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氏珠母贝
莺蛤科真珠蛤属下的种
马氏珠母贝(学名:Pinctadamartensi),又称合浦珠母贝,是软体动物门瓣鳃纲珍珠贝目珍珠贝科的一种,主要分布于南海韩国、中国大陆,出现在潮间带至潮下带、生活在波浪较为平静的内湾,泥沙、岩礁或石砾较多的海底,是重要的海水养殖贝类和生产珍珠的主要母贝。国际上公认中国出产的南海珍珠(即马氏珠母贝所产珍珠)的质量在世界上首屈一指。马氏珠母贝贝肉中含有17种氨基酸,其中必需氨基酸(Lys、Thr、Phe、VAL、Leu、Ile、Met)占总氨基酸含量的32.0%,呈味氨基酸(arg、Ala、Gly、Asp、Glu)占总氨基酸含量的56.2%。贝壳中检测出10种氨基酸,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含量的52.0%,呈味氨基酸占总氨基酸含量的41.8%。从马氏珠母贝贝肉和贝壳中分别鉴定出47种和33种脂溶性成分,其中主要是烷烃化合物,贝肉与贝壳有6种组分是相同的。此外,马氏珠母贝贝肉的脂溶性组分中,软脂酸的含量最高,为58.78%。
形态特征
马氏珠母贝的外部形态包括贝壳、外套膜、足和壳肌。贝壳斜四方形,背缘略平直,腹缘弧形,前、后缘弓状。前耳突出,近三角形;后耳较粗短。边缘鳞片致密,末端稍翘起。左壳稍凸,右壳较平。右壳前耳下方有明显的足丝凹陷。足丝毛发状。壳内面合线较平直,铰合部有1主齿,沿铰合线下方有一长条齿片;韧带黑褐色,约与铰合合线等长。壳内面珍珠层较厚,坚硬,有光泽。角质层灰黄褐色,间有黑褐色带。贝壳由角质层、棱柱层和珍珠层组成。最外层是角质层,由很薄的壳质蛋白构成。棱柱层紧贴于角质层内侧,由极细的棱柱状的方解石组成。珍珠层是贝壳内面的一层,主要由碳酸钙的一种结晶所组成。外套膜位于贝壳内侧,分左右2片。外套膜的背部和中央部分很薄,呈半透明状态。足圆柱状,位于贝体前方,界于鳃和唇瓣之间。足的腹面有一条纵向的足丝沟与基部的足丝腔相连。马氏珠母贝的前闭壳肌退化,仅有一发达的后闭壳肌,位于软体部中央稍偏后方,由灰白色横纹肌和平滑肌构成,起开闭壳的作用。
生活习性
马氏珠母贝生活在热带亚热带海区。自然栖息于水温10℃以上的内湾或近海海底。水深一般在10米以内,分布范围较窄。成体终生以足丝附着在岩礁石砾上生活。适宜水温范围为10~35℃,在6~7℃或36~40℃时死亡。适应盐度变化的范围约为16~35。一般0.5龄开始性成熟,通常先为雄性个体,经性转换成雌性个体。一般 4龄以上雌性个体占多数,也出现少数雌雄同体现象。在中国,夏、秋两季水温25~30℃时为繁殖盛期。卵为卵圆形,卵径约50微米,精子全长约60微米,体外受精。受精卵发育成担轮幼虫及面盘幼虫,经20天左右附着成苗。幼虫和幼苗以微细的单胞藻类和有机碎屑等为食料。生长快,1龄时贝壳就可长达7厘米左右。
养殖技术
马氏珠母贝的养殖分育苗、母贝养成和育珠贝养殖3个阶段。人工育苗时,在取得亲贝的卵和精液后进行人工授精。受精卵经清洗后静置,到胚体进入转动期搬迁至育苗池。游泳期幼虫用清洁海水和充足的饵料饲养,到附着期投以采苗器即可获得人工贝苗。此外,繁殖季节在优良的采苗场所吊挂各种采苗器,也可采到大量幼苗。幼苗自采苗器上收集起来后分装在苗笼中下海吊养。苗笼的网目应小于各时期的幼苗,网衣需经常洗刷和定时更换。幼苗从小苗、中苗长到大苗约需半年。大苗开始性成熟时即进入养成期。母贝养成期的贝笼也需勤加清洗和更换、防治病虫害并避免台风、淡水、低温的侵袭。正常情况下1.5~2龄的珠母贝可用于插核手术,然后转入育珠贝管养阶段。育珠贝在插核手术后要选定水流清静的场地进行休养约20天至1个月,过了休养期通常约需 1年左右的育珠期即可收珠。养殖场多分布在亚热带海区,一般具有风浪小、水质清洁、水深适宜、食料丰富的环境条件。马氏珠母贝的适温范围在15-30之间,在此范围内,水温越高,生长速度越快。对海水盐度要求较高,最适海水比重在1.020-1.025之间。马氏珠母贝一般在沙泥混有石砾及贝壳碎屑的底质处生长,有的则附着在其他贝类的表面生长。摄食时主要通过贝壳的开闭,外套膜触手的摆动,鳃的过滤和输送,唇瓣的选择而将食物有口摄进。以摄食浮游植物和小型的浮游动物,同时夹杂一些有机碎屑和杂质。一般寿命为11-12年。
用途
大量养殖的马氏珠母贝主要用于生产珍珠。贝壳可制成珍珠层粉,作为珍珠的代用品供药用和制造化妆品等,贝壳还是贝雕的良好原料。贝肉是美味食品。珍珠自古以来被人们视为珍贵的宝物,价值昂贵,既可药用,又可作为装饰晶。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生活习性
养殖技术
用途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