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尾大蚕蛾
世界上尾突最长的蛾
长尾大蚕蛾是一种世界上尾突最长的蛾,属于昆虫纲鳞翅目天蚕蛾科长尾水青蛾属。该物种分布于中国的湖北、湖南省福建省贵州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广东省云南省浙江省等地。该物种的幼虫粗壮,大多生有许多毛瘤。长尾大蚕蛾的学名为Actias dubernardi Oberthur,是由Charles Oberthür于1897年首次描述的。长尾大蚕蛾一年发生两代,成虫4月及7月间出现,以蛹在附着于枝条上的茧中过冬。
形态特征
翅展90-120mm。雌,雄色泽完全不同,雄蛾体橘红色,翅杏黄色为主,外缘有很宽的粉红色带;雌蛾体青白色,翅粉绿色为主;雌,雄蛾前翅中室带有眼状斑,后翅均有一对非常细长的尾突,且尾突都带有粉红色。体白色,触角黄褐色,前胸前缘紫红色,肩膀后缘淡黄色;前翅粉绿色,外缘黄色;中室有1个眼纹,中央粉红色,内侧有较宽的波形黑纹,间杂有白色鳞毛,外侧有黄褐色轮廓;外线黄褐不明显。后翅后角的尾突延长成飘带状,长达85毫米;尾突橙红色,近端部黄绿色,外缘黄色,中室眼纹粉红色,不甚明显,外线不显著。
生长环境
长尾大蚕蛾的宿主植物主要是松树,包括马尾松云杉(Scots 松属)和黑松。在野外,它们以马尾松为食,幼虫相当喜欢云杉,但也会吃黑松。在圈养中,已确认有效的食物植物包括松树(Pinus Sylvestris)、白松(P. strobus)和黑松(P. nigra)。此外,也有人在圈养中使用了更多的食物植物,包括落叶松(Larix sp.)和黄杉(Pseudotsuga sp.),但效果不佳。这种物种来自高山地区,所以它相当耐寒。最好在室内饲养,用小松树套袖。其他宿主植物还包括栎、樟、柳、杨、桦、苹果、梨、栗、胡桃属胡萝卜等。
繁殖
长尾大蚕蛾从卵到成虫的发育周期需要70-85天,具体时间取决于环境温度和湿度。雌性会释放信息素以吸引雄性进行配种。雌性产下的卵多达120枚,卵呈椭圆形,大小约为1.5×1毫米,颜色为灰白色,会牢固地粘在雌性所在的笼子的树枝或侧面上。
幼虫在孵化后的10-14天内开始进食,孵化速度随温度和湿度的升高而加快。新孵化的幼虫是黑色的,有毛发。在幼虫阶段,它们会蜕皮四次,随着成长,颜色会从黑色变为深红褐色,再变为橙褐色,最终在第三龄期变成绿色,带有白色条纹和银/金属反光标记。胸部节段上有一条白色、黑色和红色的条纹,可以打开和关闭以显示或隐藏警示色彩。
成熟的美国白灯蛾体长60-75毫米。它们会在青苔松针中在地面上纺织其褐色的蚕茧。蛹期长约35毫米,成虫在蚕茧中经过大约四到六周后出现,具体时间取决于温度和湿度。成虫的寿命很短,不超过10至12天,雌性寿命较长,因为雌性会静静地等待配偶。在中等大小的笼子中很容易联会
杂交研究
一队法国昆虫学(D. Adés、R. Cocault、R. Lemaitre、R. Zaun和R. Vuattoux)成功获得了与伊莎贝尔天蚕蛾(Graellsia isabellae)杂交的美丽品种。这一研究表明长尾大蚕蛾在昆虫学和遗传学领域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生长环境
繁殖
杂交研究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