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学是以昆虫为研究对象的科学。从事昆虫研究的人称作昆虫学家(Entomologist)。遍及全球的昆虫学家对昆虫进行观察、收集、饲养和试验,他们所进行的研究涵盖了整个生物学规律的范畴,包括进化、
生态学、行为学、形态学、
生理学、
生物化学和
遗传学等方面。这些研究的总体特征就是研究的生物体是昆虫。
昆虫学
生物学家选择研究昆虫作为科学研究材料,从中揭开了很多自然之谜,最突出的例子就是以
果蝇(Drosophia melanogaster)为材料发展起来的遗传学。
以昆虫为研究材料的优点:昆虫易于饲养,生活周期短,能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个体;昆虫是开放循环的动物,器官和
内分泌腺的移植比较容易,无脊椎动物的生理问题很多都是以昆虫为实验材料研究的;昆虫作为研究材料不像
灵长目容易受到社会和道德约束。
昆虫学家除了从事基础研究、揭示昆虫生长发育之规律外,在很多情况下主要是从事有害昆虫的防治研究及有益昆虫的利用研究。昆虫学家的责任就在于掌握自然规律,控制昆虫、管理昆虫,使其“有害不害,有益更益”。
随着人类的生产活动和科学试验,以及其他基础学科的发展和学科间的交叉渗透,昆虫学已由描述阶段、实验阶段进入
分子生物学阶段,正朝着宏观和
微观两个方面发展,在学科发展过程中,昆虫学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许多分支学科。
著名昆虫学家
亨利·法布尔
世界最著名的昆虫学家亨利·法布尔(Jean-Henri Casimir Fabre, 1823—1915),1823年12月22日,让-亨利·卡西米尔·法布尔出生于
普罗旺斯的圣雷
恩村。此后的几年间,法布尔是在离该村不远的马拉瓦尔祖父母家中度过的,当时年幼的他已被乡间的
凤蝶总科与蝈蝈儿这些可爱的昆虫所吸引。七岁那年,法布尔回到圣雷恩开始上学,但那一段儿时岁月一直深深地铭刻在他的心中。1833年,法布尔一家来到了
罗德兹,其父靠经营一家咖啡馆维持生计。四年后,一家人又移居到
图卢兹。法布尔进了图卢兹的神学院,但中途退学,出外谋生,曾在铁路上做过工,也在市集上卖过柠檬。后来,他通过了阿维尼翁师范学校的选拔考试,获得奖学金,并在三年的学习后获得了高等学校文凭。毕业后,时年十九岁的法布尔在卡本特拉开始了他的教师生涯,所教授的课程就是自然科学史。
1849年,他被任命为
科西嘉岛阿雅克肖的物理教师。岛上旖旎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物种,燃起了他研究植物和动物的热情。阿维尼翁的植物学家勒基安向他传授了自己的学识。此后,他又跟随着莫坎-唐通四处采集花草标本,这位博学多才的良师为法布尔后来成为博物学家、走上科学研究的道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853年,法布尔重返
法国大陆,受聘于
阿维农的一所学校,并举家迁进了圣-多米尼克街区的染匠街一所简朴的住宅里。1857年,他发表了《节腹泥蜂习性观察记》,这篇论文修正了当时昆虫学祖师莱昂·杜福尔的错误观点,由此赢得了法兰西研究院的赞誉,被授予实验
生理学奖。这期间,法布尔还将精力投入到对天然染色剂
茜草或
茜素的研究中去,当时法国士兵军裤上的红色,便来自于茜草粉末。1860年,法布尔获得了此类研究的三项专利。
后来,法布尔应公共教育部长
维克多杜卢伊的邀请,负责一个成人夜校的组织与教学工作,但其自由的授课方式引起了某些人的不满。于是,他辞去了工作,携全家在奥朗日定居下来,并一住就是十余年。
在这这十余年里,法布尔完成了后来长达十卷的《
昆虫记》中的第一卷。期间,他多次与好友一同到万度山采集植物标本。此外,他还结识了
英国利奥六世米
尔,但米尔英年早逝,两人酝酿的计划“沃克吕兹植被大观”因此夭折。同时,一大不幸降临到法布尔身上:他共有六个孩子,其中惟一与父亲兴趣相投、热爱观察大自然的儿子
儒勒·凡尔纳年仅十六岁便离开了人世。此后,法布尔将发现的几种植物献给早逝的儒勒,以表达对他的怀念。
对真菌的研究一直是法布尔的爱好之一。1878年,他曾以沃克吕兹的真菌为主题写下许多精彩的学术文章。他对块的研究也十分详尽,并细致入微地描述了它的香味,美食家们声称能从真正的块菰中品出他笔下所描述的所有滋味。
1879年,法布尔买下了塞利尼昂的荒石园,并一直居住到逝世。这是一块荒芜的不毛之地,但却是昆虫钟爱的土地,除了可供家人居住外,那儿还有他的书房、工作室和试验场,能让他安静地集中精力思考,全身心地投入到各种观察与实验中去;可以说这是他一直以来梦寐以求的天地。就是在这儿,法布尔一边进行观察和实验,一边整理前半生研究昆虫的观察笔记、实验记录和科学札记,完成了《
昆虫记》的后九卷。如今,这所故居已经成为博物馆,静静地坐落在有着浓郁普罗旺斯风情的植物园中。
法布尔一生坚持自学,先后取得了业士学位、数学
学士、
自然科学学士学位和自然科学博士学位,精通拉丁语和希腊语,喜爱
古罗马作家
贺拉斯和诗人
普布留斯·马罗的作品。他在绘画、水彩方面也几乎是自学成才,留下的许多精致的菌类图鉴曾让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法国诗人
弗雷德里克·米斯特拉尔赞不绝口。
法布尔晚年时,《
昆虫记》的成功为他赢得了“昆虫界的
荷马”以及“科学界诗人”的美名,他的成就得到了社会的广泛承认。法布尔虽然获得了许多科学头衔,但他仍然朴实如初,为人腼腆谦逊,过着清贫的生活。他的才华受到当时文人学者的
爱慕,其中包括
英国生物学家
查尔斯·达尔文、1911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比利时剧作家
莫里斯·梅特林克、
德国作家荣格尔、法国哲学家
亨利·柏格森、诗人
斯特凡·马拉梅、
普罗旺斯文学家鲁玛尼耶等。由于《
昆虫记》中精确地记录了法布尔进行的试验,揭开了昆虫生命与生活习惯中的许多秘密,达尔文称法布尔为“无法效仿的观察家”。当他居住在塞利尼昂时,不少学者、文学家们纷纷前去拜访他。法布尔在自己的居所曾接待了
路易斯·巴斯德、英国
利奥六世米尔等学者,但与他们的通信并不频繁。公共教育部长维克多·杜卢伊将法布尔举荐给
拿破仑三世,后者授予他荣誉勋位勋章。
法国政治家
雷蒙·普恩加莱途经塞利尼昂,特意绕道荒石园向他致意。拥有多重身份的法布尔的作品种类繁多:作为博物学家,他留下了许多动植物学术论著,其中包括《茜草:专利与论文》、《阿维尼翁的动物》、《块菰》、《橄榄树上的伞菌》、《葡萄根瘤蚜》等;作为教师,他曾编写过多册
化学物理课本;作为诗人,他用法国南部的
普罗旺斯语写下了许多诗歌,被当地人亲切地称为“牛虻诗人”,此外,他还将某些普罗旺斯诗人的作品翻译成
法语;闲暇之余,他还曾用自己的小
口簧琴谱下一些小曲。
然而,法布尔作品中篇幅最长、地位最重要、最为世人所知的仍是《
昆虫记》。这部作品不但展现了他科学观察研究方面的才能和文学才华,还向读者传达了他的人文精神以及对生命的无比热爱。
1915年,将一生奉献给昆虫研究的学者法布尔逝世了,享年九十二岁,他在钟爱的昆虫的陪伴下,静静地长眠于荒石园,然而他仅有的几张照片,以及他所留下的朴实优美的文字,仍能让读者们瞥见这位学者的身影:一位和蔼老者,鹤发童颜,目光敏锐而纯真,一副法国南部乡间的朴素打扮,头戴宽边
遮阳帽,脖系方巾,手里握着他的宝贝
捕虫网;不用开口,他嘴边常挂着的舒心微笑,就仿佛已经在邀请您进入他的昆虫世界。
《
昆虫记》原著书名可直译为《昆虫学的回忆》,副标题为“对昆虫本能及其习俗的研究”。共十卷,每卷由若干章节组成,绝大部分完成于荒石园。1878年第一卷发行,此后大约每三年发行一卷。
原著内容如其名,首先最直观的就是对昆虫的研究记录。作者数十年间,不局限于传统的解剖和分类方法,直接在野地里实地对
法国南部
普罗旺斯种类繁多的昆虫进行观察,或者将昆虫带回自己家中培养,生动详尽地记录下这些小生命的体貌特征、食性、喜好、生存技巧、蜕变、繁衍和死亡,然后将观察记录结合思考所得,写成详细确切的笔记。
但《
昆虫记》不同于一般科学小品或
百科全书,它散发着浓郁的文学气息。
首先,它并不以全面系统地提供有关昆虫的知识为惟一目的。除了介绍
自然科学知识以外,作者利用自身的学识,通过生动的描写以及拟人的
修辞手法,将昆虫的生活与人类社会巧妙地联系起来,把人类社会的道德和认识体系搬到了笔下的昆虫世界里。他透过被赋予了人性的昆虫反观社会,传达观察中的个人体验与思考得出的对人类社会的见解,无形中指引着读者在昆虫的“伦理”和“社会生活”中重新认识人类思想、道德与认知的准则。这是一般学术文章中所没有的,但却是文学创作中常见的。不同于许多文学作品的是,《
昆虫记》不是作家笔下创造出来的世界,所叙述的事件都来自于他对昆虫生活的直接观察,有时甚至是某种昆虫习性的细枝末节。
其次,虽然全文用大量笔墨着重介绍了昆虫的生活习性,但并不像学术论著一般枯燥乏味,本书行文优美,堪称一部出色的文学作品。作者的语言朴实清新,生动活泼,语调轻松诙谐,充满了盎然的情趣和诗意。作者对自然界动植物声、色、形、气息多方面恰到好处的描绘,令读者融入了19世纪
法国南部
普罗旺斯迷人的田园风光中。作者在描写中使用大量栩栩如生的比喻,此外,他凭借自己拉丁文和希腊文的基础,在文中引用希腊神话、历史事件以及《圣经》中的典故,字里行间还时而穿插着普罗旺斯语或拉丁文的诗歌。法布尔之所以被誉为“昆虫界的
荷马”,并曾获得诺贝尔奖文学奖的提名,除了《
昆虫记》那浩大的篇幅和包罗万象的内容之外,优美且富有诗意的语言想必也是其中的原因之一。
《昆虫记》融合了科学与文学,这也意味着它既有科学的理性,又有文学的感性。书中不时语露机锋,提出对生命价值的深度思考,试图在科学中融入更深层的含义。作品中的理性成分体现作者的研究与思考中。法布尔在对昆虫的观察研究中,反复试验,并考证多方资料,对主流学术观点敢于质疑,探求真相,追求真理,竭尽自己之所能对知识结构不断探索和补充,对自己的观察结果不轻易下定论,同时表明自己的怀疑态度与自身的局限。他在观察昆虫之余抒发感想时,清醒地认识到人类的自大,
机械化社会的野蛮,话语间时常讥讽人类僵硬不化的成见,并谨慎地对社会现状进行冷静的思索。
这部作品中的感性成分,不仅反映在作品的内容与语言表达上,甚至还反映在作者的研究与思考中。从行文来看,作品充满了拟人化的昆虫生活,从用人类着装来形容昆虫的外部特征,到用婚礼来象征昆虫求偶
交配的过程,再到对它们在自然界所做贡献的歌颂,作者的情感随着昆虫的命运而变化。此外,在研究记录之余,作者在字里行间也提及自己清贫乐道的乡间生活、所居住的庭院、外出捕虫的经历,向读者介绍膝下的儿女,乃至他的家犬,这正符合了“回忆”二字,充满了人情味。而作者在研究与思考过程中,使用野外实验法与观察法等研究方法,研究活着的昆虫,悉心观察生命,这与解剖分类相比,本身就带上了感性的色彩。他在许多观察之后的想法也无不与生命有关,建立在对生命的尊重与热爱之上。
可以说,这部作品的感性基调以及动力,就是一种对生命的敬畏和关爱,一种对生存的清醒认识;一种对生活的深厚感情。而科学的理性就是得到了这种感性的支持,才能持续下去。作者由热爱自然、热爱生命而产生了对生命的好奇,于是在观察中认真体验生命的每一种表现,并陶醉其中,乐此不疲,这继而又支撑了学者一心探求真相的科学精神。
如果说法布尔的《
昆虫记》是一般文学作品或一般科学作品所无法企及的,那么严格来说,它也有自己的局限性。以专业的标准来衡量,法布尔是个博物学家,“非专业”的昆虫学家;其文学手法也不能超越当时所有卓越的文学作品。在作品中,人作为观察者,用文学的笔调让昆虫带上了“人性”的色彩,却不足以成为
社会学或
伦理学的专著。总之,单独从昆虫学、社会学或伦理学的任何一个角度来看,这部作品都是有局限的。同时,我们更应该承认,将科学研究成果与文学写作相结合,历史上并非只有法布尔一人。然而,《
昆虫记》以自己的特色,获得了极大的影响与声誉。
《昆虫记》并非刻意写就,而是作者自得其乐地观察与写作的成果。这便定下了作品的基调:看似平平淡淡,但却无时无刻地反映出作者珍爱生命、热爱生
活的情感,一如其朴实清贫,但宁静美好的乡间生活。他留下的观察记录是不变的,但给读者的思索却是灵活可变的,他没有强迫他人接受自己的观点,只是给读者带去了知识、趣味、美感以及思想的享受。
《
昆虫记》原著问世以来,已被译为多种文字,在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就已经有了汉译本,引发了当时广大读者浓厚的兴趣。到了九十年代末,中国读书界再度掀起“法布尔热”,出现了多种《
昆虫记》的摘译本、缩编本,甚至全译本。
胡经甫
原名
胡经甫,笔名
胡经甫。原籍
三水区,生于
上海市。1917年毕业于
东吴大学。1920年赴美留学,获
康奈尔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22年返国后历任
清华大学生物
学讲师,江苏昆虫局技师,
东南大学、苏州东吴大学、
光华大学、
燕京大学等校教授。
康奈尔大学昆虫系客座教授。曾受聘为中央研究院评议员。建国后,历任
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委员、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教授,中国科学院专门委员,中国动物图谱编委会委员等。
生平致力于
生物学研究和教育工作,为
中原地区昆虫学奠基人之一。著有《中国昆虫名录》、《无脊椎动物》、《中国水生昆虫》等。所编著的《中国的石蝇》和《中国昆虫名录》为中国昆虫学巨著之一,记载昆虫25目、392
科、4968属、20069种;抗美援韩战争中,参加反
细菌战调查,受到表彰。
周尧
男,
汉族,l9l2年6月8日生于浙江县。
意大利皇家
那不勒斯大学博士。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一级教授,博士生及
博士后导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昆虫研究所名誉所长,
杨凌昆虫博物馆馆长。
陕西省动物研究所名誉所长。陕甘宁青新五省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委员会总顾问。
圣马力诺国际科学院院士。全国劳动模范。先后创办昆虫趣味会、天则昆虫研究所、
天则出版社,主编《趣味的昆虫》、《中国昆虫学杂志》、《中国之昆虫》、《
昆虫分类学报》、《动物世界》等学术刊物。著有昆虫学等论文、专著200余种,重要的有《中国昆虫学史》、《中国盾志》、
《
中国蝴蝶分类与鉴定》等,主编《
中国蝶类志》、《农业昆虫学基础》等。
张广学
男,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院士。1989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现任
中国昆虫学会理事长。
回族,山东定陶人,1921年1月31日生。张先生1946年2月毕业于中央大学农艺系,1946年2月——1951年元月在四川遂宁棉场、
北京市农业部华北棉产改进处任技佐,1948年2月与当时的北平研究院
朱弘复先生合作研究
棉蚜。1951年2月调
中国科学院昆虫研究所(现动物所),从事棉虫学、昆虫
生物学和
蚜虫分类学的研究。50多年来先后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论文100多篇、专著20多册、科普文章及小册子33篇,编写
科学教育影、视剧本和任科学顾问10部。发现并记述蚜虫8个新属、211个新种、新
亚种,对蚜虫种型的演化提出了创见,首次报道61种蚜虫的核型、2种蚜虫的C-带带型,并分析了其在分类学上的意义,对我国蚜虫系统分类做出突出贡献。工作中能坚持科研与生产相结合,如马铃薯脱毒种薯生产良种繁育体系技术一般可增产50%,当归优质丰产栽培技术亩增效益千元,该项目具创新性,在国际属领先地位。获得各种成果奖10多项。
钦俊德
男,
汉族。现任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院士,《Entomologia Sinica(中国昆虫科学,英文刊)主编。
1916年4月12日出生于
浙江省安吉县。1940年毕业于
东吴大学生物系,1941年进
燕京大学研究院主修实验
动物界。1947年赴
荷兰,进
阿姆斯特丹大学研究院攻读昆虫生理学,1950年毕业获理科博土学位。1950一1951年任
美国明尼达大学荣誉研究员。1951年回国后历任
中国科学院研究员、研究室主任、
中国昆虫学会理事、理事长,《
昆虫学报》主编。1979-1980年任荷兰瓦赫宁根农业大学昆虫系访问教授。198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钦俊德是我国昆虫生理学研究和教学工作的开拓人之一。从1952年起,在中国科学院昆虫研究所及合并以后的动物研究所创办昆虫生理研究室,并主持该室工作达三十年之久。在五十年代曾应北京农业大学、
北京大学等校聘请讲授昆虫
生理学课程。业务专长为昆虫食性营养及卵期
生物学的研究。早在四十年代末开始研究昆虫与植物间的生理关系,曾数次总结该领域的研究进展,对昆虫在
宿主植物选择时的行为反应、营养需要和代谢适应之间的相互关系等,提出链索反应的观点。五十年代对
飞蝗食料植物及蝗卵发育与抗逆机制的研究,曾为飞蝗的预测预报和根治
蝗灾提供理论依据。其后,从事于
七星瓢虫和
赤眼蜂食性、营养的研究;旨在为将来大规模利用此类害虫天敌进行
生物防治奠定基础。主要著作有《昆虫与植物的关系》、《昆虫的鸣声》等;有关蝗卵的研究、
棉铃虫、
东方黏虫、七星
瓢虫食性营养的科学论文50多篇。曾两次荣获
国家自然科学奖。
陆宝麟
男,生于1916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院士。长期从事蚊虫
分类学、
生物学和防治的研究,着有《中国动物志·昆虫
纲。第八卷·
双翅目蚊科(上卷)》、《中国动物志。
昆虫纲第九卷。双翅目·
蚁科(下卷)》、 《蚊虫综合防治》等专著,主编(医学昆虫学》等著作。
尹文英
女,生于1922年,
中国科学院上海昆虫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动物志编辑委员会委员,《中国昆虫科学(英文版Entomologia Sinica)》编辑委员会委员。尹先生致力于
原尾目的系统分类研究,通过比较精子学和内部各器官的亚显微结构等,将原尾目提升为与昆虫纲并行的
原尾目,同时对原尾纲的分类系统作了重大改进。代表性著作有《中国动物志·原尾纲》等。
刘崇乐,男,祖籍
福建省福州市。1901年9月20日生于上海,1969年1月6日卒于北京,享年68岁。著名昆虫学家,为我国昆虫学创始人之一。曾任
中国科学院昆明分院副院长,兼任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首任所长、
中国昆虫学会理事和《
昆虫学报》主编。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为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刘崇乐
1920年毕业于清华学校,赴美国
康奈尔大学攻读昆虫学。1922年获康奈尔大学
农学土学位,1922-1926年在康奈尔大学攻读昆虫学并获得博士学位。获
博士学位后回国,出任
清华大学生物系教授兼系主任,创办附属昆虫研究所并任所长,培养了一批我国早期的昆虫学人才。
抗日战争爆发后,随校南迁
昆明市,并着手
云南省昆虫的研究。抗战胜利后随校返京。1926年返国后至解放前历任清华大学生物系教授、
东北大学生物系教授兼系主任、
北京师范大学生物系教授兼系主任、清华大学农业研究所教授、清华大学农学院昆虫系主任以及北京农业大学昆虫学系教授、系主任及该校昆虫研究所所长。为英国皇家昆虫学会会员。
新中国成立后调至中国科学院昆虫研究所、动物研究所、任室主任,为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学部委员,曾任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昆虫资源室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云南分院副院长兼昆明动物研究所所长。
1949年任北京农业大学昆虫学系主任(1949年9月,由
京师大学堂农科大学、
清华大学农学院和
华北大学农学院合并为北京农业大学;1995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北京农业大学与
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合并成立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昆虫学系是在原
北京大学昆虫学系、清华大学昆虫学系及华北大学昆虫教研组师生队伍和设备的基础上建立的,是我国现代昆虫学科的主要发端之一。其昆虫学教研历史可追溯到京师
京师大学堂时期,20世纪30年代有关教师就开始培养硕士研究生,
刘崇乐院士、一级教授
周明牂博士和
陆近仁博士、
陆宝麟院士等我国现代昆虫学先驱曾在此任教,为我国昆虫学科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1952年调入中国科学院实验生物研究所昆虫研究室(即昆虫研究所前身)。是年,美国在侵朝战争中悍然使用
生化武器。刘崇乐受命参加“美帝国主义细菌战罪行调查团”前往中朝边境调查取证。他以精湛的学识和分析能力查获了
美国军队撒播带菌昆虫,危害和平居民的种种罪行,向国际科学委员会提出了有力的证据。1958年任昆明动物研究所首任所长。
刘崇乐院士是我国老一辈有成就的昆虫学家,专长生物防治学、工业益虫利用及昆虫
语文学。曾进行
胡蜂科、瓢虫科、
虎甲、
天幕毛虫、
红蜘蛛及梨
实蝇科等分类区系及防治的研究,发表学术论文五十余篇,专著四册、译著三册,并在国内倡导开展了昆虫病理及微生物防治、资源昆虫等领域的科学研究,获得了各方公认的成就。
50年代起,刘崇乐院士立足于昆虫学基础知识的丰富积累,密切结合经济建设大发展的需要,在国内首倡资源昆虫学研究。他积极从事
捕食性天敌昆虫的应用和开发研究;进行
寄生蜂、
寄蝇科的利用,为我国综合治理农业、林业和
园艺害虫作出了贡献,是我国
生物防治研究的先驱。
1955年以来,
刘崇乐院士密切关注我国工业、国防的重要原料
紫胶虫的研究。时值
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实施禁运封锁,获得紫胶来源十分困难。1955-1958年间,刘崇乐院士出任中苏科学院联合组织的云南紫胶考察队队长,率中苏科学家和我国有关产业部门及
云南省科技工作者百余人,进行了连续多年的综合性考察,为
胶蚧的人工放养、产区的扩大、产量的提高作出了卓有成效的贡献。
1956年,中苏科学院云南紫胶工作队改名为中苏云南生物资源考察队。除紫胶之外,调查研究扩充到动植物区系和资源。动物方面涉及昆虫、鱼类、两栖
爬行纲、鸟类和
哺乳纲。上述调查获得了诸多新发现,证实了
云南省动物种类繁且区系复杂、资源丰富。“动物王国”之称誉被科学界确认,为云南建立专业性的动物学研究机构作出了奠基性的准备。
刘崇乐院士一生热爱昆虫学研究。早期以
胡蜂科为主要对象,中后期侧重于瓢虫科和
寄生蜂、
寄蝇科、
蜘蛛的研究。他刻苦好学,知识渊博、精通外语、广收昆虫文献并极有研究。他学风严谨、做事认真,严于自律又诲人不倦,受到同仁的普遍敬重。在其一生的教育、科研生涯中,著述甚丰。在中外刊物发表论文53篇,撰写学术专著6部,译著2部。刘老学识渊博,中、英文字精炼,长期担任着《
昆虫学报》的主编。他对理论联系实际,科学为生产服务的观点比较明确,自己虽长于昆虫分类学,但科研不限于此而能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引导青年人开拓新的领域。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