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果桥镇
云南省大理州下辖镇
2010年10月,为纪念滇缅公路上的“功果桥”对抗战做出的贡献,牢记历史,弘扬云龙乃至滇西人民的抗战精神,激励民志和爱国情怀,将旧州镇更名为功果桥镇,政府驻地不变。调整后,功果桥镇辖11个行政村。功果桥镇是云龙县区域文化、经济中心。
地理环境
旧州镇位于云龙县西南部,澜沧江河谷。东连宝丰乡,南靠保山市瓦窑乡,西邻云南省云龙县漕涧镇,北与表村乡接壤。面积529.43平方千米,人口34574人(2006年末),有汉、白、傈僳族、回、苗等16个民族。辖旧州、水井、丹梯、海沧、下坞、山西省、汤邓、汤涧、新山、核桃坪、金和、民主、功果13个行政村,228个村民小组,230个自然村。镇政府驻新街,海拔1440米,距县城74千米。最高海拔3656米(道人山),最低海拔1200米(媳姑坝)。澜沧江由北向南贯穿镇境72千米。有公路北通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南接滇缅公路。景点有澜沧江风光、道人山、营坪山、抗战遗址功果桥、桥街飞龙桥望江楼、土司衙门、三七和良种场衙门遗址、董善庆墓等。
澜沧江由北向南贯穿镇境72公里,1月份平均气温11.4℃,4月份平均气温18℃,霜期约30~40天,无霜冻,全年日照约235天,年降雨量在847.9~1000毫米之间。境内有功果桥、苗尾2座待建的澜沧江梯级开发电站,装机90万千瓦的功果桥电站前期准备工作已经完成,苗尾电站进入可行性论证阶段。
旧州镇云龙县人口最多的镇、镇政府距县城74公里,距大理州府175公里,距昆明市542公里,距保山市110公里。历史上旧州镇素有云龙县“鱼米之乡”美誉。
历史沿革
宋代(大理白族自治州)为“云龙赕”治所在地。元明两代,该地为云龙治所,历时700多年,故名“旧州”。清代,今旧州地区分为云、松、汤三里。民国元年(1912)改为云江乡(含今表村地区)。民国3年(1914)改为第三区。民国19年(1930)改为第四区。民国28年(1939)复改为云江乡。1949年底改为云江分区。1953年改为第四区。1958年为旧州联社。1962年改为区,1970年改为公社,1974年旧州公社中划出5个大队成立表村公社,1984年旧州公社改为区,1988年旧州区改为乡。1996年,面积529.4平方千米,人口3.2万人,辖旧州、水井、海沧、丹梯、下坞、山西、汤邓、汤涧、新山、核桃坪、金和、民主、功果13个行政村。2000年旧州乡撤乡设镇。
功过桥镇历史悠久,自汉代至明代后期,一直是云龙县志所在地。
古镇旧州是澜沧江峡谷中的冲积平原,四季如春,是块最适宜人类生息的地方,据《云龙记往》记载,旧州自东汉未,就出现了强盛的部落,距今已时越2000多年。在旧州历史的长河中,曾三次在旧州设过衙门。
一是洪武年间土司知州蛇山衙门,约公元1382年(地址旧州村委会所在地);
二是天启年间流官知州三七彩凤城衙门,公元1622年—1624年(地址为今天的旧州下坞三七村);
三是在清咸丰年间,约1856—1862年,滇西回民起义,义军占领云龙后,为巩固政权,出于江防需要,在苏溪西岸建有三七汛署衙门,又称三七衙门(地址在今旧州下坞回族村北边的粮种站)。
行政区划
672708【2010年代码和城乡分类】
经济
农业
1、万亩优质稻,年产优质稻谷750万公斤,可向市场提优质米45.6万公斤。
2、万亩双低油菜,年产油菜籽250万公斤,每年可向市场提供17.5万公斤优质菜籽油
3、全镇耕地面积2423公顷,其中:水田1020公顷,旱地211公顷,25度以上坡地463公顷,农业人均耕地面积1.1亩(0.074公顷),土壤结构,澜沧江以东属红胶泥土,澜沧江以西属黑油沙土,全镇的耕地多为冲积土层,土质肥沃。坝区以稻谷、小麦、玉蜀黍属为主,高寒山区粮食作物以包谷、乔子、阳芋为主,半山区以包谷、小麦、豆类为主。经济作物以泡核桃、板栗、油桐、香蕉、柑橘、梨、水果、甘蔗、芒果、茶叶、花椒盘木瓜苹果、油菜等,旧州镇属南亚热带气候,各类蔬菜均适宜种植和生长,花卉生产主要以兰花为主,家家户户种兰养兰,户户有兰棚兰院。
工业
1、板岩。旧州澜沧江板岩,又叫青石板,在云南省省内乃至国内均属于特色资源。近年来随着资源的整合开发和利用,旧州的板岩已形成了特色产品,形成了沧江板岩文化、生产了多种规格的建筑材料,开发出了餐桌、茶机、花盆、矮柜、电视机柜等,产品远销到省外和省内各地区市、旧州的板岩,初步探明储量为2亿多平方米,2008年的销营产值1400万元。
2、境内矿产资源主要有金、铜、铁、板岩等,已经建成四川攀星多金属选矿厂,汇丰公司南山铁矿厂、旧州西箐铁矿厂,12家板岩开采加工企业。
3、中国华能功果桥水电站是澜沧江干流水电基地中下游河段“两库八级”梯级开发方案的最上游一级电站,下游为小湾水电站,上游为规划的苗尾水电站。本工程以发电为主,水库正常蓄水位1307m,相应库容3.16亿立方米,调节库容0.49亿立方米,为日调节水库。电站装机容量900MW,年发电量40.41亿kW·h。本电站沿320国道距大理白族自治州158km(其中电站距320国道永保桥20km)。对外交通公路从永保桥沿右岸而上至坝址,交通方便。
随着功果桥水电站的建设,澜沧江沿岸居民迁入。旧州城镇化水平加快,正努力朝着澜沧江大峡谷第一镇以及云龙县中心集镇的方向发展、
人口
截止2020年11月1日零时,全镇常住人口24741人。
文化
全镇境内有中学3所,其中县属中学一所,中心完小14所,校点6个,幼儿园1所,小学在校学生2243人,初中在校学生1441人,教师总数325人。教师情况:中学高级教师11、中学一级教师20人、中学二级教师33人,中学三级教师2人,小教高级教师86人,小教一级教师89人,学校校舍面积41471.1平方米。教育教学设备情况:自然实验仪器15套,农村现代远程教育中端接收机及设备17套,小学教育资源播放设备25套,初中理化生实验设备3套,初中多谋体教学设备3套,计算机90台。初中入学率100%,学龄儿童入学率100%,九年义务普及率98%,升学率87%。
全镇有文化站1个,藏书3000册,图书流通1500册,村级党员活动室16个,村文化活动室14个,业余文艺宣传队6个,有线电视覆盖率92%。
交通
交通便利,旧州车站每天都有发往县城,下关镇保山市以及昆明市的客车。
旧州至功果桥电站水路航运已开通。
旅游
旧州八景
一、浦甸朝霞
二、苏溪夜月
三、老街千竹
四、崇山积雪
五、两甸农歌
六、秦滩落雁
七、仙人晒丹
八、梭罗倒影
巍巍怒山之麓莽莽澜沧江之衅,嘉靖年间曾设过知州衙署的云龙旧州,不仅国圭地肥沃,特产丰富,更主要的还在于山川奇景,秀丽迷人而出名。早在清代年间,云龙诺邓贡进(黄桂)土出游至旧州,饱览胜景,诗越横溢,赞叹之余,欣然以四言八句点了八景。以此“云龙旧州八景”传诵迄今。
飞龙桥望江楼
飞龙桥是云龙境内横跨澜沧江的第一铁链桥,清同治癸亥年(公元1862年)滇西农民起义军杜文秀下令修建,1962年11月17日江水暴涨,冲毁桥墩,铁链坠江。飞龙桥西岸的望江楼与建桥时同建,上下两层,呈方形,长宽各8米,高11米,重檐歇山脚,斗拱架叠,气势雄伟,底层墙内镶有十三块建桥碑记,是研究杜文秀起义的重要历史资料。正前面高悬“兰津胜览”匾,为清光绪十二年(公元1886年)知州张礼堂(湖北阳人大)所题,门上有清代举人尹陈谟作的长联,上联、下联各87字(比昆明市著名的大观楼长联各少3字),文笔酣畅,对仗工整,保存完好,是云龙现存的重要文物之一,是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望江楼长联全文:《池江桥赋》是云龙现代绝妙的佳作:
上联:天堑故称最矣!叹,经流滚滚,鹿石奔来,擅回读之封,表雄南诏,哉三崇之险,扼吭西陲,直比金沙淘浪,荡射日光,潞水急湍,轰呜雷鼓,傥异时,江河声析,出奇制胜,试下汉家楼船,定不教,弓矫举,走猎苍华,蛮锦侈张,网鱼滇洱!
下联:地轴其效灵乎!看,高阁巍巍,梁载起,诉九隆而上,压倒霁虹,耸五云而遥,回翔彩凤,更饶薄甸朝霞,挂穿画栋,苏溪夜月,涌到朱栏,尽迁客,诗酒兴豪,览物舒怀,频洒临川笔墨,谷何让,跨鹤仙人,横吹短笛,停騑帝子,独步长洲(注原文无标点,标点为杨宗汉志师所加),尹陈汉,字月卿,云龙石门人,清光绪丙子(公元1875年)举人,公元1889年撰书。
参考资料
华能功果桥水电站首台机组投产发电.中国日报云南记者站.2021-12-17
目录
概述
地理环境
历史沿革
行政区划
经济
人口
文化
交通
旅游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