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师范大学数学与软件科学学院是学校建立最早、教学科研最强的品牌院系之一。经过近60多年来几代人的艰苦创业和不懈努力,学院在师资队伍、专业发展、学科建设等方面已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绩,在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目前学院有
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
统计学、金融数学四个本科专业;有数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
纯粹数学、
应用数学、运筹学与控制论、计算数学和课程与教学论(数学)五个硕士授权点。基础数学和运筹学与控制论两个专业是省级重点学科,基础数学还是省级重点学科建设项目。数学为
四川省双一流建设学科。四川省数学竞赛委员会办公室挂靠学院。
学院介绍
数学与软件科学学院招收本科生历史近70年,1984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2006年获得博士学位授权点。学院长期以来坚持“以队伍建设为先导,以学科建设为核心,以课程建设为载体,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为目标”的办学理念,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
学院现有
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
统计学、金融数学四个本科专业,有数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数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招收学科教学(数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2006年被评定为
四川省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007年被教育部批准为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数学学科是四川省省级重点一级学科,2017年被选为四川省双一流建设学科,
纯粹数学专业是四川省省级重点学科的重点建设项目。
学院现有教师101名,师资队伍年龄结构、学历结构与专业技术职务结构合理,学术水平高,科研能力强,且在国内外有重要学术影响,在基础教育界颇具影响力。学院教师中,有博士生导师13名,教授18名、副教授36名,具有博士(含在读博士)学位的教师45名(其中:
东京大学、
香港中文大学、
四川大学、
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中科院、
厦门大学等国内外重点高校35人)。有“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2名、全国“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名、“国务院政府津贴”获得者1名、“全国优秀教师”1名,“
四川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2名、“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10名、“四川省有突出贡献专家”3名、“四川省跨世纪人才”3名、“四川省普通高等学校‘十佳青年教师’”1名。
学院教师主要研究方向包括
偏微分方程、辛几何、交换
代数与同调代数、非线性最优化与最优控制、代数编码、
分形几何与复动力系统、模糊数学、排队论、数学教育、统计质量控制、随机信号处理、金融工程等。近5年来,学院教师在《Communications in Mathematical Physics》、《Journal of Differential Equations》、《Journal of Functional Analysis》、《SIAM Journal on Mathematical Analysis》、《SIAM Journal on Optimization》、《Mathematics of Operations Research》、《Journal of Algebra》、《Fuzzy Sets and Systems》等各方向高级别刊物发表论文,其中被SCI检索论文210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8项、教育部博士点专项基金10项。多名教师到美国
斯坦福大学、
纽约大学Courant研究所、美国伊利诺理工大学、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
澳大利亚科庭大学、
新加坡国立大学、新加坡
南洋理工大学、
香港中文大学、
香港科技大学、
香港理工大学,以及
德国、
荷兰、
台湾省等国家或地区从事合作研究。
学院坚持以建设高水平课程和教材为载体,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学院主持建设了
四川省高等教育省级教学团队“数学教育学系列课程教学团队”。建设有《
常微分方程》等5门四川省省级精品课程。《常微分方程》和《
数学史》两门入选首批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数学史》入选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立项项目。罗崇善教授主编的《高等几何》(
高教社,1996年)入选国家“九·五”重点教材、国家百门精品教材和“十一·五”规划教材,翁凯庆教授主编的《
数学教育学教程》(
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年)入选“十一·五”规划教材。
学院为基础教育国家级培训基地,近年来承担了十余项国家和省级培训项目,积累了丰富的培养经验,已为中小学培养近千名名师和骨干教师,受到很高的评价。
学院建有软件实验室、
数学与应用数学实验室、数学建模实验室、统计实验室、金融数学实验室、信息与计算科学实验室,设有数学研究所、软件研究中心等科研机构。学院图书资料藏书逾3.3万册、期刊杂志多达百余种,为各专业的教学、科研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学院办学近七十年来已为国家培养了一万余名各类毕业学生,许多已成为各条战线的骨干,为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作出了贡献,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
为了顺应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的要求,学院将继续加强内涵建设,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推进学科建设上新台阶。
专业介绍
数学与应用数学
培养目标:该专业培养掌握数学学科的理论基础、基础知识与基本方法,能够运用数学知识和使用
计算机解决若干实际数学问题,具备在高等和中等学校进行数学教学的教师、教学研究人员及其他教育工作者。
培养要求:该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数学和
应用数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受到严格的数学思想训练,掌握计算机的基本原理和运用手段,并通过教育理论课程和教育实践环节,形成良好的教师素质,培养从事数学教学的基本能力和数学教育研究、数学科学研究、数学实际运用等基本能力。
主要课程:
数学分析、
几何学、代数学、物理学、概率与数理统计、
微分方程、函数论、离散数学、数学史、数值方法与
计算机技术、数学模型、数学实验、
教育学与心理学基础、数学教学论、人文社会科学基础以及泛函分析,数学物理方程,竞赛数学等选修课。
信息与计算科学
培养目标:该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
数学基础,掌握信息科学与计算科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熟练运用计算机等现代化设备从事科学计算、应用软件开发与系统维护、信息分析与控制及高技术部门的运筹规划与科学管理的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该专业学生主要通过数学、计算数学、信息科学等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学习,得到数学研究和应用、科学计算的基本训练,了解信息科学方面的理论前沿及应用方向。
主要课程:
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
常微分方程,复变函数论,实变函数论,初等数论,近世代数,运筹学,概率统计,数学建模,物理学,理论计算机科学基础,数值计算方法,
c语言计算机基础,算法与数据结构,软件系统基础,信息科学基础,计算机图形学,运筹与优化,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等。
统计学
培养目标:该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数学与
经济学素养,掌握统计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能熟练地运用
计算机分析数据,能在企业、事业单位和各级经济管理部门从事统计调查与咨询、
信息管理、数量分析等开发、应用和管理工作,或在科研、教育部门从事研究和教学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的高级专门人才,或准精算师、精算师。
培养要求:该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统计学的基础理论和方法,打好
数学基础,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受到理论研究、应用技能和使用计算机的基本训练,具有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的基本能力。
主要课程:
数学分析、
几何学、代数学、概率与数理统计、
微分方程、函数论、数值方法与
计算机技术、经济学概论、利息理论与应用、实用回归分析、
统计学、金融学、保险
精算学、抽样调查、
随机过程、统计预测与决策、非参数估计、多元统计分析、经济风险分析、测度论、时间序列分析等。
金融数学
一、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数学、统计与金融、经济基本知识,能运用所学的数学、统计与金融分析方法进行经济、金融信息分析与数据处理的应用复合型人才。毕业后能在金融、投资、保险等部门从事金融分析、策划、营销与管理等工作,并为更高层次的研究生教育输送优秀人才。
具体培养目标是:
1.培养适应社会需求、具有较强实践动手能力、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应用型人才;
2.培养具有扎实专业知识、较强科研能力、富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创新型人才。
二、培养要求
1.掌握
马克思列宁主义、
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以及“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树立科学的
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2.掌握数学、
统计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计算机操作技能;具有扎实的定量分析基础。
3.要求学生掌握扎实的基本金融理论、金融数学、金融工程知识,能够开发、设计、操作新型的金融工具和手段,能够综合运用各种金融工具和数量分析方法解决金融实务问题。
4.要求学生掌握金融营销、管理的基本知识,具备一定的沟通、协调能力。
5.了解本学科专业发展的趋势,具有宽厚的文化修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科学的思维方式。
6.掌握一门外语,在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全面发展,达到国家规定的四级或以上水平。
7.具备较强的自学能力,养成终身学习,不懈创新的习惯。
三、核心课程
数学分析、高等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管理学、金融学、
随机过程、西方经济学、会计学、金融工程学、运筹学、金融时间序列分析、
财务管理、多元统计分析、投资组合分析、寿险精算、非寿险精算、证券投资学、利息理论及其应用、金融数学等。
四、主要专业实验
程序语言、运筹学、数学建模、统计软件等。各科实验以综合性、设计性实验为主。
五、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1.课堂实验教学,包括计算机文化基础、程序语言、运筹学、多元统计分析、数学建模、统计软件等课程。各科实验以综合性、设计性试验为主。
2.证券交易模拟操作、金融软件应用、课程设计(金融业务创新设计、金融产品创新设计、投资组合设计)。
3.专业见习,学生利用实践周和二、三年级寒暑假时间到相关企事业单位进行专业见习活动,交见习日志。
4.专业实习,专业实习安排在第8学期,学生在
统计暨普查局、证券公司、保险公司、银行等进行与统计和金融有关的实习,掌握金融相关的实际知识。
5.科研训练,针对部分有兴趣和学有余力的学生,组织他们参与课程论文、学校学生科研项目和教师科研课题等,鼓励有兴趣的学生参加数学建模培训和
中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6.鼓励学生在学期间积极参加“证券从业人员资格考试”、“期货从业人员资格考试”、“中国精算师资格考试”中准精算师资格考试、及其他金融、投资相关从业资格、认证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