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陵之战是三国后期,因东吴西陵督步阐投降
晋朝,吴国将领陆抗率军讨伐步阐而与西晋将领羊作战,收复西陵(今
湖北省宜昌市西北)的一场战争。
孙吴凤皇元年(公元272年)八月,吴主
孙皓征召西陵督步阐前往建业(今南京)任职,步阐担心遭到猜忌陷害,占据西陵,投降晋朝。同年十月,孙吴朝廷以乐乡
都督陆抗率三万部众讨伐步阐,
司马炎则派出
车骑将军羊祜援助步阐。羊祜以八万
晋绥军兵分三路,令
荆州市刺史杨肇深入
西陵区,以
巴东县监军徐率领
水军攻打建平(今
巫山县北),又亲率兵五万兵马进攻
江陵县(今湖北省荆州市)以支援
步阐。
陆抗则令江陵督张咸固守江陵,以公安督
孙遵巡哨南岸抵御
羊祜,水军督留虑、镇西将军
朱琬抗击徐胤,并自率大军前往西陵驻围设防,准备迎战杨肇。两军对峙中,
孙吴部将俞赞投降杨肇,给吴军造成不利局面,但陆抗却料定俞赞必然向晋军提供情报,先攻吴军的薄弱环节,于是将计就计,连夜将军队驻防中最为薄弱的夷兵换成精兵,晋军来攻后,果然大败。
晋绥军杨肇所部在与吴军相持月余,损失惨重之后趁夜逃遁,羊祜等也随之撤兵。陆抗遂攻入西陵,将
步阐等叛将夷灭三族。
西陵之战的胜利暂时保住了东吴的国,但同时也使得吴主
孙皓被胜利冲昏头脑。西陵之战后,孙皓自认为得到上天佑助,数次派兵进攻
晋朝,而不采纳
陆抗的建议,加强西陵、建平地区的防务,导致国力徒耗。晋
太康元年,
孙吴天纪四年(公元280年),西晋将领
杜预率兵征伐东吴,吴国难以抵挡晋军的进攻。同年三月,吴主孙皓投降,孙吴至此覆灭。
战争背景
司马炎泰始八年,孙吴凤皇元年(公元272年)八月,吴主孙皓征召昭武将军、西陵督步阐前去建业(今南京)任绕帐督。步阐世代在西陵(今
湖北省宜昌市西北),突然接到征召,以为是自己失职。加之吴主孙皓在位时期粗暴骄盈、暴虐治国,又喜欢猜忌,步阐害怕有谗言祸害自己,于是在同年九月占据西陵城,投降了晋朝,后又派遣侄儿步玑和弟弟步璇前往洛阳任职。晋朝随后诏命步阐都督西陵
明朝军事,任命其为卫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侍中、兼领交州
刺史,封步阐为宜都公。十月,时任乐乡都督的
陆抗听说步阐反叛,投降了晋朝,急忙派遣将军
左奕、
吾彦、
蔡贡等人前往讨伐。
司马炎诏命
车骑将军羊祜前去迎接步阐。羊祜以八万兵力兵分三路,水陆并进,令
荆州市刺史
杨肇深入西陵救援步阐,以
巴东县监军徐胤则率领
水军攻打建平(今
巫山县北),又亲率兵五万兵马进攻
江陵县(今
湖北省荆州市),试图牵制陆抗主力以支援步阐。陆抗方面则命令江陵督张咸固守江陵,以公安督
孙遵巡哨南岸抵御羊祜,水军督留虑、镇西将军
朱琬抗击徐胤,自己则率领大军前往西陵,准备迎战杨肇。
战争经过
驻围设防
陆抗率军抵达西陵周围后,令吴军在赤溪(今
宜昌市西北五里)至故市(今宜昌)一线修筑高大坚固的围墙壁垒,使之对内可以包围
步阐,对外又能抗御晋兵。陆抗日夜催促部下修筑防御,仿佛敌军已经到来,部众们叫苦不迭,劝其应趁三军士气正盛时即刻出兵攻打步阐,待到晋军来援时,西陵必然已经攻克,而非把精力损耗在修筑长围上,使士兵与百姓劳苦不堪。陆抗则表示西陵城坚固险要,粮食充裕,而城中所修缮的防御设施,又是陆抗过去一手准备的,难以在一时之间攻克。届时倘若晋军来援,吴军毫无防备,必然内外守敌。当时吴军众将都想立即攻打西陵,
陆抗总是不准。
枝城市知府雷谭的言辞极为恳切,陆抗想要服众,便允许他进攻一次,吴军果然失利,众人这才服气,完成了对壁垒的修筑。而当吴军刚刚将包围西陵的围墙修好后,
羊祜所率的五万晋军就到达了江陵。众将认为陆抗不应西上抵御晋军而放弃江陵。陆抗却表示江陵城防坚固,兵力充足,没有什么值得忧虑的。即使晋军占领江陵,也不能守住,吴军不会有什么损失。而且晋军若是占领西陵,
江南诸山中的
古彝族也会发生骚动,他们的祸患不可估量。于是
陆抗亲自率军奔赴西陵。
陆抗因为
江陵县以北道路平坦,曾命令江陵督张咸在该地修筑堤坝,截断河水,使河水淹没平地以阻绝外寇入侵和内部叛乱。羊祜想要利用江陵大坝的水来行船运粮,就故意扬言称要破坏堤坝,让晋军的步兵通行。陆抗听说后就命令张咸赶快破坏堤坝。众将对此都疑惑不解,多次劝阻,但是陆抗不听。待
羊祜到了
当阳市(今
湖北省宜昌市当阳市)后,他听说堤坝已毁,不得不改用车子运输粮草,费力不已。
击破晋军
司马炎泰始八年,
孙吴凤皇元年(272年)十一月,
晋朝的巴东监军徐胤率领
水军抵达建平,荆州
刺史杨肇也率部抵达西陵。就在两军对峙之时,吴军将军
朱乔部下营
都督俞赞都逃到杨肇那里投降。
陆抗表示,俞赞是军中旧吏,知道吴军的虚实,他常担心夷人的军队训练不精,倘若敌军进攻,必然会先攻打他们的防守。于是陆抗当夜就将夷兵所在防地都换上了有作战经验的精兵防守。次日,杨肇果然攻击原来夷兵防守的地方,陆抗下令反攻,吴军射出的箭和扔出的石头就像下雨一样,让杨肇的部众伤亡惨重。十二月,杨肇在西陵和陆抗对峙一个月后,无计可施,乘夜逃走。陆抗想去追击,但又担心
步阐在要害之地养精蓄锐,伺机出动,袭击吴军。而吴军兵力不足,无法两边作战。
陆抗于是只下令擂响战鼓,警戒部众,做出要追击的样子。
杨肇的部众十分惊恐,丢盔弃甲而逃。陆抗随后派轻装部队紧跟其后,杨肇所部大败,
羊祜等也都率大军退回。
战争结果
随着杨肇、羊祜等所部八万
晋绥军在作战失利后退兵,陆抗攻克西陵,诛杀了步阐全家和及其手下同谋将官数十人,又把他们诛灭三族。陆抗又向朝廷请求赦免了其余的几万胁从者,平定了这场叛乱。战后,陆抗修缮城围,而后返回东边的乐乡(今
湖北省荆州市松滋市),脸上丝毫没有骄傲的神色,就像往日一样谦虚,因此他得到将士们的欢心。吴主
孙皓随即升
陆抗为都护。晋军将领羊祜等则应作战不利,回朝后被弹劾以八万军队败给三万吴军而遭贬。其中,
羊祜被贬为
平南县将军,
杨肇被贬为平民。
影响与后续
西陵之战的胜利暂时保住了
孙吴的国祚,但这场战争的胜利同时也使得吴主孙皓被冲昏头脑,屡次对
晋朝发动攻势,进而徒耗国力,促使孙吴走向了灭亡。
西陵之战后,吴主孙皓自认为得到上天的佑助,志向越发显扬,他让术士尚广为其
占卜是否能取得天下。尚广回答称庚子年,青色的车盖将会驶入
洛阳市。
孙皓听了非常高兴,认为自己定能伐灭西晋,从此不修治德政而专门研究并吞晋朝的计划。在这之后,孙皓数次派兵进攻西晋。
陆抗上书劝阻,称穷兵武不是入主中原的良策,但是孙皓没有听从。吴凤皇三年(公元274年),陆抗病逝。临终前,他上书劝告孙皓加强在西陵、建平地区的防务,孙皓也没有理会。
晋朝方面,西陵之战让原本主张伐吴的西晋将领
羊祜看到
孙吴还颇具实力,消灭东吴的时机尚未成熟。于是羊祜改变计划,采取了加强自己,怀柔对方,以待时机的方针。羊祜在表面上与吴军修好,暗中则加强了伐吴的准备,大力加强对水师的训练。羊祜虽然最终未待伐吴便病逝,但他临终前向
司马炎推荐了可以取代自己的贤才
杜预。晋
太康元年,东吴
天纪四年(公元280年),杜预指挥
晋绥军征伐
孙吴,东吴的军队节节败退。同年三月,随着晋军兵临建业城下,
孙皓见大势已去,自缚率文武官员投降,孙吴至此覆灭。
战争评价
陟云子在其所著的《三国之乱 另类视角下的三国历史》一书中评价
陆抗在西陵之战中能料敌机先、巧借地利,故能以少胜多。西陵之战的胜利大大延缓了
孙吴灭亡的进程,是三国后期的经典战例。
相关轶事
陆抗在诛杀
步阐全族时,连婴孩也没有放过。有识道之人听闻后,认为陆家后世必定会遭到报应。后来在西晋八王之乱中,陆抗的三个儿子,
陆机、
陆云、
陆耽全族被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