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家坊镇
福建邵武下辖镇
肖家坊镇,隶属于南平市邵武市,地处武夷山市脉南麓。肖家坊镇因镇人民政府驻地位于肖家坊村得名。1996年3月撤乡建镇,镇政府驻肖家坊村,距福州-银川高速公路互通口6公里,交通较为便利。境内有国家广电总局751台、南平武警九中队等中央、省、地级直辖单位。2019年,全镇总人口13,471人。截至2019年末,肖家坊镇户籍人口为14,031人。
历史沿革
肖家坊镇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宋代,当时属昼锦乡。经历了元代的昼锦下乡,明清时期的昼锦下乡三十六都,民国时期的和平区金石乡。1950年成立儒林乡,属第六区。1959年7月儒林乡改为桂林生产大队,属红坊公社。1960年红坊公社改称肖家坊公社。1961年6月从肖家坊公社分出桂林大队等,设立桂林公社。1964年公社驻地迁至将石村,改称将石公社。1966年公社驻地回迁肖家坊,复称肖家坊公社。1984年撤销肖家坊公社,成立肖家坊乡。1996年3月撤销肖家坊乡,成立肖家坊镇。
地理
位置境域
肖家坊镇位于邵武市西南部,距市区46公里。东南与泰宁县的龙湖镇、上青乡接壤,西北与桂林乡、和平镇毗邻,总面积105.49平方公里。
自然资源
全镇耕地面积1,200公顷,森林面积7,440公顷,林木蓄储量35.8万立方米,孟宗竹面积1,000公顷,蓄积量143.9万根。矿产资源丰富,尤其是高岭土储量,已探明储量8,000万吨以上,矿脉长达7.5公里;莹石矿储量150万吨以上,大小矿脉13条,品位平均达到86度。境内天成奇峡风景区是世界地质公园泰宁金湖的重要组成部分。2011年,肖家坊镇有耕地面积1.8万亩。
气候
肖家坊镇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多年平均气温16.8℃,1月平均气温4.5℃,极端最低气温-5℃(2010年2月4日);7月平均气温28.8℃,极端最高气温39℃(2004年6月25日)。平均气温年较差10℃。生长期年平均240天,无霜期年平均220天,最长达281天,最短为223天。年平均日照时数2174小时。年平均降水量1700毫米。极端年最大雨量2100毫米(1995年),极端年最小雨量1300毫米(2004年)。降雨集中在每年6—7月,6月最多。
水文
肖家坊镇境内将石溪属龙湖溪水系。将石溪境内长21.2千米,流域面积42.8平方千米,经村出境,汇入三明市泰宁龙湖溪。
自然灾害
肖家坊镇主要自然灾害有涝灾、旱灾、冰雹等。涝灾主要发生在每年6—8月,最严重的一次发生在2010年6月18日,造成全乡水、电、道路、电讯一度中断,农作物大面积被淹,房屋倒塌,经济损失严重。
行政区划
肖家坊镇辖11个行政村:肖家坊村、​坊前村、​登高村、​将石村、​孙家村、​将上村、​新村、​琢石村、​中际村、​黄家际村和黄家山村。
人口
2011年末,肖家坊镇总人口14432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7320人,城镇化率50.7%。另有流动人口3112人。总人口中,男性7550人,占52.3%;女性6882人,占47.7%;14岁以下2212人,占15.3%;15—64岁10736人,占74.4%;65岁以上1484人,占10.3%。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达14309人,占99.2%;有、回2个少数民族,共123人,占0.9%;2011年,人口出生率12.4‰,人口死亡率6.7‰。人口自然增长率5.7‰。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131人。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11年末,肖家坊镇有幼儿园3所,在园幼儿73人,专任教师4人;中心小学1所,教学点2个,在校生206人,专任教师56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89人,专任教师20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2011年,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投入1.1万元,比上年增长10%。
文体事业
2011年末,肖家坊镇有镇文化站1个,村级文化活动中心11个,各类文化专业户13户;各类图书室20个,藏书5万余册。2011年,有线电视用户1357户,入户率36.3%;11个村均开通高频广播,通响率100%。
2011年末,肖家坊镇有体育场13个,其中学校体育场2个,村体育场11个。11个村均安装了健身器材,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20%。
医疗卫生
2011年末,肖家坊镇有卫生院1所,村级卫生服务所11所;病床30张,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2张,固定资产总值150万元。专业卫生人员21人,其中执业医师2人,执业助理医师1人,注册护士2人。2011年,医疗机构完成诊疗4000人次。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70%,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40%,村民全部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100%。
社会保障
2011年,肖家坊镇有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6户,人数11人,支出3.26万元,比上年增长43%,月人均247元,比上年增长70%。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203户,人数458人,支出38.3万元,比上年增长15.2%,月人均69.7元,比上年增长2.6%;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800人次,共支出4200元。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20人。敬老院1家,床位40张,收养农村五保人员6人。社会服务设施52个,其中社区服务中心1个,社区服务站(所)5个。五项社会保险基金收入合计136万元,比上年增长23%。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9320人,参保率100%。
邮政电信
2011年末,肖家坊镇有邮政网点1个,投递点15个,乡村通邮率100%。电信企业1家,服务网点1个;电话交换机总容量2000门,固定电话用户1000户,电话用户普及率50%;移动电话用户3000户,比上年增加300户,移动电话普及率80%;互联网端口总数500个,互联网用户200户,比上年增加20户。
水电设施
2011年末,肖家坊镇有自来水厂12座,铺设干线水管9000米;11个村均通自来水,居民自来水普及率80%,年人均生活用水27.4吨。铺设排污管道3000米。
2011年末,肖家坊镇拥有高压输电线路1条,总长度52千米。年售电量274.33万千瓦时,综合电压合格率100%,供电可靠率100%。
经济建设
1990年起,该镇在农业方面以调整优化种植结构为突破口,发展烤烟、优质稻、茶叶、竹业种植,种植面积逐年扩大,1997年后,烤烟每年保持在300-350公顷;优质稻种植确保1,200-1,500公顷;竹山县通过留养新竹市,面积增加到1,000公顷;制定多项种茶优惠政策,鼓励农民里利用荒山种植茶叶,茶山面积发展到450公顷,可采摘300公顷,生产的“雪绒、猴头毛”等产品远销安徽、浙江省上海市等地,农民收入稳步提高。工业方面,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确定矿产、旅游、水电、竹木制品四大经济增长点,全镇旅游产业有天成奇峡景区1家,小(一)型水库1座,小水电站5座,竹木及笋制品厂6家。至2005年底,全镇工农业总产值实现2.3亿元,比1990年增长14.9倍;财政收入209万元,比1990年增长3.8倍%;农民人均纯收入4,529元,比1990年增长10.1倍。
1990年起,该镇多渠道争取资金,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先后投资800余万元,完成镇区旧街改造面积2,474平方米,新村建设14,500平方米;投入300余万元进行农网改造,实现城乡同网同价;投入800万元完成7,000余亩的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先后融资500余万元,完成村村通程控电话、移动手机基站、自来水改造和5个村的闭路电视城乡联网工程;2000年至2005年,投资1,400余万元,完成10个行政村道路水泥硬化工程。
交通
2011年,肖家坊镇境内有福州-银川高速公路、武邵高速公路、205省道3条公路干线交会,距福银高速公路邵武出口6千米。2011年,全镇11个村通村道路100%硬化;102个村民小组(84个自然村)道路硬化80条,通组道路硬化率96%。
旅游资源
天成岩景区位于该镇西南3公里,距市区50公里,景区面积近1200公顷。1997年,该镇开始着手天成岩景区旅游开发,成立初期,景区漂流项目仅有13张竹排,日接待游客最多50余人,1999年,景区被省政府列为省级自然风景名胜区,同年,景区被省旅游局定为“福建省漂流定点单位”。2002年9月,景区更名为“南武夷天成奇峡景区”,该镇先后投资1,000万元完成景区旅游公路一、二期改造工程、新建手机基站、水坝和水车、陶吧等游乐项目,使景区设施逐步完善,使景区的接待能力服务水平有质的提高,截止2005年,景区日接待游客最多300余人,据不完全统计,2005年景区门票收入突破150万元,旅游总收入突破200万元。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地理
位置境域
自然资源
气候
水文
自然灾害
行政区划
人口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文体事业
医疗卫生
社会保障
邮政电信
水电设施
经济建设
交通
旅游资源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