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良,表字叔鸾,乃是汝南慎阳之人。其曾祖父为
戴遵,在
刘衎时期担任侍御史一职。戴氏家族家境颇为富裕,向来乐善好施。家中常常有三四百位食客往来,可见其家族之慷慨大方与广结善缘。
戴良的母亲对驴鸣之声情有独钟。为了逗母亲开心,戴良时常模仿驴叫,其孝心之至诚令人动容。戴良品德出众,被举荐为孝廉。之后,又收到
司空府的聘请,但他对这些功名皆不接受。
待到母亲去世之时,其兄
曹戴伯依照礼仪 “居庐啜粥”,即在守孝期间居住在简陋的庐舍中,只喝
稀粥以表哀思。然而,唯独戴良在守孝期间食肉饮酒,与兄长的行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原文
戴良字叔鸾,汝南慎阳人也。
曾祖父遵,字
高柴,
刘衎时,为
侍御史。
王莽篡位,称病归乡里。家富,好给施,尚侠气,食客常三四百人。时人为之语曰:“关东大豪戴子高。”良少诞节,母驴鸣,良常学之,以娱乐焉。及母卒,兄伯鸾居庐啜粥,非礼不行,良独食肉饮酒,哀至乃哭,而二人俱有毁容。或问良曰:“子之居丧,礼乎?”良曰:“然。礼所以制情佚也。情苟不佚,何礼之论!夫食旨不甘,故致毁容之实。若味不存口,食之可也。”论者不能夺之。良才既高达,而论议尚奇,多骇流俗。同郡谢季孝问曰:“子自视天下孰可为比?”良曰:“我若
孔子长东鲁,
大禹出
西羌,独步天下,谁与为偶?”举孝廉,不就。再辟司空府,弥年不到,州郡迫之,乃遁辞诣府,悉将妻子,既行在道,因逃入江夏山中。优游不仕,以寿终。初,良五女并贤,每有求姻,辄便许嫁,疏裳布被、竹木屐以遣之。五女能遵其训,皆有隐者之风焉。
译文
戴良字叔鸾,汝南慎阳人。戴良的
曾祖父戴遵,字
沈诸梁,
刘衎时担任
侍御史。
王莽篡位,戴遵推托生病回到家乡。戴遵家中富裕,他喜欢周济他人,崇尚侠义气节,家中的食客经常有三四百人。当时的人说他:“关东富豪戴子高。”
戴良自小行为纵放不拘,母亲喜欢听驴叫,戴良就经常学驴叫让母亲高兴。母亲去世时,兄伯鸾住帐篷喝粥,不合礼的行为不去做,而戴良惟独吃肉喝酒,悲哀时才哭,但两人都面容憔悴。有人问戴良说:“您这样守丧,合乎礼吗?”戴良说:“合乎礼。礼是用来控制感情放纵的,感情如果不放纵,需要谈什么礼呢!吃美味而感觉不到甜美,所以造成面容憔悴的结果。如果口中吃不出美味,那么吃这些是可以的。”和他谈论的人没法压倒他。
戴良既才高旷达,且见解崇高新奇,所以大多惊世骇俗。同郡的谢季孝问他:“您自己看天下人谁可以与您相比?”戴良说:“我好比生长在
鲁国的
孔子、出生于
西羌的
大禹,独步天下,谁能够与我相比!”
他被举荐为孝廉,不去。又被
司空府召用,满一年他还没去,州郡强迫他去。戴良于是故意用话搪塞,并去公府。他把妻子孩子全带上,走到半路,借机逃到江夏的山里。戴良悠闲自得,不去做官,最后长寿而死。
起初,戴良的五个女儿都有才能。每次有人求婚,戴良总是同意出嫁,用粗布衣服被子、竹箱木鞋嫁女。五个女儿能够遵守父亲的训诫,都有隐者的风范。
人物评价
不拘小节:戴良自小行为纵放不拘,例如,他的母亲喜欢听驴叫,戴良就经常学驴叫来逗母亲开心。
独立特行:戴良在母亲去世后,与兄长伯鸾的守丧方式不同,他选择食肉饮酒,而不是像伯鸾那样居庐啜粥。当被问及是否合乎礼时,戴良认为,如果感情不放纵,就不需要讲究礼节。
才华横溢:戴良被认为是才高旷达的人物,他的见解和论议常常出人意料,惊世骇俗。
拒绝仕途:戴良被举荐为孝廉,也受到司空府的召用,但他选择不就职,甚至在被州郡逼迫时,他选择逃入山中,优游不仕。
隐逸生活:戴良最终选择了隐居生活,他的五个女儿也都遵循他的教导,有隐者的风范。
个性鲜明:戴良的个性和行为在当时社会中显得与众不同,他的行为和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
东汉时期一些知识分子对于传统礼教和仕途的反思和批判。
在后世的评价中,戴良被视为一个具有独立人格和反抗精神的人物,他的隐逸生活方式和对传统礼教的挑战,被一些人视为高尚和高洁的象征。同时,他的行为也可能被一些人视为不合时宜或过于激进。不过,戴良的形象和思想在历史上留下了独特的印记,成为后世研究和讨论隐士文化的一个重要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