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鸟(学名:Confuciusornis),是孔子鸟属的所有种类的统称,隶属于
鸟纲孔子鸟科孔子鸟科,是一类已灭绝的
白垩纪具喙鸟类。截至2023年,在全球
生物多样性信息机构(GBIF)中,孔子鸟
属下有3个有效物种,包括
川州孔子鸟、杜氏孔子鸟和
圣贤孔子鸟。孔子鸟生存的时期大约在1.20亿~1.31亿年前,其生存的时间跨度长达1100万年,这在古鸟类中是前所未有的。它们展现了鲜明的原始特征与显著进步特征并存的独特性:既保留了发育的指爪、
爬行纲的眶后骨和不发育的龙骨突等原始特点,又显示出进步特征,如牙齿退化、角质喙的出现和尾骨的显著缩短,形成
尾综骨等。
孔子鸟的化石主要出土于中国
辽宁省的
朝阳市和
锦州市地区、
内蒙古自治区的赤峰以及
河北省的
承德市等地。它们栖息在气候湿润、温暖的
温带地区,这些区域广泛分布着异木属的森林。孔子鸟体长约为50cm,翼展约为70cm;体重在0.2~0.5kg之间。其趾爪大而弯曲,跗骨相对较短,这些形态特征表明它们更倾向于树栖生活方式,而不适合在地面上快速奔跑。孔子鸟可能是广食性鸟类,不仅食用种子,也能在飞行中捕捉鱼类。
孔子鸟的灭绝可能是由于中酸性火山喷发引起的环境突变,包括森林大火、
温室效应以及空气和水体的污染等。
起源演化
在鸟类的分类学中,已知的鸟类(包括化石鸟类和现生鸟类)主要分为三大类别:基干鸟类、
反鸟类和今鸟型鸟类。基干鸟类在这三类中是最原始的,目前共发现了10个属和16个种。除
始祖鸟(Archaeopteryx)外,这些基干鸟类主要来自于中国的热河生物群(指发现于中国
东北地区的一系列化石群,主要分布在
辽宁省、
河北省和
内蒙古自治区等地;化石主要来自于早白垩世时期,大约1.25亿至1.45亿年前)。
孔子鸟是基干鸟类的代表之一,它代表了早期鸟类中相对原始的阶段,是一类已灭绝的
白垩纪具喙鸟类。孔子鸟生活在早白垩世,约在1.20亿~1.31亿年前之间,其生存的时间跨度达到了1100万年,这在古鸟类中是独一无二的。
圣贤孔子鸟(Confuciusornis sanctus),作为继
始祖鸟之后发现的第二种基干鸟类,对鸟类起源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这种鸟类拥有始祖鸟所不具备的眶后骨特征,这一发现表明鸟类的祖先可能出现的时间比始祖鸟还要早。
在中生代鸟类的
系统发育分析中,普遍认为孔子鸟在进化上仅稍微超越了始祖鸟和
热河鸟(Jeholornis),位于
尾综骨类的最基础位置。与孔子鸟相比,
会鸟(Sapeornis)在进化上更为先进。杜氏孔子鸟和
圣贤孔子鸟被认为构成了一个姐妹群。
命名与分类
在1995年,
中原地区古生物学家侯连海等人首次描述了孔子鸟类的标本,并将其命名为圣贤孔子鸟(Confuciusornis sanctus)。同时,他们建立了
孔子鸟科(Confuciusorniformes)、孔子鸟科(Confuciusornidae)以及孔子鸟属(Confuciusornis)。属名“Confuciusornis”结合了中国古代思想家孔子的名字“Confucius”和希腊语中的“ὄρνις”(ornis,意为鸟)。模式种圣贤孔子鸟,其学名中的“sanctus”意味着“圣贤”,为孔子的尊号。
2018年,中国古生物学家王敏及其团队对孔子鸟目的分类学进行了重新评估。他们发现,许多属种的鉴别特征存在错误,比如由于保存状态导致的形态差异或种内变异,错误地被当作不同属种间的区分特征。经过这次分类学的重新评定,研究团队认为圣贤孔子鸟和杜氏孔子鸟(Confuciusornis dui)是有效的种类。同时,他们指出费氏孔子鸟(Confuciusornis feducciai)、孙氏孔子鸟(Confuciusornis suniae)、
锦州鸟属(Jinzhouornis. yixianensis )、张吉营锦州鸟(Jinzhouorniszhangjiyingia)和建昌孔子鸟(Confuciusornis jianchangensis)实际上是
圣贤孔子鸟的同物异名,即无效种。而
川州孔子鸟(Confuciusornis chuanzhous)虽然仍被保留在
孔子鸟科中,但其确切的分类位置仍有待确定。
截至2023年,在全球
生物多样性信息机构(GBIF)中,孔子鸟
属下有3个有效物种,分别为川州孔子鸟、杜氏孔子鸟和圣贤孔子鸟。
形态特征
孔子鸟的体型与现代乌鸦(
鸦属)相似,总长度约为50cm,翼展则达到了70cm。体重最高可达0.5kg,最低约为0.2kg。
孔子鸟展现了鲜明的原始特征与显著进步特征并存的独特性。它的原始形态特征包括前肢具有发育的指爪、保留有
爬行纲的眶后骨、龙骨突不发育等;同时,孔子鸟与
始祖鸟相比,又表现出更进步的特征,包括牙齿的退化和最早出现的角质喙;此外,它的尾骨明显缩短,形成了
尾综骨。
头骨
从侧面观察,孔子鸟的头骨呈近似三角形,喙部无牙、坚固而尖锐。颌骨前端有深的神经血管孔和凹槽,这与其角质喙有关。头骨相当坚固,下巴部分特别深,尤其是在下颌骨处。上颌的颊嵴(颌骨边缘的骨性支撑)在整个长度上都保持直线。
大部分的前上颌骨融合在一起,但在尖端处由一个V形凹口分开。从前上颌骨向后延伸的额突较薄,类似于现代鸟类,在眼睛上方形成眶缘,但与
始祖鸟和其他无尾综骨的原始鸟类不同,这些骨骼在眼眶前端停止。上颌骨和前上颌骨通过一个斜面连接,上颌骨具有广阔的腭结构。
眼眶大而圆,内含有硬化板(眼内的骨性支撑结构)。显著的眶上凸缘构成了眼眶的上边界,并延伸为眶后突,其两侧有明显的突起,形成了眼眶边缘的扩张。构成眼眶前壁的新月形骨片可能类似于
鸠鸽科(Columbidae)的筛泪管复合体,但由于保存状态不佳,这些骨骼的确切身份尚不明确。
鼻骨相对较小,有一个细长的突起,向下指向上颌骨。外鼻孔(骨性鼻孔)位于口鼻尖的远端,呈近三角形。鼻孔边界由上方的前上颌骨、下方的上颌骨和后方的鼻壁构成。
孔子鸟的额顶缝在眶后突和眼眶的最后壁后穿过
颅骨。这一特征与
始祖鸟和大洋鸟(Enaliornis)类似。然而,在现代鸟类中,额顶缝向后弯曲并穿过头骨顶部,这意味着孔子鸟的额骨相较于现代鸟类而言更小。鳞状骨完全融合于头骨壁中,使得其确切的边界难以确定。
在20世纪90年代末,孔子鸟曾被认为是首个拥有
双孔亚目头骨(头骨两侧各有两个孔)的鸟类。但到了2018年,
波兰古生物学家安杰伊·艾尔扎诺夫斯基(Andrzej Elzanowski)及其同事得出结论,
孔子鸟类颞区的结构是自体
同构的,即为该群体的一种独特特征,是通过二次进化形成的,而非从原始状态保留下来的。
孔子鸟的下颌骨是其
颅骨中保存最完整的部分之一。下颌骨整体呈直线,尖端有一个凹槽。从侧面看,下颌骨呈矛状,齿骨的联合部分异常坚固,下缘在鼻孔前缘水平处形成角度,反映了喙壳向后的延伸。齿骨有三个突起,延伸至下颌骨更后方的其他骨头。下颌骨的后部与上角骨和关节前骨完全融合,向后延伸超过下颌本身,形成了类似于其他类群中的关节后过程。
在已发现的孔子鸟化石标本中,仅有5个标本保留了喙的部分角质层。其中,杜氏孔子鸟的正模标本显示了一个向上弯曲、朝尖端急剧变细的喙形状,而
圣贤孔子鸟的一个标本(IVPP V12352)则表现出几乎直的上喙边缘,尖端轻微向下弯曲。2020年,又描述了两个属于不确定物种的孔子鸟标本(STM13-133和STM13-162),在这两个标本中,与现代鸟类不同,双颚的喙由在中线处相遇的两个独立部分组成,上颚的羽毛生长在这两部分之间。由于上喙中存在的孔,它向后延伸至上颌骨。
头后骨骼
脊柱和肋骨
在孔子鸟的各种化石标本中,颈椎的数量似乎不尽相同,有的标本有八节颈椎,有的则有九节。首个椎骨,即寰椎,其下方有一个微小的龙骨结构。接着是轴椎,其顶部有一个扩大的脊柱突起,两侧被细长的槽状结构所包围。剩余的颈椎则具有较低的脊柱突起。目前没有明确证据显示颈椎内部存在以空气空间形式出现的气化现象。颈椎的前关节面呈马鞍状,其下部被紧紧捏合。
孔子鸟至少有十二块背椎。这些椎骨呈
两栖纲特征,两端平坦,并具有相对较小的椎间孔(即椎体与神经弓之间的空间)。从侧面看,这些背椎的
脊柱既高又窄。它们的侧面突起水平向外延伸,并在后下方有深刻的凹陷。背椎的侧面还呈现出明显的椭圆形凹陷。
孔子鸟有七块椎融合形成了一个整体的骶骨。这个联合骶骨的前端骶椎具有圆形且凹陷的前关节面。在骶骨的前半部,椎体的侧面被挖空,这与其后方的椎骨相似。骶骨上的坚固侧突与骨盆的髂骨连接,形成了牢固的结构。
孔子鸟拥有七块尾椎,每块尾椎前端的接面呈圆形且略微凹陷。这些尾椎的脊柱突起较高,并且在横向受到压缩。侧面的突起结构坚固且向外水平伸展。发音过程显著而长。最后一块尾椎的形状是矩形的,其神经弓顶端有小的突起,向上方和侧面倾斜。孔子鸟尾部的末端是由最后一块尾椎完全融合形成的
尾综骨,尾综骨的具体数量还未确定。尾综骨的长度约为尾部第一部分的40%。尾综骨底面有一个发达的龙骨,从前端延伸至后端。其顶部被一条长且深的凹槽分割,两侧有显著的脊。
肩带
孔子鸟的
肱骨(上臂骨)特别大,在其肩端附近有一个突出的三角肌嵴,该嵴通常被一个椭圆形孔穿透,这可能是为了减轻骨头的重量或增大飞行肌肉的附着面积。孔子鸟的叉骨,像
始祖鸟一样,是一个简单的弯曲杆状结构,后端没有尖突,即没有下锁骨。叉骨上存在次级
软骨,这是中生代鸟类叉骨化石中首次发现次级软骨组织的报道。次级软骨对于实现鸟类飞行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胸骨比较宽,带有较低的龙骨,后端隆起,这个龙骨可能用于锚定更大的软骨结构,以扩大胸肌。肩骨与喙状的喙骨融合,可能形成了一个坚固的基座,用于附着翅膀肌肉。肩关节呈横向排列,而不是像现代鸟类那样向上倾斜,这意味着孔子鸟无法将翅膀高举至背部。据美国古生物学家菲利普·森特在2006年的研究,关节大部分指向下方,导致
肱骨无法抬升至水平线以上,这使得孔子鸟难以进行扑翼飞行的上冲动作,
始祖鸟也存在类似情况。
前肢
孔子鸟的腕部已融合形成腕掌骨。其中第二和第三掌骨部分融合在一起,而第一掌骨则保持独立,使得前肢能够自由移动。第一掌骨较短且宽,是所有掌骨中最短的。第二掌骨是最长且最粗壮的,近端具有宽阔的滑车面,远端则有一个特殊的与指骨相接的关节凹。第三掌骨则相对较细且长,是三个掌骨中最细长的,它与指骨相接的关节凹相对较小。
孔子鸟的第一指骨最长而强壮。由于第一掌骨具有宽阔的关节面,使得第一指骨的近端显得格外宽大,其长度几乎与第三掌骨相当。第一指骨只有两节,末端有一强大且钩曲的指骨爪,是三个个爪子中最大而钩曲的一个,说明在孔子鸟的行为中,第一指骨发挥了重要作用。第二指骨由三个指节骨组成,第一节与第二掌骨相对应,特别宽阔。第二指骨的第二节也相当粗壮且长,近端较粗,向远端逐渐变细。第三节是指爪,为三个指爪中最小的,长度不到10毫米,已失去抓握能力。孔子鸟的第三指骨共有四节,是三个指骨
中指节骨最多且最长的。
孔子鸟的指骨公式为2-3-4-0-0。
腰带
孔子鸟的骨盆与由七块骶椎组成的骶骨紧密相连。其耻骨明显向后伸展。两侧的坐骨并未融合。股骨直而坚固,
胫骨稍长于股骨。髂骨相对较低,背缘轻微呈弓形。臼的前翼长且宽,明显大于后翼,后者向腹部弯曲并逐渐变尖,适应转子的侧向突起。耻骨呈棒状,长度显著超过股骨,纤细且强烈反转。耻骨的联合部位与两侧的耻骨骨干近乎垂直,这一特征与进化程度较高的今鸟型鸟类相似。坐骨的长度大约为耻骨的一半,其近端背突发育良好,但并未与髂骨接触。内侧背突也有所发育,然而坐骨的末端逐渐变尖,并未形成类似
始祖鸟的末端背突和腹突。
后肢
孔子鸟的脚部特征显著,其
跖骨相对较短,彼此融合并与下骨结合形成了跗跖骨。此外,存在一个未完全发育的第五跖骨。第一跖骨附着在第二跖骨的下方,支撑着第一个脚趾或拇趾,该拇趾朝向背部。后肢指骨的公式为2-3-4-5-0。后肢的这种比例表明,它们主要用于行走和栖息,而大的拇趾和无名指爪子则可能用于攀爬。
羽毛
孔子鸟全身被羽毛覆盖,既有飞羽也有腿羽。其初级飞羽至少由7枚正羽构成,内侧羽毛覆盖在外侧羽毛之上,羽毛长度从外侧到内侧先增长后减小。体重0.5
千克的孔子鸟,其初级飞羽长度可达20.7厘米。最长的五根初羽长度超过前肢的3.5倍,比任何现存鸟类的羽毛都长。每根羽毛的羽轴两侧羽片表现出明显的不对称性,外侧羽片比内侧羽片窄。次级飞羽至少有6枚,也显示出较为明显的不对称性。
初级飞羽和次级飞羽的前端分别被初列覆羽和大覆羽所遮盖,而贴近前肢骨骼的部分深色羽毛可能是小覆羽和中覆羽。孔子鸟前肢羽毛的不对称性明显,这种形态的羽毛具有较强的
空气动力学特性,通常见于飞行能力较强的鸟类。
与一些进化程度更高的鸟类不同,孔子鸟并没有小翼羽。在现代鸟类中,小翼羽是由附着在前肢第一指骨上的羽毛形成的,但在孔子鸟中,这一指骨上似乎没有羽毛,且与主翼身体分离。
德国古生物学家迪特·斯特凡·彼得斯(Dieter Stefan Peters)指出,孔子鸟的第三指可能形成了类似飞机襟翼的小翼片,位于主翼下方。尽管孔子鸟拥有相对先进且较长的翼羽,但其前臂骨骼并没有显示出羽毛突起(羽毛附着点)的迹象,这表明其羽毛并非通过韧带与骨骼结合。
孔子鸟的
胫骨两侧保留有腿羽,这种腿羽的存在表明早期鸟类在其飞行起源过程中可能经历了一个“四翼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后肢在飞行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此外,
孔子鸟具有一对长尾羽,在尾羽末端保存着柳叶形状的羽毛。这种双长尾的特征不仅出现在成年个体中,在孔子鸟的不同成长阶段中都有发现,说明双长尾并非作为性别差异的特征。孔子鸟的双长尾可能在换羽期间脱落。
在
尾综骨周围的尾部其余部分,覆盖着短而非
空气动力学的羽毛簇,这类羽毛类似于身体的轮廓羽,与现代鸟类尾部的羽毛扇形结构不同。
毛色
2010年初,张福成领导的科学家小组研究了保存有
黑素体(颜色
细胞器)的孔子鸟化石。通过电子显微镜技术,他们在孔子鸟化石标本IVPP V13171中发现了黑素体。研究报告指出,黑素体存在两种类型:真黑素体和褐黑素体。这一发现表明孔子鸟具有灰色、红色/棕色和黑色等色调,可能与现代
草雀(Taeniopygia)类似,这也是首次在早期鸟类化石中发现完好的褐黑素体。
然而,另一个研究小组未能发现这些所报告的褐黑素体痕迹。他们在2011年的研究中发现,某些金属(如铜)的存在与
黑素体的保存有关。结合黑素体的化石印迹和羽毛中金属的存在,第二个科学家小组重建了孔子鸟深色的身体羽毛和上翼羽毛,但在大部分翅膀羽毛中未发现黑素体或金属痕迹。他们推测孔子鸟的翅膀可能是白色的,或可能着色于
类胡萝卜素色素。
雄性标本的长尾羽整体也呈深色。
2018年对CUGB P1401标本的研究表明,孔子鸟的翅膀、
喉咙和羽冠上存在大量斑点。
分布栖息
分布范围
孔子鸟的化石主要分布在中国的
辽宁省朝阳、锦州地区、
内蒙古自治区自治区的赤峰以及
河北省省的
承德市等地。这些化石出土自不同
地层,包括
义县组(大约1.25亿年前)、九佛堂组(大约1.2亿年前)以及河北
大北沟镇组(大约1.31亿年前)。
栖息环境
孔子鸟的化石主要出土于早白垩世时期的火山石地层中的湖相沉积层。这些沉积层反映了一个火山活动相对较弱的时期,当时的环境气候湿润且温暖,河流和湖泊众多。火山爆发使该地区分割成了若干个小型自然生态环境。
2010年的一项研究利用地层中
爬行纲骨骼中的氧同位素分析,揭示了包括义县在内的东亚多数地区在当时具有凉爽的
温带气候。
义县组的平均气温估计大约为10°C ± 4°C。这一时期的温带地区广泛分布着异木属(Xenoxylon)的木材化石。
孔子鸟具有大而弯曲的趾爪,其跗跖骨相对较短,大约为胫跗骨的一半长。这些特征表明它更倾向于树栖生活。孔子鸟的前肢保留有三个大而弯曲的指爪,可能是适应攀爬树木的需要。根据鸟类趾节的比例可区分树栖和陆生鸟类,树栖鸟类通常具有相对较长的远端趾节,而孔子鸟的趾节特征更接近树栖鸟类。长的
尾综骨可能与使用尾羽来攀缘树干有关。此外,孔子鸟的
跖骨紧密排列,近端饼状的跗骨与部分跗骨愈合,构成了较为原始的跗跖骨结构。这些特征,包括相对较短的跗跖骨和胫跗骨,表明孔子鸟不适于快速地面奔跑。
古生物学
觅食行为
1999年,
侯连海及其同事提出孔子鸟可能是草食性的,且根据其向上弯曲的喙形态推断并非猛禽。同年,迪特·斯特凡·彼得斯和中国古生物学家
季强推测,孔子鸟可能使用柔软的喙在水下捕捉游动的猎物。彼得斯认为,它最适合与
白尾鹲(Phaethon lepturus)进行比较,白尾也有长尾巴和窄翅膀,甚至经常在火山附近筑巢。
2002年,
波兰古生物学家安杰伊·艾尔扎诺夫斯基(Andrzej Elżanowski)提出孔子鸟这类长翅短腿的鸟类不太可能在树冠上觅食,而可能在水面或地面捕捉猎物。他还指出孔子鸟的某些特征,如适合翱翔的长翅膀、类似
军舰鸟(Fregatidae)和
翠鸟科(Alcedinidae)的腿部比例,以及类似但无牙的喙,表明它可能在水中觅食。
2003年,
周忠和和张福成基于孔子鸟牙齿退化和粗壮的喙,推测孔子鸟可能以种子为食,并指出
热河鸟的化石提供了这种饮食习性的直接证据。
2006年,在九佛堂组发现的
圣贤孔子鸟化石中,第七和第八颈椎附近保存着7至9枚
硬骨鱼纲的椎体和
肋骨。这些发现表明孔子鸟可能是广食性鸟类,不仅食用种子,也
捕食鱼类。
俄罗斯生物学家安德烈·季诺维也夫(Andrei Zinoviev)推测孔子鸟可能在飞行中捕捉鱼类。
飞行行为
孔子鸟的前肢羽毛明显不对称,这种特征的羽毛在
空气动力学上表现出色,通常与较强的飞行能力相关。结合其骨骼形态特征,如健壮的前肢骨骼、杆状的乌喙骨和已经发育但不特别突出的
胸骨龙骨突,可以推测孔子鸟具有一定的飞行能力。其后肢上的腿羽可能在飞行中也起到辅助作用。然而,由于孔子鸟无法在身体后面旋转手臂,其飞行方式可能与其他鸟类有所不同。此外,相对较小的胸骨龙骨突暗示它可能无法进行长时间飞行。
孔子鸟前肢羽毛表现出了明显的不对称性,这种形态的羽毛的空气动力学性质较强,通常具有这种不对称结构羽毛的鸟类均表现出了较强的飞行能力。结合孔子鸟的骨骼形态特征,如较为强健的前肢骨骼,呈杆状的乌喙骨,
胸骨已经具有不是特别发育的龙骨突,依据这些可以推测孔子鸟应该已经具有了较强的飞行能力,而后肢上的腿羽在其飞行过程中也可以起到辅助飞行的作用。然而,由于孔子鸟
肱骨无法抬升至水平线以上,其飞行方式可能与其他鸟类存在差异。而且其相对较小的胸骨龙骨表明它可能无法长时间飞行。
其他行为
根据孔子鸟的巩膜骨形态,这种鸟类可能是昼行性的。自从发现以来,已经有成百上千件孔子鸟的化石标本被发现,且化石保存状况极佳。如此数量众多且保存完好的鸟类化石,在全球范围内都是非常罕见的。大量个体的集中保存可能既与集体死亡有关,也可能表明孔子鸟具有群居生活的特征。
繁殖发育
繁殖
2007年,科学家们在一具孔子鸟化石骨骼旁发现了一个
鸟卵,这是第一次发现与孔子鸟属相关的鸟蛋。鸟蛋呈圆形,直径为17mm,略小于孔子鸟的头部,大小正好适合通过其骨盆管道。
恐龙和中生代鸟类的骨盆管道由于耻骨下端的连接而较窄,形成V形开口,只有适合大小的鸟蛋才能通过。而在现代鸟类中,耻骨连接已消失,允许更大的鸟蛋通过。通过测量孔子鸟标本的骨盆开口发现,允许通过的最大蛋径为23mm,比同等大小的现代鸟类蛋小。现代鸟类中,较大的鸟蛋通常出现在晚熟型物种中,而较小的鸟蛋常见于早熟型物种。因此,孔子鸟的蛋比现代需哺育性鸟类小约30%,可能属于早熟型。
研究发现,包括孔子鸟在内的中生代鸟类的骨盆管道相对较小,说明它们的
鸟卵也较小。这表明非鸟类恐龙和中生代鸟类可能无法进行现代鸟类的接触式孵化,因为相对于鸟蛋来说它们过于庞大。孔子鸟可能没有在开放的巢中孵育,而是可能利用树上的裂缝来保护鸟蛋,小蛋尺寸也意味着它们可能有较大的窝卵数量。此外,地面以上筑巢的行为仅在后期的新鸟类中进化出现,中生代鸟类可能像非鸟类恐龙一样,将鸟蛋埋在地面上。
发育
孔子鸟的生长率与现生鸟类相似,其成年个体的长骨由内外两层生长
速率较慢的骨板层和中间的高度血管化纤维骨组织共同构成。这种快速沉积的生长过程至少会中断一次,形成至少一条生长停滞线(LAG)。孔子鸟从幼年到接近完全骨成熟的过程中经历了快速生长,之后进入持续3-4年的间歇性生长阶段,最终达到完全骨成熟。
在孔子鸟的五个骨骼组织学年龄阶段(HAC I-V)中,HAC I阶段的骨壁完全由高度血管化的纤维骨组织组成,未出现生长停滞线和环形骨板;HAC II阶段出现内环骨板,主要由高度血管化的纤维骨组织构成。HAC I和II阶段代表了个体早期的快速生长阶段。到了HAC III阶段,个体结束了快速生长,骨沉积速率变慢,形成外环骨板,之前形成的纤维骨组织被夹在内外环骨板之间。在HAC IV阶段,除了三层结构外,外环骨板中出现1-2条生长停滞线。HAC V阶段与HAC IV相似,但外环骨板上有3-4条生长停滞线。HAC IV和V阶段标志着个体生长的完全骨成熟阶段。
灭绝原因
包括孔子鸟在内的热河生物群,是在较短时间内通过快速的辐射演化发展起来的。与晚侏罗世相比,早白垩世的气候条件发生了显著变化,由干旱炎热转变为相对温暖潮湿。这种有利于生物生存和发展的气候条件,以及动态的生态背景,促进了热河生物群在短时间内的快速繁衍和辐射演化。
然而,伴随着热河生物群的发展和演化,
辽西地区的火山活动非常活跃。
义县组
地层中记录了多次强烈的中基性火山
熔岩喷发,形成至少四个大型的“湖相沉积-火山喷发”循环。这些中酸性火山喷发带来的大量火山灰、
有毒气体和有害元素,可能导致了森林大火、
温室效应以及空气和水体污染等环境突变,引发了多次生物群体的非正常死亡事件,最终导致了孔子鸟等生物的灭绝。
主要价值
孔子鸟因其独特的形态特征、在鸟类系统演化中的重要位置以及众多的化石发现,成为了鸟类早期辐射与演化研究的关键对象。这一类群展现出了高度的物种多样性和演化程度,尽管它们大多数的飞行相关形态特征相对于同期的
鸟胸类(包括
反鸟类和今鸟型鸟类)来说较为原始。
然而,
辽宁古生物博物馆收藏的一件孔子鸟标本(PMoL-AB00178)展示了许多此前在孔子鸟类群中未见到的形态特征,特别是一些与飞行相关的进步特征。这些特征不仅在已知的孔子鸟类群中独一无二,甚至在同时期的反鸟类和今鸟型鸟类中也未见记录,表明这可能代表孔子鸟类的一个新的、更为进化的分支。这些发现增强了孔子鸟作为研究鸟类早期演化的重要价值,提供了对早期鸟类多样性和演化路径的新见解。
相关文化
圣贤孔子鸟是由中国著名的古鸟类专家侯连海命名的。在1994年的一次意外访问锦州期间,侯连海发现了一个只包含头部和半个前肢的不完整孔子鸟化石。命名时,侯连海考虑了多个名称,如中国鸟、中华鸟、神州鸟等,但由于这些名称与一些已经命名的物种重复,他在听取了其他国家专家的意见后,决定选择一个既能代表中国文化特色,又在全世界广为人知的名字——圣贤孔子鸟。
物种对比
孔子鸟与德国发现的始祖鸟(公认为最原始的鸟类,约1.4亿年前出现于德国索罗霍芬晚侏罗世
潟湖沉积中)在形态学上有许多相似之处。这两种类的前肢在进化水平上相当,表现在腕骨未愈合、指骨较长等特征上。孔子鸟和始祖鸟的后肢也展现出显著的形态学相似性。
孔子鸟与始祖鸟形态对比如下表所示:
考古发现
1993年11月,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古生物学家
侯连海和胡耀明到锦州的化石收藏家张鹤家中拜访,张鹤向他们展示了在北京跳蚤市场购买的一块鸟类化石标本,12月,侯连海又在一位名为杨玉山的农民处看到了第二个鸟类化石标本,这两个标本均产自
北票市上园镇,
地层是晚
侏罗纪义县组。
1995年,侯连海及同事正式描述了这前两个标本及第三个化石标本,命名为新属新种——
圣贤孔子鸟(Confuciusornis sanctus)。第一个发现的标本被指定为正模标本,编号为IVPP V10918,包含有
颅骨和部分前肢的部分骨架。另外两具副模标本,分别包括完整的骨盆和后肢,编号为IVPP V10895,以及不完整的后肢和附着在
胫骨两侧的羽毛印痕,编号为IVPP V10919-10925。由于这些副模标本中仅含正模标本未见的骨骼,因此对该物种的认识有一定的推测性。直到后来发现的大量完好保存的标本,才证实这些标本确实代表了同一物种。
从1995年开始,
北票市四合屯村附近的农民开始挖掘化石,1997年起,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在该地点进行了大规模专业发掘,已发现包括数百个孔子鸟标本在内的丰富化石。此后,许多其他产生热河生物群化石的地点也被发现,分布在辽宁、河北和内蒙古等广大地区。
四合屯是孔子鸟化石出产最多的地点,据野外发掘经验,仅在所谓的“鸟板”一层,每5~6
平方米就能发现一件孔子鸟标本,某些区域不到2m²就能找到2~3只。
孔子鸟正型标本保存状况良好,腹部朝上,背部朝下,
颅骨、四肢、颈椎、坐骨等保存完整,并附有羽毛。化石标本保存在
山东省天宇自然博物馆,编号STM 1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