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北方是由
民俗音乐歌手
蒋明所演唱的首张个人专辑,2011年6月11日正式发行。该专辑清新优美,旋律动听,耐人寻味,是一首非常优秀的音乐歌曲。
专辑简介
《再见北方》,民谣歌手蒋明首张个人专辑,2011年6月11日正式发行。
蒋明是手握笔杆的资深媒体人、乐评人,他的身份曾迭经改变,如今已定格为民谣歌手。坎坷丰富的人生阅历炼而成浓厚深沉的情怀,蒋明一出手便反响不俗,无论在网络上还是在音乐人、乐评人当中,《再见北方》均获得了极高赞誉。
《游子谣》是传播最广的歌曲,歌中吟唱的游子与故乡,也是贯穿专辑始终的主题。《再见北方》的十首歌,都是唱给所有游子的歌,是献给你我的歌。因为现代社会里,每个人都是游子。时间的长河永远流淌,生命从来都是与起点及原初渐行渐远的过程,今天的你是昨天的游子,成年的你是童年的游子,满脸尘灰的你是纯净青春的游子,更不用说,背井离乡的你,是故乡及母亲的游子。《再见北方》唱的便是我们游走和远离的一生,歌中古老的家园、倚门而望的娘亲还有那青春、舞蹈的爱人,是我们遥遥望去,便会感到安宁的心灵归处。这就是
蒋明的游子
民俗音乐,以沉静的气质、诗化的歌词及动听的旋律,抚慰着每个游子的漂泊和离愁。
专辑曲目
02 民歌
03 我们
04 没有颜色的爱人
05 某年某月的情歌
06 跳舞女孩
07 桂花巷
08 时光小唱
09 少年游
音乐人评荐
陈彼得:听了《再见北方》,难以相信蒋明只是一个跨界的音乐爱好者,品味很民谣、很城市、很怀旧,它对目前的岭南流行乐,是一方空气清新剂。其实流行乐不必承载太多形式之负荷,有时候创作不过是记录了某一段时空、某一个故事,再渗入作者本人的情怀而已。音乐是不必设定硬指标和方向的,我衷心希望华语流行音乐能够如此回归音乐本身。
周云蓬:一个资深娱乐媒体人的一次精神还乡,乡音无改归去来,有这样的媒体人,我们做歌手的一百个放心。整个唱片充满复古情调,最喜欢成人版的游子瑶,简单美好,像一副年画。
吴吞:歌者,必真诚之人,尤在今日,更为可贵。敢于正视自身与世界,在理想与现实之间。蒋明,一路走来……真挚纯朴的配器、平静怀旧之声。
李皖:本来是与
高晓松、
郁冬、
沈庆同时同样的人物,蒋明却在他们
偃旗息鼓十余年后,发出了他们当年的声音。现在,那飘散了的,那已经被人间的万千变化抹去的,随着这歌声,从时光深处,又幽幽凝聚成影,又开始旋回,像是一张失而复得的老唱片。琴声简静、干净,转轴拨弦,每一笔都清清楚楚,像是风中凝定的思绪、纯白的心境,在一片喧嚣中,小声却坚持,告诉我们生活中不可能的可能,在心里却明明确确发生了。
游威:因为对蒋明个人的熟悉,反而在第一次聆听他这张作品感觉陌生的惊喜,当年他的文字曾背负责任感和精警,报国无门的愤懑和
手术刀的解剖,不过这次的蒋明,非常简单,非常纯粹,非常抒情,他慢慢卸去一些沉重的色彩,回归生命中最原始的感悟。每首歌,就像北方来的游子在南方追忆似水年华的爱情,在春暖花开感叹曾经的落叶凋零,演唱是如此淡然不经意,似乎灿烂归于平淡的恬静,节奏是如此轻盈舒缓,就像心脏原本的跳动。可配器一点也不呆板,大量
钢琴、
手风琴的运用营造了更丰富的空间感,使之避免流于一张单调的弹唱专辑。
邱大立:如果你暂时忘记某些既定的审美标准,就会一身轻松的走进这张专辑的场景里。在这个场景里,没有深刻的哲理,没有勾兑的情趣,也没有过度的装修。剥去那些悦耳的
吉他、手风琴或
提琴,给人留下更深印象的是歌者平静得近乎平淡的演唱。在大部分时间里,他没有刻意的去给那些歌渲染强烈的色彩,让最初的心情保持最单纯的质感,就是一种‘原物奉还’,这些恍如前世的歌让人想起了很多故事。有的梦,好像每个人都做过。在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一切都经历着新老交替的考验,那些黯淡或永远,至今还会冷不丁让我们骤然忐忑。最混乱的,也是最让人兴奋的。断弦的思绪,该怎么重新哼起那浓浓的乡音呢?把少年的梦重新晾晒在太阳下,这是另一场波涛汹涌。
王磊:在
蒋明这张《再见 北方》专辑里,“乡愁”与“回忆”是最核心的关键词,而文学功底与人文情怀,则是这张唱片的魂魄。不论是《
游子谣》还是《某年某日的情歌》,都是与乡愁有关的歌;而《跳舞女孩》、《时光小唱》和《
少年游》,时常闪回的
大提琴和
钢琴,都勾勒出了回忆的画面。蒋明充满文学功底的词同样令人击节。“奔向你宿命里的万水千山”、“北方的荒草已长过了流年”(《某年某日的情歌》),“数春来 送春归 春若有情春更苦/三更梦 故人心 相逢随我干一杯”(《时光小唱》),“我总是走啊走寻不回归途/苍老的北方是我的故/我总是唱啊唱却黯淡了歌声/少年的北方在彼岸忧伤”(《民歌》),这些歌词,或是流露着慕古情怀,或是闪现出春秋笔法,或者像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朦胧诗,无不具有耐人咀嚼的韵味。
媒体报道
南方都市报记者 黄锐海 实习生 温颖文
认识蒋明很多年,也曾偶尔听说,他年轻时当过歌手,做过音乐,但让我印象更深的,还是他的媒体人、乐评人身份——— 十年前,蒋明是南方都市报的一名娱乐编辑,曾以笔名“毛一佐”写下一批言辞犀利的文章,在媒体圈内名声籍甚。十年后的今天,他身为南都娱乐周刊副主编,早已不复当年的血气方刚,却依然保持对音乐的痴迷。
所以,今年初,当我得知
蒋明要发唱片时,很是错愕——— 一位大龄资深媒体人要发唱片,这是什么状况?疑问之后,随之而来的是对这张作品的期待,我常常会不由自主地想象,蒋明写的歌、唱的歌,到底会是什么模样?
终于,这个5月,这张名为《再见北方》的专辑面市了。初听之下,一种久违的感动油然而生。作品里暗藏的那种淡淡的、轻轻的却又沉甸甸的情绪,仿佛让人穿越时空,又回到那个青春燃烧的年代。
《再见北方》不是现今这个时代“应该有的声音”,歌唱着的
蒋明也让我感到一种陌生,但这些如同发黄照片般的歌却又如此让人怀念,歌后隐藏的故事也如此动人。我突然意识到,原来我根本不认识蒋明。一个烟雨朦胧的午后,我来到他的家,三小时的专访结束后,我再次确信,原来此前我真的不认识蒋明。
故事,从15岁讲起“我跟家人说:我不想读书了,我考进了歌舞团”
圈内人都知道,蒋明是西安人,但深究其背景,才发现原来他成长在艺术世家。童年的
蒋明并没有和父母住在一起,而是由爷爷奶奶带大的,两位老人家可不简单,“我爷爷是
徐悲鸿的学生,画油画的,奶奶是
齐白石的学生,画
国画的。他们一辈子都是在搞艺术。”
虽然从小就在艺术氛围里长大,但蒋明却没有因此对画画产生兴趣,在这方面也没什么天赋。爷爷奶奶带给他的,更多是一种对艺术的启蒙。他说,他直到15岁才找到第一个真正跟艺术结合的兴趣。
蒋明的故事,就从他的15岁讲起。
那是上世纪80年代末,蒋明正读初中。那时的中国正处于
改革开放初期,各种外来文化开始涌入,包括服饰、舞蹈、电影、流行音乐等等,其中一部名叫《霹雳舞》的美国电影掀起了空前的热潮,蒋明也和那个时代的很多中国孩子一样,因为这部电影开始对跳舞产生兴趣,“我足足看了二十多遍,然后就跟着影片开始模仿。”
《霹雳舞》其实只是一个影子,蒋明回忆,后来让他真正着迷的,严格来说应该是
现代舞。“
西安市当时已经形成了一些舞蹈的圈子,跳得好的一帮人常常聚在一起。我跳了两年,大概到了初三下学期就跳进了当时最集中的圈子。”
迷上跳舞的后果是直接影响了学业,蒋明说:“初三毕业本来应该直接上
高中,我却更向往外面成熟的生活,于是对家里人说:我不想读书了。他们问我想干吗,我说想考歌舞团。刚开始家里人还质疑:‘你觉得自己能考上吗?’我说:‘我已经考上了,就是跳舞考进去的。’”蒋明就这样成了一名专业舞者。
蒋明考进的是
陕西省歌舞团青年团,他在那里待了两年多,用他的话来形容,那时候的歌舞团就像吉普赛人一样,当年有个流行词很能代表这种状态,叫“走穴”———他们每天开着两辆大卡车,一辆拉着器材,另一辆拉着演员,翻山越岭,到不同的地方表演。那两年里,蒋明几乎把中国的
大西北走了个遍。
“最后一次演出我印象特别深,我出去了将近半年,走的时候还是个正常的孩子,回来那天,我进了家门,我妈开门第一句话就问:你找谁啊?半年时间流浪一样的生活,已经把我熬得又干又瘦,家人完全认不出我了。”
虽然辛苦,但那两年蒋明却靠跳舞赚了不少钱。在上世纪80年代末,一个普通工人每月工资只有几十元,但蒋明一天光演出费就差不多能拿20元,“最高的一次因为加场演出,我一天拿了40元……每个月大概都能演二十场,几乎天天演,一个月下来,我的收入比我爸妈加起来还多。”但他当时年纪小,对钱完全没概念,赚得多,花得也快,最后还是所剩无几。
经历了两年的走穴,蒋明的舞蹈生涯就此告终,原因是他受了太多伤,“跳舞特别伤人,手关节、膝盖……现在我的手腕还有问题。当时什么都不懂,受了伤还继续跳,到最后就不行了。”
告别舞蹈还有个更关键的原因,两年的跳舞生涯中,
蒋明接触到了让他更感兴趣的行业:音乐。当时去演出,他常常会和很多歌手同台,彼此有了不少接触。同时,跳舞的群体中也有不少人是懂音乐的,所以那两年里蒋明也深受影响,兴趣逐渐转移到音乐上。
攒钱,听台湾
盒式录音磁带“一天1块的早点钱攒下来,一个礼拜买两盘”
回到
西安市后,因为不能再像以前那样跳舞,加上也跑累了,蒋明于是又回归到正常轨道上来,继续上学,但他仍然不安分,开始对音乐越来越痴迷。“我在音乐上的启蒙其实是断断续续的,我跳舞时就已经很喜欢了,只不过那时是作为一个旁观者,到了上学的那几年,我开始真正接触音乐。”
从那时开始,蒋明几乎把所有的钱都献给了磁带。“一天1块的早点钱我也攒下来,一个礼拜买两盘。这是我必做的事。那时西安有几个地方能买进口
盒式录音磁带,卖得挺贵的,我一直攒钱,尽量保证十天买一盘……
罗大佑的《青春舞曲》,还有
童安格的,我买的都是进口版本。”
即便如此,对蒋明来说还是不够。当时内地这方面的资源特别匮乏,很多唱片未必能在市面上买到,于是,他开发了另一个渠道,“和我一起唱歌的那些哥们儿,用现在的话说就是
民俗音乐歌手,他们不知从哪儿搞来台湾磁带,都是翻录的。我的任务就是买很多空白磁带,再去他们那里翻录过来。”短短两年间,他录了一两百盘磁带。正是从那时,他开始接触到
李寿全、
杨庆煌、
李建复等等台湾民歌时代的歌手。
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高中毕业,他笑笑说,自己的学业生涯“很坎坷”。“初中毕业后辍学去跳舞,等到高中毕业,我又不想念书了,跟家人说不考大学,想去
广州市看看。”
上世纪90年代初正是
广东省乐坛最鼎盛的时期,“在歌舞团时我已开始尝试写歌,但那时的作品还很稚嫩,1994年我到广州,待了两年,那时创作了很多作品。”其间,
蒋明当起了跑场歌手,唱了两年。两年后,他随着北上大潮去了北京,依然是一边创作一边走穴。那个阶段的他,是一位名副其实的“流浪歌手”。“很多人就这样唱成了腕儿,我没那么好运气,我带着作品找过很多
唱片公司,结果都没成,但我认识了很多音乐圈的朋友。”
蒋明在北京只待了七八个月,“有一天我接到一个
西安市朋友的电话,他说我们听过你的作品,我们现在打算做自己的歌手,你要是愿意回来,我们就签约。”于是,第二天蒋明就启程回到西安。
“那是1996年。这个公司一共签了包括我在内的三个歌手,都是计划要发片的,而且操作非常正规,从制作到宣传,下了很大本钱。我们录歌租用了西安电影制片厂的录音棚,租金很贵,找了关系还要四五千元一天。公司还给我们找了专业摄像,同时也在联系宣传演出什么的,功夫下得很足。”
如果当时没出意外,可能
蒋明从此就在音乐圈里混下去了,但人生总有太多意外,最后发生的事情连蒋明自己也觉得不可思议。“1995、1996年间,正好是
盒式录音磁带开始退出历史舞台、数码机器慢慢兴起的节点,我们那个录音棚里用的是一台老式的开盘机,都已经用了很多年,开始老化了,结果我的唱片母带录完后,竟然出现了转速不匀的问题……完全没办法用,最后不得不报废。”
之前投入了庞大的金钱、人力和物力,最终却因客观原因毁于一旦,公司再也没有能力继续运作他们几个歌手了,最终只好放弃。经过这次挫折后,
蒋明有些心灰意冷,失望之下,他将音乐梦暂时放下来,继续去完成那个坎坷多变的学业。直到1997年他又一次来到
广州市,机缘巧合下,进入了南方都市报,成为一名报社编辑。从此,他开始了长达十几年、至今仍在继续的媒体人生涯。
唱响《再见北方》“情怀固定后,就不会改变”
今年,蒋明直奔四十岁,是南都娱乐周刊的副主编,早过了血气方刚的年纪,他却选择在此时,恢复自己十几年前的歌手身份,推出这张名为《再见北方》的原创专辑。说是为了圆自己的一个心愿也好,为了继续自己的音乐道路也好,
蒋明在这张专辑里,用云淡风轻的姿态发表了自己对生命与时间的理解。
很多人听过这张唱片后,都说有
罗大佑的影子,蒋明自己也同意。他说:“我能列举出几十个甚至上百个对我有影响的台湾歌手的名字,他们对我来说不是单一的某个人或某个群体,最早影响我的就是台湾民歌三十年的这群人,这种影响甚至一直延续到现在。我为什么不去做
舞曲、做电子乐、做重金属
艺术摇滚?就是因为这原因。一个人的情怀固定下来后,就不会再改变。”
这张专辑名叫《再见北方》,很容易理解,主题就是北方,但
蒋明说,这只是他个人赋予的一个主题,专辑更深层的一个主题是
民俗音乐,是向“民歌三十年”致敬,“可以说,我创作音乐的所有灵感,都来自民歌的滋养。”
蒋明说,选择这个时间做这件事,其实对他来讲没什么特别的原因,心态上觉得合适、时机也感觉可以了,就把它做出来了。“其实早在2000年时,我就有过一次可以出专辑的机会,但我觉得当时的时机不太对,那个年代,民谣已经式微,正好是北京新声、朋克等风潮崛起的时候,紧接着是主流音乐,是
周杰伦、R\u0026 B的时代,我要是那时把这么一张作品拿出来,不太适合。”
直到近年,内地乐坛的
民俗音乐又开始有了生气,
周云蓬、
苏阳、
万晓利等一批新民谣歌手开始活跃,让
蒋明有了更大的信心拿出自己的作品。其实,这张专辑里的歌,基本都是他十几年前创作的,虽然精细的编曲为这些作品增添了不少迎合时代的色彩,但如今听起来,还是能明显感受到一种尘封的气息。
蒋明说,这张专辑里的歌,大部分是他1994到1997年间的创作,算是他的第三批作品。“第一批写出来时,感觉太过稚嫩,第二批就是之前录坏了的那批,这第三批是我在第一次来
广州市后开始写的,回想起来,那个阶段是我最奔波的时候,反而写出来的东西很安静,因为我反正什么都不在乎了。但写完之后,我基本上把它们都封存了,直到现在才拿出来。”
但动人心弦的音乐没那么容易被时代抛弃,即使经历十年、二十年,依旧能够打动人心,依旧拥有发光的潜能。重新唱响《再见北方》,
蒋明圆了自己的音乐梦,也开始用这个梦去打动更多听众。