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城镇,隶属于安徽省
合肥市庐江县,是县委、县政府所在地,中心位置位于东经117°,北纬31°,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总面积163平方公里,总人口1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4万人,耕地面积4.6万亩。辖12个行政村、12个社区。
2019年10月,庐城镇入选“2019年度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
历史沿革
1991年前
城关镇设4个街道会,1992年撤区并乡时,移湖乡、马厂乡、晨光乡并入城关镇。2004年城关镇更名为庐城镇。
1996年,城关镇面积105平方千米,人口5.3万人,辖方店、八里、中塘、三管、林场、桥、移湖、新塘、福泉、马厂、鱼台、石虎、棋盘、朱屯、晨光、高建、庙岗、夹山、农圣、附城、蔬菜队、三里、塔山、城东、城西、城南、城北27个村委会;
罗埠乡面积62平方千米,人口2.7万人,辖金碾、罗埠、罗南、江塘、新桥、桥北、罗东、迎松、三槐、中山、长塘、牌碑12个村委会。
2004年,城关镇更名为庐城镇,辖11个居委会、17个村委会,面积105平方千米,人口11.84万人;罗埠乡辖1个居委会、9个村委会,面积58平方千米,人口2.52万人。
2005年,撤销罗埠乡,并入庐城镇,调整后的庐城镇辖12个居委会、26个村委会,面积163平方千米,人口14.36万人,镇政府驻城关(原庐城镇政府驻地)。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庐城镇居县境中部,总面积163平方千米,位置位于东经117°,北纬31°,为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庐城周围自北而南分别有塔山、马尾山、福泉山、
棋盘山,冲、、相间,西为岗畈,北部圩田。罗埠河及
舒庐干渠的庐北、庐东分干渠分别穿境南北,移湖水库坐落其中。
地形地貌
庐城镇海拔多在15~80米之间,
平均海拔20~40米。主城区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岗冲起伏;西南部属
大别山余脉,层峦叠嶂。
气候
庐城镇地处中纬度地带,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季风明显,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年均气温15.7℃,年均降水量约1000毫米,年日照时间约2000小时,年均无霜期228天,平均相对湿度为77%。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
庐城镇主要矿产有紫砂岩、铅锌、
耐火粘土、
高岭土、
云母矿等资源。
岭土资源
庐城镇的福泉山铅锌、高岭土资源品位高,储量大,易开采。
行政区划
截至2015年,庐城镇辖11个行政村、12个社区,县政府驻地。
人口民族
人口
庐城镇常住人口为236189人(2017年)。
民族
截至2015年,庐城镇除
汉族民族外,还居住有
回族、
满族、
苗族、
土家族、
彝族、
壮族、
蒙古族等民族。
经济
综述
2014年,庐城镇实现工业总产值2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3%;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3亿元,其中工业固定资产投资7.8亿元,分别增长7.4%、6.8%,新增规上企业2家;实现财税入库2.6亿元,比上年增加4330万元,增长近20%;完成招商引资18亿元,其中工业招商引资6亿元。
第一产业
2014年,庐城镇在罗埠新村新增土地流转面积1.17万亩,在全镇形成四大特色生产基地,即优质粮油示范基地、特色花香藕基地、精品花卉苗木基地、大棚蔬菜示范基地和蓄禽养殖示范基地。
全年新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12家、新建立家庭农场15家、新申报县级龙头企业2家。
第二产业
庐城镇工业园始建于1998年,位于庐城镇塔山社区,与庐城主城区毗邻,交通区位优越。总规划面积2平方公里,建成面积1.2平方公里,已完成投入9000多万元。2012年园区新引进项目5个,协议引资6.3亿元,实际到位资金5亿元。1-12月份园区共实现产值10亿多元,实现税收750万元。
第三产业
2010年,庐城镇签约引进新项目17个,协议引资17.5亿元,到位资金9.36亿元,其中外资400万美元。安德利农资销售中心、久美德服饰、嘉元标准厂房、中泰环保、华诚织带、鼎辉新厂、龙裕建材、安普乐物流等项目建设进展较快,服务项目主要为服装制作,快递等业务。
社会
基础设施
庐城镇的城区面积13.5平方千米,罗埠集镇1.5平方千米。城区建成纵穿南北、横贯东西的五纵五横主干街道28.7千米,18条附街巷道1.2万平方米。
二(坝)军(埠)公路穿城而过,城区西临合(肥)铜(陵)公路与合(肥)铜(陵)黄(山)高速公路、
上海-成都高速公路、合(肥)九(江)铁路,规划中的庐(江)铜(陵)铁路经城南,县河、罗埠河与
巢湖水域相连,水陆交通便捷。建有2座公路客运站,开辟4条计46.3千米公交线路。农村实现村村通
水泥路,通向村民组的道路都铺设砂石路,罗埠村民吴启林捐资10万元修建的3000×15米的砂石路被乡民誉为“启林大道”。
建有4条10千伏总长222.4千米和0.4千伏总长682.4千米的供电线路。日供水5万吨的自来水厂1座,自来水用户20375户。管道天然气供应站1座,日供气388立方米,已开通供气用户1100户。先后开通调频广播、电视差转及有线电视,2005年电视覆盖率达到100%,城镇有线电视转播30多套节目,用户22633户,农村部分农户开通有线电视、住宅电话。
教育文化
庐城镇有小学31所,初级中学4所,幼儿园和特殊学校各1所,还有民办幼儿园25所。2005年在职教职工846人,其中,中级职称516人,在校(园)学生数19925人。2005年小学入学率100%,教师学历合格率及任职合格率均达100%,基本普及
九年制义务教育法。
医疗卫生
城关医院、罗埠卫生院及晨光、移湖医院共有医务人员45人,拥有床位60张,卫生院、医院置有常用医疗器械;村设有卫生室和个体诊所,形成医疗保健服务体系。
社会保障
庐城镇建有1所省一级敬老院,院内食堂、卫生所、娱乐场所齐备,配有管理人员,入院老人生活、医疗、保健有保障。2005年,入院老人33人。农村近千人享受保吃、住、穿、医、葬(以下简称“五保”)。全镇社区卫生保洁、保安、环境管理工作日趋完善,社区设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站,对社区内企业退休人员进行管理和服务,对下岗失业人员予以求职登记、培训及职业介绍咨询,至2005年已介绍近千名下岗人员再就业,为6360名生活困难居民办理最低生活保障。农民住房全部改为砖瓦结构平房或砖混结构楼房,不少农户已进城居住。
旅游
周瑜墓园
1987年,
周瑜墓被
庐江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9年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拨款、募捐、划地;
1993年,庐江县委、县政府决定,拆迁墓附近26户村民住房;2002年,庐江县文化旅游局对周瑜墓冢进行了重新修复,为利用有限空间,便于游人参观,根据省文物局专家建议,将墓冢改向朝南。
2005年,重点对三国文物陈列馆展示、享堂、碑廊等附属仿古建筑进行投入建设。2008年9月重新开园,接纳游客。至今
周瑜墓现有墓冢、石像生、享堂、阙门、影壁、牌坊、碑廊、展厅、胭脂井。
武壮公祠
武壮公祠建成于
光绪二十年(1894年),通体结构为大木殿式,三进两庭院,每进五开间。由照壁、门楼、庭院、厢房、寝室、祭殿等部分组成,总占地面积达2000多平方米。祠内集
徽派建筑木、砖、石雕和江南苏式
浮雕彩绘之大成,以木雕最为精湛。其梁枋、斗拱、平盘斗、隔扇、梁脐等木构件,由各种云纹、花卉图案组成,雕刻玲珑剔透。中进大厅,巨柱驮梁,设计巧妙,气势恢宏。墙基、廊檐及庭院天井地面,均铺设着石板、石条,凿工精细,平整如切,柱基全为雕凿精美的石鼓。专祠内,前堂陈列着
吴长庆生前的遗物;中进大厅是祭殿,正中是武壮公画像,两则有当朝中堂大人
李鸿章亲笔书写的对联:“袍泽渐凋零,仗剑有谁怜我老;鼓太悲壮,登坛犹悔用公迟。”后厅摆设有明清宫廷器具,以及名人字画和文房四宝,均具有极高的文史和艺术欣赏价值。
因其较为全面地代表了
徽派建筑祠堂的建筑风格,且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艺术价值等,
武壮公祠1987年被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被省政府核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获得荣誉
上榜“2018年度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
2019年9月11日,庐城镇入选“2018中国中部乡镇综合竞争力100强”。
2019年10月,庐城镇入选“2019年度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