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长庆
清末四公子
吴长庆(1829-1884年),字筱轩,安徽省庐江县南乡沙湖山人。父吴廷香,由优贡就选教职。其子吴保初,与陈三立、谭嗣同、丁惠康赞同维新,被人称为"清末四公子"。
朝鲜禁军叛乱,进犯王宫,杀戮大臣,王妃失踪,并火烧日本使馆,杀害使馆人员,日发兵干预。中原地区驻日使节黎庶昌电告北洋政府大臣张树声,遣兵轮3 艘前往按治。但所派兵轮驶抵仁川停在日轮后部,士气沮丧不能济事。清廷闻奏,即令吴长庆率兵轮前往。七月,军抵南阳府。日使挟兵前来谈判,因条件苛求,谈判不成,愤愤而去。吴长庆当机立断,先占王宫,日使悔,乃就盟。庆军入王宫时,其为首分子朝鲜王父大院君李昰应正在造兵聚党,扩大事态。吴长庆将其诱至,笔谈及暮,力劝不听,即挥队将其拥赴南海口,安置在登瀛洲船上,送往天津市。第二天击散乱党,迎复王妃,将事态平息。清廷以吴长庆功最,赏三等轻车都尉,留镇汉城。吴长庆驻朝2 年,组织朝鲜人民修道路,筑桥梁,救灾恤丧,示以恩信。回国时,朝鲜人民作歌相送。
四月,吴长庆奉命移防金州,闰五月病逝。大学士直隶总督李鸿章疏请优恤,付史馆立传,准于立功地方,建专祠,谥武壮,以其次子吴保初袭职主事。吴长庆好读书,爱人才,时称儒将。
人物生平
平太平军
太平军转战安徽,吴廷香创办团练,对抗太平军。
咸丰四年(1854年)战死庐江,清廷谕旨赐恤,赏云骑尉世职。五年袭职,安徽巡抚福济委其统领舒城、庐江团练。痛父殉难,誓与太平军为敌,不共戴天。八月,会合诸军攻克太平军要地桃溪镇,击退上派太平军援军,毁太平军30余垒,升守备。十一月安徽巡抚翁同书令其创办合肥东乡团练,以保合肥。翁同书因其护城效力,赏戴蓝。大败太平军英王陈玉成于华子岗,功加都司衔,赏换花翎。
咸丰十一年奉两江总督曾国藩令,收复庐江县,攻占三河镇。曾国藩即令其以所部500人,创立淮军庆字营。并亲手书写“忠孝坚定,不可挠折”八个大字,赞其“忠孝”,以励庆军将士。不久江苏省郡县被太平军攻占。曾国藩令其随福建省延建邵道李鸿章赴援上海市。首战虹桥取胜,次克柘林镇奉贤区南汇区川沙县金山区,击退宝山区太平军强悍援军。战后叙功,以游击留江苏补用。
同治元年(1862年)江苏巡抚李鸿章令其回籍添募勇练3营。适太平军忠王李秀成进攻庐江,曾国藩即令其留营驻守,慨然允诺,说道:“此桑梓邦,又吾先人殉节地,敢不勉”。遂麾军与李秀成战,将太平军击退。不久李秀成复集大军,再次围攻庐江县,登固守,伺懈出击,又将太平军击退,庐江城始保无恙。
同治二年(1863年)率营返上海市,继续参加援沪战斗。七月攻拔枫泾、西塘镇等镇,摧毁千窑巢太平军营垒,越级升为副将。十月调往浙江省镇压太平军。采取偷袭战法,欲取嘉善县。在进攻张泾汇战斗中,夺取北岸桥垒,将城攻破。
同治三年率部进攻嘉兴府城时,左臂中弹丸,仍裹创血战,斩士卒在前进中回顾者数人,军中没有人再敢后退一步,皆蜂拥而上,蚁缘登城,破城而入,城即陷。积功以总兵记名简放,赏力勇巴图鲁名号。同治五年,分援浙闽,累克湖州市长兴县广德市漳州市、漳浦等地,因战功卓著,旨交军机处记名,遇有提督、总兵缺出,尽先题奏。
转战平捻
太平军基本平定后,捻军复起。率马步队11营随李鸿章前往镇压,进剿于河南内黄、滑县浚县、山东临邑、德州、直隶宁津间。
同治五年四月二十八日捻军张宗禹部转战至宿迁埠子镇一带,与总兵王占魁、况文榜各率所部,夜袭捻军营垒,斩获捻军70余名。五月一日黎明,复由旧河堤内外分路夹击,毙捻军甚众。
同治六年四月十一日东捻军转战至广水市境,伏击清总兵杨鼎勋部,率队往援,殊死战斗,将东捻军击退。
同治七年五月四日西捻军突破李鸿章运河、减河之守,转战阳信县海丰县等地,向南转移。飞赴吴桥拦截,狂杀捻众,致使西捻军遭受巨大损失。东、西捻军殄除净尽后,清廷赏吴长庆穿黄马褂,换瑚敦巴图鲁名号,并正一品封典。时曾国藩再督两江,以宿迁市淮海地区地处冲要,民俗强悍,常有发难,需良将镇守,乃疏准吴长庆率所部防守徐州市
同治八年潘鼎新军因争粮饷发生哗变。水陆两路数千人,蔽河而南。曾国藩令吴长庆前往查办。哗变士卒欲谋胁庆军,以扰淮安市。侦知,即潜遣精兵良将,防守要隘。时河水暴涨,北风劲吹,水路乘舟先至,塞河道数里。他先以好言召羁其首,后对哗扰骨干立即斩首,再晓以利害,众皆慑服,不敢乱为。尽收其旗帜、枪炮、刀矛。适陆路赶至,他们见从水路先至的一部已被解除武装,感仅陆路一部势单力薄,不敢较量,亦就抚。另筑营舍,将哗变士卒与庆军分开居住,并令军中不得有一人与其通话。派得力人员,分别乡贯,资送回家,旬日大定。漕运总督张之洞,疏称吴长庆在处理鼎军哗变事件中,有条不紊,请予奖叙。清廷允奏,赏加一级,记录2次。
同治九年奉命率部移驻扬州市。时母亲病逝,欲告假归里守丧。曾国藩奏准诏谕,照军营惯例,穿孝服百日,戴孝管理营务,遵诏而从。
同治十一年调驻江浦县,督所部疏浚扬州、仪征盐河,不久移屯江阴。两江总督沈葆桢奏言:“长庆一军,号令严肃,所驻之处,官民有恋恋不舍之意”,深得清廷赞赏。
督防东南
同治十三年日本在台湾寻端肇衅,清廷令其添募庆字4营,筑江阴、江宁炮台,加强长江防务。时六合乡民,因漕粮负担沉重,聚众哗诉,沈葆令速往处理。只身乘单骑,一夕至城下,将主谋诱至,许其不死,然后好言说服,立散其众。
光绪元年(1875年)叙功授直隶正定镇总兵,沈葆桢疏请留防江南,从缓赴任,清廷如所请行。
光绪二年宁国府(今宣城市)天主教徒白会清、黄之绅、杨琴锡等,以教会之名,陵暴乡里,诱匿少妇,恣其淫虐,激起民众愤慨。乡民万人,奋呼云集,用木棍将黄之绅、杨琴锡打死,放火烧毁教堂,白会清仅以身免。他挑动西洋教士构讼,为黄、杨二人报仇雪恨,衙门到处抓人,民众疑惧不安,沈葆桢又遣吴长庆前往处理。吴长庆甫至,教士指控建平(今郎溪县)人何诸为首,要立即将其斩首。何诸见吴长庆说:当时衙门乱抓乱捕,不得主名,民众惶惶不可终日,为解衅息事,自请受戳。认为,袒民不可,枉法徇教也不可,力排干扰,查明事实真相,呈请何诸无罪,严惩教会不法行为。并建议沈葆桢亲自审理此事。沈葆桢为其所言,事遂平息。驻防江宁区期间,江浦县有条河名黑水河,年年水患为害,横溢200余里,民众苦不堪言。率部灭蝗,常行其河,悉知民众疾苦,即建议疏通下游泉河、玉带河,以根治黑水河水患。光绪四年秋,沈葆桢依其言奏请河事,委以军力治河。他受任后,从勘察到材料筹集,从兵力安排到工具配备,凡事身必躬亲,苦战2年,将工程大部完成。其后大学士左宗棠总督两江,继续其事,直至完成,深为民众赞颂。
光绪六年元月升浙江省提督。十月调任广东水师提督,未赴任。时法国越南构兵,沿海戒严,清廷命帮办山东省军务。适张之洞弹劾山东四镇总兵骄悍,营规不整,清廷即令其查阅四镇。并归节制,率所部屯驻登州
平乱朝鲜
光绪八年朝鲜禁军叛乱,遣兵轮3艘前往按治。但所派兵轮驶抵仁川停在日轮后部,士气沮丧不能济事。清廷闻奏,即令率兵轮前往。七月,军抵南阳府。日使挟兵前来谈判,因条件苛求,谈判不成,愤愤而去。当机立断,先占王宫,日使悔,乃就盟。庆军入王宫时,其为首分子朝鲜王父大院君李昰应正在造兵聚党,扩大事态。将其诱至。清廷以功最,赏三等轻车都尉,留镇汉城。驻朝2年,组织朝鲜人民修道路,筑桥梁,救灾恤丧,示以恩信。回国时,朝鲜人民作歌相送。
光绪十年四月奉命移防金州
吴好读书,爱人才,时称儒将。
家族成员
研究书目
《清史稿 卷四百十六 列传二百三》
《张季子九录·文录 卷十三 清建威将军广东水师提督三等轻车都尉世袭云骑尉瑚敦巴图鲁谥壮武吴公行状》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平太平军
转战平捻
督防东南
平乱朝鲜
家族成员
研究书目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