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英棠
第一代苗族女鼓王
龙英棠(1928-2013),第一代苗族女鼓王,又名龙桂香、龙成英。民间俗称龙大姐。知其真名者甚少,是湘西吉首矮寨平年村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村老太婆;却又是众人公认的名头响亮的新中国第一代苗族女鼓王。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1928年出生在吉首市己略乡一个名叫龙舞的苗寨。贫穷的家庭难以养活自己的儿女,10多岁时,英棠便被送到几十里外的社塘坡乡三岔坪给人当童养媳。熬过艰难困苦的岁月,终于盼到了新中国成立的曙光。
龙英棠走出家门,参加了村里组织的农民俱乐部,和姐妹们一起唱苗歌、打苗鼓,宣传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在全县首届群众文艺汇演中,她演唱的苗歌及参与表演的男女双人鼓舞、四人鼓舞都获得好评,近至吉首的各个乡镇、村寨;远到龙山、桑植县张家界市等县,都留下了她的足迹和鼓声。三岔坪农民俱乐部因之成为全州县农村群众文艺活动的典范而受到各方面的关注。
跳鼓出名
龙英棠跳鼓出了名是在1955年,全州业余文艺汇演上,她表演单人鼓舞。第二年,州里再度举行文艺汇演,挑选参加湖南省群众艺术观摩会演的节目,龙英棠的单人鼓舞、双人鼓舞名列其中。11月,年轻的她身着绣花苗服,银饰叮当地走上了省城的大舞台。会演结束,龙英棠获得了演出一等奖,并被确定为赴京演出的演员之一。
1957年4月,新成立的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政府点名调龙英棠随湖南省歌舞团赴北京演出,参加“全国音乐周”。她第一次将苗家花鼓展示在首都舞台。她走进了中南海,受到了毛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1960年7月23日,出席全国第3次文艺工作者代表大会的3000多名代表在中南海与党和国家领导人合影。
1958年,中南民族大学艺术系特聘她去武汉市教跳苗鼓。
命途多舛
1985年春节,在矮寨镇举行的“百狮会”上,临时搭建的舞台突然塌,正在表演鼓舞的龙英棠母女被压在了台下。惊慌失措的人们设法将受伤的龙英棠救出来,可她16岁的女儿杨贵妃却就此告别了她短暂的人生,告别了她挚爱的苗鼓艺术。
晚年
晚年痛失爱女,对龙英棠来说是人生最沉重的打击。那以后的好些年里,她一直沉寂着,热烈奔放的苗鼓成了她心底永远的痛,她几乎不敢再拿起鼓槌,不敢听到欢庆节日时“咚咚”的鼓声。
直到1986年,湖南省少数民族体育运动会在吉首市举行,有关方面力邀龙英棠“出山”担任苗鼓比赛的裁判。几经动员,龙英棠终于在沉寂了两年之后出现在省民运会苗鼓比赛的裁判席上。人们发现,年近6旬的她脸上写满了人生沧桑。
2002年9月,“中原地区苗鼓节”在德夯举行,美丽的峡谷里一下子汇集了来自全国部分省区的21支苗鼓队。评委席上,74岁的龙英棠老人身着浅蓝色苗服,成为大赛上的一道亮丽风景。
2003年3月17日,中国中央电视台《纪录片之窗》进入德夯大峡谷,采拍《湘西苗鼓王》;3月21日,旅游卫视《视界》摄制组跟着也开进德夯,采拍《苗鼓王》。乍暖还寒的德夯景区,跳歌坪上,又一代苗家姑娘伴着咚咚鼓声,跟着步履已不再矫健的龙英棠老人跳了起来。
2003年5月25日,央视第十套节目里闪现出美丽如画的德夯山水。民族风情园跳歌坪里,一位瘦削却精神铄的老人手握鼓槌,在那面红漆大鼓前敲打出摄人心魄的鼓点。
个人生活
健康状况
2013年2月5日晚22:00时,她因病去世,享年83岁。
社会影响
龙英棠老年仍一直致力于德夯风景区教姑娘们跳鼓技,为培养中原地区苗族第四代女鼓王而呕心沥血耕耘。她立誓把平生绝技传给德夯的姑娘,弘扬苗族传统民间艺术。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跳鼓出名
命途多舛
晚年
个人生活
健康状况
社会影响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