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李广杏
甘肃省敦煌市特产
敦煌李广杏,又名李光杏,是甘肃省敦煌市市的特产,也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李广杏色泽黄亮如金,光洁无茸毛,果肉致密金黄,味甜汁多,粘核仁甜,富浓香,可食率90%以上,品质极佳,汁甜似蜜而享有盛名,乃果中珍品,瓜果之王。皮薄、果肉厚达8毫米,味美气香,汁蜜沾唇,果实圆形,缝合线浅,不明显,平均单果重38.4克,最大45克,含糖量可达到18~26%,可食率90%以上,含有酸、糖、钙、磷、铁、维生素等物质,较耐贮运,既可鲜食,又可制干或加工成杏脯等。
李广杏,和金妈妈杏、镇原杏、唐汪大接杏并称为“甘肃四大名杏”。敦煌李广杏因口感好、色泽黄亮、糖分高、营养丰富,被誉为“水果之王”。
李广杏原产于新疆,也叫油杏,又名“李光杏”“敦煌佛果”。据说西汉李广李广有一次攻伐匈奴获大捷,返回时途经新疆和田,发现了这种小杏,便动了将它移植到自己家乡甘肃的念头,并亲自削下六枝树芽,精心保管,带到敦煌市交给当地人嫁接到杏树上。人们为了纪念他,称这种嫁接而得的杏为李广杏,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历史。李广杏果实每年6月下旬到7月上旬成熟,采摘期仅20天,并且不易长时间保存。此外,杏果有良好的疗效,在中草药中居重要地位。2016年12月,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敦煌李广杏”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2022 年,敦煌市李广杏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
产品特点
李广杏色泽黄亮如金,光洁无茸毛,果肉致密金黄,味甜汁多,粘核仁甜,富浓香,可食率90%以上,品质极佳,汁甜似蜜而享有盛名,乃果中珍品,瓜果之王。皮薄、果肉厚达8毫米,味美气香,汁蜜沾唇,果实圆形,缝合线浅,不明显,平均单果重38.4克,最大45克,较耐贮运,既可鲜食,又可制干或加工成杏脯等。果肉除鲜食外,可制成罐头、杏干、杏脯、杏酱、杏酒等。杏仁还是制糕点、冷食、糖果的重要原料。李广杏粘核,甜仁,鲜果缝合线浅,果行指数95%以上,含有酸、糖、钙、磷、铁、维生素等物质,营养丰富,含糖量18%以上。
产地环境
敦煌市市南北高,中间低,自西南向东北倾斜,平均海拔1139米。市境东有三危山,南有鸣沙山,西面是沙漠,与塔克拉玛干沙漠相连,北面是戈壁,与天山余脉相接。
敦煌市属典型的暖温带干旱性气候,气候干燥,降雨量少,蒸发量大,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长。四季分明,春季温暖多风,夏季酷暑炎热,秋季凉爽,冬季寒冷。全年日照时数为3246.7小时,年平均降水量42.2毫米,蒸发量2505毫米,年平均气温9.9℃,最高气温41.7℃,最低气温-30.5℃。年平均无霜期152天。
历史渊源
西汉,李广从新疆引入杏树,嫁接到敦煌市杏树上;
2017年,敦煌市在月牙泉镇合水村开展了以促花促果老果园更新复壮、李广杏花期延迟、人工授粉等栽培技术示范。
生产情况
敦煌市李广杏栽植面积达8100亩,2017年李广杏总产量达8557吨,总产值达7668万元。
产品荣誉
1987年,在甘肃省杏品种鉴评会上,敦煌李广杏被评为区域性地方优质农产品。
2007年,在甘肃省第二届花卉果品展览会上,敦煌“飞将军”牌李广杏被评为“甘肃十大地方名果。
2016年,敦煌李广杏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2022 年,敦煌李广杏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
地理标志
地域保护范围
敦煌李广杏产地范围为敦煌市行政区域内7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质量技术要求
立地条件
保护区范围内海拔1100-1200米,土壤质地为沙壤土,土层厚度≥1米,土壤pH值7.8至8.3。土壤有机质≥9.7毫克/千克
栽培管理
育苗:毛杏做砧木,嫁接育苗。
定植:
(1)定植时间:为4月上、中旬;
(3)密度:每公顷≤840株,授粉树比例≥1:4。
施肥:以有机肥为主,每年施腐熟有机肥≥75米/公顷。
环境、安全要求:农药、化肥等使用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果实采收
采收时间:6月下旬-7月上旬采收。
质量特色
感官特色:
果实圆形,果皮金黄色,无绒毛,果肉黄色,汁液多,香气浓郁。
物理化学指标:
单果重≥30克,可溶性固形物≥18%(可食部分干物质计),总酸量≤0.80%。
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产品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参考资料
千年甜蜜李广杏.中国质量新闻网.2024-03-24
基层动态.敦煌市人民政府.2024-03-24
敦煌李广杏.酒泉市人民政府.2024-03-24
目录
概述
产品特点
产地环境
历史渊源
生产情况
产品荣誉
地理标志
地域保护范围
质量技术要求
立地条件
栽培管理
果实采收
质量特色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