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坑村
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市下辖村
柏坑村,位于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大堰镇,是该镇的第一大村,地处奉化江上游,县溪穿村而过。全村人口2000人,拥有5000多亩山林,以竹类资源为主,人均耕田不足半亩,是典型的山区农村。柏坑村因古时溪坑长满柏树而得名,村上柏坑水库是奉化江的源江之一。
村名由来
柏坑村的名称源于古时溪坑长满柏树的自然景观,曾有两千多名村民在此世代居住,享受山明水净的清幽环境。村上柏坑水库是奉化江的源江之一。
经济概况
柏坑村强村富民做的山和水两篇文章,近年来,柏坑村投入了500万元,建起了装机容量400千瓦——下电站和500千瓦石史门电站。年集体收入可达50万元,同时积极领导农民发展各种经营。村民年收入由原来的2000元增加到6000元,村民的腰包鼓了,民心也就顺了,事就好办多柏坑的村属文化搞得有声有色,建起了村文化中心,活动内容丰富多彩。
柏坑村的精神文明建设搞得好,政治文明建设显现出强劲的势头。“海选”村委会实施“四项制度”就是两大重要标志。在中央电视台、全省都作了专题报告和经验交流。
柏坑村近年来所取得的累累硕果主要靠党中央的政策,上级的正确引导和支部村委一班人的共同努力。所取得的荣誉有:浙江省省级小康建设示范村、浙江省级民治法制示范村、宁波市市级文明村、宁波市级生态示范村、宁波市级卫生村、宁波市级园林村、奉化区市级先进党支部等称号。
柏坑村紧紧抓住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契机,今后重点发展农家乐休闲旅游业,促进相关产业发展,带领村民共同致富。2006年又投资了500万元创办了宁波甬江源旅游经营有限公司,经营项目分:生产园区、休闲园区、度假村、酒店宾馆、甬江源漂流等。
宁波市委书记巴音朝鲁2005年6月来柏坑村视察工作时,高度赞扬了柏坑村三个文明建设所取得的成果。对柏坑村今后的努力方向作出了重要指示,并题词:一江清水送宁波市
风景名胜
柏坑村拥有规模最大的明清古建筑群,包括古戏台、祠堂、廊桥、亭台楼阁等,展现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村内有前洋“一百零八间走马楼”,王氏宗祠等历史建筑,以及巴人旧居、白阊门等文化遗址
走马楼
村中的走马楼历史悠久,原为王敬后裔居所,清代和民国时期出过名士。2003年被列为市文保点,现存王氏宗祠为民国建筑,是村民交流活动的场所。
狮子阊门
奉化大堰,以柏坑古村为首,而柏坑古村,以王氏一脉为正统。《柏溪王氏宗谱》中记载:奉化王氏源始于山西太原,一支迁山东琅,晋代迁往绍兴市。唐时始祖银青光禄大夫因守明州,晚年归隐此处。至今为七十八代,王羲之为先祖一脉。其中最著名者当推明嘉靖工部尚书王钫。王,字子宣,号印岩,大堰柏坑人,一位清官。王钫的故居现保存明式大门及中堂,大门面宽三间,硬山顶,顶部耸起似牌楼,就像汉字“品”字,三级踏垛左右各有拴马石,门前立着一对精干雄壮浙东罕见的石狮子,人称“狮子阊门”。
巴人旧居
王钫故居的后头,坐落着两间古朴的居所,它就是“巴人旧居”。王任叔,原名王任叔,1915年考入浙江省第四师范。1920年毕业,先后执教于镇海、宁波市等地小学。1922年5月始发表散文、诗作、小说,由郑振铎介绍加入文学研究会。1924年10月担任《四明日报》编辑,主编副刊《文学》。翌年任县立初级中学教务主任,主编过剡社月刊《新奉化》。
巴人故居二楼的陈列室内,悬挂着镶在镜框里的由周恩来总理签名的两份任命书:其一是“任命巴人为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其二是“任命其为人民文学出版社总编辑”。能同时担当人民文学出版社总编辑和社长两份重任,对于一文人来说,是罕见的,更是莫大的荣耀。王任叔除了忙于各种行政、业务工作之外,回到家,仍伏在案上,继续挥洒着他那支灵动的笔,以惊人的速度和文才,创作出了许多中长篇小说、大型剧本、长篇散文等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文学作品。
白阊门
离狮子阊门不远处,有一处地叫“白阊门”,乃雍正年间的进士二浙盐政使王四佐所建。白阊门这座古宅极具特色:其头门、仪门不在中轴线上,明式的牛腿、雀替和月梁等雕饰精巧而原真,堪称浙东罕见的文化遗产。据史料记载,王四佐为官清廉,深得民心。在当时奉化区闹饥荒时,他带头捐了几千石的粮食以济饥民。王四佐也爱好慈善事业,曾在乡里村里屡做好事,多处参与修建,诸如孔圣殿、明伦堂等。
白阊门里还出过一位“闺阁诗秀”———王慕兰。王慕兰,王任叔的族姐,一位从小深受家学影响、博览经史百家的女教育家。她见家乡只有男人上学,没有妇女读书,她便筹办了一所女校,还捐献自己部分月薪,办了一个“启蒙班”,专门接收乡下来的大龄女子读书。她推行新学,主张男女平等,反对女子缠足,并从学校推及社会。捐年薪五分之一,助穷苦学生就读,获县公署“巾帼丈夫”奖匾。
所获荣誉
柏坑村在2021年4月被认定为“浙江省善治村”,并在2022年1月入选2019年浙江省3A级景区村庄名单。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村名由来
经济概况
风景名胜
走马楼
狮子阊门
巴人旧居
白阊门
所获荣誉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