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道府县
日本的行政划分
都道府县是日本的行政划分:分为1都(东京都:Tokyo)、1道(北海道:Hokkaidou)、2府(大阪府:Osaka、京都府:Kyoto)和43县(県),下设市、町、村。根据日本地方自治法,日本的市町村是“基础的地方公共团体”(第2条第4项),而都道府县是“包括市町村的广域地方公共团体”(同条第5项)。
其基本功能为处理涉及广域团体的事务及与市町村相关的联络事务。日本全国的市町村共有1787个(2008年(平成20年)7月1日统计数字。其中含783市、811町、193村)及23个特别区。所有的市町村以及特别区都是47个都道府县(1都1道2府43县)以下的二级地方。
府县信息
与中国的行政区划——省市自治区类似,日本的行政区划是 都道府县。共有1都、1道、2府、43县。
1都:东京,日本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的中心。
1道:北海道,其开发比日本国内其他地方略晚。
2府:京都府大阪府,关西地区的主要地方,是关西的历史和经济的中心地带。
43县:除都、道、府以外,分布在日本全国的43个县。
地方自治
在各都道府县中,都设有代表决议机关的议会(都道府县议会)及代表执行机关的知事(知事部局)。除此之外,还设有公安委员会、警察本部、教育委员会、选举管理委员会、监察委员会等负责各种事务的机关。都道府县享有以下权利:自治权、制定条例及规则、发起及征收地方税和负担金、发起地方债券等。
与1947年(昭和22年)5月30日开始实行的日本宪法的同日,地方自治法实行,以都道府县及市町村为中心的地方自治制度自此开始。地方自治法对于都道府县订立了统一的制度。其中,都可以对其治下的特别区有一定的调整权限,但是道府县在法律上没有任何不同之处,至于名称的不同则是由历史的原因形成的。
区划沿革
北海道(ほっかい どう):“道”(どう),原本是中国行政区划单位,自“大化改新”之后,日本以中国唐制为蓝本,对当时的全国也进行了类似的划分,分天下为五七道。“五畿”为畿内五国;五畿之外,全国又被划分成了东山、东海、北陆、南海、山阴、山阳和西海七道。本州岛以北的北海道岛原本无名,只因当地原住民阿伊努人被大和族唤做“虾夷共和国”,所以岛屿便被称为“虾夷地”。12世纪初,大和族开始陆续入岛。明治元(1868)年4月,江户幕府向萨长联军投降,戊辰战争结束,新政府建立。新政府决定在虾夷地设置“箱馆裁判所”,后随即更名为“箱馆府”。但幕府海军奉行榎本武扬拒绝交出幕府舰队,带领八艘军舰北上虾夷箱馆,占据西洋式武装城堡“五棱廓”。1869年1月27日,虾夷共和国成立,本任总裁(总统)。1869年6月26日,榎本决定投降,五棱郭转交给政府军陆军参谋黑田清隆虾夷共和国灭亡后,日本在虾夷地成立新的行政区划,探险家松浦武四郎向当局提出6个候选道名:“北加伊道”(きた・か・い どう)、“海北道”、“海东道”、“日高见道”、“东北道”和“千岛道”,当局最初采用“北加伊道”方案[“北”(きた)+“カイナー”(阿伊努族对当地的称呼)的“カイ”+道=北加伊道],但为配合东海、西海、南海三道命名,故改为“北海道”。1869年8月11日废箱馆府,北海道开拓使正式成立,设11令制国86郡。明治4年七月十四日(1871年8月29日),日本废藩置县,北海道渡岛国而志、桧山、津轻市福岛县四郡单独设立馆县(たて),10月18日被并入弘前县直至故土被划回北海道。1882年2月8日废止道开拓使,设立函馆县(はこ・だて)、札幌县(札幌)、根室县(ね・むろ)。1886年1月26日又因经济困难,废除3县而重设北海道厅,设立14支厅(今14振兴局)。
青森县(あお・もりけん):原为陆奥国北部。县域三面环海,此地自古沿海多沙丘连绵,但也有一些树林繁茂的地方,海上的船只便以此地为导航标志,称其为“青森”,即“青绿色的森林”。这里原为津轻郡青森町,是个小渔村,后来逐渐发展成今青森市。废藩置县后先后设置弘前县(ひろ・さき)、黑石县(くろ・いし)、七户县(しちのへ)、八户县(はちのへ)、斗南县(と・なみ)。同年10月18日,上述5县与馆县合并成新的弘前县,11月5日更名为青森县,因县治青森町得名。1872年10月24日,原馆县的故土被划回北海道。1876年,二户郡被划归岩手县,青森县县域趋于稳定。
岩手县(いわ・てけん):原为陆奥国中北部,1868年单独设立陆中国。废藩置县后先后设立盛冈县(もり・おか)、九户县(くのへ)、江刺县(え・さし)、胆泽县(い・さわ)、一关县(いちのせき),后九户县先后改为八户县、三户县(さんのへ),最终并入江刺,1871年,江刺、胆泽二县并入一关,后一关县先后改为水泽县、磐井县(いわ・い)。1872年,盛冈县更名为岩手县。关于岩手县名的来历,历来说法不一。传说中有一种说法是,古代有一群在此为非作歹的恶鬼被神明击败后,在岩石上留下手印以发誓永不再来此地,于是这里便被称为“岩手”。还有一些人认为,“手”是用来比喻这里的林木,“岩手”意即“山岩上森林茂密,如万手高举”。岩手原本是奥羽山脉主峰名,即岩手山。1876年4月18日,磐井县撤销,北部领土划入岩手县,5月25日划入二户郡和气仙郡后,岩手县县域趋于稳定。
宫城县(みや・ぎけん):古时候,境内的一座城曾设过国府,当时称“宫宅”,因此取名宫城县。
秋田县(あき・た けん):由象征涌泉的“アキ”,象征土地的“タ”组成“秋田”的县名。县治市名同县名。
山形县(やま・がた けん):“山形”日语意为“山旁的土地”。原指葳王山山脚下开垦的一个町,后来被当作县名。县治市名同县名。
福岛县(ふく・しまけん):过去当地水灾比较严重。“低湿地”日语称“深しま”,音读与“福岛”(ふくしま)相似,为图吉兆,故引用过来。县治市名同县名。
茨城县(いばら・きけん):“茨城”这个名字,据说其本意是“带刺灌木围起的城”。从前为了防贼给城筑起了栅栏,想不到后来却因此而得名。
栃木县(とち・ぎけん):从日本绳文时代(新石器时期)开始,橡树的果实就被视为贵重的食品。由于当地盛产橡树和橡果,所以取名木(同“栎木”,意为“橡树”)。
群马县(ぐん・まけん):历史上,从中国大陆来的人们多居住在这一带。历史上称这些人为“吴人”,“吴人居住的土地”日语发音与“群马”相似,故称群马县。
埼玉县(さい・たまけん):古时曾为国府所在地,进入多摩,必须通过上野。因此有“先多摩”的说法,“玉”为“先多摩”的谐音。今县治市名从县名。
东京(とうきょうと):日本东京古称“江户城”,1869年明治维新后成为日本国都。因日本有“京都”,与之对应便称为东京。
神奈川县(かながわけん):传说过去境内有条河名“神奈川”,因此而得名。
新潟县(にいがたけん):因境内信浓川河口有一潟湖,故而得名。
富山县(とやまけん):今富山市西部的吴羽丘陵有“外山”(とやま)一地名,恰与富山同音,由此得名。
石川县(いしかわけん):每当下暴雨的时候,手取川都有巨石被冲下去,因此下游地区便被称为“石川”。县名从河流名。
福井县(ふくいけん):县内的足羽川被人们称为“多福川”,并因此出了个福井城。县名从市名。
长野县(ながのけん):细长的长野盆地引伸出“长野”县名。
岐阜县(ぎふけん):岐阜市原名岐阜城。1567年,织田信长攻下了美浓稻叶山城,将稻叶山城改名为“岐阜”,此命名意在行周武王之道,兼以孔孟之理,以求一统天下。“岐”字取自西周兴盛之地岐山,“阜”字则来自孔子家乡曲阜,由此可见织田信长的志向。县名从市名。
爱知县(あいちけん):原名“吾汤市”,取水田之意。全县地势低洼,适宜水田种植,因“吾汤市”(あゆち)口语发音与“爱知”(あぃち)相似,故名爱知县。
滋贺县(しがけん):日语的“滋贺”(しが)为砂洲、湿地的意思。县境内的琵琶湖畔周围地区为湿地,县名由此而来。
兵库县(ひょうごけん):兵库即武库,古时为防范新罗和中国大陆政权入侵而建的武器库在境内,县名由此而来。
奈良县(ならけん):“奈良”在朝鲜语中是“国都”的意思。日本平城京曾在这里繁荣过,因此称“奈良”。
和歌山县(わかやまけん):古时旧城下地区称“冈山”,因日语“冈山”的发音与“和歌山”相似,故称“和歌山”。16世纪后期,征服这片土地的武将丰臣秀吉在伏虎山筑起了和歌山城。县名从市名。
鸟取县:( とっとりけん)据传奈良时代,现在的鸟取市附近湖泊、沼泽很多,有许多水鸟,以打鸟为生的“鸟取部”住在这里,因此而得名“鸟取”。县治市名同县名。
岛根县(しまねけん):在日语中,不论是“岛”还是“根”都含有岩礁的意思。日本岛根半岛的岩石很多,县名由此而来。
冈山县(おかやまけん):旭川带来的泥砂将海填埋,过去的海岛内也出现了由泥砂填平的小平地,日本称其为“冈”,因地形而得名冈山。
广岛县(ひろしまけん):太田川在河口处形成七个支流,开辟了广阔的三角洲地带,日本人也称三角洲为“广岛”。1589年,战国时代的诸侯毛利辉之把居城定在太田川三角洲,并将此地命名为“广岛”,县名由此而来。县治市名同县名。
山口县(やまぐちけん):山地、森林的入口称“山口”。因县内有山背后紧挨着出现山口的地形,县名由此而来。县治市名同县名。
德岛县(とくしまけん):今徳岛市附近有吉野川和园濑川三角洲,呈被水包围的岛状地形,将其冠以“德”字,便成为“德岛”。
香川县(かがわけん):日本奈良时代置香川郡,到了明治时代郡名成为县名。意喻河川流过长满绿草的平坦草地。
高知县(こうちけん):被神镜川和江口川挟制的城下町“河内”,为避开与水灾有缘的“河”字,取名“高知”,后成为县名。
佐贺县(さがけん):日本武尊巡视佐贺地方时,感慨于香樟木繁茂的样子,把该地方称为“荣之国”,过后被称为“荣之都”,以后又因此地有许多纵横交错的小河渠,将表示水边砂地的日语假名“スヵ”引申为“サガ”,改称佐嘉郡。到了明治维新的时代,作为实施新政的一环,改“嘉”为“贺”,从而“佐嘉”改为“佐贺”直到现在。县治市名同县名。
长崎市县(ながさきけん):古时的荒僻渔村,于16世纪由长崎甚右卫门开发为港口,以姓氏“长崎”为港名。县名从港名,县治市名同县名。
熊本县(くまもとけん):在今熊本市茶臼山,有古称熊本城,故得名熊本县。县治市名同县名。
大分县(おおいたけん):大分平原自古以来多水田,人称“大田”。这“大田”与“大分”的发音相近,仅一个音节之差。本可取名“大田县”,但恐重名,所以改为大分县。县治市名同县名。
宫崎县(みやざきけん):过去当地原野辽阔。在日语中,“原野”的发音与“宫崎”大致相同,故因此而得名。县治市名同县名。
鹿儿岛县(かごしまけん):鹿儿岛古称樱岛。日语的“崖”(かご)发音与“鹿儿”相同。四面有崖的岛,就成了“鹿儿岛”。
冲绳县(おきなわけん):意思是“能捕到许多鱼的地方”。
发展历史
战前的都道府县
江户时代的幕府体制实行的是各领国自行管理地方的制度,而明治维新以后,改为各地方由明治政府直辖管理、中央集权的统治制度。明治政府依次设置了府、县、厅、都,由内务部任命的人选执行其行政。府县厅都作为地方行政机关向中央集权,同时设置的民选议会也体现了一定程度上的地方自治。
府、县
1868年,江户幕府的直辖领地被明治政府占有。其中三都(江户、大阪京都)和5个开港港口作为重要的直辖地区成立了府,其他地区则成立为县,并分别设立了“知府事”和“知县事”。藩的统治不变,仍由原来的大名(诸侯)掌管。1869年7月25日,根据各诸侯提出的归还版图的申请,由“知藩事”代替诸侯继续统治原来的各藩(包括已经被废止的藩)。至此为止,诸侯对于领地和领民的统治权名义上全部归还给了天皇氏,但实际上只是改变了江户幕府体制中对于大名及所属领地的称谓而已。被称为府藩县的这种体制实际上只有府和县是归天皇直辖的。
1869年8月24日,太政官决定并发出公告,除京都府东京大阪府以外的所有地方都统称为县,前后将神奈川府、新府、越后府、甲斐府、度会府、奈良府、箱馆府、长崎府改名为县。另一方面,虽然天皇此时已经迁往东京,但因为高御座(天皇的宝座,其所在的地方被称为日本皇宫)并没有移动到东京,因此高御座所在的京都府在序列上仍排在东京府之前。另外,在太政官发布公告之前东京府还被称为江户府,公告发布后改名为东京府。
1871年8月29日开始执行废藩置县,即所有的藩都改名为县,且其行政权归还给明治政府。自此为止,日本全国各地均为明治政府直辖,并形成了1使(开拓使)3府(东京府、京都府、大阪府)302县的格局。此时各县基本上都是由江户时代的各藩或各天领直接改名而来,为了方便管理,明治政府于同年12月将302县合并为72县。后来,1876年又经过了一次大规模的县合并,还根据1878年制定的三个地方新法之一的郡区町村编制法合并并变更了一部分地区,形成了37个府县的行政格局。对于行政区域的分割运动又于1889年重新制定了市制和町村制、于1890年制定了府县制和郡制,从而形成了1厅(北海道厅)3府(东京府、京都府、大阪府)43县。从1890年以后,府县的合并和分割就再也没有进行过,只是1943年追加了桦太厅,并于同年将东京府改为东京都,自此东京都的名字沿用至现在。到二战结束为止,日本全国的行政划分为:1都(东京都)2厅(北海道厅、桦太厅)2府(京都府、大阪府)43县。这其中冲绳县由于1945年至1972年被美国占领(日本同美国签订和平条约,于1952年4月28日生效),因此这段时间内日本的总县数是42个。
废藩置县之后,县级长官由“知县事”改为“县令”,京都府、东京大阪府等府级长官由“知府事”改为“知事”,1886年以后此两者统一,均称为“知事”,由内务部派遣的官员担任。另外,根据1878年制定的3个地方新法之一的府县会规则(北海道未施行)府县会作为地方自治的主体享有一定的地方自治权。
1889年开始施行市制,市的代表是市会,跟现代社会的市长还不一样。此时县以下的市都是有“市会推荐市长”的,不过府以下的市(东京市、京都、大阪市)不设市长,其职务由府知事兼职。这三个市的市长职位是在1898年10月才设立的。
“北海道”的名字是1869年7月在开拓使之前设立的“松前地”和“虾夷地”改称并重新设立了11国86郡而来的。这是根据律令制将68国按五畿七道的区分整合形成的。其中度岛国的一部分根据废藩置县后改为馆县,后又被弘钱县、青森县吸收、最终又被开拓使移管。1882年,开拓使被废止,其辖区内的3县(函馆县、札幌县、根室县)于1886年被废止合并为“北海道厅”。此时,北海道厅虽然被称为“北海道”,但只是名字而已,还不是现在作为自治体名字的“道”的概念。因此当时的行政区域被称为“厅府县”。
根据北海道厅官制(1886年(明治19年),敕令第83号)中的规定,北海道厅的长官与其他府县的知事是同等级的官职。1901年,北海道会法(1901年(明治34年),法律第2号)和北海道地方费发(1901年(明治34年),法律第3号)公布,设置议会并成为以“北海道地方费”给名称的地方自治体,其议会的权限比府县会的权限小。之后,关于桦太在法令上的特例被废止,成立日本桦太厅。从此与北海道厅并列形成日本的2厅。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1946年9月府县制的修订,北海道会法和北海道地方费法废止,其条文内容被统合进入府县制,而“府县制”这个名字也从此改称为“道府县制”。修正案附则规定,以前被称为北海道地方费的自治体改称为“道”。1947年5月3日,伴随着地方自治法的实施,北海道厅制废止,北海道厅也从此作为一个普通的地方公共团体改名称为“北海道”。
1943年7月1日(二战尚未结束),东京都市制(1943年(昭和18年),法律第89号)实施。东京市制规定,东京市与东京府合并并改名为“东京都”,东京市的市制和自治权被剥夺。东京都官制(1943年(昭和18年),敕令第504号)设置“东京都长官”为东京都内务官僚。大达茂雄被任命为第一任东京都长官。虽然东京都根据东京都制设立了都议会,而且旧东京市的各区也设有区议会,但是国家增强了对东京都,特别是区部的直接管制。
战后的都道府县
1947年4月,曾在日本宪法第92条预定的地方自治法公布。其中规定了都道府县不再是以前的“中央政府的下属机关”,而是与市町村同样的“普通地方公共团体”,议会的议员和知事都要根据选举选出。不过1947年4月最初的知事公选是并不是根据地方自治法实行的,而依据的是前面说的府县制(都府县制)的东京制修正案中的地方长官选举制。这时的日本行政划分为:1都(东京都)1道(北海道)2府(京都府大阪府)42县。此后,美国于1972年归还冲绳县,成立冲绳县后形成了最终的43县。
都道府县虽然是与市町村地位对等的普通地方公共团体,但都道府县相对于市町村来说是广域的地方公共团体。因此涉及到广域的事务、市町村相关的联络或者调整,以及规模上或者性质上由市町村处理并不适当的事务都由都道府县来处理(地方自治法第2条第5项)。
关于都、道、府、县,这些行政单位的定义,地方自治法里并没有明确的记述。
主要组织
执行机关
.首长(都道府县知事)
.├ 辅助机关
.│ ├ 副知事(首长(知事)部局)
.│ └ 会计管理者(出纳局)
.├ 地方公营企业
.│ └ 县营水道、企业厅、交通局
.└ 行政委员会
......├ 教育委员会
......├ 事务局(教育厅)
......├ 高等学校、特别支援学校、图书馆、博物馆等
......├ 公安委员会
......├ 警察本部
......├ 警察署、派出所、驻在所等
......├ 选举管理委员会(事务局)
......├ 监察委员会(事务局)
......├ 人事委员会(事务局)
......├ 劳动委员会(事务局)
......├ 收用委员会(事务局)
......├ 海区渔业调整委员会(事务局)
......└ 内水面渔场管理委员会(事务局)
决议机关
.地方议会(事务局)
其他相关
纳税
都道府县民税、地方消费税、事业税、房屋所得税、汽车税、轻油引取税、汽车所得税、都道府县烟草税、矿区税、狩猎税、高尔夫场使用税
县一览表
县相当于中国的省(当然面积要小得多),日本共有43县:
信息数据
参考资料
..2023-12-16
目录
概述
府县信息
地方自治
区划沿革
发展历史
主要组织
执行机关
决议机关
其他相关
纳税
县一览表
信息数据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