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柯(学名:Lithocarpus harlandii (Hance ex Walp.) Rehder)是
壳斗科、
柯属的一个种。
形态特征
乔木,高约18米,胸径50厘米,新生枝紫
褐色,干后暗褐黑色,有纵沟棱,枝、叶及芽鳞均无毛。树皮灰褐色,略粗糙,树高约10米的树皮厚8-10毫米,内皮淡红褐色,聚合
射线多而密,刀刃状明显突出。叶硬革质,
披针形,椭圆形或倒披针形,长7—18厘米,宽3—6厘米,稀较小或更大,顶部常弯向一侧的短或
长尾𫛭状尖,基部狭或渐狭楔尖,常两侧稍不对称且沿叶柄下延,稀急尖或近于圆,叶边缘在上段有波浪状钝裂齿,稀全缘,中脉在叶面近于平坦或微凸起,侧脉每边8—13条,支脉隐约可见,叶背有细圆片状薄的蜡鳞层;叶柄长2—3厘米。嫩叶支脉较明显,成长叶支脉几不可见。
花序着生当年生枝的顶部,花序轴被微柔毛;雄圆锥花序由多个
穗状花序组成;
雌花每3朵一簇或全为单花散生于花序轴上,花柱3或2枚,长约1/2毫米。壳斗浅碗状,宽14—20毫米,高6—10毫米,基部常稍伸长呈极短的柄状,小苞片鳞片状,三角形或四边
菱形,中央及边缘稍呈肋状隆起,
覆瓦状排列,被微柔毛;
坚果长圆锥形或宽椭圆形,高22—28毫米,宽16—22毫米,顶部圆或钝,稀为宽圆锥形,果壁厚1.5—2毫米,底部果脐深达4毫米,口径9—12毫米。花期5—6月,果次年9—10月成熟。
生长环境
港柯生长于海拔400-700米山地常绿阔叶林中,具有较强的抗旱、抗寒和耐高温能力。
分布范围
港柯分布于中国江西南部、台湾、
广东省、
香港特别行政区、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部和
海南省。
繁殖方法
苗床育苗
采种处理:从生长健壮的成年港柯母树上采收种子,采后经过脱粒、筛选、干燥处理后低温沙藏。在2月份用0.5%
硫酸铜溶液消毒30分钟,然后分别用98%
浓硫酸(处理10秒)进行催芽处理,然后用冷水浸种24小时后分别播于温室苗床。
苗床准备:将土壤深翻20厘米,整细表土后做成宽1米,高25厘米的苗床,南北走向。
基质处理:播种基质为菜园土:草炭土:鸡粪=5:3:2的培养土、播种前2天用
多菌灵和
代森锌进行土壤消毒。
播种方法:将浸种后的种子点播于苗床上,点播的株行距为5厘米×10厘米,苗床上均要设小拱棚,拱棚高度为1米,上面覆盖一层塑料薄膜。
移植育苗:在2个月后,将港柯的小苗移植到塑料培养钵中(规格8厘米×8厘米),育苗基质则为泥炭土:
珍珠岩:锯屑=0.6:0.2:0.2份,育苗期间适当浇水,防止土壤过干。
容器育苗
基质处理:竹林内采收来的糠用0.3%的
高锰酸钾溶液喷洒消毒后再进行晾晒,晒干的砻糠需用搅拌筛分机筛除杂物后堆放备用。
基质灌装:首先将东北泥炭、砻糠、长效控释肥按配比进行人工分层均匀搅拌,然后倒进搅拌筛分机内充分搅拌均匀。配制好的基质由人工放进基质网袋制作机进行灌装,制成口径为5厘米的长条状轻基质段。
基质切段:灌装好的基质段先放入池中用0.15%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4小时以上,使基质充分吸水膨胀并起到消毒灭菌的作用,然后将长条状基质段切成设计所需长度的透底容器,整齐装入塑料托盆内备用。
播种方法:将种子每穴一粒直接播到切好的基质段内,将装好的塑料托盆统一置于连栋荫棚内的地布上。
分盘隔苗:当苗长至10-15厘米高度时,应及时进行分盘,以避免苗木相互串根。将育苗基质段用宽2厘米、厚0.5厘米、长40厘米(竹片长度根据托盘而定)的竹片隔开,让每株苗之间至少留有2厘米的间隙。分盘前密度为81株/盘,分盘后密度以36株/盘为宜。
苗期管理:一般早晚各1次(浇水次数视天气情况而定),当基质表面发黄或发白时应马上浇水;分盘后的苗木枝叶茂盛,生长较快,需水量大增,应增加喷水量。基质中因加有长效控释肥,其肥效可长达6个月,一般情况下苗期不需进行根外施肥。同时,及时进行除草等管理。
主要价值
港柯枝叶茂密、树冠宽广、叶片亮绿,是优良的园林树种。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