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作仁
中国一级民间工艺美术家
傅作仁(1935.12—)满族黑龙江省海伦人。擅长民间工艺美术。1950年起历任美术教师、编辑,黑龙江省海伦市科技协会高级工艺美术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中国民艺家协会授予“中国一级民间工艺美术家”称号。傅先生把大半生精力全部投入到继承、发展祖国剪纸及工艺美术事业,他同夫人董振凡及全家人共创具有特色的海伦剪纸5千余幅。收藏部分省市的剪纸、刺绣、皮影等祖传工艺美术品上万件。他主编的《中国剪纸艺术作品集》分三部共73册,成为2007年即将在绥化市召开的第六届中国剪纸艺术节献礼工程。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民协会员、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会员及剪纸艺术委员会顾问、中国民协剪纸委员会委员、中国少数民族大术促进会常务理事、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委员会委员、黑龙江省省美协剪纸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黑龙江)剪纸中国艺术节我、组委会常务副主任。
个人经历
傅作仁出生海伦市海伦镇北白家围子屯,一个有文化、又习熟民间工艺的满族家庭,刚懂事的傅作仁受家族熏陶,很小便能画天安门城楼和莫斯科红墙,不久又学会民间剪纸技艺。15岁参加工作,在海伦镇工完小学当美术教员。
1950年,一场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开始了,正从事美术教师的傅作仁,要用他那剪纸技艺弘扬这场战争的正义性。于是,剪了两幅挂钱,挂钱上的图案有镰刀、斧头、五星、鸽子等,表现人民渴望和平的心愿。他把这两幅剪纸邮给《黑龙江日报》,很快在文艺版上发表了,读者都贺彩叫绝。
1956年,他又设计、刻制了反映农业生产大发展的《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一套剪纸,把现实生活中的先进人物纳入剪纸画面,人物身有动势、面有表情,并运用远近透视关系。这套以农业生产为题材的剪纸,在黑龙江省举办的民间剪纸展览会上独树一帜,荣获全展一等奖,受到名人、专家的好评。
上世纪六十年代发生在中国那场“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在那场“革命”中,傅作仁也同所有的名人、专家一样被扣上“资产阶级反动学术权威”的帽子打倒了,他成了黑鬼,他的爱人成了剪纸黑店的老板娘,他的子女们成了黑崽子。傅作仁心里不服,他被逼游街回来,洗去脸上黑臭的墨汁,就又一头扎进《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创作设计之中。他还鼓励爱人,不要听到别人说什么,挨了斗就灰心,要打起精神,继续刻剪纸。
傅作仁结束了6个月“黑鬼队”生活,他第二次回到县文化馆工作。干部上山下乡插队落户的冲击波,又冲击到傅作仁的头上。于1970年4月来到东方红公社玉泉大队落户了。从城里到乡下,从干部到当农民,傅作仁仍然没有放弃他的海伦剪纸事业,反而利用置身农村生活之机,努力提高剪纸创作水平。他在玉泉大队组织起农民剪纸创作小组,办起油印《东方红画刊》,还利用公社召开体育运动大会之机,举办大型剪纸展览。当时这在农村还是一件新艳事。
1974年,党落实干部政策,傅作仁一家人又搬回街里,他被安排在县二轻工业局下属的美术厂、木器厂承担工艺美术设计工作。
1975年,国家外贸部门交给海伦市一项任务:生产海伦剪纸,参加第134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展销,换外汇,繁荣地方经济。县领导把这个任务交给海伦县二轻局、外贸局主办,责成傅作仁为创作组的总设计、总指挥。剪纸创作组夜以继日地赶制,两个月时间,复制、创作了《狮子舞》、《嫦娥奔月》、《天女散花》、《红楼十二钗》等,以古典名著和民间传说为题材的作品三十余套,二千余件。这些作品还没等拿上广交会洽谈订货,就遇上了又一次政治风云变幻──“反击右倾翻案风”开始了。
他和大女儿傅清萍,合作复制了《北国新貌》五扇屏,这五扇屏是反映黑龙江省五谷丰登,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大庆油田欣欣向荣的作品。1983年,这五扇屏被中国展览公司选中,去匈牙利墨西哥等国家展出,这也许是对那颗被伤害过的心一次拂慰和鼓舞吧。
出书《傅作仁满族剪纸》专集,以它精良的装帧,于1994年10月1日召开的黑龙江剪纸学术年会上,与广大会员、读者见面。接着,他又编著出版了15省市作者的《雪 花剪纸集》及《中华剪纸藏书票》、《黑土艺术》、《杜玉臻剪纸艺术》、《中国民俗剪纸》等书籍。
个人作品
省美协剪纸专业委员会主任。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一级民间工艺美术家”称号,被评为“黑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创作剪纸作品几百件,《祖国》、《北国风貌》、《喜庆丰年》、《东方红》等42件150余幅出国赴50多个国家展出,多次获全国大奖;
成就荣誉
成就
傅作仁多年誓志不渝地坚守海伦市剪纸阵地,他依海伦为基点,积极参与组建市、省、国家级剪纸群众组织,不断提高剪纸工作者职位、职称品级,扩大剪纸在艺苑中与群众中的影响。早在1950年他就参与组建了海伦县美术创作组,1983年发起组建中国剪纸学会;1986年参与组建黑龙江省剪纸研究会。这些年他本人成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民艺家协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协会民间工艺美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少数民族美术促进会理事、黑龙江省美术家协会剪纸专业委员会主任兼秘书长。他被评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其事迹被编入名人辞典;得到黑龙江美术家协会等五个单位联合授予的“海伦市剪纸开拓者,黑土艺术承传人”等光荣称号;1995年9月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和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联合授予“一级民间工艺美术家”。
荣誉
1960年,他的剪纸作品《祖国颂》在《人民日报》发表,给了他巨大的鼓舞。回首往事,他感慨地说:“我深知从农村走出来的孩子只有从事民间艺术创作才会有前途,于是我开始了剪纸创作的求索之路”。随后,人们便看到了傅作仁越来越多的剪纸佳作,他也获得了系列荣誉:1965年,作品《北国风光》装饰于人民大会堂黑龙江省厅;1969年,作品《东方红史诗》作为礼品,被周恩来总理赠送给大庆铁人王进喜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北海舰队;1979年,他出席全国文代会,受到邓小平同志亲切接见;1987年,他在北京举办“世家作品展”;1990年起,陆续编写出版了《傅作仁满族剪纸》、《中国风俗剪纸》、《中国剪纸艺术研究》、《中国剪纸选集》、《中国剪纸艺术家作品集》等大型丛书;称号;2007年,经文化部、人事部等国家9个部委审评,他获得了我国传统工艺美术行业的最高荣誉——“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黑龙江省特别贡献奖” ,荣获“中国一级民间工艺美术家”、“民族杰出美术家”、“中华世纪风采人物”等荣誉称号;1999年在曼谷第二届世界华人艺术大奖作品《中国北方皮影艺术精粹》获国际荣誉金奖;2000年在中国美术馆“全国剪纸世纪展”获一等奖;论文获1986年吕梁山花奖、1999年中国艺术研究院一等奖、文化部传统文化委员会金奖。2000年,国家文化部授予傅氏全家“优秀剪纸群体”奖。2005年,傅作仁又荣获“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的荣誉称号。
人物轶事
开创海伦剪纸
奏出时代强音
流传在海伦地区的民间剪纸,只剪些鸡、兔、猫、猪,花、鸟、鱼、虫等小动物、小植物,或保持原纸色,或用煤油灯烟薰成黑色,贴在窗上或屋墙上,用于美化环境;而傅作仁用剪纸形式,表现政治、经济发展状况和人民生产活动,与原民间剪纸、与外地的各种形式剪纸都完全不同,是他在海伦独创的一种新剪纸艺术,就在他延着自己开创的这条新路前进的时候,遇上了来自不同思想认识上的阻力,有人说:“剪纸只能是平面线条连结,不能用透视关系。”“剪纸不能多色套刻,这不是剪纸,这是版画。”面对两种艺术观的分争,傅作仁坚持发展的观点、创新的观点、借鉴其它艺术之长发展自己的观点,他不听那些谗言碎语,坚持干下去。上世纪五十年代,他创作了反映城乡社会主义建设的《农繁林茂》、《龙马精神》、《桥梁》、《采伐》等;六十年代反映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的《大庆赞歌》、《开渠引水》、《春到农家》、《农乐图》等;七十年代反映热爱领袖,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的《绣金匾》、《光辉历程》、《东方红史诗》大型组合剪纸等;八十年代反映打倒“四人帮”迎来科学春天的《科学家头像》、《锁龙图》、《林姑娘的心愿》等作品,这些作品充分而生动地反映了祖国前进脚步,奏出了时代的强音。
特有的海伦风格
随着时间的进展,人们越发看到傅作仁开创的海伦剪纸,与民间和外地各种剪纸相比较有明显的不同:一是作品的思想内容不同,海伦剪纸多是反映政治、经济人们生产、生活等重大题材;二破民间和其他剪纸的小幅面为大幅画,把原来只有几公分幅面,发展为十几公分或几米大。一幅《黑龙起舞》图,长宽各3米。《送瘟神》这幅力作,是一张白纸全开,画面里面纳山包海,上百个各行人物雄姿。三破单色剪刻,为阳刻、阴刻、镂金压刻、多色纸套刻等多种形式的刀刻。四破单幅单件,为多幅成套成组作品。并且形成了粗犷、豪放、大气的海伦剪纸独有风格。
极强的艺术魅力
海伦剪纸,成为艺苑中一枝馨香的玫瑰,具有很强的艺术魅力,博得群众的喜爱。傅作仁以解放军烈士马殿香英雄事迹为题材,创作的一组六幅剪纸,在烈士驻地庆安县一展出,就产生强大轰动效应;他创作的张思德、刘胡兰、雷锋等英雄人物剪纸,一送进省城,就被专家名人看中,选进省展览馆展出;他以周恩来总理三次来大庆视察创作的《大庆赞歌》,在1979年全国艺代会上观模展出,受到中央领导和在京艺术家们的好评;他和夫人董振凡合作的《北国新貌》组合剪纸,用于装饰人民大会堂黑龙江省厅;和别人合作的大型《东方红史诗》作品,被周总理赠送给大庆油田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北海舰队;他创作的有透视关系的剪纸《祖国颂》、《喜庆丰年》等40多件作品,被驻法大使黄镇、国家对外文委等有关部门,选送去50多个国家和地区参展,增进各国文化交流;他创作的套色剪纸《狮子舞》、《连年有余》、《友谊第一比赛第二》、《鱼米之乡》等作品,两次去日本参加中国在日本举行的经济建设成就展。他的作品中有上千件,多次参加全国或全省举办的各种工艺美术展览,有的被中国美术馆、民族文化宫、黑龙江省博物馆收藏,有的在《人民日报》、《中国画报》、《民族画报》、《黑龙江日报》等重要报刊上发表,并多次获奖。
傅作仁开创了海伦剪纸艺术,又把它推上了大雅之堂。
永不离开海伦
剪纸科普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了。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序幕徐徐拉开------
祖国迎来了八十年代第一个春天。1980年,傅作仁被调到县科学技术协会工作。他依据全国科技大会精神,开创了科普剪纸,用剪纸普及科学,为科技兴县服务。他带领老伴和孩子们,创作出《大豆故乡》、《林姑娘的心愿》、《锁龙图》等二十多套、几百幅反映科学种田、科学造林、科学治理水土流失的科普剪纸作品。
离开还是不离开海伦?傅作仁的心情很复杂,以往云烟又回到他眼前:
——他出生在海伦,长在海伦,是海伦各级组织的培养,使一个仅有小学文化的他,成为有用人才。
——海伦剪纸的根就扎在海伦土地上,把它们带到异乡它壤,它就不是“海伦剪纸”了。
——他更离不开在海伦用心血一手组建起来的剪纸作者队伍......
全国展览
没有离开海伦市的傅作仁,1987年应民族文化宫展览馆黑龙江省民委、省科技协会、海伦县民委选调,在北京举行傅作仁满族世家剪纸作品展。这在全国,还是第一个满族世家剪纸晋京专展。接待了几千人参观,全国人大常委会、满族书法家爱新觉罗·溥杰;中国作家老舍夫人、满族画家胡洁清女士等名人专家参观了展出。还有好多在京的记者、部门代表光临。有些满族老人看了展览,深受感动,拉着傅作仁的手说:“你给咱满族增添了光彩呀”。也有参观者当场建议:“把这些作品汇集成书,传遍全国,永世留存”。
他站在养育他的海伦这块黑土地上,倾尽全力,把海伦剪纸推向全国,推向世界。
退休业耕不止
坚持与会员沟通
1993年,傅作仁退休了,可他在剪纸事业上永远没有退休,他只是把工作岗位从市(1990年海伦市改制为海伦市)科协,搬回家中。他所承担的中国剪纸学会副会长和黑龙江省美术家协会剪纸专业委员会主任兼秘书长的大量工作还要照样做,当时遍布在全国的两会会员2000多人,他要和他们经常联系。退休初期傅作仁家无钱安装电话,只好写信与他们,平均每天要写长短不等信件五封,其中得有两封信傅作仁自己掏腰包支付邮资,一年就是四五百元,这对于一个退休后月工资只有506元的傅作仁来说,等于折去老两口一个月的生活费,就这样年复一年复信事宜坚持进行。每年的学术年会也照样召开。
自筹经费开会议
1996年,是令傅作仁最高兴的一年,中国剪纸学会建会12周年,黑龙江省剪纸协会建会10周年,作为中国剪纸协会副会长的傅作仁,他决心要借机庆贺一番,他发起了在黑龙江省宁安市兴办全国型的剪纸中国艺术节。提前两个月就着手准备,邀集了十几个省市代表80余人。会议经费不足,他把自己家省吃俭用节省下来的3500元钱,添作经费。艺术节开始了,按规定宾馆每小时占场费200元,傅作仁找到宾馆经理,讲明无钱的难处,占场费免收了。
这次艺术节上,进行了艺术交流,作品展览,还奖励了剪纸园丁、新秀、巧女、拔尖人才、优秀工作者、群体带头人等60名先进个人和30个优秀群体。也参观了镜泊湖、渤海古国遗址等秀丽风光。
主编《中国剪纸艺术研究》
年年联系会员,召开会议,够一个退休老人忙的了,可傅作仁又致力于主编《中国剪纸艺术研究》大型工具书,本书16开本,10章,60万字。从1996年始,傅作仁就抽出一切可以抽出的时间,查阅历次剪纸年会文集、座谈会论文集、报刊发表过的文章,从150多万字中搜集、选出200多篇文章,这本厚著在2000年10月1日全国剪纸年会上与广大读者见面了。因出这本书,他整整半年时间静坐看稿精编、设计版式,得了一个下半身酸麻病,从腰部往下总是又疼又木。
主编《中国剪纸艺术家作品集》
2004年11月,傅作仁同老伴又起动一项更大的编著工程,主编《中国剪纸艺术家作品集》他俩组织遍布全国26个省市和少数民族地区近百名作者提供作品。从组稿、编辑、设计、直至校对,全是年逾花甲的两位老人承担,到2006年末,已编出71位作者专集,这套作品集在装帧上每人独立成册,多册成集,既可单本赠送,又可汇集收藏,成为剪纸艺术界首创宏伟编著出版工程。
为发展海伦剪纸,究竟要干到那年那月,傅作仁自己也说不清楚,他只说,只要身子能动,就不停止。
满族剪纸世家
剪纸艺术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早在战国时期,已经出现了用金、银箔剪成方胜作为装饰的习俗。汉代,随着纸的发明,剪纸艺术真正形成,广泛传布于民间。至清代中后期,剪纸艺术臻于成熟。
世代生息在黑土地上的满族人,在引入纸张之前,就有用树皮、兽皮、鱼皮、麻布等剪成的类似剪纸的艺术品。至近代,满族人民融合中原剪纸技巧,结合自身的民族文化,发展创造出独具特色的满族剪纸艺术。
傅作仁,是黑龙江省满族剪纸艺术的代表人物。他成长在剪纸艺术之乡——海伦市,生活于有浓厚民间艺术气息的家庭中,继承家传技艺,投身于剪纸、皮影等民间艺术的研究和创作,迄今已历五十余载。
他的作品或粗犷稚拙,或严谨含蓄,风格雄浑多变。在传统剪纸的基础上,进行了挖掘、整理和创新,充实了满族图饰,丰富了作品色调,增强了装饰性。
傅作仁名满海内外。在60年代,他的系列剪纸《祖国颂》在《人民日报》、《人民画报》、《民族画报》上发表,并为新华出版社专题报道,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1965年,剪纸《北国风光》装饰人民大会堂黑龙江省厅;1969年,剪纸《东方红史诗》作为礼品,被周恩来总理赠送给大庆铁人王进喜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北海舰队。1979年,出席全国艺代会,受到了邓小平同志的接见;1987年,在北京举办“世家作品展”。
1990年起,编写出版了《傅作仁满族剪纸》、《中国风俗剪纸》、《中国剪纸艺术研究》、《中国剪纸选集》、《中国剪纸艺术家作品集》等大型丛书。傅作仁曾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的“中国一级民间工艺美术家”、“民族杰出美术家”、“中华世纪风采人物”等荣誉称号。
傅作仁家族是剪纸艺术世家。从他的祖母起,至今已有五代十国人致力于剪纸艺术创作。
傅作仁的祖母傅王氏勤劳善良,能剪善绣。新中国成立后,她的剪纸作品,曾在《民族画报》、《黑龙江日报》上发表。傅作仁的母亲王玉芝也是剪纸能手,有多幅作品被收入《中国剪纸选集》、《中国剪纸艺术研究》等画册中,还曾赴国外展出,并被中国美术馆黑龙江省博物馆收藏。傅作仁的叔叔傅万举,是一位老皮影艺人,他的作品曾被收入《中国美术全集》工艺美术卷,由中国民族文化宫收藏。傅作仁的夫人董振凡,现为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委员会会员。
傅作仁有二子三女,受父亲的影响,他们都挚爱剪纸艺术。在傅氏剪纸世家的第四代传人中,小女儿傅清泉的艺术成就最为突出,她曾在全国和全省的展赛中多次获奖,作品被收入《黑土艺术》、《中国风俗剪纸》、《中国剪纸艺术研究》、《中国剪纸选集》等画册中。2005年,出版《傅清泉剪纸艺术》一书。傅作仁的其他子女傅清萍、傅清超、傅清良、傅清强等在剪纸艺术上也都有深厚的造诣。傅作仁的孙辈,四个尚未成年的孩子,也都酷爱剪纸,出手不凡,是孝哀傅皇后剪纸艺术可持续发展的希望。
傅作仁满族剪纸世家,以剪纸艺术为载体,传承着悠久的满族民族文化传统,是人类民族文化和区域文化的重要传承源,为弘扬黑龙江省流域文明作出了积极贡献。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个人经历
个人作品
成就荣誉
人物轶事
开创海伦剪纸
永不离开海伦
退休业耕不止
满族剪纸世家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