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绪山,男,1963年3月出生于山东寿光。
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主要致力于拜占庭史的研究。1984年毕业于
曲阜师范大学,后留学
希腊,先后就读于
塞萨洛尼基塞萨洛尼基亚里士多德大学语言学院和艾奥尼纳大学,1998年获博士学位。著有《中国与拜占庭帝国关系研究》,译著《
封建社会》(上、下卷)等。
人物经历
1984年毕业于曲阜师范大学历史系,1991-1998年在希腊留学,先后就读于萨洛尼卡亚里士多德大学语言学院和艾奥尼纳(Ioannina)大学历史考古系,1998年获博士学位。1999年回国后到
清华大学任职,现为
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兼任北京大学希腊研究中心学术委员,南开大学东欧拜占庭研究中心研究员。
研究方向
张绪山教授主要致力于拜占庭史的研究。
主要贡献
他掌握
英语、
希腊语(古代和现代)、
法语等外语。先后承担过的科研项目有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项目“6-7世纪中国和
拜占庭帝国文化交流”、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学科发展基金项目“古代中国与
欧洲文化交流史”、清华大学骨干人才支持计划项目“欧洲近代科学思维方式的
经院哲学渊源”、教育部人文社科研项目“中国和拜占庭帝国文化交流研究”等。目前正致力于“汉唐中国与希腊罗马世界关系史”的研究。
讲座
《人性与政治制度设计》
专著
《
中国与拜占庭帝国关系研究》,中华书局,2012年5月。
著译、主编作品
(1992年以后)
翻译《封建社会》(上、下卷),商务印书馆2004年
主编《西学研究》第一辑,商务印书馆2003年
翻译《
东域纪程录丛》,
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中华书局,2008年9月。
著作《6-7世纪中国与拜占庭帝国关系研究》(希腊文),
雅典1998年
翻译《人类与大地母亲》(部分),
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
论文
2009年
《毛泽东棋局中的鲁迅》,《炎黄春秋》2009年第6期
《“文革”时期文人自杀方式的意蕴》,《炎黄春秋》2009年第3期
《论20世纪初中国社会的“科学信仰”》,《
清华大学学报》2009年第2期
2008年
《中国育蚕术西传拜占庭问题再研究》,《
欧亚学刊》第8辑,中华书局2008年
《也谈“治世也能出好作品”》,《
社会科学论坛》,2008年9月上期
《“苦难促生文化论”是个假命题》,《社会科学论坛》,2008年4月上期
《论我民族“做官发财”传统》,《
北京日报》2008年7月7日,标题改为《做官发财意识为何千年不绝》,有删节。)
《光膀子与家天下》,《北京日报》2008年8月4日,标题改为《谈谈公权利与私权力的界限》)
2007年
《分工意识、平等观念与公民社会的和谐》,《
政工研究动态》2007年21期
《马克·布洛赫〈封建社会〉》,
马抗美刘斌主编〈百部人文名著导读〉,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年
《论国人的“大师”情结》《炎黄春秋》2007年第12期
《驻留心底的记忆——我与郭守田先生晚年的交往》,《
社会科学论坛》,2007年10月上期
《希腊人的“会饮”传统与咖啡馆》,(《
历史学家茶座》2007年总第9期
《红薯中的百味人生》,《历史学家茶座》2007年第2期
《“桃花石”(Ταυγάστ)名称源流考》,《古代文明》2007年第3期
《任鸿隽“科学”理念的社会意义》,《炎黄春秋》2007年第9期
《从传统文化借鉴反腐败经验是个假命题》,《炎黄春秋》2007年第5期
《整体历史视野中的中国与希腊罗马世界—汉唐时期文化交流的几个典例》,《清华历史讲堂》第一辑,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
《拨开近百年“封建”概念的迷雾——读冯天瑜〈“封建”考论〉》,《
湖北社会科学》2007年第1期;收入
冯天瑜等主编《
语义的文化变迁》,
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
《学而优则仕传统之功过说》,《炎黄春秋》2007年第1期
《学术著作的翻译与世界史研究的前景》《北大史学》第12辑,2007年
2006年
《西摩卡塔所记中国历史风俗事物考》《
传统中国研究集刊》第一辑,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
《附庸伦理与文人助纣为虐》,《炎黄春秋》2006年第10期
《官场腐败与人性论》《经济-社会史评》,第二辑,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
《胡适“科学方法”的局限性》,《
光明日报》2006年5月9日
《翻译事业的百年历程与目前的现状》,《
中华读书报》2006年3月22日
《〈后汉书·西域传〉记载的一段希腊神话》,《光明日报》2006年3月22日
2005年
《景教东渐及传入中国的希腊-拜占庭文化》,《世界历史》2005年第6期
《6-7世纪拜占庭帝国对中国的丝绸贸易活动及其历史见证》 《北大史学》第11期(2005年)
《近百余年来黎靬、大秦问题研究综述》《
中国史研究动态》2005年第3期
《科学思维方式与历史研究的“假设”方法》《
史学理论研究》,2005年第2期
《读阎锡山手令碑文有感》,《
社会科学论坛》2005年第2期
《从“婚前财产公证”说到中国古代吏治》,《社会科学论坛》,2005年第6期
《我国传统“学以致用”观是非论》,《
光明日报》2005年4月26日
《“公仆”与“公民”辨析》,《
北京日报》2005年5月30日(题为:“主、仆”的等级意识有碍公民意识发)
《
封建社会》与近百年反“封建”心结《北京日报》2005年3月14日理论版
2004年
The Name of China and its Geography in Cosmas Indicopleustes,Byzantion LXXIV,
布鲁塞尔大区(2004)
《我们为什么译〈封建社会〉》,《
史学理论研究》2004年第4期;《
光明日报》
《关于“公元100年罗马商团到达中国”问题的一点思考》《
世界历史》,2004年第2期
《经院哲学:近代科学思维的母体》《经济社会史评论》第1期,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
《西方人文精神传统与近代科学思维》《光明日报》2004年7月6日
《“假设”的历史与历史研究的“假设”》《光明日报》2004年4月6日
《半个世纪以前的学术腐败》,《
中华读书报》2004年4月28日
2003年
《甘英西使大秦获闻希腊传说考》《史学月刊》2003年第12期
《我国境内发现的拜占庭金币及其相关问题》《西学研究》第1辑,
商务印书馆2003年
《国人为何不忏悔?》《中华读书报》2003年11月19日(题改为《可贵的忏悔》,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4年第4期转载)
2002年
《拜占庭作家科斯马斯中国闻纪释证》《
中国学术》2002年第1期。
《6-7世纪拜占庭帝国和西突厥的交往》,《世界历史》2002年第1期。
《“中国境内的罗马战俘城问题”检评》,《
中国史研究动态》2002年第3期。
2001年
《罗马帝国沿海路向东方的探索》,《
史学月刊》,2001年第1期。
《教授们过得太舒服了吗?》《
中华读书报》2001年10月17日
2000年
《公元3世纪以前希腊-罗马世界与中国在欧亚草原之路上的交流》,《
清华大学学报》2000年第5期。
1994-1998年
1,China and the Graeco-Roman World:their approaches to each other through the silk road before the 3rd century AD,Journal of Oriental and African Studies,vol.ix Athens(1997-1998)
2,Review on Studies of Li-kan and Ta-chin,Istoricogeographica,tom.iv,Ioannina-Thessaloniki,1994
3,The Northern Silk Road and its Terminus in the Balkans,Roads and Crossroads of the Balkans from Antiquity to the European Union,Thessalonika1997.
4,Review on Studies of Li-kan and Ta-chin,Istoricogeographica,tom.iv,Ioannina-Thessaloniki,1994.
人物观点
“神圣权力”的去魅化是现代公民社会建立的重要前提之一。只要“神圣权力”观念存在一日,“皇恩情结”就不可能消除;只要“皇恩情结”存在一日,“谢主隆恩”就是必须履行的行为礼仪准则。
公共权力对民众犯下错误、改正错误,并对蒙冤者作出赔偿,无关乎权力集团的“伟大”与“圣明”,相反,乃是天经地义、理固当然,公民无须感恩涕零;对公民犯下错误乃至罪行的权力机关,如果固守传统的“权力神圣”旧政治伦理拒绝认错,乃至居高临下地要求人民以屈服的“感激”姿态无条件地承认其神圣性,乃是双重的犯罪。在赵作海冤案中,应该表达感谢的,应是那些被人民授权的权力机关,它们应该感谢人民对其错误行为的“宽容”,并引以为戒,力避重蹈覆辙,冤案再次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