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语言学在中国
人类语言学在中国
《人类语言学在中国》是2007年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戴昭铭。
内容介绍
《人类语言学在中国:中国首届人类语言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为本次研讨会的论文集。共分为理论与方法;语言接触和语言变异;语言多样性与语言濒危现象;语言与文化;语言史与文化史;语言和方言的田野调查;语言政策、规划与应用;附录等8部分,收录了孙宏开的《族群关系与语言识别》、黄行的《语言接触与语言区域性特征》、徐杰舜的《人类学视野中的语言与文化》等54篇论文。
作者介绍
戴昭铭,1943年生,浙江天台人。1968年毕业于黑龙江大学,1982年毕业于复旦大学,获硕士学位,导师为胡裕树先生。现为黑龙江大学汉语研究中心主任、文学院教授,兼国家语委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社科基金语言学科评审组成员、全国语言文字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汉语语汇分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语言学会理事、全国方言学会理事。曾发表《规范语言学探索》、《文化语言学导论》、《汉语研究的新思维》、《天台方言初探》等专著和有关汉语研究的论文数十篇。另曾出版长篇小说《大漠孤烟》。
作品目录
人类语言学的当代意义(序)
理论与方法
人类语言学学科定位简论
Aspects of Anthropological Linguistics in the world
族群关系与语言识别
中国语言人类学研究百年回眸
威廉·冯·洪堡与人类语言学研究
百余年间国外语言人类学研究的若干变迁??主要思潮
人类学背景下的言语和语言研究??论语言人类学的研究视野
语言接触和语言变异
说“五”道“六”
语言接触与语言区域性特征
语言接触与语言演变??小陂流苗语的语言接触变异
中国工业化初期的语言接触和语言选择??以洛阳市的语言使用情况为例
语言接触和杭州方言的文白异读
香港特别行政区开埠初期的族群语言竞争与选择(1841?1884)??基于族群语言活力理论的解释
香港两文三语教育架构的历史回顾
语言多样性与语言濒危现象
关于语言多样性问题跨学科研究的综述
论濒危语言问题的普遍意义
仡佬族母语的发展趋势以及应对仡佬族母语危机的基本措施
台湾泰雅语的语言流失、转移与振兴一以新竹尖石水田部落为例
“五色话”使用现状及其濒危的原因
濒危状态的赫哲语
应予关注的“另类濒危语言”:民间隐语行话
语言与文化
人类学视野中的语言与文化
蒙古语鸟名称与蒙古族鸟文化
壮语通用词汇中的动物名词音义关系考察
从蒙古网站看蒙古语词汇的变化和发展
文化视角下的汉语和蒙古语的某些称谓词
Prayer in the Culture 0f the Lakota(Sioux)Indians of the North American Plains:An Ethnolinguistic Inquiry
Buryats.Buryat Ianguage and Culture in Russia:Problems of Modem Ethnolingual Self-Identification
语言史与文化史
Language and Identity for Aboriginal People of Northern Canada
白语系属研究献疑
吴方言与苗瑶语
从浙南地名看温州市的移民文化
“方言”考
满族口头文学文本中保留的满语
满一鄂温克族语言文化研究人类学价值及发展
中日汉字探源三题
语言和方言的田野调查
内蒙古自治区蒙古语使用现状调查的初步结果
从单语区到多语区的历史演变??深圳南岭村的社会语言变迁调查
玛曲县藏语指示代词的认知特征
东北官话词汇研究的人类语言学视角
吴语靖江话的“快”看方言研究中的历史人文背景
通渭县方言的特点及其历史成因
语言政策、规划与应用
全球化、英语霸权和中国的语言教育政策??对英语扩张的人类语言学透视
内蒙古蒙古语授课中小学个案研究
澳大利亚语言政策的沿革对我们的启示
突尼斯的语言政策
附录
中国首届人类语言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开幕辞
人类语言学在中国大有可为??在中国首届人类语言学
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
在中国首届人类语言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
中国首届人类语言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总结
中国首届语言人类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评估报告
贺信、贺电
中国首届人类语言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哈尔滨市举行(报道)
中国首届人类语言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纪要
后记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内容介绍
作者介绍
作品目录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