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丝分裂
生物学术语
有丝分裂(Mitosis),又称间接分裂,是真核生物将其细胞核染色体分配到两个子核之中的过程,分为分裂间期和分裂期。最早1880年由E. Strasburger首次在植物中发现,1882年W. Fleming 首次在动物中发现。
有丝分裂与细胞质分裂被定义为细胞周期的分裂期,或M期;该过程产生两个与母细胞基因相同的子细胞。这个过程一般约占整个细胞周期的10%。特点是有纺锤体染色体出现,子染色体被平均分配到子细胞,这种分裂方式普遍见于高等动植物(动物和原植体植物)。是真核生物细胞分裂产生体细胞的过程。
有丝分裂过程具有高度的复杂性和规律性。中间的事件被分为几个互相前后联系的时期。这些阶段分别为间期、前期、前中期、中期、后期、末期。间期时,染色体会复制以进行后续的有丝分裂。在有丝分裂期间,染色质形成染色体对,并被纺锤丝牵引,将姊妹染色单体拖至细胞两极。之后细胞进入细胞质分裂,产生两个基因组成相同的细胞。
有丝分裂对于染色体数量的维持有重要意义。表观遗传机制使基因的活性通过有丝分裂来传递。有丝分裂中的错误会因细胞凋亡杀死该细胞,或导致突变而致癌。
分类简介
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具有周期性。即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为一个细胞周期。一个细胞周期包括两个阶段:分裂间期和分裂期。
过程
有丝分裂过程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为了便于描述人为的划分为六个时期:间期(interphase)、前期(prophase)、前中期(premetaphase)、中期(metaphase)、后期(anaphase)和末期(telophase)。其中间期包括G1期、S期和G2期,主要进行DNA复制等准备工作。
通过有丝分裂,每条染色体精确复制成的两条染色单体并均等地分到两个子细胞,使子细胞含有同母细胞相同的遗传信息。细胞有丝分裂过程,可以区分为: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不同时期的染色体的形态和行为是各不相同的。从上一次细胞有丝分裂结束到下一次细胞有丝分裂完成之间的一段间隙时间,称为一个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间期是脱氧核糖核酸合成和细胞生理代谢活动旺盛的时期,占细胞周期的大部分时间。根据细胞内染色体的形态和脱氧核糖核酸合成情况,又可将间期划分成:G1期——此时没有DNA复制,但有核糖核酸蛋白质合成。S期——此时细胞内进行DNA合成,将DNA总量增加一倍。G2期——此时细胞里含有两套完整的二倍体染色体,不再进行DNA合成。M期(分裂期)——此时染色体真正开始分裂。
在间期结束时,染色体以染色质的状态存在于细胞核中,细胞运作正常。
前期:染色质尾旋缠绕在一起,逐渐缩短变粗,高度螺旋化成染色体。每条染色体包括两条并列的姐妹染色单体,这两条染色单体有一个共同的着丝点连接着。并从细胞的两极发出纺锤丝。(维管植物纺锤体直接从细胞两极发出,高等动物及某些原植体植物的纺锤体是由中心体发出纺锤丝而行成的)梭形的纺锤体出现,染色体散乱分布在纺锤体的中央,细胞核分解,核仁消失,核膜逐渐解体.
中期:细胞分裂的中期,纺锤体清晰可见。这时候,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的两侧,都有纺锤丝附着在上面,纺锤丝牵引着染色体运动,使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上。这个平面与纺锤体的中轴相垂直,类似于地球上赤道的位置,所以叫做赤道板。分裂中期的细胞,染色体的形态比较固定,数目比较清晰,便于观察清楚。
后期:细胞分裂的后期,每一个着丝点分裂成两个,原来连接在同一个着丝点上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也随着分离开来,成为两条子染色体纺锤丝牵引着子染色体分别向细胞的两级移动。这时细胞核内的全部染色体就平均的分配到了细胞的两级,使细胞的两级各有一套染色体。
注意:生物种类的不同,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也不同。例如,黑腹果蝇有4对共8条染色体,人有23对共46条染色体,洋葱的细胞内有8对共16条染色体,水稻有12对共24条染色体。
末期:染色体到达两极后解螺旋形成染色质丝,细胞一个分裂成两个,纺锤体消失,核膜核仁重建。
有丝分裂口诀
有丝分裂并不难
间前中后末相连
前期:膜仁消失现两体 (核膜,核仁消失;染色质变成染色体纺锤丝变成纺锤体;形态散乱)
中期:形常数赤道齐(染色体排成一个平面,叫赤道板;纺锤体清晰可见;便于观察)
后期:点裂数加均两极(着丝点一分为二裂开;染色体数加倍,平均分配并向两极移动)
末期:两消三现重开始(核膜,核仁出现;细胞壁重建(植物细胞)染色体变成染色质纺锤体变成纺锤丝;)
动植物的不同
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与植物细胞的基本相同。不同的特点是:
1.动物细胞有中心体,在细胞分裂的间期,中心体的两个中心粒各自产生了一个新的中心粒,因而细胞中有两组中心粒。在细胞分裂的过程中,两组中心粒分别移向细胞的两极。在这两组中心粒的周围,发出无数条放射线,两组中心粒之间的星射线形成了纺锤体.
2.动物细胞分裂末期,细胞的中部并不形成细胞板,而是细胞膜从细胞的中部向内凹陷,最后把细胞缢裂成两部分,每部分都含有一个细胞核。这样,一个细胞就分裂成了两个子细胞
有丝分裂的重要意义,是将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过复制(实质为脱氧核糖核酸的复制)以后,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由于染色体上有遗传物质DNA,因而在生物的亲代和子代之间保持了遗传性状的稳定性。可见,细胞的有丝分裂对于生物的遗传有重要意义。
全文概要
细胞有丝分裂是细胞分裂的一种。其他的还有无丝分裂减数分裂(一种特殊的有丝分裂),
有丝分裂分分裂间期和分裂期。分裂期又可分为前、中、后、末四个时期!在四个时候中脱氧核糖核酸 染色体 染色单体都有一定的变化!而这些变化也是高考中的重点和难点!需要重点掌握!
有丝分裂间期脱氧核糖核酸复制,数目加倍。有丝分裂前期,染色质高度尾旋,变粗变短,在着丝点形成两个姐妹染色单体,染色体数目不变,但DNA数目已经是原来的两倍。中期两者都不变,后期染色体分开,数目加倍,末期到达两极,进入新的子细胞中,脱氧核糖核酸和染色体数目与母细胞相同。
要点
1.有丝分裂是体细胞增殖的主要方式,但不是唯一方式。还有出芽,溢裂等方式。
2.减数分裂是一种特殊的有丝分裂。
3.原核生物的增殖方式为二分裂,由于没有细胞核,他的分裂方式既不是有丝分裂、减数分裂、也不是无丝分裂
4.精原细胞形成精子细胞的过程属于减数分裂,但精原细胞自身的增殖方式属于有丝分裂。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分类简介
过程
有丝分裂口诀
动植物的不同
全文概要
要点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