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兰1918年人民起义,是1918年在俄国十月革命胜利鼓舞下芬兰工人阶级进行的一次武装起义,芬兰史家和各党各派迄今对此存在不同评价,故也称“1918年内乱”、“阶级战争”、“民族战争”和“独立战争”。
1917年,俄国沙皇制度被推翻后,芬兰人民掀起了全国总政治罢工,工人要求实现八小时工作制,提高工资和生活水平,成立了武装纠察队,后改为
赤卫队。资产阶级也成立了保卫团,后改编为
白卫军。
1月28日工人赤卫队在原驻芬俄军士兵支持下,占领了首都
赫尔辛基的政府机关、电台、车站和银行,宣布推翻资产阶级政府,解散议会,成立革命政权──人民委员会,一切权力归有组织的工人和工人组织。革命迅速在
维堡、
坦佩雷等工业城市获得胜利,赤卫队控制了
芬兰南部广大地区。
1月29日人民委员会发表告人民书,宣布芬兰为共和国,执行社会主义纲领,没收反对和抵制革命的大资产阶级和大地主的工厂和土地,解放佃雇农,建立由工人代表参加的各级行政机构。资产阶级政府部分成员逃到西北部的瓦沙,成立了以C.G.E.
卡尔·古斯塔夫·埃米尔·冯·曼纳海姆为总司令的白卫军,在
瑞典和
德国的支援下向革命政权进行反扑。
3月7日资产阶级政府同德国签订秘密军事协定,制定联合作战计划。3月15日德国武装干涉军在阿兰岛登陆,同日
白卫军在坦佩雷向
赤卫队发起总攻。
4月12日德军占领首都
赫尔辛基和
海门林纳等城市。革命政权迁都维堡,赤卫队余部向东转移,准备继续战斗,但白卫军抢先于 4月24日切断赤卫队同
苏联的联系和退路,4月29日维堡失守,5月15日起义被镇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