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海桐(学名:
假海桐属 kerrii Craib),属于
茶茱萸科假海桐属植物。种子可食。假海桐已被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2013年9月2日)——无危(LC)。
假海桐为灌木或
小乔木,高(1-)4-7(-17)米,树皮红褐色,小枝近圆柱形,褐绿色,无毛,具稀疏的皮孔,嫩枝绿色,略被微柔毛。叶长椭圆状倒
披针形至长椭圆形,长12-22厘米,宽4-8.5厘米,先端渐尖或钝,基部渐狭,表面深绿色,背面浅绿,具光泽,两面无毛或背面沿中脉稍被毛,侧脉5-7对,弧曲上升,在远离边缘处汇合,中脉和侧脉在表面微凹,背面隆起,网脉稀疏且明显,叶柄长1.5-2.5厘米,上面具一槽,几无毛。花序长3-4.5厘米,被微柔毛;总花序梗长15-2.5厘米,分枝长0.4-0.8厘米,
花梗被黄褐色微柔毛,具3-4鳞片状小苞片。花芽绿色,长圆形。
花萼长约2毫米,5深裂,裂片三角形,长和宽约1毫米,外面疏被金黄色微柔毛。花瓣匙形,长5-7毫米,宽1.5-2毫米,黄绿转白绿,最后为白色,花芽时外面除二侧边缘外密被金黄色微柔毛,以后逐渐脱落至无毛,具香味;
雄蕊与花瓣几等长,花丝扁,宽约1毫米,花药丁字着生,长约1-1.5毫米,白色,药隔伸出;花盘不超过1毫米;子房圆锥形,长1.5-2毫米,花柱棒状,长3-4毫米。
核果近圆形至长圆形,稍偏,长2.5-3.5厘米,径约2-2.5厘米,生时白绿色,可食,干时
褐色,2棱,1棱偏向突出,基部有宿存增大的萼片,外果皮极薄,中果皮薄,网脉多而突出,内果皮稍厚,近骨质。种子具淡红褐色、极薄的种皮。胚乳肉质,黄白色,半透明,嚼烂状,胚相当大,
子叶肾形,叶状,胚根向上,棒状,长2毫米。花期10月至翌年5月,果期2-10月。
在中国
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勐腊县境内种植的假海桐于12月初开始出现花芽,翌年2月下旬第一朵花苞开放,进入始花期。花序的开花次序为自上而下开放,每天开放1-27朵不等,通常为4-8朵。受温度和湿度的影响,晴天开花数较多,雨天和阴天开花数较少。一般一个花序自第一朵开放到最后一朵开完需5-10天,单花期为3-4天。单株始花期后5-7天进入盛花期,花期持续时间8-10天。假海桐树间花期不同步,主要集中在2-3月份,
种群内花期可持续6-7个月。假海桐开放的花朵中,花瓣5瓣,
雌蕊1枚,
雄蕊5枚,花药与柱头等长;假海桐雌雄蕊异步成熟,花粉活力在开花初期表现最高,之后缓慢下降,花粉寿命共48小时;开花初期柱头不具可授性,在开放24-48小时时柱头可授性最高,开放72小时时柱头有较弱的可授性,整个柱头可授期约为72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