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音寺
位于四川省邛崃市的汉代寺庙
雷音寺,位于四川省邛崃市峨眉山玉女峰下解脱坡,距伏虎寺约二公里。始建于明嘉靖年间,由白无暇太师建立,最初名为“观音堂”,万历初年更名为“雷音寺”。现存建筑包括角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殿等,总面积约1700平方米。寺内门匾“雷音寺”及楹联为乐山市李道照手书。
简介
经过文管所和景区主管部门与以前发现的清代楠木雕刻“西竺天台佛会寺全图”比对后,肯定此处为明清时期大寺—“下雷音寺”遗址。遗址面积约 2万平方米,从此处往上行约 1公里是“和尚街”遗址。从近 3日的发掘来看,台州天台山下雷音寺遗址下面埋藏佛家当年留下珍宝的可能性很小。目前清理出的一些东西多为两三百年前的建筑、石头雕刻和碑刻等物,并非罕世奇珍。从清理出来的建筑遗址看,规模相当宏大,比起佛教名山峨眉山的报国寺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胡所长表示,邛崃县志上无明。
文记载张献忠到过天台山,而出土的石碑上却有“因献贼蹂躏半遭毁尽所存仅十余院”的文字,这需要进一步地考证。景区主管部门表示,力争通过两三个月的清理工作,把下雷音寺遗址的全貌展现给游人。同时,将全力查找流落在外的镇山之宝“十八罗汉观世音”纯金雕像,毕竟这是台州天台山出土的惟一价值连城的宗教文物。
雷音寺位踞高岗,面临危崖,树木繁盛,环境幽雅。该寺所在山下有一座禅定桥,横跨于瑜珈河之上。
“自古名山僧占多,十分风景属僧家”,风光绮丽的邛崃天台山,从来都是儒释道三教荟萃之地,在民间,甚至流传着“先天台后峨嵋”的说法。姑且不用考究其真假,就天台山佛教而言,在其繁荣鼎盛之时,确有寺庙上百处,僧众上万人(民俗音乐传诵说:“大和尚万万五,小和尚不消数”),后因种种历史原因天台山宗教事业不断衰败,至今,天台山仍有40多处寺庙遗址可寻。
现在我们看到的雷音寺布局展示,就是对天台山佛教发展寻究的例证。雷音寺,位于天台山玉霄峰下,占地百余亩,最初为汉代道观,唐以后逐渐变为佛寺,该寺兴旺于宋代,明末大部分毁于战火,后几经兴衰,到今天,我们只能从其被毁时的遗迹来推想当年的佛事盛况。
因所占据的地理条件优势,雷音寺被公认为台州天台山佛寺遗址中,规模最大,级别最高的寺庙。从沙盘模型可以看出,雷音寺采用的是传统寺庙布局方式,沿一条中轴线左右对称,依次排列为:影壁三门-天王殿-大雄宝殿祖师殿和各大殿两边的配殿以及罗汉堂。寺庙总体建筑采用明代风格,多为四合院和迂回长廊,布局严谨而合理。
历史
先明祖师置买契约照前古碑重刊永遗后世为记①
夫,是山也,自洪帝②创始以来,永有开垦之踪,而无建修之迹。人伦绝传,焉敢时造于胜朝。大明之祖,吾蒙斯恩乎。上古之世,僧者之风,悉皆潜形山谷,而修静衍明罪福,以利含灵。宜禁林保持幻质。可令丁而安众僧,后之模范者也。专存一念,昭次第为祀为焉。聊有可丈礼其求见,有守规绳而祷,始终遵法,以警幻求中道而还者有焉。欲终始末,宜隐深山。启予自备发以赎收明此山。经府院司州,蒙上官姓而断结,然后方敢领徒入山开垦,修竖殿宇、僧坊而栖之。每月望旦之辰,课诵经卷,端为庆祝。今上,皇帝万万岁!永佑乾坤之固。君恩帝德,常犹宇宙之宏。
东宫太子增益千秋睿掌。文武公卿高增禄位,行加士子,黎庶尽沾虞舜之安。商、农、工、梓,普获雍顾之乐。
大明国四川直隶上川南道邛州,离城南来九十里,有山曰“天台”,是予住持曰“王福深”。于山开垦,修建寺曰“雷音”。将竟以此买明四界,投税过割契约,命梓镌于斯石,以为后据。山界契云:
今立绝卖老木荒山田土文字人,邛州平乐上乡民人付万崇、付万本、付万贯、付大隆、付大发、付大银、杨仲山、杨仲美、杨献珍、张茂相、张茂实、张茂贤、张廷金、张廷荣、张廷禄、张廷福、王善安、王进生、付存玉等,于先嘉靖三十八、九年③,各因税粮军差累,苦无银使用。众姓商同,各将祖遗④远老木荒山无人耕种,情愿自请凭中人段广赢、姚大雄、吴国芳、马朝俊等在内说合,出卖与崇庆州孝盛乡招(昭)觉寺王宅人氏,于嘉靖十四年⑤前来住铁香炉一户僧藉。王福深自己凑备资价置买。以后徒子法孙永远开垦创造,耕种为业。当日三家言定,议明绝价银两、货物、铜锣、谷豆等件,凭中算明,交领收清明节白,并无亏欠。其山场付、杨二姓一端齐⑥东岳庙。上抵火井大岗;斜抵银嘴山二十四盘虚陡岩;横抵大桌子石岗。上抵镇西山,下抵白马泉,后背小尖峰。其张宅一端齐双古坟上坎天车岭,直抵火井大岗;下抵横路三郎庙门首,直下虚陡岩曲转石刻子;直抵陡溜子大坎头山;顺抵角(觉)悟庵;上抵东关(官)房⑦来脉火井岭;下抵大水沟,直下虚陡岩,曲转合陡溜子止。其高宅一端,顺火井大岗荒山一溜。上抵大岩岭;下抵高蛮子屋后高坎头止;倚坎头顺山岗,抵岱庙后背来山小岗,直上火井岭止;倚屋基坎头上,斜抵小丫口回龙山,直上大岩岭止。其王宅一端,上抵东关(官)房来脉火井岭丫子口;斜抵大水沟,直下曲转耐火石;顺抵涌山,并付存玉出卖青刚(杠)坡大深沟。上抵火井岗,倚沟直下陡飞水,曲转抵红石岩止。其前后老木荒山,四至界断。老木旷野山田,陆续收买串同一大段,永远邛崃天台山历代常住。其山价银两、猪牛、铜锣、谷豆、货物、衣服等件,凭中算明,各姓亲领法讫,毫厘无欠。此年大过,是深将契约于邛州太爷段处,投税过割,增添粮茶税课。蒙恩赐给帖,领徒入山,开垦耕种,重建雷音寺院。许令法子、玄孙,内外各修关房,耕点茶株,朋合雷音寺。当差取其忠心一端。原系永乐五年⑧九月十九,是崇庆州同孝感乡沈可提,凭中高锁等在内引进,移钱面银一百五十两,置买邛州平乐上乡民人付朝俚、杨文秀、张权等名古迹铁熏炉。至嘉定州并本县给帖开垦外,招徒悟松、悟竖。又于成化十三年⑨七月初五日,商同原主付宪、杨志海、张朝恕等,凭中杨狗蛮、高仲明、王大应等,同转卖与内江观音里吴宪会。检价面银一百五十两,凭领去讫。是会奉例报认用役,传帖于里长孙公政户下收纳。又于正德元年⑩三月十五日,有师爷圆宗并本师广法出备面银一百八十两,凭中付永会等在内说合,重置买明张茂贤、张茂和、张茂秀等名下地界,竖立田桩。分徒十五房后,充粮差税课累苦,暗将田茶变卖逃窎于手。又于嘉靖二十七年⑾内,至被本圆里长杨相里告到邛州审问。逼迫抛丢粮茶杂役等情,是深招认。来寺递恳,只得营借钱米,赎纳山场田茶,回寺安生外,前契约踩踏未明,今又重勘。抵界大石板河心至石佛子对河大水沟高坎头,直上田土对岸长岗岭东至为界。倚界直下丫子口人行路,抵雷家山界。直上观佛台白岩大岗岭,直抵旷志乾荒林岩岭为界。南至倚岭直上泸山大岗桌子石岩岭,直上抵镇西山岩为界。西至清(靖)口岩岭直下,斜抵火井岭,倚付存玉出卖边界青刚(杠)坡、大深沟、曲湾、燕子石,沿崖横过,抵陡溜子,倚水沟直下大石板河心合界。四至开明。内外老木荒山田土原系永乐成化正德、嘉靖等五辈收买,踩明方圆,并无施业舍白,俱足买,并不包占他界在内作数。投税过割,列于斯石,永世长为。嘉靖产之年开垦三坝,雁摆天台雷音寺,隆庆年间,西域牛兜游此东南丧地,重开伏牛山,建修上雷音寺。共前增添布政司茶课贰拾叁斤,邛州增藉丁粮贰石五斗七升。申辩船帖在册,屡当不缺。其山价、猪牛、布货、铜锣、谷豆、衣服等件,共等面银五百两整。今立重绝价契文约以后,不得各宅弟男子侄孙辈尊族人等前来说生事,诈摘茶株,搜寻损害,越谋边界,拆竹、枋木、瓦片等情。如有违,纳依例罚恕稻谷一百石,运州上纳公用。恐后无凭,立此绝贾老木荒山田土文约书丹,永垂后日。徒子法孙合约同照。若不将此五辈次第源流古契、印信遵奉刻碑,当鸣后照切思。嘉靖二十五年⑿内,现有付、王、张、高、杨五姓军民,沾连侵夺,横占边界,讲理无照。各恩不忿,生谋设计具词状告上川南兵备副事爷高处亲提究。
注:
①此碑位于天台山正天台雷音寺。实为僧院买山地界四至契约碑。为明清台州天台山雷音寺占地规模提供了重要依据。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②洪帝:即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年号洪武
③嘉靖三十八、九年:明代皇帝世宗朱厚熜年号,三十八、九年即公元1559—1560年。
④窎(diào):深远。
⑤嘉靖十四年即公元1535年。
⑥齐:邛崃市方言“起”、“从”的意思。
⑦关(官)房:明清地方官府设“僧正司”管理佛教寺庙事务。其在寺院设有派出办事机构,俗称“官房”。又有称僧人闭关修炼处为“关房”。
永乐五年:朱棣年号,永乐五年即公元1407年。
成化十三年:朱见深年号,成化十三年即公元1477年。
⑩正德元年:朱厚照朱厚照年号,正德元年即公元1506年。
⑾嘉靖二十七年:即公元1548年。
⑿嘉靖二十五年:即公元1546年。
参考资料
雷音寺.百度地图.2023-11-14
目录
概述
简介
历史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