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响茶,又称飞盐茶,是一种酥油茶。它由茶和多种配料混合而成,流行于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流域,因冲泡时发出的“雷响”声而得名。
材料选配上,雷响茶选用高山无污染的耐泡型春茶,搭配食盐和经过熟化的
酥油,并加入红糖、
花生仁、芝麻、核桃仁、
鸡蛋等配料。烹煮时,先用瓦罐煮沸泉水,再将茶叶在小瓦罐中
烘焙至散发茶香,之后熬煮茶汤,最后将茶汤与酥油和其他配料融合,通过舂捣完成制作。
傈僳族制作雷响茶时有将烧红的
鹅卵石放入茶筒的步骤,这时整个筒内茶汤会“嗤嗤”地响,这声音像
打雷似的,雷响茶因此得名。而
白族和
彝族的雷响茶是靠沸水冲入茶罐来发出响声的。
雷响茶是酥油茶的一种。首先,茶叶应选用高山无污染的耐泡型茶,通常为自制的第一发春茶。其次,加入适量的食盐作为调味。
酥油则需选择工艺考究并经过熟化处理的酥油。除此之外,还有其它配料如红糖、
花生仁、芝麻、核桃仁、
鸡蛋等可添加。
首先,用大瓦罐在火塘上煮水,准备烹茶所需的用具,并将其清洗干净备用。然后,将一小瓦罐在火塘中烤热,预热后投入适量的茶叶,茶量根据饮茶人的习惯有所不同。
烤茶过程中需要边烤边簸和筛,通过上下抖动和旋转瓦罐,使茶叶均匀受热,散去不良气味,使茶叶呈现黄而不焦、香而不糊的状态,散发浓郁的烤香。接下来,使用泉水为佳,将在大瓦罐中煮沸的泉水注入小瓦罐中熬茶,熬至大量泡沫外溢,茶叶浮于水面为止。熬得不够的茶被称为“姑娘茶”,火候不足,缺乏韵味。
熬好的茶汤倒入
酥油茶筒内,加入三四罐茶汤后,加入酥油和炒熟杵碎的
花生仁、核桃仁、芝麻、
鸡蛋、食盐、红糖等配料。随后,将一块烧红的钻孔
鹅卵石放入茶筒中,发出“哧哧”响声,犹如闷雷。盖好茶筒,用木杵上下舂动,直至筒内声音变为“嚓咿”时,茶汤与酥油、调料完全融为一体,雷响茶便制作完成。
最后,将打好的雷响茶趁热倒入大木碗中,再分到小木碗里敬献给客人和朋友。
傈僳族常用的大木碗和小木碗保留了木材的自然形态,仅稍作修饰便成用具,充满自然的气息。
雷响茶根据冲泡时发出的响声分为“男儿茶”和“女儿茶”。“男儿茶”是指冲泡时,在发出响声的同时,还会从瓦罐里冲出一些气泡;而“女儿茶”则指冲泡时只有响声,而没有气泡飞腾出来。
雷响茶是一种以茶为主料、多种配料混合而成的
茶饮料,具有多样的滋味和丰富的营养。其口感苦涩中带甘甜,咸里透香,不仅能够暖身、抗寒,且风格独特,效用胜过普通茶。在被誉为“东方大峡谷”的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流域,由于当地高寒偏僻、缺医少药,雷响茶历来被用作消炎解毒、抵御风寒、祛邪祛湿、补充营养的代用品。
雷响茶的名称蕴含两重寓意。首先,它象征着春天的到来——第一声春雷从天际传来,伴随第一场春雨萌发的嫩芽制成的春茶,喝下这种茶能够振奋精神、开启思路,预示着新一年的顺利开端。其次,
烤茶过程中发出的闷雷般的响声,象征着生活的美满安康和六畜兴旺,表达了对未来幸福与繁荣的美好期望。因此,冲茶时声音越大、越响亮,就预示着越吉祥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