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云琪,男,祖籍
文登区,作家、编剧、影视制片人、导演,中作影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中作国安文化经纪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中作国安文化经纪有限公司影视部主任。
主要小说作品
《幻城记》
《拈花弄画儿》
《校园捣蛋记》
《圣殿》
电影作品
2009年《美丽妈妈》
2010年《美丽的故事》
......
毕云琪印象
身边长大的皮孩子成了著名作家和电影制作人
————毕云琪印象
昨天,刚打开我的新浪博客,一副熟悉的面孔就直打我的眼:黑黑的圆脸,光光的头顶,浓浓的眉毛,直直的鼻梁,嘴里咬支烟……这是谁?看看名字——
蛟龙头角。好有冲劲的名字!蛟龙头角又是谁?我仔细看着那张脸,在我记忆的角角落落里仔细搜索着。好一会儿,终于看出来了,噢,这不是我老同事老邻居毕务刚、李光荣老师家的小兵吗?对,正是他,正是那个我看着长大的顽皮孩子,小名小兵,大号毕云琪。
说起这小兵的顽皮,那可真是皮得有水平。就说这样一件事吧:当时我们两家都住在
山东省平度第一中学西院,西院围墙的外立面有三四米高,上砖下石,年岁多了,砖石被风化得坑坑洼洼的。小兵在实小上学,放学回家经常是不走大门,而是手抓脚蹬那砖石缝窝,像攀岩运动员似的攀进墙内。有一次我看到他正攀到半空,我都吓得心惊肉跳,想喊他,又不敢喊,正在为他担着心,他却早已翻墙而过,无影无踪了。他的顽皮,不光体现在上墙爬屋上,他还喜欢打架。我儿子和他是同龄人,两人经常打成一团,还没等大人处理他们的“斗殴事件”,他们早就又在一块儿玩起来了。
去年教师节,他在新浪博客上写一短文《教师节小记》,文曰:
父亲母亲,师大同学,同校从教。我出母胎,便落教师手上。父母书香熏子,渐而好书成瘾,乃至欲穷
典史。中学,有语文教师孙书贤孙秋雯先生者,悦我作文,时时指点。孙秋雯先生,为我将来,多有勉励指引。后每遇挫,便觉如有先生炯然相督,不敢不振。然除作文美术体育,
英语数理我无一耐烦去学,凡有考试,皆是蒙混敷衍。我所读之书,自然地史,海阔天空,都在
教科书外。有恨铁不成钢之教师,视我如胡,恨不能生我肉;我年少气盛,自尊难忍,也恨不能扯了他们的蛋去喂狗。这事自然做不成,便依其形容,造其绰号,或譬作猿,或譬作猪,最不幸者,譬作阳物。一干笑话,今仍相传。故在此记,其余教师一概模糊,以免恩仇不泯。
教师节里,做此小记,遥敬父母,遥拜恩师。
由这则短文可见,云琪上中学了,仍然顽皮有加,给老师起外号竟至如此不堪!但是,云琪又是个很重情谊的人,教师节到了,属文遥拜恩师。不是做样子给老师看(因为老师未必有电脑,有也未必关注他的博客),而是在深情地暗暗表达自己的心迹。这并不是一般人能做得到的。
云琪感念师恩,不光属文遥拜,而且有实际行动。2007年
春节,云琪听说他的恩师孙秋雯与她先生
中国李到
北京市探亲,费不少周折与老师联系上,请老师老两口至他住处,尽弟子之礼甚恭。
我没有教过毕云琪,不是他的老师,只是他父母的老同事老邻居,他却把我作为长辈,十分恭敬。2007年春节我在北京过年,年初七,突然收到他的电话,邀我前往一聚。电话上我问他的地址,他说在“罗马花园”,我暗自吃了一惊。这些年与云琪父母家住处离得远了,听不到云琪的音耗,只知他在北京,却没想到他住进罗马花园里去了。罗马花园在安苑路上,东临
中国艺术研究院,再东就是
中国现代文学馆。十多座30多层的西式高楼散发着异域情调,漂亮而又气派,是
北京市北半部的地标性建筑,一向是有身份有地位的高档人士居住的地方。我原先在北京的住处离那里很近,逛到那里向里面瞅瞅,每每不无艳羡之意。好家伙,我记忆中的那个顽皮小兵竟然住到那里面了!我想起了《史记·陈涉世家》中陈涉当年那些“与庸耕者”去看陈涉时说的那句话:“矣,涉之为王沉沉者!”
见了云琪,他像一个久别的孩子向老的汇报自己的成绩一样向我这个“大大”(伯伯)叙说了这些年自己的经历和做的事情,我这才知道,他已有了自己的公司“北京中作影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他是总经理,另外在中国作家协会那边还兼着“中作
北京国安足球俱乐部文化经纪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中作国安经纪有限公司影视部主任”。他拿出了他出的长篇小说《拈花弄画儿》、《幻城记》和《校园捣蛋记》赠我,并告诉我他做制片人一手操作的电影《
黑白往事》已经完成发行……
听他的述说,我这才知道了他走过的道路有曲折坎坷的苦恼,更多的是成功后的喜悦——
毕云琪下学后,在石材厂工作过。一次,他把我和
中国李老师请到他家,先是让我俩看了他画的画。这孩子从小喜欢画画,看他家里墙上到处是他的画,画得已是像模像样儿的了,并不比今天考上
中央美术学院的“美术生”画得差。看完画,他从一个木箱子里拿出了一块块磨光的石板,叫我俩看上面的花纹。只见麻色的石板上有一行排列有序的深色斑块,略呈弓形曲度,很像人或动物的脊椎骨。他说是他在车间无意间发现的,认定是古脊椎动物化石,就把石板保存下来,并买了几本考古方面的书研究起来。他边叫我们看,边讲解,满嘴是些考古述语,听也听不懂。他说他发现的是
变质岩化石,
考古学认定这种岩石中是不会有化石的。以后,他颇费一些周折,写了论文,最后受到了有关方面的肯定。由这件事使我对小兵刮目而看:这是一个多么有头脑多么善思考多么有韧劲的青年啊!那些做成了一番事业的,还不都是他这样的青年!嘿,这皮小子,说不定会弄出点动静来!这件事情,他也以《我和一箱变质岩化石的故事》详尽记载在他的博客里:
19岁那年,我到某石材厂做工艺设计工作,无意中发现了变质岩化石的踪迹。经了解,平常石材中剖出这种化石,因其质地细腻坚硬,难以加工,工人都视为废品。我让工人帮我搜集,同时查阅有关化石的资料。化石权威
夏树芳在专著里推断说,
变质岩里也有化石,经过变质作用,难免受到一些破坏。与
沉积岩化石相比,变质岩化石极难寻觅,当时尚无标本存世,我遂将有关照片资料寄给
中国科学院古人类与古脊椎研究所,后来进京探亲,还亲自带去两块标本。专家对标本进行了显微分析,当时予以否定,理由是标本找不到生物结构构造,而是结晶体结构构造。我与这些标本朝夕相处,知道不可能是别的东西,但为什么就没有生物结构构造呢?我找来大学相关课本,开始学习古地质与古生物方面的基础知识,未料没翻几页,就在变质作用的定义上找到答案——变质作用就是结晶或重结晶的作用。由此恍然明白:既是
变质岩里的化石,当然已经历结晶变质,自然不会再有生物结构构造。在此之前,专家权威已经推断变质岩里有化石,但是对于其应有的结构构造,竟无人再去探讨,以致又出现对其寻找生物结构构造的笑话。1989年,我从工厂调到
中国建设银行工作,好友也是同事靳雷到
南京市学习,我托他带标本和论断到南京古生物研究所征询意见,这一次就得到了认可。也就是说,变质岩化石的真相,自此才现人世。后来,我把这件事情,连同变质岩化石的结构构造分析,编撰在我2001年出版的小说《幻城记》里。这批标本,共收有一箱,产地多为
莱阳市,属浅变质区域,破坏很轻,保存基本完好,有恐龙等
脊椎动物,也有无脊椎动物,甚至还有特殊环境下未经微生物腐化分解的无脊椎动物完整剖面,弥足珍贵,被我珍藏至今,时时把玩欣赏。现在看来,这件事情,对我一生影响颇大。19岁的时候,一个少年的心里,打碎了对于专家权威的神圣幻像,我开始坚信,只要做得好,自己也可以成为专家和权威。这个信念,一直随我走到今天。世有佛祖拈花示众的寓言,我觉得,佛祖拈花的事情,其实无处不在。这一箱
变质岩化石,岂不就是佛祖对我的启发。
后来,在他任职
中国建设银行的时候,就出了一本长篇小说《夏季的困惑》。再后,又出版了另三部长篇小说《幻城记》、《拈花弄画儿》和《校园捣蛋记》。当时在一个县里能出书的人几乎没有,毕云琪写出的长篇小说,在国内产生了不小的反响,成为
平度市第一个把小说在文坛写出影响的作家。人都是这样,越有了成绩想得越高越远,随后,现实环境的逼仄与高远志向的矛盾使他陷入了越来越深的困惑,他在后来写的一篇散文《大洋上的柳莺》中这样描写他当时的心境:
1995年5月,我又处在一个人生的十字路口上,何去何从,难以决断,因此决定到
威海渔村小住,请海风教自已明智。
到了那里,随姑父的
渔船出海,遇见风浪,在海上漂了三天。他在船上突然看见了一只小小的
柳莺属,那比拇指大不了多少的候鸟在甲板上歇了歇脚,又箭也似的冲着北方飞去。那小鸟强烈地震撼了毕云琪,“因为与柳莺在大洋上的相遇,我终于作出了选择,从此义无反顾,开始去作自己的长途飞行。”
从海边回来后,他收拾好行囊,毅然去了
北京市,进了
鲁迅文学院学习写作。到了文学院,他自己觉得是一条鱼从池塘里游到湖海里了,入学不久他就脱颖而出,成为学员中的佼佼者。著名文学评论家雷达在鲁院讲课时以他的《幻城记》作范本,给予很高的评价。副院长胡平也在课堂上对他的小说大加赞扬。他的老师、著名文学评论家王歌写长文评论他的作品,文中说:“来鲁院执教,孔林鸟(毕云琪出《
幻城记》时用的笔名)作为我的学生,接受西方和现代派文学观念非常快,所接触到的相关书籍和掌握的知识也不少,对于现代派外国文学,他是非常熟悉的……作为作家,孔林鸟的真诚就在于文如其人。他深知中国传统,小说中随处都体现出传统对他的影响。此人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他能头脑冷静地区分中华传统的优与劣、善与恶、好与坏,从而知道该继承什么弃什么,该歌颂什么批判什么。他的传统文化底蕴,尤其是古文的功底之深厚,是我所接触到的作家中少见的。最明显的表现就是他对古典诗词的信手拈来,在他的小说中随处可见,引用的效果既提高了文章的表现力,又节省了笔墨,应情触景,一语中的,而且又大都是不为人们所常见的。”
2002年
鲁迅文学院结业后,毕云琪被推荐到《中国作家》杂志社任编辑。《中国作家》是
中国作家协会主办的一份文学刊物,有二三十年的历史,由著名文学家
冯牧创办,历任编辑中不乏文坛名家。毕云琪年纪轻轻就当了这份重要刊物的编辑,并颇受领导的倚重,这真是不简单!有了这份差事,一般人就会于愿足矣,但毕云琪是一只奋飞不已的
柳莺,他不会把歇脚的地方当作目的地,在编了一批杂志后,他便离开《中国作家》,独自创立了影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底气十足地踏进了他喜爱的影视领域。2007年2月他请我去喝酒的时候,他说起自己一些想法,并谈到自己可能将来兼任导演的事情。我听他的这些话,心下暗自纳罕:这小兵也太自信了吧!他是写小说出身,编剧或许能行,导,他又没进电影学院导演系学过,够呛!
总之,那次我是带着满腹狐疑离开他那里的。由于对这小兵不了解,甚至还带着他儿时给我留下的诸多“不良”印象,“不知天高地厚”这几个字直在我脑子里晃。
三年过去了,这次见他出现在我的博客上,想写这篇小文了,这才查了一下网上有关他的资料。一查,又使我大吃一惊,继而又有些愧疚,原来是我把他胸有成竹的想法当成了狂语,拿他这豆包太不当干粮了。
在这三年中,云琪的新片《
武当龙影》又在CCTV电影频道黄金剧场热播。今年6月20号,在
河北省衡水冀州,抗日题材的《
蛟斗衡水湖》和环保内容的《
湿地雏鹰》同时举行开拍仪式,云琪是这两部戏的编剧、导演、制片人、出品人,还当演员扮演了剧中人物。《蛟斗衡水湖》演的是日军
宪兵司令,在《湿地雏鹰》中饰演猎捕集团的老板。
《蛟斗衡水湖》在拍摄过程中还发生了一个不大不小的“事件”,连海外华人世界都震惊了,一时间“毕云琪”这三个字满了网络媒体。云琪在一次回答记者想不想出名的问题时说,如果单纯为出名,“去王府井裸奔,让警察都追我去。我
高中的时候当过足球运动员,跑得很快,全球队的人都追不上我,一般的警察更追不上,让他们追我几条街,网络这么发达,那一下子就出名了。”这次拍摄中的“事故”,比在
王府井集团裸奔轰动效应大多了。事情是这样的:因为这部片子是写冀中人民抗日的故事,美术师和制景工人在规定的时间内,按照拍摄计划把戏中日军据点的城门挂上
日本旗等待导演验收和剧组拍摄。但是因为湖中拍摄困难,船位难以固定,水情复杂,作总导演的毕云琪亲自下到湖里为演员固定船位,完全顾不上其他的事情,因而耽误了拍摄时间,造成了时间差,等待验收的制景工人也不敢轻易取下,使太阳旗在城门上短时间内挂而未拍,引起了过路行人不满。
有记者把事情捅到了媒体上,于是造成了轩然大波,有的甚至迁怒到当地政府官员,上升为“政治事件”。事后,毕云琪发表了声明,说他是制片人、总导演,这事件他负全责,诚挚地向
冀州区人民和因此事件受到困扰的当地政府官员表示歉意。之后,毕云琪再次发表声明:
就冀州电影拍摄现场太阳旗事件的再次声明(2009-08-08 11:19)
就此事件,作为制片人和总导演,我已在媒体向广大公众作了清晰的解释和真诚的道歉。但仍有人企图就此事偷换概念,把矛头转向冀州市委宣传部领导。对此,本人再次声明,此事与冀州市委宣传部无关。另外,冀州市委宣传部的领导同志非常重视冀州人民抗战历史在电影里的再现,不辞劳苦,在开机前为剧组搜集了大量的抗战军民的事迹和当时汉奸的真实脸谱和史料,要求剧组把冀州人民抗战的故事拍好宣传给世界,把真实的汉奸永久的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那些蔑说
冀州区官员对那段历史冷漠的人,请就此住嘴。
恰在这时,
冯小刚也在
河北省拍电影,拍的是《
唐山大地震》。开拍时冯小刚先率全体人员焚香祭奠了
唐山地震时的亡灵。记者拿冯小刚和毕云琪两位导演的做法对比着说事,一时轩然大波。
同一个时间,2009年这个夏天;同一个地方,河北省;两位导演,冯小刚、毕云琪;两部在拍的电影都弄出了点动静,一个开机时香火祭奠亡灵,一个拍摄过程中发生了插日本旗事件,使两部片子还未拍成就先声夺人……
什么时候,媒体记者们已经把毕云琪与大导演冯小刚相提并论了,媒体上已不乏称毕云琪为“著名导演”的话语。所不同的是,在毕云琪名字前面每每有“著名作家”字样,而另一位仅只是位导演,尽管前面加了“大”字。
我早就有种观点:皮孩子长大了更有出息。这是我多年当班主任从许多实例中形成的观点。教着他们的时候,那些老老实实、循规蹈距不给老师添麻烦的学生,踏上社会后往往平平淡淡;而那些让班主任伤透了脑筋的皮学生,却常常是些做出一番事业的人。这是说事业,就是在忘不忘师恩方面,一般也是后者优于前者。我前边在《一部\u003c聊斋志异\u003e和一个老学生的故事》一文中写的崔顺贤就是皮而有出息且不忘师恩的例子,毕云琪显然又是一例。
我前边引的关于“裸奔”的那几句话是从一个叫雷素芳的记者于2007年11月写的一篇长篇采访记《一个人的蜕变——毕云琪,从小说家到电影制片人》中引出的。毕云琪很健谈,洋洋洒洒,口若悬河,畅谈了他的事业,也谈了他的操守和为人信条。为了让大家更好地了解他这个人,不妨再引几段在这里。就用引用的这些颇为精彩的话做本文的结尾吧:
大家知道我
毕福剑是什么人,我经常说,对朋友要像
萧峰令狐冲,诚信第一。作用力等于反作用力,为一点小利坑害朋友的人,不会长久。公司经营也罢,做人也罢,信誉很重要,信誉就是这个实力的筋骨,不管做什么样的公司,信誉都是它的支撑。我老毕就是这样的人,做人从来没有蝇营狗苟的问题,我从不害人,我敢拍着胸脯这么说。我重信誉,从小跟人约好见面总是提前到,下雨下刀子也一样,任何事情决不爽约。有些人总想着黑谁,坑谁,谁傻啊?我曾经告诫朋友远离一个人,我就一句评价,那人性如
蚂蝗。大家都知道我的为人,相信我的话,立刻都警惕了。做事不能玩邪的,玩邪的大家很快联起手来屏蔽了你。不违法不乱纪,利益分配公正,对得起朋友,踏踏实实把事做好,谁也封杀不了谁。
没有谁没经过“锤炼”就成功的。但是有些公司做事很浮躁,他想尽快地进入这个行业,尽快地捞到钱——是的,他们一心想的就是怎么赚钱。他不明白,给予和回报往往是成正比的,你给予了观众什么,你得到的回报就是什么。作为一个影视制片人,除了研究选题,研究观众,还得研究经典片子,经典片子总是能给你带来启发。很多东西都需要研究,譬如
张艺谋他的片子是怎么做的,为什么很多人喜欢他的电影,又有很多人不喜欢。张艺谋是学
摄影的出身,他就喜欢搞画面,那是他的长处,但他故事就弱了。我是学美术的,做过几年的美术工作,在画面上不会比谁差,又搞过文学,编故事能力自信没几个人能敌一二。兵书上说“知彼知己,百战不”,在这里知己知彼都很重要,不过这里的彼不是各有敌人,而是观众和市场。别人的长处要学习,自己的短处要弥补。不管谁只要做出符合艺术的高标准,符合市场,符合经济规律,他的电影就会蒸蒸日上,观众都会买他的帐,其实中国人还是很善良的,只要你给他八分,他就会回报你十分。我现在自己做着的公司就是这样,很踏实,我肯定不会去跟谁的风。
有时候想想,我似乎是被冥冥之中的一双手推到这儿的,好像老天爷故意安排我来做影视,经济我懂,我通谙中国历史,通谙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关系;策划选题,离不开我,故事是好是坏我一看就明了。谁想蒙我,那不是找事?我现在就想把品牌打造好了,拍一些好的电影好的电视剧,不管拿出什么东西来都让大家眼前一亮,然后我的作品能获奖,在影坛能出影响,那就是我快乐的事。我的目标其实也很简单,冻不着饿不着,想钓鱼钓鱼去,想喝酒喝酒去,想唱歌唱歌去,多好。我喜欢钱,我喜欢影视,喜欢美术,文学也喜欢,做影视制片人,这些都结合到一块去了,人生最大的快意莫过于干着你喜欢干又适合干的事情。
一只
小鸡要出壳,它用屁股撞不行,用翅膀拍不行,它得用最坚硬的东西,那就是喙;我觉得自己发展也一样,得寻找自己最坚硬的东西。我觉得做影视是我玩得来的东西,这是我的强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