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古寺镇,隶属于
房县,地处房县西南部,东邻
化龙堰镇,南抵羊岔山林场,西南邻
上龛乡,西与
中坝乡相连,西北与
竹山县深河乡交界,北与
窑淮镇毗邻,东北距房县城34千米,区域总面积420.93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门古寺镇户籍人口为34713人。
历史沿革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为门古区(十二区)。
1958年,为门古公社。
1961年,恢复门古区。
1975年,撒门古区,设门古公社。
1984年,门古公社改置门古寺镇。
2001年,秦口乡并入门古寺镇。
行政区划
截至2011年末,门古寺镇辖门古寺、秦口、马家河、石亚子、巨峪河、高塘河、杉树湾、彭家湾、四方洞、东河、草池垭、红星、仓峪河、胡家街、叶家河、项家河、月日湾、狮子岩、会子营19个行政村:下设96个村民小组。1个代东河林场。
截至2021年10月31日,门古寺镇辖28个行政村:草池垭村、秦口村、马家河村、石垭村、杉树村、高塘河村、巨峪河村、四方洞村、月日湾村、东河村、红星村、仓峪沟村、门古村、胡家街村、狮子岩村、叶家河村、项家河村、会子营村、仓口村、马凉村、大柳树村、彭家湾村、仙家坪村、石龙沟村、碑口村、黄柏沟村、杨岔山村、土城村,镇人民政府驻门古寺街1号。
自然地理
地形地貌
门古寺镇境内为二高山地区,地势东徒西缓,南高北低,中间为河谷,最高点为巨峪村的红灯寨,海拔1640米;最低点位于秦口村,海拔420米,
平均海拔在900米。
水文
门古寺镇境内河流属
堵河水系;境内主要河流有羊盆河40千米,由东至西流经,高塘河、巨峪河由南至西北流经。
自然资源
门古寺镇境内矿产资源主要为铁、煤、锰,地质储量5830立方米,可采储量为3980立方米,集中分布在西部、东河村、巨峪村一带。2011年,门古寺镇有耕地37138亩,人均1.2亩。门古寺镇生存的野生动物有
亚洲黑熊、野猪、豹子、
黑麂、
黑麝、羚鬃羊等。
人口
截至2011年末,门古寺镇总人口有31506人,其中男性17218人,占55%;女性14288人,占45%;14岁以下5356人,占17%:15—64岁16383人,占52%;65岁以上9767人,占31%;另有流动人口232人;以
汉族为主,达99.9%;另有
回族8户35人,
土家族1户4人,
蒙古族1户6人。2011年末,门古寺镇人口出生率11.8‰,人口死亡率6.8‰,人口自然增长率5‰,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75人。
截至2019年末,门古寺镇户籍人口为34713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门古寺镇财政总收入800万元,比2010年增长26.4%,其中地方财政收入620万元,比2010年增长35.8%。
截至2019年末,门古寺镇有工业企业28个,其中规模以上1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25个。
农业
2011年,门古寺镇农业总产值2.3亿元,比2010年增长19%。门古寺镇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水稻为主。2011年,门古寺镇生产粮食14213吨,人均468
千克。门古寺镇蔬菜作物以青菜、瓜类、
豆类为主。2011年,门古寺镇种植面积4369亩,产量7169吨。门古寺镇畜牧业以饲养牛、生猪、羊、家禽为主。截至2011年末,门古寺镇出栏生猪23631头,年末存栏15382头;山羊饲养量84428只,年末存栏37710只;家禽饲养39.3万羽,存栏24万羽。
工业
门古寺镇工业以矿业、水电、农产品加工为主。2011年,门古寺镇工业总产值为6.5亿元,拥有工业企业43家,职工1862人;实现工业增加值1.5亿元,比2010年增长29.4%。
商贸
截至2011年末,门古寺镇有商业网点420个,职工2068人;全年社会商品销售总额达1.7亿元,比2010年增长21.5%;有城乡集贸市场3个,年成交额1.8亿元。
金融业
截至2011年末,门古寺镇金融机构各类存款余额为720万元,比2010年增长1.9%。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截至2011年末,门古寺镇有幼儿园2所,在园幼儿150人,专任教师7人;小学12所,在校生1782人,专任教师96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480人,专任教师53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门古寺镇主要学校有门古中学、门古中心小学。2011年,门古寺镇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700万元,比2010年增长2.2%。
文体事业
截至2011年末,门古寺镇有文化站1个,村文化活动室19个,藏书10万册;有健身活动场所8处,安装健身器材48台(套),经常参加活动锻炼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40%。
医疗卫生
截至2011年末,门古寺镇有各级医疗卫生机构38个,其中乡镇卫生院2所,
村卫生室36所;设病床57张;专业卫生人员87名,其中执业医师27人,注册护士15人。2011年,门古寺镇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1.6万人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为91.1%,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70%,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50%。
社会保障
2011年,门古寺镇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951户,人数1847人,支出88.7万元;农村五保户集中供养80人,支出17万元,农村五保户分散供养135人,支出24.3万元,比2010年增长18%;农村医疗救助78人次;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125人,抚恤事业费支出37.1万元;建有福利院1所,床位82张,集中收养80人。
基础设施
截至2011年末,门古寺镇有邮政网点1个,投递线路单程总长38千米;移动电话用户5689户,比2010年增加829户,光缆线路总长度198千米;有移动基站4座、电信基站4座,移动覆盖率达98%。
截至2011年末,门古寺镇有自来水厂1个及成套净化设备,年供水10.95万立方米;主要道路两侧铺设D600排水管道3200米。
截至2011年末,门古寺镇有门古电管站和秦口110千伏的变电站2座,年用电量2千万千瓦时。
交通
门古寺镇有车(家湾)中(坝)公路由东向西穿境。
命名由来
门古寺镇因元代建的寺庙名门古寺而得名。传元
中统元年(1260年),有一个
蒙古族的人,名叫
孛儿只斤氏在境内为官。此人为官清正,勤政爱民,他到任后减租减息,减免苛捐杂税、兵赋徭役,深得百姓的爱戴和拥护。孛儿只斤氏是蒙古族人,由于他清正廉明,深得民心,死后人民为了纪念他,为他建了一座庙,庙内供着他的
塑像。“蒙古寺”因此而得名。到了明代,为了避嫌,“蒙古寺”便改名“门古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