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
1995年建的甲级测绘资格单位
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兼国家测绘学档案资料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测绘局直属事业单位。主要负责管理全国测绘成果资料和档案资料、国家级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建设、维护、更新、开发以及有关研究、专题数据库建库及基础测绘和重大测绘项目。
1995年12月28日,全国测绘资料中国专利信息中心和中国测绘工程规划设计中心合并成立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
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可向国家有关部门和单位提供多比例尺模拟和数字地图、国家天文大地网、GPS网、重力网、大地水准面等多精度空间基准成果、多分辨率航空和卫星遥感影像资料、测绘学成果档案等服务。
历史沿革
1957年,国家测绘总局资料分析处和地图供应处合并为资料分析处。
1986年,资料分析处改名全国测绘资料信息中心,加挂国家测绘档案资料馆牌子。
1990,中国测绘工程规划设计中心成立。
1995年,全国测绘资料中国专利信息中心和中国测绘工程规划设计中心合并成立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
1998年11月7日,中心组织完成国家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全国1:25万数据库,标志着中国国家空间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2005年5月22日,中心牵头组织完成了2005珠峰高程测量,首次测得珠穆朗玛峰岩石面海拔高程为8844.43米。
2009年4月18日,中心牵头组织完成明长城长度测量工作,国家测绘学总局第一次权威发布了明长城长度为8851.8千米。
2010年2月13日,中心负责建立的全国测绘成果目录服务系统网站正式开通。
2011年1月18日,中心牵头组织建设的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天地图”正式上线,意味着中国为掌握互联网地理信息服务的主导权迈出重要步伐。
2011年8月11日,中心牵头组织完成国家1:5万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更新工程,标志着数字中国地理空间框架初步建成。
2013年4月23日,中心组织完成2012版国家1:5万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建设,更新周期由5年缩短为1年。
科研条件
人员编制
根据2016年11月信息中心官网显示,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中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测绘局直属事业单位,编制150人。
年龄结构:截至2015年底,中心现有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中35岁以下的为52人,占总数的38%,36岁至45岁之间的为37人,占总数的27%,46岁至54岁之间的为44人,占总数的32%。
学历结构:到2015年底,中心具有研究生学历的75人(含博士18人),本科学历57人,分别占中心人员总数的51%、39%。其中专业技术人员中,具有研究生学历的56人,本科学历26人,分别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66%、31%。
专家队伍:中心共有6人进入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20人入选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测绘局“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有10人因年龄超过45岁退出);有17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其中9人退休);有9人被国家测绘学测绘地理信息局评为成绩优异的高级工程师
技术梯队:到2015年,中心专业技术人员中,高级工程师(专业技术一至七级)31人,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37%,其中具有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职称的有9人,工程师(专业技术八至十级)42人,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49%。
组织体系
• 综述
根据2016年11月信息中心官网显示,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设有18个机构部门,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办公室挂靠在该中心,并建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测绘局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
• 内设机构
内设机构(18个):办公室(保卫处)、人事处(党委办公室)、计划财务处(国有资产管理处)、科技与国际合作处(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中国办公室)、业务处(应急服务办公室、国家大地图集办公室)、标准质量处(全国地理信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ISO/TC211国内技术归口办公室)、离退休干部处、网络技术部、总工程师、信息服务部、档案资料部、境界测绘处、数据库部(1:5万数据库更新项目办公室)、遥感与航空摄影处(927工程部)、大地测量部(加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测绘局中国地壳运动监测网络工程项目办公室)、天地图工作部、地理国情监测部、地理信息分析部
• 挂靠部门
挂靠部门(1个):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办公室
•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基础地理信息建设及应用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设备资源
• 馆藏资源
截至2012年11月,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国家测绘档案资料馆)馆藏古地图档案288件,累计面积在一万平尺以上,涉及宋朝北宋南宋)、明朝、清朝等历史时期,历时千年,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其中宋代的《历代地理执掌图》和碑拓的《兴庆宫图》、爱新觉罗·旻宁年间魏源编撰的《海国图志》、清光绪年间绘制精美的《京杭运河图》和我国古代最完整的一部历史沿革地图集《历代舆地沿革险要图》及原铜板二印《乾隆内府舆图》最为珍贵。
民国时期地图档案5.9万幅、10.6万张,包括了辛亥革命时期、军阀混战时期、第一次国内战争时期、日伪时期、抗日战争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等不同时期、不同政权的测绘学活动纪录,是测绘档案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历史凭证价值及研究价值。建国后,国家测绘资料档案资料馆保存了大量测绘各个门类的档案资料。
截至2011年底,馆藏有大地测量学档案1.4万件,航空摄影测量与卫星遥感档案5900筒184万张相片,基本比例尺地形图18.7万幅、48万张,国外地形图1.6万幅、2.3万张,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档案106TB等。此外,通过不断的收集,积累了相当数量的各省、市、自治区专题地图、图集档案,美、苏、英、法、德等近百个国家的地图档案资料及实物档案和专业图书、期刊等。
合作交流
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是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办公室的挂靠单位,承担全国地理信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和ISO/TC211国内技术归口办公室工作,中国测绘学学会的会员(理事)单位,多名专家分别在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ISPRS)、亚太地区地理信息基础设施常设委员会(PCGIAP)等国际学术团体中任职。
科研成就
科研成果
截至2013年12月,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先后组织实施了天地图、地理国情监测、珠峰高程测量、陆地国界测绘、陆地国界测绘、明长城长度测量、全球地表覆盖、现代基准工程、数据库动态更新等重大工程项目;先后承担或合作承担了12项国家863项目、10多项国家科技攻关项目(课题)、10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0项科技支撑计划,3项国际合作项目,科技人员在国内外核心科技刊物发表论文350余篇,编著专著和技术书刊30多种;作为第一完成单位或完成人先后七次获得国家科技奖项。
测绘成果
国家大地控制网成果
根据2016年11月信息中心官网显示,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提供使用的2000国家GPS大地控制网成果包含国家高精度A、B级网、全国GPS一、二级网以及“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等GPS网成果,共计2524点。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提供使用的全国天文大地网含三角点、导线点共48433个,分为1954年北京坐标系、1980西安市坐标系、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三套成果。“十二五”期间,国家现代测绘基准体系基础设施建设一期工程将建设360个GNSS连续运行基准站和4500个卫星大地控制点,进一步丰富国家大地控制网点。
国家高程控制网成果
根据2016年11月信息中心官网显示,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提供使用的是1991年完成的国家二期一、二水准网和1998年完成的国家二期一等水准网复测水准路线,长度约为31.5万公里。“十二五”期间,国家现代测绘基准体系基础设施建设一期工程完成12.2万公里一等水准观测。国家似大地水准面是中国正常高的起算面,中国采用地面、航空、卫星等重力数据,以及高分辨率的地形数据,于2001年完成了中国分米级精度似大地水准面CQG2000。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提供使用的是CQG2000大地水准面成果,分辨率达到15′×15′(30公里×30公里),覆盖中国全部国土。
国家重力测量控制网成果
根据2016年11月信息中心官网显示,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提供使用的2000国家重力基本网由21个重力基准点、126个重力基本点和112个基本引点及其他重力点66个,共计325个重力控制点组成。“十二五”期间,国家现代测绘基准体系基础设施建设一期工程在2000国家重力基本网基础上新建50个绝对重力基准点。
• 数字高程模型(DEM)
根据2016年11月信息中心官网显示,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已建成覆盖中国陆地范围的1:100万、1:25万、1:5万DEM数据库。1:100万DEM数据库于1994年建成,格网间距600米。总图幅数77幅。1:25万DEM数据库于1998年建成,格网间距100米。总图幅数816幅。1:5万DEM数据库于2002年首次建成,2011年更新精化一次。格网间距25米。总图幅数24182幅。
• 向量地形要素数据(DLG)
根据2016年11月信息中心官网显示,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已建成覆盖全国陆地范围的1:100万、1:25万、1:5万DLG数据库。1:100万DLG数据库1994年首次建成,2002年更新一次。总图幅数77幅。1:25万DLG数据库1998年首次建成,2002年、2008年各更新一次,2012年进行了全面更新。总图幅数816幅。1:5万DLG的核心要素数据库2006年建成,2011年建成了全要素数据库。总图幅数24182幅。
• 地形图制图数据
根据2016年11月信息中心官网显示,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于2011年建成覆盖中国陆地范围的1:5万地形图制图数据库,总图幅数24182幅。从2012年开始,每年与1:5万地形数据库同步更新。
• 遥感影像成果
航空摄影成果
根据2016年11月信息中心官网显示,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航空摄影成果包括胶片航空摄影成果和数码航空摄影成果。自2009年以来,航空摄影多采用数码航摄仪获取全色、真彩色和彩红外影像数据。同时中心对2009年以前的绝大部分航片影像进行了扫描数字化。目前中心存档数字成果543TB,覆盖面积约356万平方公里。
航天遥感影像
根据2016年11月信息中心官网显示,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的航天遥感影像存档数量超过8万景,基础测绘学航空摄影项目采购的航天遥感影像包括SPOT5、P5、RapidEye、ALOS等中分辨率影像;IKONOS、QuickBird、WorldView和geoeye等高分辨率影像。国产测绘卫星天绘一号和资源三号发射后,也获取了大量的数据,广泛应用于国家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更新和其他重大测绘工程
• 数字栅格地图
根据2016年11月信息中心官网显示,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于2002年建成覆盖全国陆地范围的DRG数据库(1:5万、1:10万)。总图幅数21082幅。其中,1:5万数字栅格地图19899幅,1:10万数字栅格地图1183幅。
• 其它专题数据成果
导航地理框架数据集
根据2016年11月信息中心官网显示,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的城际导航地理框架数据覆盖中国全境,城市导航地理框架数据覆盖约10.6万平方公里,包括16个城市,分别是:北京、天津、济南、青岛、廊坊、唐山、秦皇岛市、沧州、东营、德州、泰安、淄博、莱芜、潍坊、烟台、威海。
中心有两个版本的导航框架数据:2007版和2013版。2007版坐标系为WGS84,范围为全国(除港澳台);2013版坐标系为CGCS2000,范围为全国。
地形图制图数据
根据2016年11月信息中心官网显示,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已完成覆盖全国陆地范围的1:5万地形图制图数据,现势性达到2006—2011年。截止2012年,已利用该数据印刷14513万幅新图。
全球1:100万基础地理数据
根据2016年11月信息中心官网显示,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的全球1:100万比例尺的中文基础地理信息底图数据库,是中国最大比例尺的、反映中国政治主张的、覆盖全球的中文基础地理信息数据集。包括中英文地名、政区、居民地、交通、水系、地形地貌(包括海底)管线、植被等向量数据子集和DEM数据集。DEM数据的格网间距为30"。
荣誉表彰
截至2013年12月,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先后13次被评为中央国家机关和北京市精神文明先进单位。
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集体获奖情况
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个人获奖情况
人才培养
教学培养
2002年10月,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经国家人事部批准成立(人发[2002]97号)。工作站以研究测绘科学技术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国家空间基础设施建设和重大测绘工程的实施做好前瞻性的研究工作为目的,提高中心整体的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
人才建设
2014年3月,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蒋捷负责的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天地图科技创新团队入选国家科技部2013年国家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
2013年7月,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刘若梅、张鹏、商瑶玲、廖安平、蒋捷5位教授级高工被聘为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评审专家。
2013年11月5日,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4名统计人员通过由国家统计局组织的统计资格考试,取得全国统计资格证书。
文化传统
核心价值
严谨、务实、创新、和谐
核心价值观是中心文化体系中最本质、最具决定性的部分,它支撑和影响着所有价值判断,具有激励人心和鼓舞人们前进的作用,是对中心发展历程和本来志向的总概括。
严谨:“严谨”是中心的工作态度。在测绘地理信息艰难繁琐的工作中,严谨的态度决定了工作结果。如果没有严谨的工作态度,一个小小的失误就会造成巨大的偏差,影响国计民生的方便准确使用。所以,只有时时处处严谨的职工,才能凝聚成让人尊重的单位,才能成就伟大的事业。
务实:“务实”是中心的工作方式。讲究实际,实事求是,是中国文化注重现实、崇尚实干精神的体现。在从事测绘地理信息实际工作中,我们要坚持高标准、严要求,脚踏实地,真抓实干,把每一项工作落到实处,扎实做好工作,扎实服务国计民生。
创新:“创新”是中心的工作手段。创新是推动单位进步和发展的不竭动力,中心不仅要在测绘地理信息的技术上不断创新,保持领先,也要在管理方式、服务方式上不断突破自我,确保中心永葆青春,潜力无限。
和谐:“和谐”是中心的工作基石。中心一是与上级部门构建和谐关系。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各项方针政策以及文件精神,不走样、不跑调;二是与相关部门构建和谐关系。部门间多交流,多沟通,工作上互相支持,协同配合,不扯皮、不推诿;三是与用户单位构建和谐关系。按章办事、科学管理、优化服务,不断提高用户单位对中心的认同感和满意度;四是在单位内部构建和谐关系。大家同舟共济、荣辱与共,只有坚持这样的工作目标,我们才能把各项工作干好,共创和谐中心。
测绘精神
爱岗敬业、精益求精、勇于开拓、凝心聚力、无私奉献、追求卓越
测绘精神是测绘地理信息行业独有的文化内涵,是测绘人在日复一日的辛勤工作中践行的行为准则,提炼的精神成果。
爱岗敬业:古人云:业精于勤而荒于嬉。我们要热爱自己的岗位,热爱地理信息事业,对自己的岗位勤奋有加,对自己的岗位职责负责到底。
精益求精:测绘地理信息工作是一项需要耐心和细心的工作,工作中的一点点差错都会给国家和集体带来重大损失,这就要求我们在业务上求精,要科学严谨,求实求精,保障质量、尽善尽美。
勇于开拓:测绘地理信息还需要勇于开拓、敢为人先的精神。我们不仅要在在技术层面开拓创新,更要在在管理层面开拓创新,使中心内外焕发全新生命力,永远是行业中的领军单位。
凝心聚力:凝心,就是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聚力,就是脚踏实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真正做到“谋新招、创好招、使实招”。
无私奉献:不求回报,默默奉献,用自己无私的付出换来中心的进步,换来大众的便利,换来社会的快速发展,我们的个人价值也在其中得到了最大的体现。
追求卓越:卓越不是优秀,而是优秀中的最优,中心要追求行业顶尖水平,将自身的优势、能力,以及所能使用的资源,发挥到极致,努力建设成为国内外一流的基础地理信息中心。
中心徽标
(1)徽标的整体设计以英文字母NGCC为主要设计元素,中间字母为N,最外三条弧线是字母GCC的变形,几条弧线象征着抽象的地球,反映中心志存高远、放眼全球的坚决信心。
(2)徽标以地球圆形形状将NGCC四个字母紧密融入其中,象征中心内外的互动、协调、团结、合作,传达中心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的坚定决心。
(3)徽标以纵横交错的经纬线体现了测绘地理信息为核心业务的工作特点,表达了中心立足地理信息,服务国家,服务社会的责任心。
(4)徽标以蓝色和绿色为标准色,体现了中心以新技术为引领,象征中心持续发展、生机勃勃、前景广阔。
中心旗帜
旗帜是单位精神的象征,具有鼓舞士气、振奋精神、增强凝聚力的重要作用,也是涉外活动与大型活动场所的主要象征标志。
中心旗帜为蓝色底,旗帜中间为白色中心徽标。
参考资料
历史沿革.www.ngcc.cn.2020-01-06
科研条件.www.ngcc.cn.2020-01-06
科研成就.www.ngcc.cn.2020-01-06
荣誉表彰.www.ngcc.cn.2020-01-06
人才培养.www.ngcc.cn.2020-01-06
文化传统.www.ngcc.cn.2020-01-06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科研条件
人员编制
组织体系
设备资源
合作交流
科研成就
科研成果
测绘成果
荣誉表彰
人才培养
教学培养
人才建设
文化传统
核心价值
测绘精神
中心徽标
中心旗帜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