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铸(1901-1937),字鼎三,笔名铁魂,抗日民族英雄,1901年3月1日出生于开原县城南大白庙子村,8岁入本村私垫读书,11岁入开原大山岗堡公学读书,14岁考入华商会学校读书。1917年春,王铸入开原县立旧制师范学校,1921年毕业后回乡任小学教师。
人物生平
1927年春,王铸离开家乡考入北平
燕京大学教育系读书。在校期间,他接触和阅读了一些反帝、反封建的进步书刊,如《响导》、《
新青年》等,眼界大开,对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有了新的认识,觉悟也进一步提高,并积极参加了校内外的各种进步活动。
1929年冬,王铸从燕京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
开原市,在家乡积极普及教育,热心办学,由于缺少资金,便说服父兄变卖部分土地作为办学经费。为了解决校舍,他把庙里的泥像搬了出去,办起一所平民小学。这件事遭到了祖母与全家人的极力反对,全村人也都议论纷纷,有的讽刺、讥笑。一些亲朋好友劝他说,你这样做是要得罪神仙的,将来会给你带来灾。可他却说,佛像是人用泥做成的偶像,它不是神仙,如果说他们成了神仙,那么人不就是活神仙了吗!
为了普及文化知识,提倡民众教育,移风易俗,王铸经常向民众宣传破除迷信,反对不合理的封建制度,号召妇女剪长发,不裹脚等,并首先说服动员家里人放足,留短发。他还组织了"从俭会",制订不请客、不送礼、婚丧嫁娶一律从俭等制度,此间还经常同进步分子夜间去开原城里涂写和张贴"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抵制日货"等标语,用撒传单、组织集会等形式开展进步活动。
是年,县教育局和留日学生及
东北大学、
燕京大学的同乡联合在一起,召集农、工、商各界组织起国民简易教育协进会,通过章程,选举王铸为主任干事。1930年,王铸被开原县政府任命为教育局第一课长。1931年任教育会常任干事,同年创办育斌职业中学并任校长。"九·一八"事变前后,王铸进行了一系列的
抗日活动,引起日伪反动当局的注意,下令通缉·并准备逮捕他。王铸听到消息后,连夜奔往
哈尔滨市,通过关系,被安排在《哈尔滨新报》报社担任编辑,后任社长。《哈尔滨新报》是在中共北满特委领导下创办不久的报纸,地址先是在道外正阳街路南十六道街口的东侧,后又搬到二十道街路北,紧挨着公园。该报出版后,在哈尔滨市很有影响。报社经常邀请一些社会名流、专家、学者写文章,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罪行,号召各界群众起来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和
蒋介石的
不抵抗政策,积极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救国主张,还经常报道抗日义勇军的抗日概况及各界人民的抗日呼声,发表一些号召全民族起来抗战的文章。不仅如此,他们还搞社会调查,如调查
哈尔滨市道外毛毯厂女工生活、劳动等方面的悲惨境遇,控拆资本家的贪婪、剥削和虐待工人的种种罪恶,给当时社会以很大的影响。
该报社还经常联络其他报社的同行们交流工作情况,经常接触的《
国际协报》、《
哈尔滨公报》、《东北红旗》等报社的记者,由于在观点上受到《哈尔滨新报》编辑人员的影响,这些报纸在抗日的宣传上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1931年11月,王铸在傅希若、何耿先二人介绍下,加了中国共产党。
1932年2月5日,
哈尔滨市被日本帝国主义侵占,《哈尔滨新报》被迫停刊,报社人员根据中共北满特委的指示立即解散,一些人员陆续到新的工作岗位,王铸仍留在哈尔滨市。这时他的妻子、儿女都已迁到哈尔滨,他们先后在
南岗区、马家沟、
道外区等地居住过。他们的每处住地,实际上就是中共地下秘密联络站和组织开会的地方,也是中共党组织来往的同志住宿的场所。当时,中共满洲省委的冯仲云及其爱人薛雯等都在他家住过。在王铸的影响下,他的爱人也积极协助他进行革命工作。组织是开会时,他爱人在外面站岗放哨,有时领着孩子以上街买菜、散步为名,给党组织送信传递情报。
是年夏季,因工作需要,党组织派王铸去吉东地区任吉林
自卫军抗日游击队政委,冬季又被调回
哈尔滨市,公开的职业是在"
东省特别区立师范暨二、三中学校"(简称东特师中)作教谕兼二中语文课,在党内是党支部书记兼作省委秘书处工作。
人物轶事
1934年春,中共哈尔滨地下党组织第一次遭到破坏(即"四·八"惨案),党在"东特师中"的地下党支部受到牵连。1935月,敌人的魔爪伸进了学校,
日本特务与
宪兵不断到校内捕人。一天,王铸领学生在南马路实验小学实习时被捕,之后有吴宝丰、盖振国、张健等40余名师生被捕。王铸被敌人带到
哈尔滨市伪第四军管区司令部军法处。敌人以拷打、过电、火烧等多种酷刑进行审问,王铸受尽折磨,但他始终坚贞不屈,严词以对,有关组织的秘密只字未露。由于敌人没有抓到足够的证据,只好按一般政治犯判王铸5年徒刑,押到哈尔滨市道里监狱。王铸在狱中始终保持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对革命充满必胜信心,他在狱中写了一首《赠友人》:凄凄牢监、锵锵镣声,为了社会革命,那怕牺牲一生半生。我今天被捕,坐牢依然光荣。倘若不幸被杀,是为社会,也是为了大众,是为民族,也是为了家庭。
牺牲
这首诗鼓舞了狱中难友们的斗志。传到师范学校,学生们偷偷地传抄吟诵着,从中受到了深刻的启发和教育。
由于受到敌人极残忍的酷刑折磨,王铸在精神上、肉体上都遭到严重摧残,身体极度虚弱,加之肺病复发,又无医疗条件,病情日趋严重。
王铸被捕之后,其兄去
哈尔滨市将其妻子、儿女接回
开原市。在狱中,王铸生命垂危,获保外就医,住在哈尔滨市一个小
客栈里。当他妻子于1937年11月4日闻讯赶来探望他时,他只嘱咐说:"你们记住我是怎么死的,让孩子们靠劳动生产吃饭,将来你们找共产党,继承我的革命遗志吧!"说完不到两小时,年仅36岁的王铸便与世长辞。其棺浮在哈尔滨市极乐寺的后身,解放后移至哈尔滨市革命烈士陵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