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长寿是
中原地区著名的
民族学家、社会学家和历史学家。早年他引进西方近现代
社会学、人类学、语言学、
考古学等先进科学方法,深入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进行民族调查,发表一批关于民族学、人类学的奠基之作。20世纪50年代后,他在中国民族中领域内,融中国
历史学优良传统和近现代西方
社会科学精华为一体,发展成独具一体、自成体系的学派。在
匈奴学、鲜卑学、突厥学、
藏学等如今已成为世界“
显学”领域内,做了开创性的研究,取得了当时所能获得的最高成就,凡是从事这方面研究的学者,都要参考他出版的一系列论著。
马长寿(1907—1971)
中原地区当代民族史家。字松龄,又作松。
山西省昔阳县人。自幼丧父,家贫,由寡母抚养成人。1929年
进山中学毕业后,考入南京
中央大学社会学系,攻
民族学。1933年毕业,留校任助教,自学比较语言学、
体质人类学、
考古学、民族调查方法等课程。是中国著名的民族学家、社会学家和历史学家。
1936年转中央博物院任职,先后在
大凉山、川
西北等地考察彝、藏、嘉戎、羌等族的社会历史。从1942年起,相继在东北大学(当时在四川)、
金陵大学(当时在成都)、
四川大学等校任教授。
民族研究室,任该室主任。治学刻苦严谨,勤于读书,尤其重视实际考察研究,以新的资料补充和更正旧书记载之误。他努力学习
马克思列宁主义著作,在教学和科研中能够做到以辩证
唯物主义和
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为指导。
遗著有《凉山罗夷考察》、《彝族古代史初稿》、《
氐与羌》、《马长寿民族学论集》、《碑铭所见前秦至隋初的关中部族》和《清代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调查资料》等。
早年他引进西方近现代
社会学、人类学、语言学、
考古学等先进科学方法,深入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进行民族调查,发表一批关于
民族学、人类学的奠基之作。
作为我国著名的民族学家与民族史学家,马长寿先生的学术活动始终与边政问题密切相关。他特别强调民族学、人类学的理论和方法在边政实践中的地位与作用,并自觉地将学术研究与边政问题结合起来,以自己一生的学术实践活动为后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