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点灰灯蛾
昆虫纲鳞翅目的动物
八点灰灯蛾(Creatonotos transiens)是鳞翅目灯蛾科的一种昆虫,由弗朗西斯·沃克(Francis Walker)于1855年首次描述。分布广泛,包括中国的多个省份、日本琉球群岛、阿富汗东部、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国尼泊尔不丹缅甸中南半岛加里曼丹岛、巴厘岛和龙目岛等地。主要危害菜心、白菜、甘蓝十字花科蔬菜和柑橘属桑叶、茶叶、稻叶等。成虫体长20毫米,翅展38~54毫米,腹部背面为黄色,有黑点。前翅没有灰褐色,中室上角和下角各有二个黑点;后翅深灰褐色,其后缘颜色较深。以美国白灯蛾越冬,第一代成虫于第二年2月即羽化,3月上旬产卵,第二代于5月中旬羽化,每代约需经过70日。
形态特征
成虫
体长20毫米,翅展38~54毫米。头胸白色,稍带褐色。下唇须3节,额侧缘和触角黑色;胸足具黑带,腿节上方橙色。腹部背面橙色,腹末及腹面白色,腹部各节背面、侧面和亚侧面具黑点。前翅灰白色,略带粉红色,除前缘区外,脉间带褐色,中室上角和下角各具2个黑点,其中1黑点不明显。后翅亦灰白色,有时具黑色亚端点数个。雄虫前翅浅灰褐色,前缘灰黄色,中室亦有黑点4个,后翅颜色较深。成虫可以在各种次生栖息地中找到,雄性个体具有可充气的核心器官,用于在与雌性个体求偶前释放信息素;信息素释放和求偶在日落后几个小时内进行。
半球形,初产时为乳白色,后渐变为黄色至黑色。
幼虫
初孵幼虫为灰白色,取食后变为淡褐色,背线淡绿色,头及第1腹节棕褐色。老熟幼虫黑褐色,散生黄白色斑点,背线、气门上线及气门线棕黄色。前胸端斑鱾瘤变成近三角形,气门灰白色。各节大小毛瘤10个左右,毛瘤棕黄色。
长19毫米,纺锤形,红褐色,腹末有12根臀刺。
长15~30毫米,椭圆形,淡黄色,薄。
生长规律
八点灰灯蛾一年生2~3代,以幼虫越冬,翌年3月开始活动,5月中旬成虫羽化,每代历期70天左右,卵期约8~13天,幼虫期16~25天,蛹期7~16天。广东省5月美国白灯蛾开始为害,10~11月进入高峰期,成虫夜间活动,把卵产在叶背或叶脉附近,卵数粒或数十粒在一起,每雌可产卵140粒,幼虫孵化后在叶背取食,末龄幼虫多在地面爬行并吐丝粘叶结薄茧化蛹,也有的不吐丝在枯枝落叶下化蛹。
分布范围
分布于我国的华东、华中华南,以及山西省陕西省、台湾、内蒙古自治区福建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四川省云南省西藏自治区等省、自治区。
主要寄主
主要有果、柑橘、桑、菜心、白菜、甘蓝和茶树等。主要以幼虫取食叶片,低龄幼虫群集取食,残留表皮和叶脉,呈白纱状,易于识别,高龄幼虫分散为害,叶片呈缺刻或孔洞,严重的可将叶片全部吃光,仅剩叶脉。
生活习性
该虫1年发生4~5代,第1代、第2代较整齐,第3代以后世代重叠。以美国白灯蛾及部分蛹在石块缝内或落叶、杂草丛基部越冬,2月底至3月上旬越冬幼虫开始活动取食,第1代在4月至6月下旬,第2代在6月上旬至7月,第3代在7月中旬至下旬,第4代在8月中旬至9月下旬,第5代在9月下旬至11月上旬。部分幼虫翌年3~4月中旬化蛹,部分幼虫10月上旬至11中旬化蛹。全年以第2代、第4代为害较重。成虫多在11~14时和20~23时羽化。昼伏杂草丛中或宿主叶背,夜出活动;趋光性强,交配多在20~21时进行,卵产在叶背,成块,每雌一生可产卵1~5次,一般500~700粒。美国白灯蛾在4~7时孵化,初孵幼虫群集后分散,有假死性,昼伏夜出,老熟后在石块、土块或枯枝落叶下做茧化蛹。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耕翻土地,可消灭一部分在表土或枯叶残株内的越冬幼虫,减少虫源。
(2)抓住成虫盛发期和幼虫2龄前喷洒25%灭幼脲3号悬浮剂500~600倍液、40%氰戊菊酯乳油3000倍液、2.5%功夫乳油2000倍液、20%甲氰菊酯乳油或2.5%联苯菊酯乳油3000倍液、20%绿·马乳油2000倍液效果都较好。采收前7天停止用药。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成虫
幼虫
生长规律
分布范围
主要寄主
生活习性
防治方法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