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爱霞(1932年5月22日—2023年7月1日),女,
汉族,
上海市人,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生前是
北京协和医院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1956年毕业于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医疗系。曾任北京协和医院感染内科主任,擅长各种感染性疾病,尤其是艾滋病的诊断与治疗。长期致力于感染以及抗生素应用的科研工作。
王爱霞1932年5月22日出生于上海市,1951年考取上海第一医学院医疗系,1956年毕业,同年进入北京协和医院内科工作,历任住院医师、总住院医师、
主治医师,师从内科学家
张孝骞教授、
李邦琦教授。1980至1982年在
墨尔本Walter and Elisa Hall Institute of Medical Research \u0026 Farfield Hospital从事访问学者工作。1984至1993年任
北京协和医院内科学系副主任。1984至1997年先后担任北京协和医院传染组组长、感染内科主任。1987年获聘北京协和医院
主任医师、教授。1993至1997年任北京协和医院外宾医疗科主任。1995年起先后担任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
寄生虫病学会主任委员、卫生部性病
艾滋病专家咨询委员会顾问、国家973计划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生物和免疫应答机制研究专家组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副主编等社会兼职。1997至2008年担任中央保健委员会专家组专家。2017年被授予北京协和医学院一级教授,2019年当选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2023年7月1日因病逝世,享年91岁。
王爱霞主要从事感染病的诊治工作,对发热待查的诊断和
鉴别诊断、对
感染性休克的诊断和抗生素的临床应用、对
艾滋病的临床均有研究,主要科研领域包括院内感染、
病毒性肝炎、HIV/AIDS、
细胞因子、抗生素的临床合理应用等。王爱霞先后发现了中国第一个艾滋病病人和第一个中国人经性传染艾滋病病毒的感染者;1995年制定了艾滋病诊治的国家标准,2001年主持了该国标的修改;在中国国内最早从事院内感染细菌变迁的动向研究;牵头完成输血后
丙型肝炎的前瞻性流行病学调查,提出要警惕输血引起的丙型肝炎交叉感染;据2023年2月中国医学科学院网站显示,王爱霞已主持了20多项临床药理试验。截至2017年9月,王爱霞已发表论文100余篇,参与主编了《内科疑难病症百例》《现代内科学》《现代感染性疾病与传染病》等专著。
“王爱霞是中国诸多疑难疾病诊治中涉及感染问题的最后拍板拿主意的人,她是‘疑难病例活字典’,她是业界令人尊敬的医学大家,为中国传染病防治作出了卓越贡献。”(中国医学科学院评)
“王爱霞为人真诚,做事干练严谨,擅长教学,治学严谨、关爱患者,拥有
批判性思维。”(
北京协和医院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