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怀
汉代名臣之后
诸葛怀(生卒时间不详),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的幼子,曾被朝廷征召但推辞未就,其母为黄月英
诸葛怀是临沂市诸葛氏后人,父亲是诸葛亮。他自幼受良好教育,为人正直、才学出众。晋朝(公元265-274年)泰始年间,司马炎想征召他到洛阳市任职并赐爵,诸葛怀推辞,称自家有桑田可维持生活,自己才能有限,对国家贡献不大,请求归乡,武帝同意。此后,他在家乡过着平淡生活,靠家中田产自给自足,安享晚年,再未涉足官场。
人物经历
晋泰始五年(269年),太傅王览建议朝廷录用汉代名臣的后裔到京城任职,“孔明之后独不至。访知其第三子怀,公车促至,欲爵之。怀辞曰:'臣家成都市,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衣食自有余饶。’”朝廷本打算给诸葛怀封爵,他推辞说有父亲留下的产业,生活可以自给,无才干补国,愿终老于家,谢绝了封爵。司马炎高兴地同意了他的请求。他的子孙情况不明。
出自著作
据《诸葛氏谱》记载,诸葛亮的第三子名诸葛怀。诸葛怀是清代史学家张澍《诸葛忠武侯文集•故事》中诸葛亮的幼子,正史未见记载。历史学研究者张崇琛认为诸葛怀是虚构出来的,并不存在。
祖父辈
诸葛丰
诸葛丰字少季,诸葛亮远祖,西汉临沂市(今山东诸城)人。西汉刘奭时人,刚直之著称于世。汉元帝升他为司隶校尉(首都卫戍区司令,并监察京百官)。
他执法公允,不畏权贵,百姓很尊重他。元帝嘉奖他的节操,授予他符节,加封为光禄大夫,给予很高的荣耀。当诸葛丰在执法中触及元帝的宠臣时,被元帝下令收回符节,降为城门校尉。从诸葛丰开始,历史上的司隶校尉不再掌握符节了。
诸葛丰降为城门校尉后,继续上书检举官员们的不法行为,反被元帝说他诬陷好人,于以治罪。本要服刑,见他年老,故罢官为庶人。后病死。(班固《汉书·诸葛丰传》)
诸葛珪
诸葛珪(?--约187年)字君贡,诸葛亮之父。东汉末年泰山郡丞(泰山市政府秘书长)。共有三个儿子。长子诸葛瑾,次子亮和幼子均。另有两女。(张澍《诸葛忠武侯文集·诸葛氏谱》)
诸葛玄
诸葛亮叔父,初为袁术 部下的豫章知府。后因汉朝末年大乱,朱皓代替了他的官职。他便带着侄子来到荆州市避难,投奔旧友刘表。因此诸葛亮的童年就是在荆州度过的。
章氏
章氏,诸葛亮之母。(张澍《诸葛忠武侯文集·诸葛氏谱》)
父母辈
黄月英
又名黄硕。诸葛亮之妻,沔阳名士黄承彦之女。诸葛怀的母亲。她长相丑陋,黄头黑色,但她从小在父亲黄承彦的调教之下,多才多艺,贤惠淑懿,深明大义。诸葛亮高风亮节,娶妻重德轻色,所以把她接进了门。起初,人们因她的相貌而对她敬而远之,甚至编了一条民谣:“莫作孔明择妇,正得阿承丑女。”可她非但不记恨,反而对大家更加有礼,渐渐赢得了大家的尊重。后来诸葛亮身居显位,事务繁重,无暇教育子女。于是抚养孩子的责任就落到了黄月英的身上。事实证明,诸葛瞻及其子诸葛尚均为国捐躯,成就了诸葛一门,三代忠烈的神话。由是可见,黄月英的教育功不可没。她聪颖智慧,据说著名的发明木牛流马就是黄月英发明的。
诸葛瑾
(174年-241年)字子瑜,诸葛亮胞兄。因避战乱到江东,与鲁肃等共为吴国重要人物。
诸葛瑾为人雍容大度,直方敢谏,不仅众人敬重他,而且孙权也十分器重他。诸葛瑾公而忘私,与诸葛亮阔别多年,在出使蜀汉时,兄弟只是商议国事时相会,私下皆不交往。关羽败亡后,诸葛瑾任孙吴绥南将军兼职南郡知府(南京战区司令兼湖北省省长)。
公元241年,诸葛瑾病死,时任大将军(全国武装部队总司令,位列三公之上,宰相级别)、左都护等职。他位极人臣,临终留下遗言要求丧事要从省、从俭。 (《三国志·诸葛瑾传》)
诸葛亮大姊
诸葛亮大姊,在诸葛亮居住襄阳市期间。嫁给中庐县蒯氏 大族的棋为妻。
(万历(襄田府志》)
诸葛亮二姊
诸葛亮二姊,后嫁给庞山民为妻。
同辈晚辈
诸葛尚
诸葛瞻长子,诸葛怀侄子。他深受祖父诸葛亮和父亲诸葛瞻影响,忠君爱国。后在邓艾攻蜀时,拒绝了投降即可封王的待遇,死守绵竹,与父亲一同阵亡。晋朝史学家干宝曾评价他:“智不足以扶危,勇不足以拒敌。但能外不负国,内不改父之志,忠孝存焉。”
诸葛恪
诸葛恪(203--253年)字元逊,诸葛瑾长子,诸葛亮的大侄子。少年时就以随机应变、善于辩论而出名.年轻时就开始担任官职。公元234年,诸葛恪自荐为丹阳太守,吴将陆逊死后,接替荆州要职。孙权死前,升为大将军(全国武装部队总司令)兼太子太傅(太子的老师),并嘱托辅佐幼子孙亮(如诸葛亮辅佐刘禅)。吴、魏交战,诸葛恪率军抵挡了魏国三路进攻,在东兴大胜魏军。此后,诸葛恪开始轻敌,率大军伐魏,围攻新城不下,士卒因疾病死伤惨重,回军后为掩饰过失,更加独断专权。不久,诸葛恪被孙峻联合吴主孙亮设计杀害,被夷灭三族。孙休即皇帝位后,下诏为之昭雪。
(《三国志·诸葛恪传》)
诸葛绰
诸葛恪长子,任吴国骑都尉(皇家骑兵卫队司令)。因参与孙权儿子孙霸的阴谋活动,被孙权得知,后交给诸葛恪严加管治。诸葛恪用药酒将他毒死。
(《三国志·诸葛恪传》)
诸葛竦
诸葛恪(233-253年)次子,任孙吴长水校尉(八校尉之一,皇家警卫部队骑兵团长,秩二千石)。他对父亲刚愎自用的作法,多次劝谏,均被拒绝,常忧心祸至。诸葛恪被诛后,他带着母亲和弟弟外逃时,被吴将追斩于白都。
(《三国志·诸葛恪传》)
诸葛建
诸葛建(?-253年)诸葛恪幼子。任吴国步兵校尉(皇家警卫部队步兵团长,秩二千石)。其父被诛后 与母、兄逃亡。兄被杀,诸葛建准备投魏,未达,被吴兵捕杀。
(《三国志·诸葛恪传》)
诸葛乔
诸葛乔(204-228年)字伯松,诸葛瑾的次子,诸葛亮的二侄子。他与胞兄诸葛恪在吴国的名声颇大。诸葛亮因婚后无子,诸葛乔就过继给诸葛亮为嗣。到蜀汉后,任驸马部尉(中层军官,无实际职权)。诸葛亮视他如亲生儿子,探恐其成为庸人,管教甚严。诸葛亮北伐屯驻汉中市,特意让诸葛乔同土兵们—起,亲自参 加与督运军粮的艰苦工作。 (《三国志·诸葛亮传》裴松之注)
诸葛攀
诸葛攀,诸葛乔之子,(因诸葛乔过继给诸葛亮,故算是诸葛亮的孙子).在蜀国官至行护军(警卫司令,级别为二千石,)朔武将军。诸葛恪在吴国被杀后,其家族也被杀尽。而诸葛亮在蜀已有后代.当诸葛恪昭雪后,诸葛攀得以复还吴国,成为诸葛瑾的后嗣。
(《三国志·诸葛亮传》)
诸葛显
诸葛显,诸葛攀之子。在蜀汉亡后,于公元264年迁移到河东定居。 (《三国志·诸葛亮传》)
诸葛融
诸葛融(?--253年)字叔长.诸葛瑾幼子。瑾死后,承袭父亲的爵位。诸葛融宽待部属.辣受部属爱戴,在吴国官至奋威将军(四品武官)。兄诸葛恪被诛,追兵围城.诸葛融吞金自杀,他的三个儿子也被杀死。
(《三国志·诸葛瑾传》)
目录
概述
人物经历
出自著作
祖父辈
诸葛丰
诸葛珪
诸葛玄
章氏
父母辈
黄月英
诸葛瑾
诸葛亮大姊
诸葛亮二姊
同辈晚辈
诸葛尚
诸葛恪
诸葛绰
诸葛竦
诸葛建
诸葛乔
诸葛攀
诸葛显
诸葛融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