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变迁1951年3月12日,经东北人民政府批准,东北人民政府教育部签发了第178号文件,决定创办东北教师学院。 5月29日,国家政务院第180次政务工作会议批准决定:沈阳师范专科学校和东北教育学院合并,改名为沈阳师范学院。 1953年9月2日,
东北行政委员会教育局转发中央教育部通知:为统一师范院校名称,决定将东北教育学院更名为沈阳师范学院。
1953年,更名为沈阳师范学院,是当时
东北地区创办最早的两所本科师范院校之一,亦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早建立的一批高等师范院校之一。著名教育家董纯才、车向忱、
吴伯箫等先后担任学校主要领导。1965年更名为
辽宁第一师范学院。1978年恢复沈阳师范学院校名。2001年由省政府决定并经教育部批准,沈阳师范学院与
辽宁教育学院合并组建
沈阳师范大学。
新中国成立以前,由于东北地区长期受到殖民统治,虽然在1945年抗战结束,但不久就爆发了
解放战争,致使全东北的高等教育几乎处于空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
东北地区高等院校基本处于办训练班的状态,1951年~1952年,根据中共中央七届三中全会的部署,国家对旧中国的教育和科学文化事业进行了调整和改造,调整一批老式高等院校,建立一批新式
社会主义高等院校。东北教育学院在这样的背景下成立了。
1951年3月12日,经东北人民政府批准,东北人民政府教育部签发了第178号文件,决定创办东北教师学院。同年4月,改称为东北教育学院。同年5月21日,东北人民政府教育部下发了《为批准成立
东北教育学院并任命董纯才、
吴伯箫为正副院长》(东政人字111号文件),正是批准成立东北教育学院,院长由当时东北人民政府教育部副部长董纯才兼任,副院长由著名文学家吴伯箫担任。校址设在
沈阳市皇姑区崇山西路二段,后于1952年迁至皇姑区维德街(现
辽宁中医药大学所在地)。
学院成立之初,《东北教育学院暂行章程》中规定:“本院的任务为培养与提高中等学校行政领导干部与师资”,“本院暂定六个月为一期,部分系科,根据东北教育建设的需要与学员的具体情况待逐渐设系分科”。建院当时,有中共党员8名,行政机构设置四个部门,即教务处、研究处、院务处、图书馆。编制为122人,其中教师50人,而实际在岗人数仅为73人,其中教师17人,远远不能满足教学需要。学院聘请了
中共中央地方局和政府的一些同志来学院授课。学院于1951年6月至1952年1月和1952年3月至1952年9月,招收两期训练班,主要学员为
东北地区各省市中学校长、教导主任及有培养为行政领导干部前途的教师共计400人,并在毕业前分别到东北各地中学开展了教育普查和研究,为东北地区初等教育的发展和提高作出了贡献。
1952年高等教育院系调整后,1953年5月15日,
东北行政委员会教育局下达了《关于调整、整顿东北区师范专科学校的指示》,将辽东、
辽西地区、
沈阳市、旅大、
吉林省、松江、
黑龙江省等七所示范专科学校调整合并为三所院校,即东北教育学院、
哈尔滨市师范专科学校及大连师范专科学校。东北教育学院除开办中等学校行政领导干部训练班外,设置了中国语文、历史、俄文、美术等四个专修科。从辽东、辽西、旅大、松江、黑龙江等5所师专调整来学生241人,暑期招生290人,当时教师有44人。但由于种种原因,更名共组没有进行。6月12日,正式下达文件任命
东北行政委员会教育局局长车向忱兼任东北教育学院院长,学院由东北行政委员会教育局直接领导。同年8月,学院中文、历史、俄文实现课改系,并进一步规范了教学秩序,确定了“为培养初级中学、初级师范、业余中学初中班各科教师及初级中等技术学校的普通课教师”,学制为两年。教师增加到73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3人,各科都拥有一批具有一定学术水平和丰富教学经验的骨干教师,学生增加为632人,形成了短训班与专修班并存的局面,为以后学院向本科发展,多层次办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郭沫若亲笔题写了校名。9月20日,举行更名大会,沈阳师范学院正式成立。院长由东北人民政府教育部部长车向忱兼任,副校长由
吴伯箫担任,并兼任党总支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