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鹭属
鹈形目鹭科
绿鹭属(学名:Butorides)是鹭科中体形较小的涉禽,上体暗绿色,头具羽冠。该科共有3种33个亚种,分布于亚洲、美洲及非洲。中国仅有1种4个亚种,分布于中国东部、东南部、台湾和海南省。绿鹭属的栖息地包括山间溪流、湖泊、滩涂及红树林中,白天活动,以水中的小鱼、虾、蛙、昆虫和软体动物门为食。绿鹭属的迁徙行为尚不明确,但有证据显示部分种类会迁徙。
简介
中文名称   绿鹭属
拉丁学名  Butorides
英文名称   Green Herons
生态   在溪边或浅水中岩石上觅食水中的小鱼。在河谷边树丛中营巢,未见大的繁殖群。
外形特征
绿鹭属是一些体形较小的水鸟。上体暗绿色,头具羽冠,上体和翅膀具光泽,虹膜黄色,眼睛旁边有裸露的皮肤,肩羽及肩间羽呈矛状,尾羽12枚,脚较细小。跗与中趾(连爪)几等长,但比嘴峰短。嘴长而尖直,翅大而长,脚和趾均细长,胫部部分裸露,脚三趾在前一趾在后,中趾的爪上具梳状栉缘。体形呈纺锤形,体羽疏松。
分布范围
加岛绿鹭分布于北美地区(包括美国加拿大格陵兰、百慕大群岛、圣皮埃尔和密克隆群岛墨西哥境内北美与中美洲之间的过渡地带),欧亚大陆及非洲北部(包括整个欧洲、北回归线以北的非洲地区、阿拉伯半岛以及喜马拉雅山脉横断山脉-岷山-秦岭-淮河以北的亚洲地区。),非洲中南部地区(包括阿拉伯半岛的南部、撒哈拉沙漠(北回归线)以南的整个非洲大陆。),印度洋(包括马达加斯加群岛及其附近岛屿。),中美洲(地处北美与南美之间,包括危地马拉、伯里兹、洪都拉斯萨尔瓦多尼加拉瓜哥斯达黎加巴拿马共和国巴哈马古巴海地牙买加多米尼加共和国安提瓜和巴布达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圣卢西亚、巴巴多斯格林纳达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多巴哥岛等国家和地区),南美洲(包括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圭亚那合作共和国苏里南厄瓜多尔秘鲁玻利维亚巴拉圭、巴西、智利阿根廷乌拉圭以及马尔维纳斯群岛(也称福克兰群岛)),加拉帕戈斯群岛𫛭(也称科隆群岛),印度次大陆及中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西南地区(包括印度、孟加拉、不丹锡金王国尼泊尔、巴基斯担、斯里兰卡马尔代夫以及中国西藏的东南部地区等。),中南半岛和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包括缅甸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以及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香港特别行政区海南岛。),太平洋诸岛屿(包括中国的台湾省、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以及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爪哇岛以及巴布亚新几内亚。),华莱士区(指传统的华莱士线(从棉兰老岛的东侧海域经望加锡海峡巴厘岛龙目岛之间)以东、巴布亚新几内亚以西的区域,包括印度尼西亚的苏拉威西岛小巽他群岛、西南群岛、马鲁古群岛(马鲁古群岛)、东帝汶等岛屿。),澳大利亚新西兰(包括澳大利亚、新西兰、塔斯马尼亚州及其附近的岛屿。)
生活习性
加岛绿鹭栖息于山间溪流、湖泊、滩涂及红树林中,在溪边或浅水中、岩石上觅食水中的小鱼,白昼或展昏活动,以水种生物为食,包括鱼、虾、蛙、昆虫和软体动物门。常站在水边或浅水中,用嘴飞快地攫食。迁徙种类
生长繁殖
美洲绿鹭在河谷边树丛中营巢,每巢产卵3—6枚,卵呈蓝色、白色或皮黄色,无斑点。雌雄共同孵卵。雏为晚成性。
该属种类
(3种,33亚种
1.绿鹭 Butorides striatus Green-backed Heron (30种)
2.美洲绿鹭 Butorides virescens Green Heron
3.加岛绿鹭 Butorides sundevalli Galapagos Heron
保护等级
全部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ver 3.1:2008年鸟类红色名录。
代表物种
绿鹭(学名:Butorides striatus)为鹭科绿鹭属的鸟类,俗名绿鹭、鹭、打鱼郎。体型小,头顶黑,枕冠亦黑色;上海体育大学蝉灰绿色;下体两侧银灰色。全世界共有30个亚种。中国有3个亚种:绿鹭黑龙江亚种(Butorides striatus amurensis );绿鹭瑶山亚种(Butorides striatus actophilus)和绿鹭海南亚种(Butorides striatus iavanicus)。分布于亚洲东部,中国的东部、东南部、海南省和台湾,欧洲及非洲中部。栖息于山区沟谷、河流、湖泊、水库、灌木草丛中、滩涂及红树林中。单独活动,常久立于水域滩地或石头上,伺机捕食小鱼、虾及昆虫。
目:鹳形目
科:鹭科
属:绿鹭属
亚种:  30种
命名时间:  卡尔?冯?林奈, 1758
英文名称:  Striated Heron
英文名称:  Green-backed Heron
外形特征:
绿鹭是体形较小的涉禽,身长35-45 cm。头具黑顶冠,枕冠亦黑色;上海体育大学蝉灰绿色;下体两侧银灰色。前额至后枕及冠羽墨绿色黑色;眼后有一白斑,颊纹黑色,颚纹白色;后颈、颈侧和体侧烟灰色;背部披灰绿色矛状长羽,羽干纹灰白色;腰至尾上覆羽暗灰;尾黑色具青铜绿色光泽;初级覆羽、初级飞羽黑褐色,羽端缀黄白色狭缘;次级飞羽、大、中覆羽铜绿色,有金属闪光;颏、喉和胸、腹部中央白色,斑杂灰色;两胁部灰色;尾下羽灰白色。虹膜金黄色;眼先裸露皮肤黄绿色;嘴缘褐色;脚和趾黄绿色。
习性:
绿鹭主要以鱼为食。也吃蛙、蟹、虾、水生昆虫和软体动物门。觅食主要在清晨和黄昏,有时白天也觅食。通常站在水边等待过往鱼类到来,然后从栖息的树上扎入水中捕食,甚至在水面飞翔时也能扎到水中捕食。
绿鹭在我国东北地区的繁殖期在5—6月。5月初到5月中旬开始营巢。通常营巢于富有柳树等耐水树木和灌丛的河岸或河心岛上灌木林或柳树林内,巢多放置在老令柳树树冠部较为隐蔽的枝杈上。巢相当简隔,主要是用一些干树枝堆集而成,形状呈浅碟状,直径为25厘米,巢高11厘米,距地高1.7—2米。产卵期在5月中旬到5月末。每窝产卵较为固定,多为5枚,每天产一枚卵,但在产最后一枚卵时通常间隔一天。卵的形状为椭圆形,颜色为绿青色,大小为29— 32×39一42毫米,平均30.7×40.5毫米;卵重18—21克,平均19克。通常在产完第4枚卵后即开始孵卵、孵卵由雌雄亲鸟轮流承担。孵卵期间亲鸟恋巢甚烈,经多次干扰,甚至用枪射击也不弃巢。孵卵期21±1天。孵化成功率在90—100%。雏鸟晚成性,刚孵出时体重仅14.5克,嘴峰9毫米,翅长和跗13毫米,全身除头、肩、上背、下背和腰等处有部分灰色绒羽,颈侧和两胁有白色绒羽外,其他全赤裸无羽,颜色为肉黄色。育雏由雌雄亲鸟共同承担。育雏时亲鸟站在巢缘将嘴伸到幼鸟嘴中,大约10余天后幼鸟方能离巢。
绿鹭部分迁徙,部分为留鸟。在长江以南繁殖的种群多为留鸟,长江以北繁殖的种群多要迁徙。通常在4月中旬到4月末迁来北方繁殖地,9月中旬到9月末离开东北繁殖地迁往南方越冬地。绿鹭在我国数量比较稀少,近年来由于生境条件恶化,数量更为稀少,需要进行严格的保护。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简介
外形特征
分布范围
生活习性
生长繁殖
该属种类
保护等级
代表物种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