级矛盾。他们的政治主张遭到保守派的反对,这就是庆历党争。
赵顼即位,新党
王安石的变法运动开始。
熙宁元年(1068)王安石在朝廷里全面主持变法。反对变法的臣僚如
文彦博、
富弼、
司马光、
苏轼等,纷纷被贬或自求外放。苏轼先是自求外放,既而因“
乌台诗案”被贬
黄州府(1079)。神宗英年早逝(1085),十岁幼子
赵煦继位,太皇太后
慧贤皇贵妃垂帘听政。哲宗
元祐元年(1086)高氏全面起用旧党、排挤新党。元八年(1093)高氏去世,哲宗亲政。哲宗愤恨垂帘期间自己形同傀儡,遂弃旧党而起用新党,带来政局的再一次动荡。后
宋徽宗即位,崇宁元年(1102)亲政后,迅速改变政治面目,禁毁“元祐学术”与竖立“
元祐党籍碑”,对旧党实施了更大规模、更为严重的政治迫害。在此党禁时期,
惠洪却仍与元祐党人
黄庭坚、
张商英、
陈瓘等名士往来唱酬,虽获罪发配海外,终仍不悔。
宣和七年(1125)金兵南侵愈烈,徽宗让位于钦宗。
赵桓即位后即贬斥
蔡京等人,才废除“元祐党禁”。
作品简介
《冷斋夜话》十卷,《
郡斋读书志》著录于子类小说家类,《
直斋书录解题》著录于子部小说家类,《
宋史·艺文志》著录于子类小说家类,《
四库全书》收于子部杂家类。
《冷斋夜话》久行于世,然自宋
晁公武、
陈善,迄今人
郭绍虞,均对其多所非议。认为书中有假托,“多夸诞”,既有“伪造之病”,亦有“剽窃之弊”。《
天厨禁脔》为宋人所不取,郭绍虞亦“以其体例不同诗话,故不述”。然而,此二书毕竟能代表
惠洪的诗论,作为宋诗话之一家,仍有不可忽视的理论价值。至于惠洪在书中所表现的因急于求名而交结公卿,附庸风雅,竟至不惜伪造假托,借人言以为重等弊端,则应当分析对待。
《冷斋夜话》约成书于政和三年(1113年)自
崖州区赦还之后。《
郡斋读书志》《
直斋书录解题》《
宋史·艺文志》均著录于小说家类,《
四库全书》收于子部杂家类。但卷一至卷五主要记诗及诗坛事,《
钦定四库全书总目》谓:“是书杂记见闻而论诗者居十之八。论诗之中,称引
元祐诸人又十之八,而
黄庭坚语尤多。”卷六至卷十则多述佛门逸事奇闻。此书保存了不少文学批评史上的宝贵资料,被
胡仔《
苕溪鱼隐丛话》多所引用。但记事有夸诞伪造之迹,
陈善《
扪虱新话》、许颉《彦周诗话》等皆有非议。此书也提出了关于诗歌的重要见解,如所记黄庭坚的“夺胎换骨”法,对宋以后诗坛影响颇大。“文章以气为主,气以诚为主”;作诗当“沛然从肺腑中流出”,应“不见斧凿痕”;“古之人意有所至,则见于情,诗句盖其寓也”,“当论其意,不当泥其句”,“诗者妙观逸想之所寓也,岂可限于绳墨哉!”这些论述,体现了贵真、贵情、贵意的观点。此书尤主含蓄,提出了诗之含蓄有“句含蓄”“意含蓄”和“句意俱含蓄”三种形态,称赏王维和
王安石“五言四句诗得于天趣”,认为含蓄是“用事琢句妙在言其用而不言其名”。
惠洪之诗自然而有文采,独立于江西诗派之外,其所论颇可与创作相印证。
有《
津逮秘书》本、《萤雪轩丛书》本,《
丛书集成初编》据津逮本影印本。
提要
四库全书对于《冷斋夜话》的提要:宋僧惠洪撰。惠洪一名德洪,字觉范,筠州人。
大观中游
丞相张商英之门。商英败,惠洪亦坐累谪朱。是书
晁公武《
读书志》作十卷,与今本相合。然
陈善《
扪虱新话》谓,山谷西江月词日侧金盘坠影一首为惠洪赝作,载於《冷斋夜话》。又引《宋百家诗选》云《冷斋夜话》中伪作山谷赠洪诗,韵胜不减秦少,气爽绝类徐师川云云。今本无此两篇,盖已经後人删削,非其完本。又每篇皆有标题,而标题或冗沓过甚,或拙鄙不文,皆与本书不类。其最刺谬者,如
洪刍《诗话》一条,乃引洪驹父之言以正俗刻之误,非攻洪驹父之误也,其标题乃云洪驹父评诗之误,显相背触。又共阝亭湖庙一条,捧牲请福者乃安世高之舟人,故神云舟有沙门,乃不俱来耶,非世高自请福也。又追叙汉时建寺乃为
秦观作维摩赞缘起,非记世高事也,其标题乃云安世高请福共阝亭庙。秦少游宿此,梦天女求赞,既乖本事,且不成文。又
苏轼寄邓道士诗一条,用
韦应物寄
全椒县山中道士诗韵,乃记苏诗,非记韦诗也,而其标题乃云韦
苏州市寄全椒道人诗,更全然不解文义。又惠洪本彭氏子,於
彭渊材为叔侄,故书中但称渊材,不系以姓,而其标题乃皆改为刘渊材,尤为不考。此类不可殚数,亦皆後人所妄加,非所本有也。是书杂记见闻,而论诗者居十之八,论诗之中称引
元祐诸人者又十之八,而
黄庭坚语尤多,盖惠洪犹及识庭坚,故引以为重。其庭坚
梦游蓬莱一条,《
山谷集》题曰《记梦》。
洪刍《
六一诗话》曰,余尝问山谷云,此记一段事也。尝从一贵宗室携妓游僧寺。酒阑,诸妓皆散入僧房中,主人不怪也,故有晓然梦之非纷纭句。
惠洪乃称庭坚曾与共宿湘江舟中亲话,有梦与道士游蓬莱事,且云今《山谷集》语不同,盖後更易之。是窜乱其说,使故与本集不合,以自明其於庭坚,独知其详耳。
晁公武诋此书多诞妄伪托者,即此类?然惠洪本工诗,其论诗实多中理解,所言可取则取之,其托於闻之某某,置而不论可矣。
版本源流
流传版本
《夜话》版本众多,版本间源流不清,而且个版本差异较大。目前可见的最早版本是刊刻于元至正三年(1343) 的《夜话》残卷孤本,藏于中国国家图书馆,现仅存八卷(1-6、8-9),八卷内又有残缺,《
北京图书馆古籍善本书目》1402和《
中国古籍善本书目》528有着录。《
中国丛书综录》著录现存完整十卷本《夜话》11种:《
稗海》本(万历本、
康熙重编补刊本、
乾隆修补重订本),《
津逮秘书》本(
汲古阁本、景汲古阁本)、《
四库全书》本、《
学津讨原》本(嘉庆本、景嘉庆本)、《
笔记小说大观》本、《殷礼在斯堂丛书》本、《
丛书集成初编》本。
此外,
故宫藏有《夜话》元明时期刻本,据《钦定天禄琳琅书目》等著录,乾清宫昭仁殿“天禄琳琅后编”藏书中鉴藏两部元刊本《夜话》,可惜后来天禄琳琅藏书多有散失,这两部《夜话》去向不明。
故宫博物院还藏有一部《夜话》,收入
海南出版社《
御定六壬直指》474册,已影印出版。
日韩等国家亦有多个版本的《夜话》流传,严绍𬍡《
日藏汉籍善本书录》著录
日本现存《夜话》版本:
元至正癸未(1343年)三石林叶敦刊本共二册。
日本十五世纪有《冷斋夜话》十卷。
明正天皇宽永年间(1624-1644)京都樱町有活字刊印本《冷斋夜话》十卷。
明正天皇正保二年(1645年)刊印《冷斋夜话》十卷。此本有
灵元天皇宽文六年(1666) 及八年(1668)后印本。
光格天皇文化年间(1804- 1817)刊印《冷斋夜话》十卷。
卞东波等人检索收有
日本35所学术机构藏书目录的“日本所藏中文古籍资料库”,发现流传版本更多,如,旧称镰仓时代(1185-1333)末期刊本(即五山版)、江户初期活字本、天保二年(1831) 刊本等,
近藤元粹编《萤雪轩丛书》第九卷亦收入《夜话》十卷。古
朝鲜一带也有《夜话》流传的记载,
巩本栋《关于汉籍东传的研究》:例如宋
惠洪的《
筠溪集》《甘露集》和《冷斋夜话》,朝鲜时代的各种书目都未著录,我们却可以从
高丽李仁老的《破闲集》中寻到是书传入
东国大学的痕迹。而《冷斋夜话》,不但李仁老在《破闲集》中曾论及,金昌协《农岩集》卷三十四《杂识》外篇也谈到过。
各版特点
早在清末民初,五山版《夜话》就被中国学者发现。1912年7月,
董康、
罗振玉逢日本书坊嵩山堂出售五山版《夜话》,借来请
王国维对校《
津逮秘书》。有多位学者指出五山版《夜话》源出元本,王国维先生称其“当自元本出”(给缪荃孙信),“其源当出元刊”(校对识语,见于《殷礼在斯堂丛书》),
内藤湖南亦称之“
室町时代覆元本”。五山版《夜话》较明清版本更完整,但也不是最完整的版本。《
类说》收录的《二禽名》等六条“未见于《夜话》今传本,即指流传较广的明清版本,而五山版亦未见此六条目,可见也有缺失。
诸本之中,
中国国家图书馆藏《夜话》残卷年代最早,可惜只剩残卷。《
御定六壬直指》收录故宫现存的一部《夜话》,称为“元至正三年(1343) 刻本”,实为明前中期刻本。早于明后期的《
稗海》本和《
津逮秘书》本,部分保存宋元旧本原貌,具有一定价值。
明清版本中,明代
毛晋《津逮秘书》本、商浚《海》本和
清代《
四库全书》本流传较广。其中前两者现在流传较广,影响较大,但古今学者对此三本评价都不高。 各版本差异中有详细论述。
文学思想
《冷斋夜话》继承
中原地区古代传统的文学思想,又有许多独特的识见。
惠洪是
北宋著名诗僧,一生作诗数千首,与当时文学家
苏轼、
黄庭坚、
李之仪、
秦观、
李格非等关系密切。所著《冷斋夜话》具体完整地阐释了江西诗派“夺胎换骨”的著名理论,被当代学者广泛关注。个别学者还论及其以禅喻诗、杜甫诗论等,但至今未有相对全面阐述其文学思想的著述。
文气论
关于文气论。惠洪认为,诗文创作如果以气灌注,不论何种题材,都可以有感人的艺术魅力。其论
范仲淹诗云:范仲淹少时求为秦州西溪监盐,其志欲吞
西夏,知用兵利病耳。而舍多蚊,文正戏题其壁曰:“饱去
中国樱桃重,饥来
垂柳轻。但知离此去,不用问前程。”虽戏笑之语,亦恺悌浑厚之气逼人,况其大者乎!(《冷斋夜话》卷五)又谓
黄庭坚诗,由于大气贯注,所以格高意远:山谷在星渚,赋《道士快轩》诗,点笔立成,其略曰: “吟诗作赋北窗里,万言不及一杯水,愿得青天化为一张纸”,想见其高韵,气摩云霄,独立万象之表。笔端三昧,游戏自在也。(《冷斋夜话》卷五)反之,如果乏气,就难以写出打破世俗禁忌的精彩诗篇:“今人之诗例无精彩,其气夺也。” (《冷斋夜话》卷四)
又论陶渊明诗:东坡每曰古人所贵者,贵其真。
陶渊明耻为五斗米屈于乡里小儿,弃官去,归久之,复游城郭,偶有羡于华轩。(《冷斋夜话》卷一)
苏轼认为,陶渊明诗歌之所以取得极高成就,关键在于字里行间充溢着真诚的人格精神。
惠洪在此基础上发挥道:
李格非善论文章,尝曰诸葛孔明《出师表》、
刘伶《
酒德颂》、陶渊明《归去来辞》、李令伯《陈情表》,皆沛然从肺腑中流出,殊不见斧凿痕。是数君子在
后汉之末、两晋之间,初未尝以文章名世,而其词意超迈如此,吾是知文章以气为主,气以诚为主。故
杜甫谓之“诗史”者,其大过人在诚实耳。诚实著见,学者多不晓。(《冷斋夜话》卷三)文气是作家内在生命精神的体现,赋予气以“诚”的内涵,这是惠洪对文气的独特领悟。
游戏三昧
“游戏
禅定”是禅宗语言,"游戏"指自在无碍,昧"指"正定",即不失定意,意谓习禅悟道达到无任何束缚,超然自在的境界。
惠洪将它引用到诗歌范畴内,《冷斋夜话》云:舒王宿金山寺赋诗,一夕而成长句,妙绝。如曰:“天多剩得月,月落闻津鼓。”又曰“乃知像教力,但渡无所苦”之类,如生成。惠洪认为创作诗歌要秉持"游戏"的态度,自由随性、轻松自在的心态。不要刻意追求形式,拘泥苦涩技巧,否则只会陷入"疲费精力",同时要追求"
禅定",使诗歌展现出超脱自在、洒脱无碍、自然圆融、浑然天成的境界。而要达到"三昧"境界,就必巧注重诗歌句法,要注意诗句字词的运用,以免影响诗歌整体意味,要注意方言、典故的使用,使诗歌更圆融自然。
妙观逸想
惠洪首创"妙观逸想"说:诗者妙观逸想之所寓也,岂可限以绳墨哉。如
王维作《画雪中芭蕉》诗,法眼观之,知其神情寄寓于物,俗论则讥以为不知寒暑。荆公方大拜,贺客盈门,忽点墨书其壁曰:“霜筠雪竹钟山寺,投老归欤寄此生。”坡在儋耳作诗曰:“平生万事足,所欠惟一死。”岂可与世俗论哉?予尝与客论至此,而客不然予论,予作诗自志,其略曰:“东坡醉墨浩琳琅,千首空余万丈光。雪里
芭蕉失寒暑,眼中骐骥略玄黄”]‘妙观’是释家的认知范畴,主体以智慧之心、对世界作神秘的、直觉的、超越常规的关照。'妙观’指创作过程中自由自在、洒脱不羁、变化无碍的审美构思。"妙观逸想"的外在表现是"奇"。"奇"代表独特,与众不同,也就是违背常态、常规、常理。而这种违反常理的观照却表现自由洒脱的人生追求,即“逸想”。
换古夺胎
江西诗派重要的理论之一“夺胎换骨”首次较为完整地出现在这一诗话首卷。
惠洪肯定
黄庭坚提出的“换骨夺胎”法:诗意无穷而人才有限,以有限之才追无穷之思,虽渊明、少陵不得工也。不易其意而造其语,谓之换骨法。然不易其意而造其语,谓之换骨法;窥入其意而形容之,谓之夺胎法。这句话首先说明了“夺胎换骨”法的起因,也是作用,即以此法来弥补有限之才追求诗意无穷,不得其工之弊。随后对“夺胎换骨”之法的概念作了界定。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