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显传
法显所作古籍
《法显传》又名《历游天竺记》《昔道人法显从长安行西至天竺传》《释法显行传》《佛国记》等,一卷。晋朝法显撰,成于义熙十二年(416)。《佛国记》一卷,全文13980字,全部记述作者公元399至413年的旅行经历,体裁是一部典型的游记,也属佛教地志类著作。这部书是研究中国与印度巴基斯坦等国的交通和历史的重要史料。伴随佛教而来的西域、印度文化,在语言、艺术、天文、医学等许多方面,对我国文化产生了积极影响。法显在弘始二年(400年),与慧景、道整、慧应、慧嵬等僧人,从长安出发,西渡流沙,到天竺寻求戒律。法显于义熙八年(412年)归国,前后14年。法显归国后著《佛国记》一书,记录西行见闻。《法显传》又名《佛国记》《历游天竺记传》,《佛游天竺记传》《释法明游天竺记》,是佛教史和中外交通史的重要文献。
内容简介
本书记叙了法显与同侣发迹长安,度沙河(又称流沙,指敦煌市以西至今新疆若羌县之间的沙漠),逾帕米尔高原(指喀喇昆仑山脉),历经艰辛而至北天竺,尔后周游西天竺、中天竺、东天竺,最后从海上返回的全部行程及其见闻。隆安三年(399年),法显与慧景、道整、慧应、慧嵬,一行五位僧人,从长安出发,过陕西省甘肃省之间的关山到干归国,逢夏日雨季,休整约三个月后,前往褥檀国。过养楼山到张掖市镇,受到张掖王接待,会合智严、慧简、僧绍、宝云、僧景,结为同志,一同在张掖夏坐。夏坐完毕后,前往敦煌市停留一个月。法显等五人先行,别过智严等五人,度撒哈拉沙漠,行17日抵达楼兰,国王信奉小乘学。在此住一个月,前往乌夷国,国中有僧四千余,信奉小乘。住二月余,向西南进发,35日后,抵达金玉国,国中有僧数万,信奉大乘教。再25日抵达子合国,有大乘教僧人千余,法显等在此住15日,入帕米尔高原到于麾国,山行25日到竭叉国,由此西北,度葱岭抵达北天竺小国陀历,有小乘僧人。西南行15日过新头河,道路艰难险阻,汉之张骞甘英未曾到此。度河,抵达乌国,小乘佛法盛行。慧景,道整,慧达三人先行,前往那竭国,法显留此坐下。坐夏毕,南下至宿呵多国。东行五日,抵达犍陀卫国,国人多奉小乘学。
所记凡三十二国,依次是:乾归、檀(上二国在长安敦煌市之间,分别是北方十六国中的西秦南凉)、楼兰、焉夷、金玉国、子合、于麾、竭叉(上六国在敦煌至帕米尔高原之间,在今新疆境内)、陀历、乌苌、宿呵多、犍陀卫、竺刹尸罗、弗楼沙、那竭、罗夷、跋那、毗荼(上十国是北天竺和西天竺诸国,分别位于今克什米尔西北部、巴基斯坦北部、阿富汗伊斯兰共和国东部和印度北部一带)、摩头罗、僧伽施、沙大、拘萨罗、蓝莫、毗舍离、摩揭提、迦尸国拘睒弥、达□、瞻波、多摩梨帝(上十二国是中天竺、东天竺诸国,大部分在今印度境内,个别处于尼泊尔南部)、师子、耶婆提(上二国为归途所经)。其中达□国系作者听闻所见,其余的三十一国均为作者游履所及。
此外,还有一些未标国名的城市,如罽饶夷城、迦维罗卫城、拘夷那竭城等。书中不仅简要地记载了法显游历天竺的行进路线、住留时日及主要活动,而且真实地记叙了所经亚洲各国及我国新疆地区在公元五世纪初的历史状况,如里程、方位、山川、气候、人口、语言、风俗、物产、政治、宗教等,特别是佛教的寺庙、遗迹、僧尼数目、所习教说,以及众多的佛教传说。
法显从印度斯里兰卡归国,义熙八年(412)在青州长广郡牢山即今天青岛市崂山区登陆,第二年到达当时东晋首都建康(今南京)。在建康,法显写成记载自己求法经历的《法显传》,写成的时间大约是在义熙十二年(416)。
《佛国记》讲述了中国人笃信佛家,他们把一切因缘际会、聚散离合,以及人世间的千丝万缕复杂而微妙的关系,都归结在了一个“缘”字上。佛家故事里说,每个人都有他的前世、今世、来世,那是一种苦难生命必经的轮回,每个人都将在那里演绎属于他们的“缘”。佛的世界确实神妙,比如:佛的戒律有哪些?进寺庙礼佛要注意哪些事项,上香有哪些礼仪,放生的时间及前期有哪些准备工作,居士在家供佛的方位、程序等等,这些大众关心的问题,《佛国记》都一一做了介绍。
在《佛国记》内,广州市被视为“汉地”,当时汉族地区的南部至少已包含广东省地区在内,文中云法显于船上, 趣广州。一月馀日,夜二时,遇黑风暴雨。商人、贾客皆悉惶怖,法显尔时亦一心念观世音及汉地众僧。蒙威神,得至天晓。晓已,诸婆罗门议言:坐载此沙门,使我不利,遭此大苦。当下比丘置海岛边。不可为一人令我等危嶮。法显本檀越言︰汝若下此比丘,亦并下我,不尔,便当杀我。汝其下此沙门,吾到汉地,当向国王言汝也。汉地王亦敬信佛法,重比丘僧。诸商人踌躇,不敢便下。
作品影响
它是汉族长安经西域至印度的陆路行程,和从印度泛海至中国的海路航线的最早记录。由于书中记叙的西域古国早已灭亡,典册罕存,本书便成了研究这些古国的历史变迁的稀世珍宝,因而受到了中外学者的高度重视。自十九世纪以来,先后被译成法文、英文、日语等,出现了一批专门研究此书的著作。季羡林曾比较过《佛国记》与《大唐西域记》,他认为唐僧前往印度时,佛教在印度已经逐渐没落了。
作者简介
法显中原地区东晋时代的僧人,也是中国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位到达了印度本土的中国人。中国历史上的佛教求法僧,最杰出、最有成就的,公推法显、玄奘和义净,其中法显的年代最早。《法显传》是法显唯一的著作,写成于他归国后不久。法显的事迹今天能为人所知,绝大部分亦依赖于此书。但此书的价值,不仅仅限于记述了法显个人的经历,更重要的是,它是中国人最早以实地的经历,根据个人的所见所闻,记载一千五六百年以前中亚,南亚,部分也包括东南亚的历史、地理、宗教的一部杰作。与它同时,世界上没有任何其他人有类似法显的经历,或者写有类似的书,《法显传》因此有它的特殊的地位和价值,这种地位和价值独有而不可取代。
版本信息
《佛国记》·一卷(内府藏本)。
法显撰。杜佑通典》引此书,又作法明。盖中宗讳显,唐人以明字代之,故原注有“国讳改焉”四字也。法显,晋义熙中自长安游天竺,经三十馀国。还到京,与天竺禅师参互辨定,以成是书。
胡震亨刻入秘册函中,从旧题曰《佛国记》。而震亨附跋则以为当名《法显传》。今考郦道元水经注》引此书,所云“於此顺岭西南行十五日”以下八十九字,又引“恒水上流有一国”以下二百七十六字,皆称曰《法显传》,则震亨之说似为有据。
然《隋志·杂传类》中载《法显传》二卷,《法显行传》一卷,不著撰人,《地理类》载《佛国记》一卷,注曰沙门法显撰。一书两收,三名互见,则亦不必定改《法显传》也。
其书以天竺为中原地区,以中国为边地。盖释氏自尊其教,其诞谬不足与争。又金玉国即今和,自古以来,崇回族教法,《钦定西域图志》考证甚明。而此书载其有十四伽蓝寺,众僧数万人,则所记亦不必尽实。然六朝旧,流传颇久,其叙述古雅,亦非后来行记所及。存广异闻,亦无不可也。书中称弘始三年,岁在己亥,案《晋书》姚苌弘始二年,为晋隆安四年,当称庚子,所纪较前差一年。然《晋书》本纪载赵石虎建武六年,当咸康五年,岁在己亥。而《金石录》载《赵横山李君神碑》及《西门豹祠殿基记》,乃均作建武六年庚子,复后差一年。盖其时诸国纷争,或逾年改元,或不逾年改元,漫无定制。又南北隔绝,传闻异词,未可断史之必是,此之必非。今仍其旧文,以从阙疑之义焉。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内容简介
作品影响
作者简介
版本信息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