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渡(掸语:ၼမ်ႉတူႈ,
缅甸语:ၼမ်ႉတူႈ)是
掸邦北部的一个城镇,位于
腊戍西北40公里处,
伊洛瓦底江支流南渡河左岸。该镇以其丰富的矿产资源而闻名,尤其是包德温(Bawdwin)铅矿和南渡银矿。南渡的人口为54909人(2011年)。交通方面,南渡通过缅甸矿业铁路与腊戍附近的缅甸米轨铁路相连,同时也有公共汽车服务连接南渡与腊戍或
曼德勒。
南渡的包德温矿场在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是世界上最大的铅矿源,也是世界上最大的
银矿之一。在19世纪80年代英国人到来之前,
掸邦东部的Tawngpeng地区首领控制着南渡的矿场,尽管开采工作并非由帕劳族人进行,而是由来自边境对面的
云南省的中国人承担。当
矿脉被追踪到地下水位时,矿场陷入废弃。20世纪初,这些矿场被英国人复兴,最大的矿场由缅甸公司运营。1906年3月,成立了英资的“
缅甸矿业铁路与熔炼有限公司”,并于1907年开始建设铁路,1908年修到了距包德温5km的虎营矿区(Tiger Camp mining area),1914年与缅甸的北禅邦铁路在Nam-yau站接轨。如今,南渡矿场由国家控制,被称为第一矿业企业,由矿业部运营。
南渡的矿场历史悠久,从1400年到1850年主要由中国人开采
银矿。1904年,代表Bewick, Moreing and Company的
赫伯特·胡佛应A.C. Martin的敦促访问了这些矿场。胡佛安排资本发展矿场,并同意投资他自己的一部分储蓄,他称之为“我一生中最大的机会”。这些资本也被用来通过铁路将矿场连接到主线,并在
曼德勒建立一个冶炼厂来熔化渣滓。铅的生产始于1908年,"中国人隧道"于1910年完工。胡佛于1914年成为董事会主席。长达两英里的“老虎隧道”通向了“有史以来发现的最大和最丰富的铅锌
银矿体之一”。这些
矿石的生产始于1916年,在建造了磨坊和水电站之后。1911年,冶炼厂搬迁到南渡,每月铅产量为1000吨,银产量为22,000盎司。从1909年到1915年10月的总产量为66,000吨铅和1,432,000盎司银,来自158,000吨渣滓和35,000吨矿石。
南渡矿场除了生产铅和银外,还生产锌、锌和。锌主要被
日本购买,其他矿物在出口到国外市场前在南渡进行
冶炼。1998年2月,3000名工人因要求改善工作条件和增加地下矿工的工资而罢工。2002年,一家中国公司赢得了在南渡建设锌氧化物厂的合同,每年处理5万吨锌渣,所产生的锌氧化物将出口到
云南省的冶炼厂。2018年,
澳洲证券交易所上市的Myanmar Metals公司购买了宝敦项目51%的多数参与权益,与其两个当地项目合作伙伴Win Myint Mo Industries Co. Ltd. (WMM)和EAP Global Co. Ltd. (EAP)共同合作,他们各自持有宝敦矿场25%的股份。2019年完成的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宝敦矿场的第一阶段采矿作业——一个为期13年的初期开采坑,将使宝敦成为世界领先的铅和银生产商,同时也是一个重要的锌生产商。在稳定状态生产中,宝敦的初期开采坑将成为世界上第三大铅矿,第十大
银矿,同时也是一个全球重要的锌生产商。2019年8月8日更新的资源估算结果显示,指示和推断的矿产资源估算增至1亿零600万吨,含铅4.0%,银3.1盎司/吨(97克/吨),锌1.9%,铜0.2%。
掸邦民族军(SSA-North)的第三旅在蒙密、高美、喜保、南渡和
腊戍活跃。它在1989年与
缅甸军政府(SLORC)达成了停火协议,其活动受到了严重限制。同样活跃在该地区的帕劳国家解放组织(Palaung State Liberation Organization),也是停火团体之一,宣布在其控制区域内禁止种植
罂粟。他们曾指控
缅甸军方对罂粟农征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