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鳐
体型最大的有毒鱼类
刺鳐(拉丁学名:Platyrhinoidis triseriata,英文:Thornback Ray),俗称黄貂鱼,也称扁鲨,是体型最大的有毒鱼类,属魟科鳐属,分布于全球各大洋的热带亚热带浅海区域。
刺鳐身体最长可达4米,体重60-70公斤。最小的刺鳐仅几十厘米。其呈扁平的菱形,身体单色或具有花纹。刺鳐胸鳍向外展开,尾部可达3.7米长,尾巴末端长有一根大约 20.32 厘米的边缘生出锯齿的毒刺,刺中充满了毒腺,能够分泌毒液。遇到威胁时,刺鳐会使用其尾刺发动攻击。刺鳐通常以软体动物门甲壳亚门和小型鱼类为食。其繁殖方式为卵胎生,每年,雌性刺鳐会产下数十只幼鳐。
刺鳐作为软骨鱼类的一员,研究其生物学特性对理解鱼类的进化具有重要意义。它们在海洋食物链中占据着位置。截至2024年10月,由于过度捕捞、栖息地破坏以及气候变化,刺鳐的种群数量在许多地区呈现下降趋势。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已将部分刺鳐物种列为“近危”或“濒危”物种。
形态特征
刺鳐是已知体型最大的有毒鱼类,最长可达4米,体重60-70公斤,最小的刺鳐仅几十厘米。其身体呈圆形或菱形胸鳍宽大,由吻端扩伸到细长的尾根部。刺鳐的眼睛和喷水孔长在头顶,口、鼻底侧由颅部突出的喙软骨形成。刺鳐身体单色或具有花纹。在刺鳐的眼睛后面,有两个大洞,能容纳人的一个手指插进去,这是刺鳐的呼吸孔。当其呼吸时,水流进去,再由腹部上的口后的五对鳃裂流出。
刺鳐尾部可达3.7米长,尾巴末端长有一根大约 20.32 厘米长的毒刺,毒刺边缘生有锯齿样的刺,构成毒刺的物质与构成鲨鱼鳞片(被称之为“盾鳞”)的物质相同。在感觉到威胁时,锯齿状毒刺就会变硬,像一把锋利的刀。刺鳐尾部的长刺中充满了毒腺,能够分泌毒液,当刺鳐感受到威胁时,就会用这根毒刺进行自卫。它们的皮肤覆盖着粗糙的小鳞片,有些种类的刺鳐甚至会发育出锋利的背刺。
刺鳐的感官发达,尤其是其电感应器官。刺鳐和其他软骨鱼一样,拥有洛伦兹尼壶腹器,这是一种能够感应电场的特殊器官。通过这些器官,刺鳐能够感知水中猎物产生的微弱电场,甚至可以探测到沙子下隐藏的鱼类或贝类。
命名和历史
侏罗纪鸟类出现时,鳐总目出现。在演化的过程中,鳐鱼和魟成了海底鱼类的代表。刺鳐最早的科学描述在18世纪,因其长尾𫛭上带有毒刺的防御机制而得名。刺鳐的名字不仅源自其体型特征,还反映了它们在遇到威胁时使用尾刺进行自卫的行为。刺鳐是属于鳐鱼的一种,而鳐鱼和鲨鱼有很近的亲缘关系,都是软骨鱼类,因为具有强壮而扁平的身体,有时它们被称作扁鲨
刺鳐曾出现在多个文化的神话和历史中,有时候被当作“刻托”。在古希腊时期,刺鳐的尾刺被用于医疗和战斗。传说,刺鳐的毒刺曾刺伤了航海家和冒险者,故事之一便是西西里暴君尼萨乌斯(Nisos)被刺鳐所伤而亡。2006年,澳大利亚自然节目主持人史蒂夫·欧文(Steve Irwin)在一次与刺鳐的互动中不幸遭到攻击,导致身亡。
2022年,由瑞典农业科学大学的海洋生态学家Lachlan Fetterplace领导的一个国际研究小组于7月在《生态学》杂志上发表了关于刺鳐噪音的发现。该研究涉及的两个刺鳐物种是粒皮裸尾魟和黑刺魟,相关视频汇编可以让人听到刺鳐的声音,其声音有点像木槌节奏乐器或双手拍打在一起。研究人员认为,这些声音是作为警告或防御性的声音。
分布栖息
刺鳐广泛分布于全球各大洋的热带亚热带浅海区域,它们独居或成群结队,聚集在浅海湾潟湖海滩附近。刺鳐是底栖生物,潜水深度范围0-137米,它们喜欢在浅水区域活动,经常埋在底部沉积物中,范围从潮间带到50m深度。
生活习性
刺鳐通常以软体动物门甲壳亚门和小型鱼类为食。它们有时会躺在海底的沙子中,伪装自己,等待猎物靠近。刺鳐的行动方式优雅,依靠宽大的胸鳍在水中滑翔。遇到威胁时,它们会迅速移动,使用其尾刺发动攻击。刺鳐能够调整它们的游泳姿态,以快速逃离捕食者或潜在威胁。刺鳐在某些情况下会对人类造成威胁,但它们并不具有主动攻击性,它们只是在自卫时才会使用尾刺伤人。
繁殖生长
刺鳐繁殖方式为卵胎生胎盘胎生),胚胎最初以蛋黄为食,然后通过特殊结构间接吸收富含粘液、脂肪或蛋白质子宫液,从母亲那里获得额外的营养。每年,雌性刺鳐会产下数十只幼鳐。
刺鳐从大海与深水中游向近岸产卵,浅水温暖,并可以保护幼鱼免于伤害。刺鳐的每个卵外所围着的角质壳,是个四角袋,称为“鲛”,又被称为“人鱼袋”。刺鳐的卵发育缓慢,有时需要6个多月。等幼鳐总目完全成形,在吃完天生带来的卵黄后,卵一端溶解开,生出一条裂缝,幼鳐鱼从这条缝里出来。
物种价值
刺鳐作为软骨鱼类的一员,研究其生物学特性对理解鱼类的进化具有重要意义。科学家们对刺鳐的感应电场能力感兴趣,这一能力为仿生学和水下探测技术提供了启示。刺鳐的毒液也是医学研究的热门领域,截至2024年10月,研究人员正在探索如何利用刺鳐毒液中的成分开发新的止痛药物或抗癌药物。刺鳐的生态角色不可忽视,它们在海洋食物链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既是顶级捕食者之一,也为许多海洋生物提供了捕食目标。
生存现状
截至2024年10月,由于过度捕捞、栖息地破坏以及气候变化,刺鳐的种群数量在许多地区呈现下降趋势,尤其是在亚洲部分地区,刺鳐常常被作为食材或药材进行捕捞。沿海地区人类活动的增加导致刺鳐的生存环境受到污染或侵占,进一步加剧了它们的生存压力。一些地区为了经济利益,大量捕捞刺鳐,在刺鳐的尾刺、皮肤和鳃被认为有较高的商业价值的情况下,这种无节制的捕捞对刺鳐种群造成了威胁。
物种保护
刺鳐在海洋生态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保护刺鳐及其栖息环境很重要。截至2024年10月,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已将部分刺鳐物种列为“近危”或“濒危”物种,需要采取紧急措施加以保护。
物种危害
如果游泳的人不小心惊扰了刺鳐,它就会用尾巴上的毒刺刺向侵犯者。如果被刺鳐刺伤,刺入皮肉再拔出,尾刺两侧锯齿会使周围组织造成严重裂伤。刺鳐尾刺毒腺分泌的毒液使伤者立即发生剧痛、灼烧感,继而全身阵痛,肌肉痉挛,创口变成灰色,苍白,周围皮肤红肿,并伴有全身症状,如血压下降、呕吐、腹泻、发烧畏寒、心跳加速、肌肉麻痹甚至死亡。若治疗不当,数天后病情仍可复发,且留有后遗症。如伤及手指,则患者手指强直,不能屈弯。如果患者伤及心脏,会导致死亡。
对于刺鳐侵袭的防御,要求旅游者在浅水处涉水,尽量趟着水走,以免打草惊蛇;潜水至海底的时候,应注意观察沙子里是否隐藏有刺鳐,切勿惊动它们;人在参与海上捕鱼等旅游项目时,不要轻易尝试触摸刺鳐。如果被刺鳐刺伤,应及时就近医治。
淡水刺鳐
淡水刺鳐生活在东南亚和澳大利亚北部的河流,体型巨大,身长可达到5米,体重可达600公斤。淡水刺鳐很难被人发现,因为它们往往隐藏在河底的沉积物中。它们主要以丽文蛤和螃蟹为食,通过电脉冲探测到猎物的存在。淡水刺鳐长有一个倒钩,内含致命毒素,它们的尾刺长度可达到38厘米。
物种对比
参考资料
刺鳐.动植物网.2024-12-26
刺鳐.鱼基地.2024-12-25
刺鳐:海洋中的隐形杀手.海洋资源.2024-12-24
刺鳐.物种库.2024-12-25
刺鳐.动物多样性网.2024-12-26
发现野生刺鳐发出声音的证据 .神秘的地球 .2024-12-25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命名和历史
分布栖息
生活习性
繁殖生长
物种价值
生存现状
物种保护
物种危害
淡水刺鳐
物种对比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