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斗房
仡佬族先民的民居形式
穿斗房是仡佬族的传统民居形式,具有鲜明的“干栏”特色。这一居住形态最早见于《魏书·僚传》,并被《新唐书·南蛮传》和《溪蛮丛笑》等文献记载。
建筑特点
穿斗房的建造材料多样,包括木材、石材和茅根。其中,穿斗房采用木结构,以木梁架为基础,墙壁由厚实的木板组成。石板房则使用石头作为墙体,屋顶覆盖薄石板。茅草房则是以木板筑墙,顶部覆盖茅草。此外,也有将茅草房的骨架用竹子编织而成,外部涂抹泥土加固的做法。这些房屋大多分为上下两层,底层用于饲养家禽家畜,以防止虫蛇侵害和潮气影响。上层则供人们居住。仡佬族的民居布局多为二层楼房,中央为堂屋,用于祭祀祖先和招待客人。两侧分别为卧室和厨房。楼上设有粮仓。畜栏称为“圈藏”,通常位于主房后面或两侧,高度较低,且避免与主房的屋脊相连。院落设计有三合院和四合院两种形式,主房两侧配有耳房,周围建有厢房。房屋通常采用三间五柱的结构,条件较好的家庭会修建五间的房子,而经济拮据的家庭则只建单间。屋内分为两层,上层供人居住,下层饲养牲畜,以防虫蛇侵袭和湿气。现今,一些仡佬族地区仍保留着这种传统的住宅样式。然而,多数家庭已经模仿汉族的房屋格局,建设了一列三间的平房。中为堂屋,两侧为厢房,每个厢房内部又被分成前后两个小房间,除了前面的小房间用作厨房外,其余全部用作卧室。前室有一个火炕,常年燃烧,是家人日常用餐的地方。劳动结束后,一家人围着火炕休息或聊天。亲友来访也在火炕旁边接待交流。堂屋与厢房之间都有门相通。堂屋正面放置一张方桌,常用的农具如磨盘、水桶、犁耙、簸箕、盆等都放在堂屋里。只有在婚礼、葬礼或祭祖时才会在堂屋里举行活动。屋顶下方安装了楼枕,上面铺设篱笆,一般无人居住,用来存放粮食。屋前是一片平坦的土地,被称为“院坝”,用于晾晒衣服、粮食,以及放置鸡鸭。院坝两侧分别是牛舍、猪圈和简单的柴房。这些设施与住房共同构成了三合院。屋后或院坝前方是菜园,三合院周围种植有桃树、梨树或竹林。仡佬族主要分布在贵州省高原地带,这里山峦起伏,平原稀少,因此有“步步皆山”的说法。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建筑特点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