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鑫
原西南政法大学教授
董鑫(1926年-2019年),男,昆明市人,中国人民大学西南政法大学毕业,西南政法大学教授。他在法学领域有着丰富的教学和研究经验,曾任南开大学法学研究员,四川省法学会首届常务理事、省法学学科评审组成员、省刑法学研究会顾问,重庆市人大政法委顾问、市律师协会顾问、市第三律师事务所副主任,《新法学丛书》副主编,校教材编审委员会副主任、教师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等职。2019年12月3日因病在重庆市沙坪坝区中医院去世,享年94岁。
人物生平
教育经历
工作经历
1949年8月毕业留校任助教。
1950年9月至1952年7月被保送到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读首届研究生,毕业后返云南大学任教,被评为讲师。
1953年9月全国院系调整到西南政法大学(现西南政法大学)任教。
1979年起任硕士生导师。
1981年升为副教授。
1986年升为教授。其间多次被借到政法部门工作约5年。
1994年11月离休。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研究方向
主要从事刑事法学的教学研究工作。
主要论著
《国家公务员犯罪及其防治》(1995年成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出版)、《刑事被害人学》(1993年重庆大学出版社出版)、《盗窃罪个案研究》(1994年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中国著作权法通论》(1991年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中国刑法分论》(1990年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等,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
学术观点
(1)我国刑法应将打击与保护的职能结合起来,加强对经济建设和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的保护。
(2)我国刑法应坚持主客观统一原则,无论定罪、量刑及对各种犯罪形态、犯罪情节的认定,都应以这一原则为指导。
(3)刑法对防治犯罪具有不可缺少的重要作用,但不起主要作用。预防犯罪主要依靠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加强法制和综合治理。刑罚预防犯罪的意义主要在于它的不可逃避性和公正平等性,而不是其严酷性。对严重犯罪必须依法严惩,更应尽量减少和消除实践中贪污、受贿、盗窃等犯罪的黑数。
(4)应加强对犯罪学、刑事政策学、刑事被害学等学科的研究,以更好地解决预防犯罪的问题;应从法律上充实被害人在诉讼中的权利,建立有条件的刑事被害人补偿制度。
社会活动
兼任南开大学法学研究员,四川省法学会首届常务理事、省法学学科评审组成员、省刑法学研究会顾问,重庆市人大政法委顾问、市律师协会顾问、市第三律师事务所副主任,《新法学丛书》副主编,校教材编审委员会副主任、教师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等职。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教育经历
工作经历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社会活动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