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兴祖
刘兴祖
刘兴祖(?-455年),祖籍徐州市,世居京口区(今江苏镇江),南朝刘宋大臣,将领,刘宋开国功臣刘荣祖之弟。初仕为少府,后历任南康相、振武将军、秦郡太守、青、冀二州刺史等。元嘉后期,随沈庆之柳元景等参与平定山蛮和北诸山蛮,后又在北魏南侵时扼守白石,力退魏军。曾于元嘉二十九年(452年),上书刘义隆献伐河北省之策而闻名史册。刘骏孝建二年(455年),因突发腿疾病逝于任上,追赠安北将军、散骑常侍
人物生平
刘兴祖,祖籍彭城,世居京口,南朝刘宋大臣,刘怀慎之子,刘荣祖之弟,官至青州市刺史。初仕少府,后转为南康相。
元嘉二十二年(445年)二月,白鹿出现于南康县,当时人称为吉兆,时任南康相的刘兴祖因此献上朝廷。后转为秦郡太守,随沈庆之柳元景等参与平定郧山蛮族和沔北诸山蛮族的叛乱,因功加封振武将军。
元嘉二十七年(450年)十二月,北魏大举南侵,渡过淮河刘义隆派振武将军刘兴祖率军扼守白石山,刘兴祖于山下的白下陂设防,北魏久攻不下,遂撤离。
元嘉二十八年(451年),宋文帝以振武将军、秦郡太守刘兴祖为青、冀二州刺史,同年六月又任命他为彭城都督
元嘉二十九年(452年),宋文帝听闻北魏发生政变拓跋焘宗爱弑杀,于是派遣张永鲁爽萧思话柳元景等进行第三次北伐。此时,青州市刺史刘兴祖上书宋文帝建议伐河北省,从山东省出发直捣黄河以北地区。他上书道:“河南省被饥荒困扰,原野之外没有什么粮食可以获取,如果敌人意外坚决地固守,不是旬日之内能攻拔的,大军停留,转运必然紧张。讨伐有罪拯救人民,应该尽快完成。今日魏人国王刚死,加上正当酷热季节,敌人国内猜疑混乱,无心远救。关内的兵马,才够守卫自己。我以为应该直捣中山,占据敌人险要城镇。冀州区以北地区人民众多,加上麦子成熟,就地获取粮食;心怀忠义的壮士,必然迅速响应。如果中原震动,黄河以南地区自然崩溃。我除了用兵守城之外,还有二千余人,再调集三千士兵,命长史崔勋之当振威将军,带上出发的士兵,和二州的名门望族,以盖柳津直接冲击中山,申坦率领历城区兵士,大约二千,随后进发。统计两军,大概七千多人,则冲入敌人心腹,调集租税,征集粮车,供应我军后勤。如果前锋顺利,张永和河南省各军,便应同时过河,使兵声同起,我的计策被采用的话,另外应该设立州府官吏,安抚依附的人民。定州市刺史攻取大岭,冀州刺史进向井陉县太原市刺史屯驻雁门,幽州刺史塞守军都,相州刺史防卫太行山,因敌情的变化而变化,随时授官赐爵。这些人畏惧声威,心向恩宠,人人有奋进之心,渡河的时候,请大量地任命官吏。我们非常痛心于将军们害怕深入敌境。崔勋之等人慷慨激昂,誓死为国效力。如果能够成功,统一中国便有希望,如果不能成功,也不会导致大的损害。我们都整装待发,等待皇上的圣旨。”刘义隆只希望恢复河南省失土,没有采纳这个意见。
元嘉三十年(453年),宋文帝见第三次北伐失败,准备将刘兴祖调离青州市,让张畅代刘兴祖任青州刺史和彭城都督。后宋文帝不久就被太子刘劭弑杀,所以才未实行。
孝建二年(455年),刘兴祖因突发腿疾病逝于任上,朝廷追赠他为安北将军、散骑常侍
人物评价
刘兴祖上书宋文帝献伐河北省之策历来为后世史家和政论家所关注,有人把他与三国时期,蜀汉魏延的“子午谷奇谋”相媲美。简言之,刘兴祖吸取了刘宋前两次争夺黄河南岸而无功的教训,建议自山东省进兵河北,堵塞太行山诸隘口,将北魏遏制在山西省以内。若河北底定,则河南省自然落入宋军之手。宋军若在抵达黄河之后,进攻河北,北魏形势就很危险,北魏皇帝须亲自率军抗击,刻不容缓。为《资治通鉴》作注的胡三省为此注曰:“刘兴祖之言,上策也;上策,非命世之英不可行。”意为刘兴祖此策非雄才大略之主不能行之,刘义隆志望、见识均不及此,故未采纳。王夫之也以刘兴祖之策未能行指宋文帝“非英武之君”。吕思勉先生也对刘兴祖之策未能行感到惋惜,认为:“欲攻代北,非以河北省渭河平原为根据不可。……宋之君臣,恢复之壮志空存,而于生聚教训之谋,则迄未尝及。……宋之君臣不度德、量力,而好轻举如此,安得不丧败哉?此以远计言之也。”
家族成员
父亲:刘怀慎
兄弟:刘德愿刘荣祖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人物评价
家族成员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