蚁科
昆虫纲膜翅目下的一个科
蚁科(食虫类:Formicidae),是昆虫纲膜翅目动物。至2023年,全球生物物种名录(COL)收录的蚁科下有20亚科,359属,10213种,4515亚种。蚂蚁体长2~20毫米。头、胸、腹间分界明显。足发达;跗节5节。体躯平滑,或有毛刺、刻纹和瘤突。多为黑色、褐色、黄色或红色。
蚂蚁分布非常广泛,在陆地各种生境下均有蚂蚁分布。多生活在地下或朽木中,也有生活在树上的。它们为社会性巢居生活,分为雄蚁、雌蚁、工蚁兵蚁。它们是杂食类,食物有昆虫、植物、蜜露或菌类等。其是一类内生翅类美国白灯蛾阶段经过虫蛹阶段,然后变成成虫。
大多数蚂蚁在人类消灭它们的努力中都幸存下来。少数物种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蚂蚁在改善土壤物理化学性质、农林害虫防控等方面有重要作用;它们还可以被食用。但有些种类会危害植物地下根状茎;可用化学等方法来防治。
分类
卡尔?冯?林奈(Linnaeus)于1758年10月1日出版的《自然系统》第十版,为蚁科分类研究奠定了科学基础,首次科学地建立了蚁科的模式属——蚁属(Formica)。从20世纪40年代以来,蚁科分类进入了稳定发展的阶段。1954年,蚁科被划分为2个亚科群:猛蚁组(Poneroidcomplex)和蜜蚁组(Myrmecioidcomplex)。后来蚁类学家们利用形态学特征和支序分析方法进行研究,得出了许多不同的系统发育的结论;他们使用了大量的特征对此进行研究,仍觉得所提出的系统发育关系结论还不够清晰。因为蚁巢中工蚁最常见,数量最多,所以蚂蚁的形态分类主要依据工蚁的特征,如果巢内个体已经分化出兵蚁则同时依据兵蚁的特征。随着分子生物学特征和数值分析方法在蚁科昆虫的系统发育研究中被广泛应用,最早根据线粒体脱氧核糖核酸序列进行了亚科级水平上的分子系统发育研究,研究包含了7个亚科。至2023年,全球生物物种名录(COL)收录的蚁科下有20亚科,359属,10213种,4515亚种
演进
结合化石年代鉴定推断蚁科昆虫起源于侏罗纪。蚁科在系统发育上与胡蜂总科蜾蠃总科最为接近,一般认为臀钩土蜂科的臀钩土蜂祖先型是蚁科的祖先。1966年,发现了一种生活在白垩纪的蚂蚁(Sphecomyrma)化石残骸,这个被困在琥珀中的标本可以追溯到大约9200万年前,它有一些黄蜂的特征,但在现代蚂蚁身上没有发现。Sphecomyrma 可能是一种地面捕食者,而 Haidomyrmex 和 Haidomyrmodes 作为 Sphecomyrminae 亚科的相关属,被重建为活跃的树栖捕食者。在缅甸9900万年前的琥珀中发现了更古老的 Sphecomyrmodes 属蚂蚁2006年的一项研究表明,蚂蚁的出现比之前认为的要早数千万年,大约在1.68亿年前。在大约1亿年前被子植物门出现后,它们开始多样化,并在大约6000万年前取得了生态优势。一些类群,如细猛蚁亚科(Leptanillinae)和切叶蚁亚科(Marialinae),被认为是从早期的原始蚂蚁中分化出来的,这些原始蚂蚁很可能是土壤表面下的捕食者。
白垩纪时期,一些原始蚂蚁广泛分布在北半球的劳拉斯大陆上,与其他昆虫相比,它们数量稀少,只占全部昆虫数量的1%。在古近纪初期,适应辐射后,蚂蚁成为优势种。在渐新世和中新世,蚂蚁已经占到了主要化石沉积物中发现的昆虫总数的20%~40%。在生活在始新世的物种中,大约每10个属中就有1个存活到现在。研究发现,现存的属中占波罗的海琥珀化石属(渐新世早期)的56%,占多米尼加共和国琥珀化石属(中新世早期)的92%。
形态特征
蚂蚁体长2~20毫米。头、胸、腹间分界明显。体躯平滑,或有毛剌、刻纹和瘤突。多为黑色、褐色、黄色或红色。
头:头部形状变化很大;如头侧平直或凸圆,额脊通常突出,亦有的种类额脊前部平而宽,覆盖着触角基部。颈细可活动。触角膝状,由柄节和鞭节组成,柄节1节,甚长,鞭节2~11节,有些种类末端2~3节较膨大呈棍棒状;触角一般4~13节,通常雄蚁比雌蚁或工蚁触角多1节。复眼小,一对,一般发达,位于头之两侧;单眼3个,呈三角形排列,位于头顶;雄蚁复眼和单眼很发达,但在雌蚁中特别是在工蚁中复眼通常退化或仅余痕迹。上颚形状各异,具齿,齿数不一,或锐利,或磨损,可作多种用途。上唇仅余痕迹,下颚由通常的骨片组成,下颚须1~6节。内颚叶膜质、无齿,表示其取食软或液体食物。下唇的亚颏和前颏明显,有一中唇舌,中唇舌基部有一对小侧唇舌,侧后舌上有成行的刚毛;下唇须1~4节。
胸:包括前胸、中胸、后胸及并胸腹节。前胸一般较小,与中胸紧密结合不游离,头与前胸之间有颈。前胸背板向后伸长达于肩片,但有翅型的肩片不发达或全缺。中胸、后胸一般均发达。有性个体有翅2对,膜质,分别着生在中、后胸;雌蚁的翅交尾后不久即脱落;工蚁通常无翅,脉相简单,有1~2个肘室和1个中室。
腹:腹部第1节或第1和第2节属并胸腹节,呈鳞片状、瘤状或柄状,前方对胸部,后方对腹部其余部分,都明显收缩变窄,使胸部和腹部的运动极其灵活,称为腹柄。若由2节组成时,两节之间同样收缩。腹柄后面的部分称为柄后腹,一般呈卵形、圆筒形。雄蚁柄后腹没有一个向上的端刺;工蚁至少有若干后胸缝,前胫节距不太弯曲,外面也不呈栉形。跳蚁亚科(Ponerinae)、非洲行军蚁亚科(Dorylinae)及大多数收获蚁亚科(Myrmicinae)雌蚁和工蚁有大而很发达的刺,其余蚁类则无此刺或仅余痕迹。肛孔呈横裂或环形。
足:足发达;一般细长,由基节、转节腿节、胫节和跗节组成;转节1节;胫节距有或缺,呈梳状或简单;跗节5节,端跗节上有2爪,爪呈梳状、齿状或简单。
分布栖息
分布范围
蚂蚁分布非常广泛,在陆地各种生境下均有蚂蚁分布。
栖息环境
蚂蚁多生活在地下或朽木中,也有生活在树上的。
生活习性
觅食行为
蚂蚁为杂食类,有些种类是肉食性,凡昆虫、蜘蛛、哺乳动物活体及死体残骸均为捕食对象;有些取食植物种子、种皮、花粉、果实、叶片和根状茎的汁液;有些种类取食蚜虫介壳虫分泌的蜜露;也有专食菌类的。在室内,蚂蚁还常取食人类的食物。例如日本弓背蚁(Camponotus japonicus)捕食多种昆虫,还可取食植物蜜露及分泌物。广布弓背蚁属(Camponotus herculeanus)捕食多种昆虫。玉米毛蚁(Lasius alienas)以树木分泌物及其它昆虫为食,群体觅食。针毛收获蚁(Messor aciculatus)取食禾本科藜科大戟科菊科豆科蒺藜科等植物的种子。
节律行为
蚂蚁在热带地区全年都很活跃,但在较冷的地区,它们会在冬眠中度过冬天。它们不活动的形式多种多样,一些温带地区的蚂蚁美国白灯蛾进入不活动状态(滞育),而在其他物种中,成虫独自在活动减少的状态下度过冬天。
社会性生活
多型现象
蚂蚁为社会性巢居生活,有明显的多型现象。不同个体有劳动分工;每一巢群中有雄蚁、雌蚁及生殖系统发育不全的雌性工蚁(有些种类工蚁中,有上腭发达的兵蚁)。其中蚁后为雌蚁,有很发达的生殖器官,个体较大,触角和足常较雄蚁短而粗壮,上颚很发达,柄后腹大,具翅,交配后翅脱落,腹部膨大,专司生殖,个体比较小的后蚁如黄猄蚁的蚁后则采取特殊的群体立基方法如临时社会寄生;雄蚁变异小,体较瘦长,感觉器官、翅、外生殖器很发达,上颚常微弱,较雌蚁、工蚁长而圆,触角较长而细,少数种雄虫无翅,与蚁后一起负责生殖;工蚁是性腺不发育的雌体,在巢内数量最多,体小无翅,胸部退化,柄后腹小,负责筑巢、觅食、打扫卫生等,有些种工蚁不产卵,有些种产卵,但极少孵化而且作为幼蚁食物用;工蚁通常大小不一,有时颜色或结构也不一,个体大、头大、上颚大的称兵蚁,兵蚁职司打仗、护巢、粉碎种子及其他食物颗粒等。
在某些特殊的属中发现许多特殊型的工蚁和蚁后或为仅有的类型,或与正常的个体共生;还有因营寄生生活以及由于巢中有属于鞘翅目的食客而变型的。
筑巢
绝大多数种类在地下营建蚁巢,开掘通道;除成虫在地面活动外,其余虫态都在蚁巢内完成发育。但是也有不少种类并不在土壤中作巢,而是在树干、树穴、叶片、石块下以不同方式建巢。
蚁巢分蚁丘和蚁洞两部分,蚁丘高出地面,呈圆台形,馒头型,有的高达45厘米,包括巢口、枯草层、腐草层、副蚁道等;蚁洞深达地下1米以下,由主蚁道、侧蚁道、巢室,为雌蚁繁殖、生长、发育休眠的场所。在滩地灌丛区,蚁巢密度平均为70.4巢/公顷,蚁量平均13846头/巢,枯草层厚度平均9.4厘米。
蚂蚁的蚁巢结构因种而异。例如鼎突多刺蚁(Polyrhachis vicina)广布于中国南方林区,捕食松毛虫属等多种森林害虫,蚁巢场所因季节而有变化;春季到秋初,气温较高,蚁巢一般在地表面,地下部分通常只有2~4厘米;秋末至翌年春季,气温较低,蚁巢一部分在地表,一部分位于地下,一般深达10~20厘米,最深可达30厘米,由细长的隧道和小蚁室组成。
活动特点
工蚁没有翅膀,繁殖的雌蚁在交配后失去了翅膀,以便开始它们的繁殖,因此,与它们的黄蜂祖先不同的是,大多数蚂蚁是步行的。
有的物种能够跳跃,例如,杰顿跳蚂蚁(Harpegnathos saltator)能够通过同步调整中后腿的动作来跳跃。还有几种能滑翔的蚂蚁,其中包括角蚁(Cephalotes atratus),这可能是具有小群体的树栖蚁的共同特征,拥有这种能力的蚂蚁能够控制它们的水平运动,以便在它们从林冠顶部掉落时抓住树干。有的物种可以形成链条来跨越水面、地下或植被空间的缝隙。一些物种还形成浮筏,帮助它们在洪水中生存。这些浮筏也有助于蚂蚁在岛屿上定居。polyrhachhis sokolova 是一种在澳大利亚红树林沼泽中发现的蚂蚁,它可以游泳并生活在水下的巢穴中;由于它们没有鳃,所以它们会去水下巢穴中被困住的空气中呼吸。
沟通感知
交流
蚂蚁通过信息素、声音和触觉相互交流。将信息素用作化学信号的应用,在蚂蚁中的应用比在其他膜翅目动物中更发达。由于大多数蚂蚁生活在地面上,它们利用土壤表面留下信息素的踪迹,其他蚂蚁可能会跟随它们。在成群觅食的物种中,觅食蚂蚁找到食物后,会在返回蚁群的路上留下一条足迹;其他蚂蚁会沿着这条足迹前进,当这些蚂蚁带着食物返回蚁群时,会加强足迹。当食物来源耗尽时,蚂蚁不会再回来,气味也会慢慢消散,这种行为有助于蚂蚁应对环境的变化。
例如,当一条通往食物来源的既定路径被障碍物阻塞时,觅食者就会离开这条路径去探索新的路线;如果一只蚂蚁成功了,它会在返回时留下一条新的路径,标记出最短的路线;成功的路线会有更多的蚂蚁跟随,强化更好的路线,并逐渐确定最佳路径。蚂蚁使用信息素不仅仅是为了留下痕迹;一只被碾碎的蚂蚁会发出一种警报信息素,让附近的蚂蚁陷入疯狂的攻击,并吸引更多来自远处的蚂蚁。有几种蚂蚁甚至使用“宣传信息素”来迷惑敌人,使它们自相残杀。
有些蚂蚁则可以通过喉部和下颚发出声音;声音可以用来与群体成员或其他物种交流。
另外,和其他昆虫一样,蚂蚁也是用细长可移动的触角感知气味的;成对的触角提供了气味的方向和强度信息。
识别
蚂蚁通过气味来识别亲属和配偶,这种气味来自于包裹在外骨骼上的含碳氢化合物的分泌物;如果一只蚂蚁与原来的蚁群分离,它最终会失去蚁群的气味。
在一个蚂蚁群体中,成年蚂蚁可以相互识别;在个体数量较多的蚁群中,蚂蚁可根据自己的类别来识别其它成员,如发育阶段、性别等;有些蚂蚁甚至可以识别在繁殖状态的群体成员。蚁科下不同种的工蚁也可以区分外来和异种蚁。许多“一夫多妻制”的蚂蚁缺乏对同巢穴成员的识别能力,它们形成由许多蚁巢组成的大型巢穴,来自同一大型巢穴的成员很容易被接受,例如(Monomorium pharaonis)。
蚂蚁在选择配偶时可以进行亲属识别,例如在阿根廷蚂蚁(Linepithema humile)中,有两种方法可以避免近亲乱伦:一是通过个体扩散行为来减少近亲繁殖的机会;二是通过择偶来避免与亲缘关系密切的个体繁殖。第一种方法是防止乱伦的主要方法,而对于“一夫多妻制”物种,雌性和有些雄性丧失分散能力,只在巢内交配,多依据第二种方法;如阿根廷蚂蚁的雌性同时面对一个有亲缘关系的雄性和无关的雄性时,它会优先与后者交配。
导航
蚂蚁能凭借气味、视觉、磁场等导航。觅食的蚂蚁离开巢穴的距离可达200米,凭借气味让它们即使在黑暗中也能找到回巢穴的路。在炎热和干旱的地区,白天觅食的蚂蚁面临着因干燥而死亡的危险,因此能找到返回蚁巢的最短路径可以降低这种风险。昼行沙漠蚂蚁属(Cataglyphis)的沙漠蚂蚁,如 柑橘属 paradisi,通过跟踪方向和行进距离来导航,使用内部计步器测量移动距离,并评估视野中物体的移动(光流)。方向是用太阳的位置来测量的。它们综合这些信息来找到返回巢穴的最短路线。像所有的蚂蚁一样,它们也可以利用视觉地标。有些种类的蚂蚁能够利用地球磁场来导航。蚂蚁的复眼有专门的细胞,用来探测来自太阳的偏振光,从而确定方向。
攻击防御
蚂蚁攻击和自卫的方式是咬,在许多种类中,蚂蚁通常用蛰刺,注射或喷洒化学物质,如甲酸、生物碱和,以及其他蚂蚁体内的多种蛋白质成分。位于中南美洲的子弹蚁(Paraponera)被认为是刺人最痛苦的昆虫,尽管通常对人类来说并不致命,这种刺痛在施密特刺痛指数中获得最高评级。
大齿猛蚁属(Odontomachus)的陷阱颚蚁(Strumigenys ayersthey)有一种叫做陷阱颌的下颌骨,其比动物界任何其他掠食性动物下颌骨的速度都要快。一项对大齿猛蚁(Odontomachus bauri)的研究记录了它们合上下颚的最高速度在126至230千米/小时之间,平均下颚在130微秒内合上。还观察到,蚂蚁用它们的下颚作为弹弓,将捕食者弹射出去,或者把自己甩到后面以逃避威胁。在攻击之前,蚂蚁将下颚张开得非常大,并通过内部机制将它们锁定在这个位置。能量储存在厚厚的肌肉带中,当类似于下颌骨内部毛发的感觉器官受到刺激时,能量就会爆炸释放出来。下颌骨也允许缓慢而精细的运动来完成其他任务。陷阱颌也见于以下属:钩猛蚁属(Anochetus)、长颚蚁属(Orectognathus)和瘤颚家蚁属(Strumigenys)。
一种马来西亚蚂蚁属柱状蚂蚁(弓背蚁属 cylindricus)群,其下颌腺扩大并延伸到胃;如果战斗情况恶化,工蚁可能会采取自杀行为,破坏胃膜,导致下颌腺的内容物从头部前部爆裂,喷出有毒的含有苯乙酮和其他化学分泌物的腐蚀性物质,能使小昆虫纲捕食者无法动弹,工蚁随后死亡。
蚂蚁除了防御捕食者外,还需要保护它们的群体免受病原体的侵害。一些工蚁负责保持蚁群的卫生,它们的活动包括进行尸检,处理死去的同巢成员。油酸已被鉴定为从死蚂蚁中释放的化合物,可触发墨西哥蚂蚁(Atta mexicana)的坏死行为,而矮毛线蚁(Linepithema humile)的工蚁则会对其生活的同伴角质层上缺乏特征化学物质(维生素B4和虹膜催泪素)做出反应,从而引发类似的行为。
生长繁殖
交配
蚂蚁中广泛的繁殖策略已经被发现,许多物种的雌蚁都能通过单性生殖进行无性繁殖。在某些物种中,雄蚁附属腺分泌物会堵塞雌蚁生殖器开口,阻止雌蚁再次交配。大多数蚂蚁种类都是只有蚁后和繁殖的雌蚁才有交配的能力。而一些蚁巢有多个蚁后,另一些则可能没有蚁后。
雄蚁可以进入其它蚁巢与蚁后交配,比如在军蚁中。当雄蚁最初受到工蚁的攻击时,它会释放一种交配信息素,如果被识别为配偶,它将被带到蚁后那里交配。雄蚁也可能被在巢中巡逻的工蚁用下颌骨抓住,并刺穿雄蚁的外骨骼,然后用信息素做标记,被标记的雄蚁被工蚁识别为入侵者并被杀死。
大多数蚂蚁每年生产新一代。在物种特有的繁殖期,有翅膀的雌蚁和有翅膀的雄蚁,在所谓的“婚飞(分散行为)”中离开种群。分散行为通常发生在天气炎热潮湿的晚春或初夏。炎热使飞行更容易,新鲜的雨水使地面更柔软,便于交配后挖巢。
雄蚁通常比雌蚁先飞;然后,雄蚁会利用视觉线索找到共同的交配场所,例如,当地其他雄蚁会聚集在松树上,雄蚁会分泌一种交配信息素,雌蚁会跟随。雄蚁会将雌蚁骑在空中,但实际的交配过程通常在地面进行。有些物种的雌蚁只与一名雄蚁交配,但在其他物种中,它们可能会与多达十名或更多的不同的雄蚁交配,将精子储存在它们的精囊中。
产卵孵化
交配后的雌蚁会寻找一个合适的地方开始产卵,在那里,它们用胫骨的刺折断翅膀,开始产卵并孵化。雌蚁可以有选择地用储存的精子使卵子受精卵,卵如果受精,孵出就是雌蚁,否则就是雄蚁。第一批孵化的工蚁比后来的工蚁更弱更小,但它们会立即开始为蚁群服务,它们扩大巢穴,觅食,照顾其他的卵。有多个蚁后的物种可能会有一个蚁后和一些工蚁一起离开巢穴,到新的地点建立一个蚁群。
蚂蚁卵小,即使在最大的种中卵长也很难超过0.5毫米。
生长发育
蚂蚁的发育过程是完全变态,美国白灯蛾阶段经过蛹阶段,然后变成成虫。幼虫大部分不能移动,由工蚁喂养和照料,通过趋食过程将体内的液体食物反出来喂给幼虫;这也是成蚁分享储存在“社交胃”中的食物的方式。幼虫,尤其是后期幼虫,也可能获得固体食物,如营养卵、猎物碎片和由工蚁带来的种子。雄蚁与通常有翅膀的雌蚁一起从蛹中出来;幼虫和蛹需要保持在相当恒定的温度以确保适当的发育,因此经常在群体内的各个育雏室之间移动。
幼虫有头和13个体节,无复眼,少数种类美国白灯蛾触角仅余痕迹;有10对气孔,位于中胸、后胸以及前面8个腹节上;身体上几乎总具有毛,毛有各种形状,第1龄幼虫毛最多。跳蚁亚科许多属的幼虫有由大的环节重复的瘤形成的带。低等蚁类有茧,而高度特化的蚁则无茧。
蚁群的寿命可以很长;蚁后可以活30年,工蚁只能活1到3年;雄蚁的寿命较短,只能存活几周。
生态关系
在自然界中,昆虫与蚂蚁互利共生是常见的现象,这类昆虫包括蚜虫介壳虫木虱粉虱以及夹蝶幼虫,它们排泄、分泌蜜露供养蚂蚁以食物,并得到蚂蚁的保护,防止其它昆虫的侵袭;长胸蚁亚科和蚁亚科的部分种类都有此习性。在土栖根蚜或根中与蚂蚁有着更深程度的共生关系;例如小麦拟根蚜(Paracletus cimiciformis)与糖小蚁(Monomorium glyciphilum)共生,在酷暑、寒冬,将根蚜搬进蚁穴,共度寒暑。饲养时如不接种小蚁,产蚜仔量和成活率都明显下降。
物种保护
种群现状
虽然大多数蚂蚁在人类消灭它们的努力中幸存下来,但有少数是高度濒危的,这些往往是岛屿物种,它们已经进化出了专门的特征,有被引入的蚂蚁物种取代的风险,例如极度濒危的斯里兰卡孑遗蚁(Aneuretus simoni)和马达加斯加的女猎释猛蚁(Adetomyrma venatrix)。
保护等级
截至2023年,蚁科中有一些物种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例如:Leptothorax recedens 被列为“无危(LC)”等级;Formica rufa、Formica 哀羽带尺蛾、Formica uralensis 等被列为“近危(NT)”等级;Lasius reginae、Leptothorax faberi、Plagiolepis ampeloni、Myrmecia inquilina 等被列为“易危(VU)”等级;响蚁(Nothomyrmecia macrops)、Aneuretus simoni、Adetomyrma venatrix 被列为“极度濒危(CR)”等级。
主要价值
生态价值
蚂蚁是一类重要的生物类群,在有机质分解、植被更新与演替、改善土壤物理化学性质、农林害虫防控等方面均有重要作用。一部分蚂蚁对人类有益或益害兼有。而捕食性蚂蚁是许多农林业害虫的天敌。可将蚂蚁用在生物防治上防治害虫,如在1600年前,中国广东劳动人民利用黄琼蚁(Oecophylla smaragdina)防治柑枯大绿。利用红蚂蚁(Tetramorium bicarinatum)防治甘蔗螟虫。在古北区,捕食松毛虫属的蚂蚁有19种以上,红林蚁(Formica rufa)、森林小褐蚁(F. polyctena)在苏联朝鲜、日本被广泛地助迁、保护利用于防治松毛虫取得良好效果。
蚂蚁的筑巢习性能促进植物残体、牲畜粪便,抑制草原害虫的发展,同时本身又是鸟类捕食的对象;在草原生态系统中,加速物质能量循环,改善土壤结构和生态平衡有着明显的作用。
食用价值
蚂蚁和它们的幼虫在世界不同的地方被食用。有两种蚂蚁的卵被用于墨西哥的escamoles,它们被认为是昆虫鱼子酱的一种,每公斤90美元,因为它们是季节性的,很难找到;在哥伦比亚的桑坦德省,人们食用大底蚂蚁(hormigas culonas);绿蚁(Oecophylla smaragdina)的卵、幼虫以及成体,可以用在泰国的一道名为 yam khai mot daeng(泰语:ยําไข©黄猄蚁)的菜肴中。
危害与防治
主要危害
有些种类的蚂蚁会危害植物地下根状茎。如东方行军蚁(Dorylus 短头怪蝠蚤东方亚种)广布于中国西南、华南地区,危害植物达21科,73种,以十字花科茄科豆科蔬菜受害最重,工蚁危害地下根茎和地上茎汁液、果实、死株率达70%以上,成为毁灭性的害虫。在中国辽宁、山东省柞蚕(Antheraea pernyi)区,黄墩蚁(Lasius flavus)、黑蚁(L. niger)等是养柞蚕业的害虫。
防治方法
蚂蚁群的适应性使其几乎不可能整个蚁群被消灭,而大多数害虫管理方法都是为了控制当地种群,往往是临时性的解决方案。蚂蚁群的防治管理是结合化学、生物和物理方法,例如化学方法包括使用杀虫脒诱饵,蚂蚁收集这些诱饵作为食物,然后带回蚁巢,在那里毒素会不经意地通过趋食作用传播给其他成员。防治基于物种,技术可能因位置和环境而异。
代表类群
蚁科昆虫是现代昆虫区系中的优势类群。蚂蚁种类繁多,个体数量极大,一个蚁群内个体数以万计的十分常见;最大的一个超级蚁群是在日本发现的一群石狩红蚁(Formicay essensis),群体中含3亿多只工蚁,108万只蚁后,生活在45000个互相连通的蚁巢中,占地2.7平方千米。在亚马逊热带雨林里,大约1/3的生物量由蚂蚁和白蚁组成,每公顷土壤中含有大约800万只蚂蚁和100万只白蚁。
臭蚁亚科(Dolichoderinae)触角窝紧靠唇基后缘,后腹末端具缝状臭腺,可分泌气味,是一类高度进化的蚂蚁类群。行军蚁亚科(Dorylinae)复眼缺如或退化,工蚁复柄结常为2节(雌、雄蚁仅1节);唇基短,触角短;不筑永久巢,仅在临时地方露营,并成纵列到处漫游。
铺道蚁属(Tetramorium)是蚁科中的一个大属,主要分布于非洲,其次是澳洲等地区。该属大多数种类是捕食者或腐食者,广泛取食新鲜或死的节肢动物门。还有几种蚁是害虫。
参考资料
Formicidae.catalogueoflife.2023-07-10
Formicidae - Family.The Red List Partnership.2024-11-13
Formicidae.AWD.2024-11-13
..2023-07-10
..2023-07-10
Formicidae.iucnredlist.2023-07-10
..2023-07-10
How to Manage Pests.UC IPM.2023-07-10
..2023-07-10
..2023-07-10
..2023-07-10
..2023-07-10
..2023-07-10
..2023-07-10
..2023-07-10
..2023-07-10
..2023-07-10
..2023-07-10
..2023-07-10
..2023-07-10
..2023-07-10
..2023-07-10
..2023-07-10
..2023-07-10
..2023-07-10
..2023-07-10
..2023-07-10
..2023-07-10
..2023-07-10
..2023-07-10
..2023-07-16
..2023-07-10
..2023-07-10
..2023-07-10
..2023-07-10
..2023-07-10
..2023-07-10
..2023-07-10
..2023-07-10
..2023-07-10
..2023-07-10
..2023-07-10
..2023-07-10
..2023-07-10
..2023-07-10
..2023-07-10
..2023-07-10
..2023-07-10
..2023-07-10
..2023-07-10
..2023-07-10
..2023-07-10
..2023-07-10
..2023-07-10
..2023-07-10
..2023-07-16
..2023-07-10
目录
概述
分类
演进
形态特征
分布栖息
分布范围
栖息环境
生活习性
觅食行为
节律行为
社会性生活
活动特点
沟通感知
攻击防御
生长繁殖
交配
产卵孵化
生长发育
生态关系
物种保护
种群现状
保护等级
主要价值
生态价值
食用价值
危害与防治
主要危害
防治方法
代表类群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