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健
中国内地女作词家
王健(1928年9月28日-2021年7月30日),出生于北京,中国当代女歌词作家,生前曾任中国田汉基金会理事、中国音乐文学学会理事、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理事等职务。创作中多与著名女作曲家谷建芬合作,二人被并称为“词坛二女杰”。
王健于1947年开始在北平市的大报副刊和晚报发表短文与小诗,同年毕业于国立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女子中学,后到天津河北师范大学音乐系学习。毕业后被分配到天津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工作团,1954年进入中国音乐家协会,先后任《歌曲》《词刊》编辑共三十年。
1964年,王健第一次与谷建芬合作,创作了歌曲《姐妹们,团结向前进》。1984年离休后,开始专门从事歌词创作。1986年,与谷建芬合作创作流行歌曲《绿叶对根的情意》,次年12月歌手毛阿敏以这首歌参加了第四届南斯拉夫贝尔格莱德国际流行音乐节歌曲比赛,获得演唱、观众评选和作曲三个奖项,使这首歌成为中国流行音乐在国际大赛中获得创作与演唱奖的首个作品。1986年时,王健还与谷建芬共同为上海电视节创作了《歌声与微笑》,后被正式定为上海电视节节歌。1991年至1994年期间,继续与谷建芬合作,为电视剧《三国演义》创作了10首插曲及片尾曲《历史的天空》。1998年,出版歌词集《王健作词歌曲选集》。2001年,出版个人首部随笔集《牵牛花引》。同年,作词的电视剧《大雪无痕》主题歌《岁月有情》获得第19届中国电视金鹰奖观众喜爱的电视剧歌曲奖。2004年,为历史题材电视剧《楚汉风云》创作了10首歌曲的歌词。2006年,为电视剧《施琅大将军》主题歌《海梦》作词。2020年,90多岁的王健参与了中国中央电视台中国文艺》节目的录制。2021年7月30日,王健因病逝世,享年93岁。
除创作大量歌词之外,王健还创作了歌剧剧词一部《霸王别姬》,电影文学剧本《夕阳山外山》,还主编了《记得当时年纪小》(老歌300首)、《再塑群雄》(三国演义从原著到屏幕)等书籍。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王健,1928年9月28日出生于北京,1947年开始在北平的大报副刊和晚报发表短文与小诗。是年,王健从国立北平师范大学附属女子中学(女附中)毕业,到天津河北师范学院音乐系学习。1949年3月17日,王健回到北平在当时的华北大学第三部(文艺部)音乐科进修并参加工作。
工作经历
1950年底,王健被分配到天津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工作团,同年,所作歌词开始被作曲家陆续谱曲、发表。1952年,王健进入初组的中央歌舞团,后成为创作组干事。王健于1954年调入中国音乐家协会,先后任《歌曲》《词刊》编辑共三十年。1960年,王健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 。
写作经历
1964年,王健第一次与谷建芬合作,创作了歌曲《姐妹们,团结向前进》。“文化大革命”开始后,王健被下放到团泊洼“五七干校”接受了三年的审查。1984年,王健正式离休,开始专门从事歌词创作。1986年,王健有感于很多出国人员和外籍华人的人生经历,创作了一篇诗体日记,正是《绿叶对根的情意》的歌词,经谷建芬谱曲。1986年8月30日,王健应上海电视台的约稿,为上海电视节创作了流行歌曲《歌声与微笑》的歌词,由搭档谷建芬谱出旋律。
1987年,在北京举办的“谷建芬作品音乐会”上,《绿叶对根的情意》由刘欢首唱。同年12月,毛阿敏以《绿叶对根的情意》参加了第四届南斯拉夫贝尔格莱德国际流行音乐节歌曲比赛,获得演唱、观众评选和作曲三个奖项,使这首歌成为中国流行音乐在国际大赛中获得创作与演唱奖的首个作品。同年,由王健作词、付林作曲的歌曲《小小的我》登上了当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的舞台,由苏红演唱。1988年第二届上海电视节上,《歌声与微笑》正式被定为节歌,并附上了英语歌词正式发表。1988年六一国际儿童节,《歌声与微笑》在中国中央电视台专题节目中播出受到欢迎,并入选1989年的央视春晚,由孩子们和主持人鞠萍等现场嘉宾共同唱响,从此后这首歌变得家喻户晓。1989年,王健为电视连续剧《夜深沉》创作了主题歌《未了情》的歌词,由温中甲谱曲、田震首唱。
1991年,王健经搭档谷建芬的推荐,正式加入电视剧《三国演义》剧组的音乐组,担任剧中原创歌曲的作词工作。王健与谷建芬在没有样片的情况下合作完成了第一首插曲《这一拜》,这首歌被安排在拍摄中现场播放。此后,王健继续创作了插曲《卧龙吟》《民得平安天下安》《淯水吟》《哭诸葛》《貂蝉已随清风去》等经典歌词。1993年,王健写出了片尾主题歌《历史的天空》的歌词,该片尾曲在45天内改了6次、写了3稿。而当时创作《三国演义》的歌曲时,曾遭到反对,理由是《三国演义》是英雄的故事,不应该找女性去创作歌曲。当时导演让她写单刀赴会,王健觉得更应写华容道,于是她自己写了一首《华容道上的独白》。在《三国演义》的拍摄和制作过程中,王健采访了部分剧组成员,于1994年结集为《再塑群雄》一书出版。1994年,王健与萧白合作的歌剧《鬼雄》正式公演。同年9月,王健的作品《历史的天空》由广西民族出版社出版。1998年12月,王健出版歌词集《王健作词歌曲选集》,本书共分为:往日的纪念、声声唱给祖国、美的圆舞曲、为了荧屏、另一种果实等部分内容。
2000年,王健出版了《老歌300首:记得当时年纪小》,其中收录的老歌是可贵的音乐文化史料,共308首,中心题材是突出歌集里蕴涵的、在彼此歌咏生涯中的亲情、友情、同窗情和校园情。2001年,王健出版个人首部随笔集《牵牛花引》。同年,由她作词的电视剧《大雪无痕》主题歌《岁月有情》获得第19届中国电视金鹰奖观众喜爱的电视剧歌曲奖。2004年,王健为历史题材电视剧《楚汉风云》创作了10首歌曲的歌词。2005年5月,王健出版了日记体散文《藤萝花引》,作品内容丰富,有以文化探访为内容的游记,有评论社会现象的杂文,有篇幅较长的创作日志,有精练的抒怀小品随笔,还有古今文体的诗歌。2006年,电视剧《施琅大将军》首播,她为主题歌《海梦》作词。
2007年10月,被重新定名为《霸王别姬》的歌剧《鬼雄》由中央歌剧院天桥剧场首演;12月,王健的散文作品《海棠花引》由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书名之所以冠予海棠花,缘于童年花园引发出来的,是一种隐秘的感恩。2009年,王健创作了《中国古代及传奇女性五十歌》。2011年7月,王健出版了《玉簪花引》。2016年12月,王健的作品《鸢尾花引》出版,全书分上下两卷,是王健继《牵牛花引》《藤萝花引》《海棠花引》《玉簪花引》等之后的又一部日记体散文。2017年,王健和栾凯共同创作歌曲《我身后的你》,由王健作词、栾凯作曲。2019年2月27日,中国中央电视台《向经典致敬》邀请1994版《三国演义》演职人员录制“《三国演义》25周年聚首”特别节目。王健老师参加了这次再聚首,与作曲家谷建芬老师、导演王扶林等老友欢聚一堂。2020年,92岁的王健被请到央视《中国文艺》节目做客,她还参加了央视重阳节特别节目《最美夕阳红》,讲述了自己丰富的老年生活。 
晚年经历
晚年的王健喜欢独自旅行,背着一个双肩包,拿着一个拐杖,全国各地进行人文探访。王健曾在采访中表示:“孤独是一种财富,我性格自由散漫,不受拘束,我平时喜欢独自旅行。我要抄写所有的对联、石刻、文字。我到扬州抄了五十个对联;我从泰山,从山脚一直抄到山顶,两个字也抄。”
2021年7月30日,王健因病逝世,享年93岁。
个人生活
王健1928年9月28日出生在北京,祖籍香河县,母字余雪。也许是母亲的基因,也许是天意所赐,这天正逢小雪节气,在雪花的陪伴中,她来到了人间。于是,父母给她取名为“小雪”。王健的父亲不仅靠自己的努力从几间破旧的土坯房走出来,考上了北京朝阳大学的法律科,后来当过“梨园工会法律顾问”,也在河北围场(今河北省承德市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做过短期的县长。在王健的成长中,父亲常带她去看京剧昆曲曲艺的演出,为她播下了喜好文艺的种子,甚至使她成了地地道道的戏迷。
王健的母亲也喜欢唱歌听戏,是能吃苦耐劳的闺秀。可后来父亲因受传宗接代观念的影响伤害了母亲的感情以及大姐不得不按媒妁之言出嫁之事,使得王健从小滋生出一种为女性而呼唤平等、自由的意识与情结。她在中学时的班主任胡絜青先生曾教导女学生们:“不要自负为女子,不要自命为女子。”王健将这句话引为自己的座右铭。
王健从小喜欢风筝,1981年,她的四妹重病,已过天命之年的王健还给四妹找了一个彩色长尾的风筝,让四妹在阳台上放。
个人作品
创作单曲
资料来源
书籍作品
资料来源
戏剧作品
参演综艺
获得荣誉
资料来源
人物评价
良好的音乐文学修养与长期的文学编辑工作,连缀成了王健朴素高贵的生命底色,长期蓄养积聚的创作热情和童心始终相伴的创新锐气,融合成了王健奇丽隽永的艺术亮色。她对心灵目光所及的世界万物充满热情、充满爱意、充满童心。品味王健的歌词,可以感受到那蕴藏在心灵深处炽热的情与简洁的美对人的吸引和感染。她笔下丰富宽厚的生活内容与多种复杂情绪、多种思想领悟的交相融合,使人在丰厚中体认深刻,又使人在深刻中嗟叹丰厚,但决不会因为与他人的感觉相似而落入模仿的俗套。(《当代词品十七家》评)
生而为歌,修艺修身修德,厚积薄发,一团激情如火。留下微笑,带着歌声回家,唱罢三国,悟透聚散离合。都说情意无价,那是绿叶对根的诉说。常怀平常之心,才会有不平常的结果。你把自己比作一只小蚕,没有春蚕吐丝,怎能织出锦绣玉帛。(《中国文艺》评)
诗言志词燃情,点点心血化歌声。王健以她童心未泯的双眼发现美,也使这种对美的表达成为醇厚而绵远的深情。如果我们把“爱”理解为一种自身对对象的感觉,而将“情”理解为自身为了对象的感恩,那么,对王健而言,“爱”就是她音乐创作的情结与动力,而“情”则是她歌词艺术的灵魂与归宿。王健的词作,因为爱得真挚,便寄情深微,意蕴幽隐。(湖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何祖健评)
古诗文功底深厚,她创作的歌曲家喻户晓。盛名之下,她为人低调,安于淡泊。(央视网 评)
人物轶事
赤子之心
王健的赤子之心与生俱来,终身相随,即使面对艰难,也傲雪凌霜,任情率真。在她的一生中,有两种情结总萦绕于心。一是读书与文凭的遗憾。1947年,当她从国立北平师范学院附属中学毕业后,同年肄业于天津师范大学音乐系。1949年3月回到北京,进入华北大学第三部(文艺部)音乐科进修。1950年年底,分配到天津中央音乐学院工作团。1952年,进入新组建的中央歌舞团任创作组干事。1954年,调入中国音乐家协会,先后任《歌曲》《词刊》编辑达30年之久。对大学音乐专业学习的渴望,使她老是做同样的梦,不是梦见黄昏了还背着书包往学校跑,就是梦见考试时看不清试卷。她解释说:“这是我潜意识里没有上学、没有学好的遗憾。”
二是1984年,当王健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时,已是人生之迟暮。对于这些,王健深知:总在陈迹上叹息是没有出息的。于是,她将退休前的编辑生涯视为自己的第一世,离休后则进入生命的第二世。她在69岁生日的自白中写道:“五十岁开始过,六十岁开始过,七十岁还要另一个开始。”即使90高龄的她,仍是一个开始。人生之憾,虽深藏在她的内心,却化为了强大的生命驱动力。
边走边唱
“边走边唱”,从横向说,是王健“吟唱心自足”的生命形态。她骑着自行车唱、雨雪天步行唱、朋友聚会唱、和小朋友一起唱。顺境逆境皆人生。困境中,她以歌相伴,“夜深清歌一曲,明朝赠与知音”。1965年的秋天,她带着一辆破旧的飞鸽牌自行车,去农村参加“四清”。冬去春来,风吹雨打,她骑着车走村串乡,却总是一路哼着歌,自称“扬州第九怪”。1969年到1974年,她被下放到“五七”干校,只在周日,她才能到减河的大埝上呆坐,遥望远方,以一个“流放者”“女济癫”在心里哼唱。1976年,她终于回到了文艺界,每天忙于组稿、看稿、改稿与发稿,同时病母、病姐等生活的重担也一齐向她袭来。20世纪80年代,冬去春来,可她离休了。于是,她以“白发怀抱仍青春”的信念,发出“人离心不离,人休笔不休”的誓言。
“边走边唱”,往深处讲,还是王健的一种创作方法。与常人不同的是,她在唱歌时写歌,又在写歌中唱歌。如果说“边走边唱”是她的一种“活法”,而“边唱边写”就是她的一种“写法”。她将“边走边唱”这一快意的生活方式融进艺术实践便形成了她独特的“边写边唱”的创作模式。早在1962年创作《马兰花》时,她便开始了这种被她称之为快意的写作模式了。那天,她骑着自行车在街上转悠,脑袋里是电影中一位坚强的女性的故事,突然灵感袭来,正是“马莲花”形象的寄托与象征。于是,到家门口的时候,一首歌的雏形也就此诞生。
王健对歌词的表达与修改也是边唱边写的过程。在为历史剧《楚汉风云》的插曲创作时,当青年作曲家颜辉弹着古典吉他,吟诵着王健为虞姬写的歌词《魂灵儿相随到江东》时,王健瞥见墙角处那把女儿上大学体育课时曾用过的剑,便拿着剑舞了起来。不仅修改创作自己的歌词如此,出差在外,当有歌词作家向她请教修改歌词时,王健亦是如此的状态。在一次学术会议上,歌词作家徐立中请王健修改《斗笠歌》,王健将他拉到走廊上,拿出自己的手帕,编成斗笠状,扎在头上,连唱带哼,对着歌词边吟唱边扭出舞步,边琢磨词句的修改。自此,徐立忠说:“我得出一条经验:写歌词要边哼唱边写,不论哼的什么调儿,不成调儿也罢,至少也是自行其乐。”
三国“英雄歌”
20世纪90年代初,《三国演义》剧组总导演王扶林决定以谷建芬为主来组建《三国演义》的音乐创作班子时,谷建芬首先想到的就是与她合作多年的王健。“三国”是波澜壮阔、惊心动魄的战争风云,是男人们斗智斗勇的世界。已过花甲之年的一介女性,能当此重任吗?不仅当时有领导持怀疑的态度,就是王健自己也如履薄冰。在第一次会议上,总导演要求《三国演义》歌曲古今契合,是今人听得懂的古文。前六集的导演蔡晓晴希望王健为开拍的鸿篇巨制的第一集“桃园三结义”拿出一首歌,以便现场拍摄用。没有样片,剧本刚拿到手,王健只得调动她一生对传统文化的全部积累冥思苦想,她与谷建芬商定,以刘备关羽张飞举杯结义,对天盟誓的“这一拜”而切入。那天,在北京西郊的拍摄现场,《这一拜》被剧组的认可。拍摄从1991年到1994年,王健不仅研究剧本、看资料、做笔记,还对导演、编剧、音乐、演员、摄像、剪辑等各个环节的艺术家进行了全方位采访,记录了《三国演义》从原著到拍成电视剧所走过的5年艰苦历程。写刘备的歌《民得平安天下安》是在电视画面曹操大兵压境,刘备不愿抛弃百姓而携民渡江时播放,当百姓扶老携幼、号泣而行,歌声响起:“水滔滔,路漫漫,扶老携幼步履艰……民不弃我我难舍,瞻前顾后心怆然。立大业,民为本。民得平安天下安。” 词作将笔触深入人物的心灵深处,让英雄直接与观众倾诉衷肠。
王健写了两次诸葛亮,一是写他出山时的插曲《有为歌》。写作时,她竟伏案嚎啕。她将书桌当古琴,双手按着、弹着,口中念念有词:“束发读诗书,修德兼修身。仰观与俯察,韬略胸中存。躬耕从未忘忧国,谁知热血在山林。”这是隐居隆中,以待明君的诸葛亮。二是写诸葛亮陨失时的《哭诸葛》。“苍天哪!你为何急匆匆将他交与秋风?!大地呀,你为何急匆匆将他揽入怀中?!”王健不忍用“死”等词表达诸葛亮的离去,“一生洁白谁人及”“生生痛死蜀人心”。之后,原定以杨慎的《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为片头片尾曲的计划,改作只为片头使用,而要求她们另写片尾曲。为了这首歌,王健花了一个半月的时间,到第6稿才定型,感悟历史:“黯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铮鸣,眼前飞扬着一个个鲜活的面容……聚散皆是缘,离合总关情,担当生前事,何计身后评。”不仅将历时百年的战争跃升为普世人间的命运之缘,而且将对英雄的崇敬转为现代观众的担当与责任。“历史的天空闪烁几颗星,人间一股英雄气在驰骋纵横。”这充盈于天地之间的英雄情愫就是那颗女词人心里的“男人心”,也是她那至大至刚的浩然之气。
金兰之契
王健与谷建芬这对词曲文坛的艺术家老姐妹,堪称金兰之契。在她们共同创作的180多首歌曲中,留下的是她们一个个生动的歌缘故事。“秋窗谁共听秋雨,秋笺向谁诉秋思。”王健在《歌缘——我与谷建芬》一文中写道:“有时谷建芬与我灯下谈心,我谈自己的身世、坎坷的遭遇、生活的不幸和对文学与音乐的酷爱,她听着流下了眼泪。几次她对她的小女儿说:‘如果像王健阿姨那样,还有什么甩不开的呢?!’”
王健去世前半年,谷建芬曾去看望王健,那时候王健住在托老所,那里各方面条件都不错,她住的那个楼层有一个大厅,老人们三五成群地在那里聊天,但是王健不愿意去。
谷建芬说,那次见王健,觉得她身体还不错。直到前几天还想着再去看看她,没想到7月31日早上突然收到王健去世的消息,有些意外,更觉伤感、遗憾,但听朋友说,王健走得很安详,心里才好受一些。“对我来讲,我失去了一个这一生最好的合作朋友。”谷建芬说,想去送王健最后一程,但是家人不同意,担心她难受。
谷建芬已经开始着手整理与王健合作的作品、合作过程中的一些珍贵资料,可能会出一本书,这应该才是对老友最好的纪念。
参考资料
王健.猫眼电影.2024-06-18
王健.豆瓣.2024-06-18
王健的歌词人生.微信公众平台.2024-06-22
再塑群雄.豆瓣读书.2024-06-18
历史的天空.豆瓣读书.2024-06-18
王健作词歌曲选集.豆瓣读书.2024-06-18
记得当时年纪小.豆瓣读书.2024-06-18
藤萝花引.豆瓣读书.2024-06-18
海棠花引.豆瓣读书.2024-06-18
玉簪花引.豆瓣读书.2024-06-18
鸢尾花引.豆瓣读书.2024-06-18
王健作词的曲谱列表.中国曲谱网.2024-06-18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工作经历
写作经历
晚年经历
个人生活
个人作品
创作单曲
书籍作品
戏剧作品
参演综艺
获得荣誉
人物评价
人物轶事
赤子之心
边走边唱
三国“英雄歌”
金兰之契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