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谦,男,
汉族,1977年6月17日出生于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牛津大学、
西北大学中文系毕业。作家,诗人,文艺评论家,独立学者。
主要作品有《无处释放的青春》、《爱是寂寞撒的谎》、《
天廷秘传》、《
忽必烈秘器》、《传国玉玺》系列三部、百万字长篇神话小说《太古》等。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
1977年6月17日出生于新疆伊犁。自幼酷爱文学。
工作经历
199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1998年7月被聘入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日报社,记者,获得6次好新闻奖。
1999年被录入《中国文化名人录》。
2000年4月被借调到消费者导报社,责任编辑、记者、第二编辑部副主任。由于他的话题类新闻作品风格独特,该报纸将头版头条以他的名字设置了“殷谦消费者视线”栏目,迄今为止这在国内报纸新闻界也是独一无二的事。
2001年被聘入西安晚报社信息部,《西安晚报·一周金页》消费版责任编辑、记者。
2002年至2003年被聘入
新华出版社《
经济参考报》社产业信息特刊部副主编。
2005年被收录入《国际艺术家华人作家库》。
2006年被
加拿大《世界日报》《大华报》聘为专栏作家。
2008至2009年在英国
牛津大学万灵学院进修,初步涉入东西方神学研究领域。
2010年至今传说隐居在中国
雁北地区一个小镇,成为一名
陶渊明式的浪漫
居士。
写作经历
9岁开始发表文章,在《
中国少年报》以一篇反腐小说《大肚皮的爸爸》而引起强烈反响。
11岁开始以笔名“
刘北野”(意为北方的
原野)、在国内各大报刊发表诗歌、散文、
随笔等作品。
2021年,殷谦在《当代人》第10期发表作品《塞罕坝:星空里的涛声》。
个人作品
人物事件
考古发现
2014年6月在
山西省怀仁市鹅毛口村发现
文化层堆积,这是我国北方首次发现的“
中石器时代晚期和新石器时代早期”的古人类生活遗址,他的发现填补了我国北方中石器时代晚期文化的空白,并比我国考古界1986年在
河北省徐水区发现的
南庄头遗址还要早一千年,比
磁山遗址新石器文化要早两千年,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
2016年9月28日对媒体发布——他在山西省怀仁县境内发现一处距今1500年左右的古城堡遗址。倘若得到证实,这将是山西省境内发现的唯一保存完整的、历史最早的古城堡遗址。
2016年12月殷谦据史料记载研究认为,
怀仁市吴家窑镇的
碗窑村得名源于民国时该地以制作陶碗闻名,该村陶瓷历史可追溯至五胡十六国时期即公元304年—公元439年。到魏辽时期,怀仁吴家窑人
石雕技艺源远流长,享誉八方。并在
拓跋宏时期,用他们的智慧在
云冈石窟裸露的山石上依势雕凿了不同造型、不同风格的诸石佛“云冈窟”,创造了
中原地区古代石窟艺术的珍品。
学术研究
在
山西省怀仁县进行考古学术研究,研究得出怀仁县是
元朝开国皇帝
孛儿只斤·忽必烈母亲
克烈·唆鲁禾帖尼的封地,首次介绍了怀仁城的历史渊源以及地方民俗文化“
旺火”的来历,这一研究成果已在大型文学期刊《参花》的学术栏目发表,并建议当地政府打造大元历史文化旅游城市;同年考古研究发现,
怀仁市有至今保存完好的胡夏国“吴儿城”遗址 。
2015年,赴
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河北蔚县进行考古研究,考证得出佛教准提信仰传承者、《显密圆通成佛新要集》作者道殿祖师籍贯为山西怀仁人,题为《道殿祖师显密思想简论及其籍贯考》的论文已公开发表在《赤子》、《
今日湖北》等学术杂志。殷谦首次提出“文殊道场在
五台县,准提道场在怀仁”的说法,并多次提议山西怀仁县应大力发展以大元历史为依托的
文化产业,其次怀仁还应发展佛教旅游产业,怀仁可以称得上是“
辽朝圣僧故里,
准提佛母之都” 。
人物评价
著名作家贾平凹:殷谦是以“精神卫士”而为文学界所知的作家。我曾认真读过殷谦的每一篇杂文评论,每一篇都有很深刻的思想,每一篇都令人震撼,如果不认真阅读殷谦的杂文评论,很难明白他在说什么,讲什么,想做什么;就如殷谦的小说,如果不仔细读,就很难感受到其中的妙处。殷谦20岁时就从事过党报新闻记者的职业,曾因揭露社会黑暗面而屡次受到来自媒体内外的打击。终于,他还是承认他无法适应这个职业,因为他的性格无法让多数人满意,甚至他所在媒体单位也对他忧心忡忡,觉得他不谙世故。从地方小媒体到中央大媒体,中国的大媒体小媒体殷谦一级都没落下过,别人都是从“小记者”到“大记者”再到“名记者”,越当越大,他是从小媒体到大媒体的记者,再从大媒体到小媒体的记者,越当越小,小到最终失去了记者这个职业。究其根源,还是因为他的秉直和正直的性格导致他无法与媒体大环境相融。在这样的一个文学环境,我想殷谦是孤独的。有人说他的思想过于偏激,可我认为即便是便这些偏激的思想,也是这个时代所需要的。殷谦向世俗挑战,寻找精神价值,尽管他的作品暂时不被当今一些消极心理的读者所认可,但我可以这么说,他将来一定会在
文学史上留下自己的影子。
英国《
泰晤士报》:殷谦是中国当今罕见的散文大师,他用真实的情感通过优美的散文驳斥了中国当代的欺诈者和谎言家,通过剖析自己与社会体系之间的心理和现实矛盾,我们可以看到这位中国作家在艰难中所进行的悲痛以及勇敢的抗争,无疑这些文字是真实的,它为我们开辟了一条必须要遵循的道路。
著名专栏作家本马奇·泰尔:殷谦是一个优雅的作家,他是最真实的,这种精神在中国当代作家群体中很难得。
著名专栏作家马修·派里斯:他的文笔没有自怜之处。
著名专栏作家马格纳斯·林克莱斯:文笔优美,重要的是他的心地流露,具有独有的风格。
著名作家
陈忠实:抑制丑和恶就是培养善和美,提供美好就是提倡行善,撒播阳光就是善待自己,这就是殷谦在文学创作中一贯坚持的理念。他对当今文学和一些作家多有批评,他一贯认为,文学是一种艺术行为,它更应该承担起充当人类精神利剑的功能和作用,承担起净化人类心灵,照亮以及指引人心的光辉使命。这就是殷谦,作家。一贫如洗的他在现实面前倔强地生存着,为人而文学,为人性而文学,而不是为名利而文学,或者为名利而文学。他是当今文坛中为数不多的实力作家,尤其在这个无所不包、无所不在、无所不破的时代,他的作品更是坚持着与人们真诚的对话,企图提升或改善人们的精神世界。他常常在其杂文中含沙射影的批判现实问题,尤其对当今文坛和当代作家更是毫不留情地展开批评,在他的笔下我们常能看到“责任”、“道德”、“善良”这些字眼,甚至有不少人为他的这些字眼产生反感,为什么呢?因为殷谦撞击了他们的软肋,让他们感到极为不适。这就是殷谦,作家。为了建立很多人已经丢弃
洪汛涛精神生态,为了坚守住那一片很多作家已经遗失了的文学生态而孤独地努力着。
著名文艺评论家雷达:向来令人失望的、失望的莫过于当代中国的文化批评。纵观当代中国的文化批评环境,不难发现我们有很多“炒作推手”式的表扬家,但却少见“质检员”式的批评家,即可信赖、负责任、有良心的文学批评家。正是在这样的荒凉而苍白的背景上,我看到了殷谦的身影,他的出现令人意外而惊喜。殷谦的文章,大都令人击节、气盛言宜,仿佛冬夜里一簇纯净而明亮的火焰,让人觉得心中一暖、眼前一亮。无疑,殷谦是不满的提问者,但更是耐心而理性的分析者,他的锋芒无疑是尖锐的。
鲁迅文学院院长白描:如殷谦这般
细胞解剖式的文体批评,则有助于我们以一种直观、精微的方式感受文化病象的存在以及对我们时代的影响,或者感受到某一部文学作品的文体风格,以及作品的不足。读殷谦先生的杂文,对他评价、分析中国文化现象以及一些艺人、作家作品的一段文字,印象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