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玉铭
物理学家、教育家
谢玉铭(1893年6月5日—1986年3月20日),字子瑜,中国理论物理学家,最早研究氢原子光谱的中国科学家之一。与合作者在氢原子光谱精细结构研究中,发现了后来被称为兰姆移位的现象,这在光谱学和量子电动力学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谢玉铭对早期燕京大学物理系以及抗日战争时期厦门大学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为我国培养了许多优秀人才。谢玉铭为人正直不阿,勤勤恳恳为教育事业贡献毕生精力,在学术上有重要的贡献,但他从未夸耀自己的功劳。这种严谨谦虚的学风,值得后人仿效发扬。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
谢玉铭于 1893 年 6 月 5 日出生在福建省晋江县祥芝乡赤湖村(今属石狮市)。4 岁时父亲离世,他随母亲迁居泉州市城内,家庭生计仅靠母亲艰难维持。
谢玉铭学业出众,从广州市养正小学毕业后,在泉州培元中学完成学业。因成绩优异,被母校推荐进入北通州协和大学(燕京大学前身)。1917 年大学毕业,他回到培元中学,担任物理、数学教员,凭借出色的英文水平,还负责英语会话及语法的教学工作。
1921 年,燕京大学物理系聘请他回校负责物理实验等课程的教学。九一八事变爆发后,谢玉铭在物理系积极推广无线电收发报技术教学,并组建通讯组向全校播报抗战消息,激发了师生的爱国热情。
海外求学与研究
1923 年,谢玉铭获得“洛克斐勒基金”的资助,得以赴美留学。他先是进入哥伦比亚大学研究生院攻读物理学,短短一年后便斩获硕士学位。为了师从名师,他随即转学至芝加哥大学继续深造物理学。 在芝加哥大学期间,著名的物理学教授、诺贝尔奖获得者A.A.阿尔伯特·迈克尔逊和 R.A.罗伯特·密立根均在该校物理系任教。谢玉铭有幸在迈克尔逊的指导下从事光干涉的研究,并于 1926 年成功获得博士学位。 学成归来的谢玉铭遵守约定回到燕京大学,起初担任副教授,不久后晋升为教授,并在 1929 年至 1932 年期间出任物理系主任。
1932 年,谢玉铭再度获得“洛克菲勒基金”的资助,前往哥伦比亚大学担任客座教授。在此期间,他与W.V.胡斯登携手合作,开展了“氢原子光谱精细结构”的研究,并取得极为精确的实验成果。1933 年 9 月,他们共同撰写了《氢原子光谱H阿尔法线的精细结构》这一著名长篇论文。1934 年 2 月,该论文在《物理评论》杂志发表,在物理学界引起巨大震动,甚至推动了“重整化问题”的研究进展。
回国工作
回国后的 1937 - 1938 年间,谢玉铭的合作者 W.V.胡斯登指导同样来自中国的朱正元再做相关的实验。他们对具有空心阴极的液态空气冷却放电管,使用干涉仪测量该管所发射的电离氦的λ4686 谱线精细结构,具体测定组线间的相对强度和位置,结果是其实验值与理论预言大致符合,再度证实了他和谢玉铭提议的正确性。
逝世
1986 年 3 月 20 日,谢玉铭在台湾孤独离世,享年 91 岁。他的女儿、著名物理学家、中科院院士、复旦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数理学部委员、中国物理学会副理事长、原上海市政协主席兼党组书记谢希德,在 1986 年访问美国期间,才得知父亲已于 3 月 20 日离世。他们父女之间 40 年未曾见面,也没有任何书信往来。但谢希德深知父亲内心对家人的牵挂和惦记。
主要论文与著作
人物贡献
1932—1934年间,谢玉铭应邀到加州理工学院任客座教授。他和W.V.休斯顿(Houston)合作开展氢原子光谱巴尔末系精细结构的研究。他们最初的目的是精确测定在光谱学和量子电动力学中均有重大意义的精细结构常数α。他们在1934年与威廉·V·休斯顿发表《氢原子光谱Ha线的精细结构》一文,首次观测到了后来被称为兰姆位移的现象,但由于后续的混乱讨论,他们的结果被当时的物理学界忽视。今天看来,他们的实验结果是正确的,他们的提议也正是1947—1948年量子电动力学重整化理论的主要发展方向。
目录
概述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
海外求学与研究
回国工作
逝世
主要论文与著作
人物贡献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